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决外围"三低"油藏流体性质识别的"瓶颈"技术难题,实现对储层的精细评价,为此,我们充分应用录井新技术对储层进行精细评价,通过应用岩石热解分析技术判断原油性质,应用气相色谱分析资料识别油水层,并结合测井资料建立了源212区块扶杨油层油水层解释标准。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在油田开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油田开发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丁慧  刘亮  冉利民 《西部探矿工程》2023,(2):124-127+131
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低渗透储层束缚流体体积含量高,储层综合评价方法亟待升级。在传统的孔隙度、渗透率及束缚水饱和度等参数的基础上,增加了可动流体参数,建立了储层综合评价指数模型。油田实际产能数据证明,该模型应用到储层综合评价中解释符合率达83%,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推广至其他致密砂岩油气田的储层综合评价中。  相似文献   

3.
大庆外围新站、新肇、龙虎泡油田等工区多为构造、断层及岩性控制的复合型低渗透油藏,原油密度低属于轻质油层范畴。低渗透油藏储层的油层与水层、有效储层与非储层的岩电性响应差异小,由于含泥含钙储层韵律性差,测井资料不能有效地解决这类油层的水淹状况。长期注水开发,导致开发中层内、层间、平面矛盾突出,平面和纵向水淹状况差异也较大,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在识别轻质油层的基础上,建立区别原始油水层、判断油层水淹程度评价方法。完善录井水淹解释评价技术体系的同时,提高大庆外围油田轻质油层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
徐深1区块因为开发较早,压力下降快,产能接替难度逐年加大,需要进一步寻找有效开发的储层,对已投产井进行剩余潜力挖潜,是一个有效的增产措施。将岩性、岩相识别、储层流体评价、产能评价相结合,建立储层评价标准,提供了老井单井挖潜措施,建立了一套营城组深层储层和气藏综合评价技术。该技术在徐深1井区对63老井进行了梳理,结合2013年以来已经采取的措施和套管情况,提出了5口井单井挖潜建议,预测日产气达到34.0×10^(4)m^(3),进一步完善了录井综合研究技术体系,为气藏的深度挖潜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低孔低渗油藏的识别关系测井评价,这仍然是国内石油勘探开发面临的难题之一。研究对象位于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长岭凹陷中南部,油田虽然不大,但是十分复杂。构造幅度小,储层岩性细,孔隙、孔喉小,泥质含量高等原因造成油层电阻率低,致使储层流体识别困难。由于储层低含油饱和度、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严重,掩盖或模糊了电阻率对流体信息的敏感性,降低了电阻率测井识别流体性质的能力,同时由于地层水矿化度平面及纵向变化大,使油、气、水、干层识别难度加大。通过对低孔低渗储层岩矿特征、孔隙结构、物性、电性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明确低孔低渗储层形成机理。综合孔隙结构研究、岩石物理研究,建立低孔低渗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提供较准确的孔隙度、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等参数,提高测井解释符合率。  相似文献   

6.
缅甸D区块塔本组储层具有吼道窄、渗透率低、束缚水饱和度高的特征,测井解释难度较大。通过对塔本组储层特征分析研究,结合空间模量差比法、孔隙度重叠法、孔隙度差值法、井温异常法、孔饱交会法、视地层水电阻率及比值法等对储层流体性质进行识别,研究测试产能与测井曲线特征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缅甸D区块塔本组储层测井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
随着勘探的不断进行,CO_2气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该种气体的录井检测、识别与评价难题已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显示分层困难,而且显示与产能不能很好匹配,给气层评价造成了很大难度。从CO_2检测影响因素分析入手,建立了一套储层CO_2气录井显示识别方法,可以区分显示真假、确定显示厚度、幅度,判断CO_2气相对含量,提高了CO_2气显示识别能力;确认了评价评价参数,准确求取了钻井液含气量,从而对深层CO_2气层进行了有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核磁录井分析技术在储层解释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核磁共振录井技术主要用于钻井现场快速评价储层物性及流体性质,能够提供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可动流体饱和度、束缚流体饱和度及孔径分布等参数;提高效孔隙度、渗透率、可动流体与束缚流体饱和度等参数的精度,为进一步分析判断储层流体性质提供依据,提高解释评价的技术水平,增加资料的应用力度,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更优质的解释评价服务。  相似文献   

9.
胜坨地区北带下第三系地层中广泛发育有各种类型的砂砾岩体油藏,多年的勘探开发实践表明,该地区砂砾岩体纵向上多期叠加,横向上变化快,沉积格局复杂,储层测井符合率低,岩石骨架电阻率高,常规测井有效储层、油水层识别及评价难度较大。因此,主要从岩芯、录井、测井以及试油试采资料出发,通过储层四性关系研究,确定一套适合砂砾岩体油藏的地质参数计算方法,并建立本地区砂砾岩体储层的油水层判别模板,不仅为本地区砂砾岩体油藏勘探开发步伐提速,更是为砂砾岩体储层的测井评价精度提高提供技术支持,此研究方法对于其他地区同类油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充分地利用地化录井资料可以对储集层流体的性质进行综合评价,这种手段也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地化录井技术之一。针对某油田的储集层流体性质进行解释评价的时候,将地化录井图作为地化录井数据代表性判断的主要依据,然后就可以充分地利用地化含油性解释图板来对储集层中是否含有原油进行判断,然后结合油质轻重分析图来对油质的轻重进行判断,而储集层的含水性则通过地化含水性图板来进行判断,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在针对储集层的流体性质进行判断的时候完全可以综合以上4个方面的内容,就可以准确地对储集层流体性质进行判断,这为储集层的性质判断提供了一种全面、精确的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11.
烃源岩特性是致密砂岩油储层的一个重要储层指标。但是致密砂岩油藏钻井多采用油基钻井液体系,烃源岩录井热解评价方法受到添加剂影响,造成S1失真,进而导致烃源岩评价参数计算不准确,使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评价不准确。为了对热解分析参数进行校正处理,建立了录井烃源岩分析校正处理的方法,在实际油基钻井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大庆油田外围广泛发育着大面积低渗透薄互层油气藏,其特点是储层薄,横向分布不稳定,物性差,油层易污染,自然产能低。针对这种地质特点,通过开展技术攻关,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高分辩率地震勘探技术、油层保护钻井和完井技术、油层识别技术、油层产能评价技术为主的低渗透薄互层油藏勘探技术系列,实现了低渗透薄互层油藏勘探的突破,石油储量规模达到10亿t以上。本文总结了以上技术发展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3.
在裂缝型储层中,油气主要充填在裂缝的填隙物中或附着在裂缝表面,在岩屑中显示不明显,选取含油气岩屑样品非常困难,录井识别难度很大,以准噶尔盆地达阪城次凹为例,从岩心录井、岩屑录井、钻井液录井、定量荧光录井以及地化录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出了裂缝油气储层的录井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金湖凹陷龙岗地区戴南组储层研究较少,测井解释程度低且符合率偏低等,首先综合测井、录井、岩芯分析等资料,分析了龙岗地区戴南组低孔低渗储层的岩性、物性、电性及含油气性等特征及四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四性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地区的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对于金湖凹陷龙岗地区戴南组储层的测井解释及储层综合评价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榆树林油田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所面对的开发对象越来越复杂,因此,针对不同的开发对象需要弄清储层的特征与产能的关系。由于榆东地区油藏埋藏深,储层岩性致密,孔隙度、渗透率均较低,不同的储层产能差异较大,有的井见到含油显示,储层厚度也较大,但压裂改造后并无产能。仅用测井曲线准确识别产能的高低难度较大,因此在油藏评价阶段为准确判断每个层的产能,需要研究该区储层性质、特征与产能的关系。通过对榆东地区扶杨油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的"四性"特征的评价,总结出该区储层的特征与产能的相互关系,为油田的射孔选层、压裂改造、高效开发提供了可靠地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介绍了采用微测井方法来进行近地表结构调查工作。同时结合人工踏勘、观察岩石露头、岩性录井、含水性调查等方法综合确定近地表结构,了解工区内低、降速带厚度和速度分布特征,分析表层地震地质条件的变化,为确定井深提供依据,也可为静校正数据库提供精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7.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山岩广泛发育,其成藏条件多样,岩性及气水关系复杂,钻井新工艺对岩屑结构破坏严重,岩性的准确定名困难。另外,在利用综合录井资料判别储层流体性质及产能预测上仍存在难题,影响勘探成果认识。为了满足勘探需求,以安达—宋站地区火山岩储层为例,在现有的火山岩勘探的宏观成果指导下,对储层岩性、物性及含气性深入研究,形成一套火山岩储层录井精细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灰色模型是一种有较高预测精度、所需要的原始数据少、并且计算过程简单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对现有的数据进行生成、开发、并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达到对所研究系统的生产动态、规律等的正确评价和有效监控。超低渗油藏的渗流过程与一般油藏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低渗油藏在实际生产时的压差只有大于某一个数值的时候,流体在储层中才能流动,这说明低渗油层具有启动压力,其渗流过程是属于低速非线性渗流。通过对岩芯分析表明,这种现象与储层岩石的物性有关系。收集华庆地区元284井区长6储层基础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在全面认识储层的基础上,建立产能评价灰色模型。再应用Matlab和灰色模型相结合对特低渗储层进行产能评价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基于北部湾A油田低阻低饱和油藏开发初期含水难以拟合,提出通过J函数建立原始含油饱和度场的方法,该方法考虑储层中含水饱和度的分布受储层的物性及油柱高度等多种因素影响,所建立的饱和度数据体更符合地下油水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地质油藏新模型可以较好的拟合各生产井的含水率,指导油田的开发调整。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致密油储集层致密,孔隙结构复杂,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储集层微裂缝发育,盆地新安边地区长7油藏受沉积环境控制,砂体横向变化快,纵向隔夹层发育,主力贡献层识别难度大。综合地质研究认为,长7段页岩油具有砂泥储层大面积分布、储层致密但流体可动性较好、含油饱和度高、油质轻、气油比较高、埋藏较浅、资源量大等特点。针对新安边地区长7致密油储层,通过综合应用数理统计法和岩心观察、常规测井、核磁测井识别法,建立了主力贡献层纵向识别标准,以目前勘探成果为依据,多参数综合评价确定有利区、次有利区和不利区的阈值范围。评价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解决了储层单因素评价过程中出现的评价结果相互交叉、不唯一的问题,有利于对致密油储层进行合理评价。应用该结果指导水平井轨迹设计优化,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