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软件的变化能力需求,提出支持可变特性的构件模型,可实现具有变化能力的构件;提出多形态构件:开发态、部署态和客户态,将软件的变化能力合理分解到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提出多形态构件的代码生成技术和多重生成原理,研发了代码生成工具,实现了多形态构件的自动生成.实例表明,该工具及所生成的构件能够很好的满足多变的业务需求和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2.
提出构件化抽象工作模型的概念,分析了这一模型的体系结构,在原理上阐述了基于此模型进行软件开发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构件化抽象工作模型的技术路线和工作原理,分析各个模块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具体实践中,以实际项目中构造统计分析构件为例,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分析设计和创建系统的各个阶段,把实际项目按照不同的应用、层次和粒度抽象成工作模型,设计和复用能独立完成特定功能的组件来组装软件,从而提高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3.
J2EE构件化软件支撑平台研究与应用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软件复用程度,适应需求变化,提高业务应用系统开发效率和可维护性,研究了构件化、平台化的软件开发方法。基于Java2企业版(J2EE)的软件支撑平台,应用结构化、层次化和面向对象的方法,重点研究了软件支撑平台组成结构、软件构件定义、属性、表现和模型、构件分类与管理技术。同时,结合J2EE构件化软件支撑平台及其构件,研究了基于构件的业务应用软件的开发方法和过程模型。给出了基于J2EE的软件支撑平台的业务应用具体开发步骤,在多个实际项目中得到了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提高了业务系统开发效率20%左右,软件复用显著提高,适应需求变化,可维护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采用代码生成技术可以显著减少开发者的重复性工作量.此外,还可以提升代码的质量并提高可维护性.本文讨论的代码生成引擎基于Velocity开源模板和Struts2注解,实现了模型驱动的开发模式.实践表明,其可以很好地满足基于业务对象模型生成全栈式Web应用代码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现代电子技术》2019,(22):69-74
自动代码生成技术在软件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刻改变着软件开发过程的演进和变革,尤其是以模型驱动构架(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MDA)指导的自动代码生成成为主导。该文梳理两大主流的代码生成技术,提出一种混合自动代码生成的方法,给出一种设计和实现的原型。该生成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扩展性,能改进软件开发的过程,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沈立炜  彭鑫  赵文耘 《电子学报》2009,37(Z1):140-145
 软件产品线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与质量的有效途径,它以体系结构(SA)为蓝图,定义组成产品线的构件与构件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指导基于构件的应用产品组装实现.现有的基于接口连接式的体系结构仅能描述构件间的直接交互,却无法支持产品线可变性所带来的更为复杂的构件交互情况.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扩展方面机制的软件产品线体系结构建模及构件组装实现方法,其核心是一套扩展xADL2.0、结合面向方面机制的软件产品线体系结构描述语言.它能支持基于可变性的产品线体系结构设计与定制,并指导应用产品的构件组装过程.在此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开发了原型工具FdSPLC,提供对体系结构的可视化建模以及应用产品的自动化生成.  相似文献   

7.
构件复用的Web化支撑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智明  刘宗田 《电子学报》2000,28(3):142-144
本文基于一种以网络、Δgetn及领域为基础的Web化构件复用支撑模型,简述了其采用的框架模板表示方法及对构件化软件的分层规范:构造了领域框架、构件的分布式描述类库,提出以多Agent的手段实现分布式的构件搜索、管理,描述了各Agent的主要逻辑及相互协同关系.原型实现中使用了ASP、Java、JDBC、SQL等工具,并在实际开发中进行了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8.
代码生成工具的使用可以大幅度减少开发人员编写重复性代码的工作量,提高Web应用开发的质量和效率。在代码生成系统中,设计一种基于MVC设计模式的新型Web应用开发框架,将Web应用分为视图层、控制层和模型层,每层各司其职,代码结构清晰,在此基础上采用JET模板和Xpath相结合的代码生成方法生成重复性代码。实验证明,该系统可快速构建Web应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软件复用的领域分析和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软件复用的相关原理和关键技术,结合特定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过程,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基于构件的领域分析方法。最后结合领域工程、构件化开发、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等技术给出了一种基于软件复用的领域工程开发模型。  相似文献   

10.
将软构件技术应用到嵌入式软件的开发中去,可以提高模块的重用性和嵌入式开发的效率。分析了在Linux平台下引入嵌入式软构件技术的必要性,提出了一种构件模型ECMOL,基于该模型详细阐述了Linux下嵌入式软构件的设计思路,并结合一个实例给出了它的具体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1.
徐红  李睿  曾珂  李进 《现代电子技术》2005,28(14):45-46,50
利用已有的软件构件来构造新的软件系统,使得用各种技术形成的软构件可以最大程度地进行重用(复用),以减少大量的重复劳动,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构件的可复用性越高、复用越广泛,其复用次数就会越多,价值也越大。本文通过对构件化技术主要思想和方法的分析,运用PowerBuilder所提供的典型的可复用构件PFC,阐述了构件化技术在中国电信本地电信业务计费帐务系统(简称本地计费帐务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的前提之一是存在并能够找到大量可复用的构件,软件构件库是对软件构件进行管理的基础设施,其作用是对大量构件进行管理,并辅助软件开发者找到合适的构件.在构件库中,基于构件标签的分类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构件信息分类管理方法,该方法使用构件标签(Tag)对构件进行管理,并支持用户通过选择标签进行构件检索,该方法能够更直接的反应构件的特性,并能够有效提高检索效率.然而,由于构件库中许多构件没有构件标签,而通过人工的方法为构件库中存在的构件资源添加标签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特别是当构件数量较大时,通过人工方式为构件添加标签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类的构件标签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能够根据构件描述信息自动提取构件标签.本文对基于该方法的构件标签自动提取工具的实现进行了论述,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工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构件的软件版本管理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欣  张路  谢冰  杨芙清 《电子学报》2000,28(11):119-121
传统的软件配置管理建立在文件版本控制的基础之上,现代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要求在更大粒度上进行版本控制.同时,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是当前的发展趋势,也需要适应其特点的配置管理支持工具.本文提出了基于构件的软件版本控制模型,采用将版本控制与并发控制单位分离的策略,从而在大粒度版本控制的同时,保证了并行开发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A component is a reusable and replaceable software module accessed through its interface. Component‐based development is expected to shorten the development period, reduce maintenance costs, and improve program reusability and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component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robot software component platform in order to support the entire process of robot software development. It consists of specifications of a component model, component authoring tool, component composer, and component execution engine. To show its feasibility,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component's communication overhead, a comparison with other robotic software platforms, and applications in commercial robots.  相似文献   

15.
李秀娟 《电子科技》2011,24(10):106-107
构件技术作为一种软件复用技术,具有良好的封装性、可移植性和适应性。文介绍了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技术,对企业ERP系统通用功能进行分析和提炼,主要研究构件技术在ERP系统架构中的应用,并给出了ERP系统应用服务器端的架构模型。  相似文献   

16.
软总线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软件体系结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要说明。给出了在分布式异构环境下构建系统时,采用的主流系统架构——"软总线+软构件"的体系结构,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说明。论述了基于软总线体系结构的系统开发过程。介绍了CORBA、EJB和COM/DCOM/COM+三种主流组件技术,分析比较了各技术特点和相互间的发展关联关系。对软总线技术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一种支持变化性的构件模型JBCOM/E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中,构件模型是基础,领域变化性是关键因素之一.为此,本文在原有构件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抽象构件的概念,使之能对一族具有领域共性和变化性的构件进行定义与描述.文中就抽象构件的定义、规约语言描述以及相应的构件组装和构件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定义了一种支持变化性的构件模型JBCOM/E,并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青鸟POS领域平台.  相似文献   

18.
软件构件标准概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阐述了软件构件技术及构件标准的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我国在软件构件标准制定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前,软件复用的重点在于设计和运用有较高封装性的组件.首先介绍支持软件复用的、支持设计和实现统一的、多种类型的.NET组件模型的定义;接着介绍各种类型组件的实现方式,包括类设计器和控件工具箱等;分析了采用多种组件模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可重用组件技术的软件开发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软件重用技术是解决软件危机的重要途径,基于组件技术的软件工程是重要的软件重用技术。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可重用组件进行软件开发的方法,使整个软件开发过程围绕着软件重用进行展开,并且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细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