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南乐县地表水与浅层及深层地下水资源量和客水资源量等可供水资源条件。并对全县2001-2010年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行分析,地表水资源平均开发利用率14.80%,地下水资源平均开发利用率143.40%,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处于超采水平,形成了浅层地下水漏斗区,需限采、压采地下水。  相似文献   

2.
宝鸡峡灌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宝鸡峡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灌区作物种植结构、灌溉方式.建立了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以灌区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以供需水平衡、可供水量、地下水位等为约束条件,以优先利用地表水为原则,进行了模型求解.结果表明: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3种水文年份灌区灌溉水源均应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增加地袁水供水的比例,有利于灌区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起到以丰补枯、涵养地下水源、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研究》2006,27(V00):359-364
就广义而言,地球的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内共储存13.86亿km^3的水都是水资源。但一般仅评价狭义的水资源,即由大气降水补给的可供人类利用的水。即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地表水主要有河流水和湖泊水,由大气降水、冰川融水和地下水补给,以河川径流、陆地蒸发和土壤入渗的形式排泄。土壤水系指包气带的含水量,上面承受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  相似文献   

4.
浅析西北地区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特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定量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水循环规律和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分析结果表明 :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绝大多数是由地表水转化形成的 ,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或方式的改变将深刻地影响着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和补排量的大小 ;在西北地区单纯地就地下水而论地下水是不科学的 ,应将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进行统一评价和规划 ,以科学地指导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 .  相似文献   

5.
杨志霞 《河北水利》2009,(12):26-27
1.引言 长期以来.人们在评价水资源时.多以地表水和地下水总量作为区域水资源总量。实际上陆地水资源源于大气降水,其派生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土壤水是整个水分循环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既直接影响着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形成.又是它们联系的纽带.  相似文献   

6.
该文结合河南省干旱特点,对河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干旱年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大量超采、环境恶化,而一般年份地表水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从地下水、地表水联合优化运用、防洪与兴利、地下水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雨水汇集利用、污水资源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水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产活动经常取用的自然资源,没有水,人类就不能生存。全球约有138.6亿亿立米的水,以固态、液态、气态广泛分布在地球的“水圈”中。从广义来说,地球水圈中各个环节、各种形态的水都可以称之为水资源,因为它们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对人类均有直接或间接的使用价值。狭义的水资源,是指可供人类经常取用的水量,亦即大陆上的动态水资源。大气降水是大陆上动态水资源的补给来源,它除了补给地表水和地下水外,并有一部分直接补充土壤水为植物生长所利用,这部分水量不能为人类所控制,不属于目前水资源评价的范围。故水资源量的调查和评价包括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但地表水、地下水和土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分析了南阳市降水、蒸发、地表水、地下水资源数量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同时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质量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地表水、地下水及其水资源可利用量,揭示了水资源数量演变情势和质量变化趋势,为南阳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了基本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替代的的资源,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而且时空分布又极不均匀.由于水资源短缺,已有不少地区的发展受到制约,特别是城市.由于地下水资源具有水量稳定、水质优良、便于开发且具有较大的调蓄能力等多方面优点,使得地下水成为众多城市的供水水源.尤其是饮用水水源,不仅北方缺少地表水的城市,就是地表水极其丰富的南...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禹州市降水、蒸发、地表水、地下水资源数量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同时对地表水、地下水质量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估算地表水、地下水及其水资源可利用量,揭示了水资源数量演变情势演变和质量变化趋势,为禹州市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黑河中游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及水资源配置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黑河是我国西北重要的内陆河,中游灌区是水资源的主要利用区,地表水、地下水转换频繁。基于地下水数值计算的黑河中游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及配置模型,通过分析中游地表水、地下水的转化规律,模拟地下水流场的动态变化,解决了黑河中游灌区两水转化及水资源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评价和阐述了黑龙江省龙江县龙江镇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资源量、水质等状况,介绍了水资源保护过程中的主要经验,提出了依法管理水资源,改善保护水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加强水资源管理 优化水资源配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泰兴市水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地表水和地下水要统一管理运用 ,须改变由于体制问题造成的地表水与地下水、城镇水资源与城市水资源的分割管理状况 ;重视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 ,研究农田灌溉用水定额。  相似文献   

14.
雷州半岛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利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雷州半岛的水资源情况及其存在的工程性缺水严重,地下水超采导致的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论述了地表水--地下水联合利用的必要性,探讨了雷州半岛地表水、地下水资源联合利用的潜力及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一、哈尔滨市水资源概况我市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全市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19.76毫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99.2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30亿立方米,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重复水量为7.78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121.46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约21亿立方米。而且水资源  相似文献   

16.
赵博 《东北水利水电》2021,39(11):29-31
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作用是水文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理解和量化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转化过程非常重要.文中利用针对流域水循环的累积转化量法,对太子河辽阳—小林子段进行研究,分析了2016年芭窝水库影响下的地下水—地表水转化关系,是开展太子河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闫元 《山东水利》2011,(10):33-34
通过分析历城区水资源配置中存在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地下水超采和沿黄地区水资源浪费等问题,提出了进行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管理,水资源优化配置等多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哲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经历了50~60年代的地表水为主和70~80年代以地下水为主两个阶段.30多年的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哲盟水资源开发利用,必须走地表水与地下水相结合的路子.1 走地表水与地下水相结合的路子,是哲盟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1.1 50~60年代的水利重点.建国初期,哲盟在以防洪治河为主同水害做斗争的过程中,认识到水“利”的方面.因而,从1952年开始,从单纯治水转为利水阶段,在农业生产中开始了以春灌为主的水资源利用,这是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认识上的第一次飞跃.特别是1958年后,大兴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地表水形成高潮.至1970年,建成大中型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高台县水资源现状分析,指出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三种水资源利用配置方案:①开发地表水为主的水资源配置方案;②开发地下水为主的水资源配置方案;③地表水、地下水兼顾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后得出,地表水、地下水兼顾的水资源配置方案既兼顾了高台县工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又保证了黑河正义峡下泄流量,因而是目前较为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20.
睢宁县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紧缺的地区。农业灌溉主要依靠抽引地表水源,工业和生活用水全依靠开发利用地下水。根据平水年50%计算表明:地表水、地下水、翻引水和回归水等可供最大水资源量有78967.38万立方米,人均690立方米,大大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从实际工农业生产需求量来看,相同年型需922221.4万立方米,缺19391.76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