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口腔护理产品中异噻唑啉酮类含量。通过HyperSep反相C8/苯磺酸离子交换器(HyperSep C8/BSAIE),Sep-Pak C18吸附剂的固相萃取(SPE)及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DAD)用于同时测定口腔护理产品中甲基异噻唑啉酮(MI)和甲基氯异噻唑啉酮(MCI)。结果发现,HyperSep C8/BSAIE和UPLC/DAD的洗脱溶剂为混合物(乙腈和甲醇体积比2∶1),较佳检测波长为255 nm;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0.005~10μg/mL),测定系数(R2,0.997~0.999),检测限(LOD,0.001~0.002μg/g);在检测低(0.07μg/mL)、中(3μg/mL)和高(15μg/mL)质量浓度的标准混合物时,相对标准偏差RSD<3%。共研究了12个口腔护理样品,MI含量为nd~0.89μg/g,MCI含量为nd~0.62μg/g。根据样品的类型,回收率在95.33%~101.43%之间。  相似文献   

2.
《广东化工》2021,48(1)
目的:评估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化妆品中甲基异噻唑啉酮和甲基氯异噻唑啉酮。方法:基于国家标准方法《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化妆品中甲基异噻唑啉酮和甲基氯异噻唑啉酮进行分析,并建立测量不确定数学模型,计算合成测量不确定度。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选择95%的置信概率,甲基异噻唑啉酮含量测量结果为(5.80±0.18)mg·kg~(-1),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含量测量结果为(10.65±0.48)mg·kg~(-1)。结论:通过评定各比较分量可知,样品提取液浓度为影响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而加标回收、定容体积、重复性、称取样品质量对测量不确定贡献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
标题化合物为一类新型的海洋防污剂,但在海水样品中因其较低的溶解度使得其含量十分低。为此,建立了同时分析检测6种标题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以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Eclipse XDB-C18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为225和280 nm,可以实现有机溶剂中(甲醇)样品中添加的1,2-苯并异噻唑-3(2H)-酮(BIT)、3-甲基-2-苯并噻唑啉酮腙盐酸盐水合物(MBT)、5-氯-2-苯并噻唑啉酮(CBT)、6-溴-2-苯并噻唑啉酮(BBT)、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OIT)和4,5-二氯-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DCOIT)6种化合物的含量分析。它们的检测下限分别为1.7×10-6、4.1×10-5、1.8×10-6、1.1×10-6、3.6×10-7、2.5×10-7mol/L,回收率为92%~110%,RSD为2.6%~3.6%。此外,我们还进一步考察了C18小柱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可以实现海水样品中添加2.5×10-7mol/L DCOIT的分析检测,方法的回收率为92%。  相似文献   

4.
肖紫芬  张丽蓉  毛林芳  陈硕 《广东化工》2024,(6):134-136+130
对79批抽样地点为福建省内宾馆、美容美发场所、洗浴场所的洗浴类化妆品中防腐剂使用种类、频次进行统计分析,显示有35批样品使用3种以上复配防腐剂(占79.7%),使用频次最高为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占48.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上述79批样品中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的含量,同时比对标签标识与实际检出防腐剂的一致性。结果表明,79批样品中有20批检出单一成分甲基异噻唑啉酮(MI),26批检出卡松,2批样品中卡松含量超出《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限值,不合格率2.5%;另有3批样品中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含量已达到限值,风险较高;约1/5检出卡松的样品存在配比范围超出标准规定的情况;实际检测结果与标签标识比对不一致率高达26.6%。整体使用情况不容乐观,监管需要进一步发力。  相似文献   

5.
刘萍  臧珊珊 《化学试剂》2020,42(5):533-537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泡泡液中2-甲基-4-异噻唑啉-3-酮(MI)、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CMI)和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含量的方法。考察了不同提取溶剂和提取时间对MI、CMI和BIT的提取结果的影响,以及不同流动相和不同色谱柱对MI、CMI和BIT的色谱分离效果。泡泡液样品经20%甲醇水溶液超声提取10 min,过滤膜后进样。以5 mmol/L乙酸铵水和5 mmol/L乙酸铵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MI、CMI和BIT在C_8柱上4.5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MI、CMI和BIT分别在1~20、3~60和5~100μg/L范围内,相关系数r~2≥0.999 2;信噪比法获得的MI、CMI和BIT定量限范围为0.06~0.1 mg/kg;MI、CMI和BIT在泡泡液阳性样品中3水平加标平均回收率范围为86.4%~108%,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1.2%~4.5%。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定量限也满足欧盟指令中MI、CMI和BIT的限量要求,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并已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为防止液体洗涤剂类产品变质,防腐剂是必须使用的添加剂。对在家用洗涤产品中常见的微生物污染类型,防腐效果验证方法,法规要求方面做了具体介绍。同时介绍了甲基氯代异噻唑啉酮/甲基异噻唑啉酮、苯并异噻唑啉酮及1,3-二羟甲基-5,5-二甲基海因等常见防腐剂体系的使用方法和禁忌。  相似文献   

7.
《中国涂料》2017,(6):65-70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快速测定水性建筑涂料乳液中3种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2-甲基-4-异噻唑啉-3-酮(MIT)、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CMIT)和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水(1∶1,V/V)溶液超声提取、离心、过滤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乙酸铵溶液,梯度洗脱。对前处理条件(包括提取溶剂、提取方式、提取时间)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样品溶液中的MIT、CMIT在0.05~20μg/m L浓度范围内、BIT在0.10~40μg/m 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2≥0.999 8),基质加标回收率在90.10%~102.53%,相对标准偏差不高于3%,方法的检出限为0.10~0.15 mg/kg,定量限为0.33~0.50 mg/kg。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回收率满意,可应用于建筑涂料乳液实际样品的快速测定,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8.
《广东化工》2021,48(2)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洗涤用品中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的分析方法。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1000μg/L浓度范围内,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含量的响应值与其对应浓度呈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为0.9998,方法检出限为0.01 mg/Kg,加标回收率为92.2%~102.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71%~6.43%。  相似文献   

9.
甲基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是一类具有高效、广谱的杀菌和抑菌性能的防腐剂,广泛应用于各类防腐领域,但该类防腐剂能否用于食品相关产品还有待研究。文章主要介绍了甲基氯异噻唑啉酮与甲基异噻唑啉酮的混合物和甲基异噻唑啉酮两类防腐剂,以及近年各国对化妆品中甲基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的限量要求。从调查数据看,市场上大多食品用洗涤剂都含有甲基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有的含量甚至超过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最大允许浓度,对人体健康可能会产生较大威胁。因此,有必要对食品用洗涤剂中甲基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进行检测,并建议在食品用洗涤剂国家标准中列入对甲基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的限量。  相似文献   

10.
张建枚  潘亚男  白桦 《工业水处理》2011,31(5):70-71,75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异噻唑啉酮衍生物活性物含量及其氯比,结果表明:在273.0 nm波长下检测,线性范围为0~30.00 mg/L,方法检出限为0.012 mg/L,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8.9%~101.3%,RSD为0.50%~2.36%;氯比为2.6~3.4时,其半定量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272.4~2...  相似文献   

11.
李程碑  杨杰 《广东化工》2014,(10):53-54
介绍了氯甲基异噻唑啉酮的合成方法,研究讨论了氯甲基异噻唑啉酮的杀菌速度,杀菌效率及储存稳定性,给出了氯甲基异噻唑啉酮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2.
赵美丽 《江西化工》2013,(4):188-19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甲基异噻唑啉酮及其氯代物的分析方法。方法中样品以甲醇为溶剂,经超声提取,以甲醇-水(体积比为25:75)为流动相进行分离,流速为1.00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76nm波长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化妆品中甲基异噻唑啉酮及其氯代物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同时测定水基胶中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和双酚A、壬基酚、辛基酚和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的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后,直接进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采用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在20~5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 3),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在0.009~0.115 mg/kg和0.029~0.382 mg/kg范围内;不同浓度水平下,所有待测物的回收率在84.1%~105.6%之间,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8.0%;对60个实际样品进行检测,所有样品均检出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各有1个样品检出壬基酚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本方法检测效率高,节约检测成本,尤其适合实验室大批量样品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14.
异噻唑啉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并异噻唑-3-酮为原料合成了4种新型衍生物——3-氯丙酰氯-苯并异噻唑啉酮、丙酰氯-苯并异噻唑啉酮、丙烯酰氯-苯并异噻唑啉酮、甲基丙烯酰氯-苯并异噻唑啉酮,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过1HNMR和质谱(MS)分析确认。同时检测这4种化合物对几种常见微生物——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us aurueus)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这4种化合物在较低浓度下(≤25 mg/L)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率均达到80%以上,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较差,只有高浓度(≥50 mg/L)下才能明显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15.
卫志东  韩枫 《安徽化工》2018,44(3):105-107
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测定家用液体洗涤产品中4种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离心、过滤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分析。色谱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测定,外标法定量。对前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4种异噻唑啉酮在10.0~500.0μg/L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方法定量限均为0.05 mg/kg,平均回收率为81.2%~103.2%,相对标准偏差为2.23%~4.52%。该方法前处理简便快捷,灵敏度高,能快速准确测定家用液体洗涤产品中异噻唑啉酮种类及含量。  相似文献   

16.
李广东 《涂料工业》2019,49(12):54-61
建立并优化了水性涂料中 5种异噻唑啉酮生物杀伤剂的检测方法。采用 Optimizer优化软件优化了子离子、碎裂电压和碰撞能量等参数。考察了流动相中甲酸和乙酸铵的含量、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毛细管电压、干燥气流速、雾化器压力、加速电压、干燥气温度等参数对质谱响应的影响。样品用体积分数为 50%的甲醇水溶液或甲醇于容量瓶中经稀释、搅拌和超声提取,提取液经离心分离、过滤膜后,用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稀释最低 98倍的浓度范围内, 5种异噻唑啉酮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检出限为 0. 001 3~0. 42 mg/kg。空白样品加标回收率在 86. 73%~93. 6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 2. 3%~5. 8%。  相似文献   

17.
《广州化工》2021,49(15)
依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洗发露中甲基氯异噻唑啉酮的含量,建立甲基氯异噻唑啉酮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计算合成测量不确定度。对标准中间液的配制、系列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样品前处理、测量重复性和标准曲线拟合进行不确定度量化和合成。测定结果为(8.84±0.51)μg/g(k=2)。在检测过程中应使用高纯度的标准物质,提高标准中间液和系列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的准确性,保证标准曲线的相关性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18.
司新生  杨俊伟  杭磊 《应用化工》2011,(10):1789-1791
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CMIT):2-甲基-4-异噻唑啉-3-酮(MIT)=3∶1,有效物含量为1.5%~2.5%的高氯比产品(Ⅰ类产品)和2-甲基-4-异噻唑啉-3-酮(MIT)含量为9.5%~10.5%的产品(Ⅱ类产品)对家兔的皮肤刺激性实验表明,Ⅰ类产品浓度达到0.2%时,对家兔皮肤有轻刺激性;Ⅱ类产品浓度达到0.8%时,对家兔皮肤有轻刺激性。Ⅰ类产品对家兔皮肤产生轻刺激性的浓度是Ⅱ类产品的4倍。通过对刺激机理的讨论,认为CMIT对皮肤神经细胞的作用是引起皮肤过敏性刺激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异噻唑琳酮及其衍生物是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广的一种杀菌剂,由美国罗门哈斯公司最早生产。其二甲基氯代产品商品名为KATHON,中文译名凯松,目前国内用于日化产品的异噻唑啉酮杀菌剂大都用此名称。其主要成分为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复配物,化学名称:5-氯-2-甲基_4-异噻唑啉-3-酮和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的混合物(3:1称为氯比)。异噻唑啉酮反应机理是它与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反应,使细胞呼吸停顿,迅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生物高分子的合成,  相似文献   

20.
李程碑  解彬 《应用化工》2012,41(2):286-289,293
影响异噻唑啉酮(卡松)杀菌防腐剂质量和外观色泽的主要因素包括有机杂质、环化条件、过滤条件,金属离子含量、保护液制备等。按照优化条件,环化温度在5~20℃,可得到无色透亮的高品质异噻唑啉酮(卡松)防腐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