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陶爱平 《电力建设》2008,29(5):58-0
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 烟气的携带水蒸汽量会随锅炉负荷的降低而减少, 导致添加到FGD 系统的水量会大于FGD 系统损失水量, 从而出现系统内水量过多的问题, 这是目前国内湿法FGD 系统普遍存在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通过调节每个喷淋层开启周期来匹配所需的水量, 并按不同除雾器厂家对除雾器最小平均冲洗水量的要求, 确定“水平衡分界点”。  相似文献   

2.
湿法烟气脱硫设施与运行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着重分析了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FGD)系统中的吸收塔、浆液循环泵、烟气换热器、增压风机、除雾器等运行情况,并提出优化运行建议。同时从脱硫剂消耗、电耗、水耗、系统运行成本等方面对系统运行状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沙角C电厂660 MW机组烟气脱硫系统及其运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目前国内已投运的单机容量(660MW)最大的发电机组配套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FGD),包括FGD的流程、组成部分及主要设计参数等。分析了FGD的运行特性,并对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如吸收增浆液循环泵叶轮磨损、除雾器冲洗水管断裂、浆流输送泵爆裂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型脱硫添加剂在烟气脱硫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某种新型脱硫添加剂在1 000MW机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FGD)的应用情况。机组运行实际测试表明,该添加剂提高了氧化空气的利用效率,降低了Ca/S比,在相同运行工况下使烟气脱硫效率提高了5%~12%。此外,该添加剂的使用明显改善了烟气换热器(GGH)和除雾器的结垢状况,提高了脱硫副产品石膏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北京某热电机组欲以处理后的城市中水作为循环水系统补水,以循环水系统排污水作为烟气脱硫(FGD)工艺水。对此,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以该厂循环水系统排污水作为FGD工艺水后脱硫系统运行稳定,吸收塔除雾器无结垢,浆液无起泡现象,SO2平均去除率为97.27%,脱硫副产品石膏的有效成分平均大于95%,含水率平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某电厂2×300 MW机组2炉1塔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FGD)系统FGD主保护、增压风机并联运行、增压风机出口汇合烟道及烟气泄漏等问题,分析了影响FGD系统投运率的因素。从FGD系统运行、维护和投运率等角度考虑,建议2×300 MW机组在场地布置允许的条件下采取1炉1塔的布置模式。  相似文献   

7.
纪小春 《黑龙江电力》2012,34(2):131-134
针对锅炉脱硫系统折流板式除雾器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结垢、堵塞问题,阐述了折板式除雾器的工作原理和布置型式,从设计不合理、烟气流速变化无常、吸收塔浆液过饱和度较大、氧化效果不理想等方面分析了折流板式除雾器结垢的原因,提出了减缓除雾器结垢的控制措施,有效地抑制了除雾器的结垢,确保了脱硫系统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针对华能大坝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吸收塔除雾器堵塞故障,通过对吸收塔内烟气流速、除雾器冲洗设备及除雾器冲洗水晶质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提出在脱硫系统运行、检修维护中应采取的措施.改造结果表明:除雾器堵塞导致脱硫系统停运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9.
对于燃煤发电机组,采用烟气脱硫(FGD)技术是控制SO2排放的主要措施,其中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是当今世界各国应用最多和最成熟的工艺。在我国目前安装了烟气脱硫装置的燃煤机组中,有70%机组采用了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1烟囱筒首结冰的原因湿法脱硫系统脱硫后的净烟气经过除雾器后,烟气携带的水滴(≥20μm)含量均在75mg/m3(标态、干基)左右。随着除雾器运行时间增加,  相似文献   

10.
余鹏  王森  曾庭华 《广东电力》2012,(2):116-119
介绍了台山电厂1000MW机组无旁路湿法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fluegasdesulfurization,FGD)系统的特点,分析了FGD系统无旁路运行时主机及FGD系统本身存在的运行风险,提出无旁路FGD系统在设计、施工、调试和运行维护等方面控制风险的措施。168h试运行及生产运行结果表明,采取各项控制措施后,FGD系统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运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脱硫系统能以更经济、节能的方式运行,对烟气脱硫系统中吸收塔、浆液循环泵、气-气加热器(gas-gas heater,GGH)、增压风机、除雾器等重要设施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同时从脱硫剂耗量、电耗、水耗等方面对系统运行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评价。认为:脱硫系统阻力主要源于吸收塔、GGH和烟道;系统电耗主要源于烟气系统、SO2吸收系统。提出了应提高液气比、控制装置入口SO2的质量浓度、吸收塔浆液pH值取5.4~5.6、增加GGH净烟气出口温度等优化运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介绍某发电企业135MW机组脱硫系统在运行中发生除雾器坍塌失火。针对该异常事故剖析了脱硫换热装置(GGH)压差大,除雾器坍塌失火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3.
烟气脱硫技术在太原第一热电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气脱硫技术是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的最为有效的和主要的技术手段,石灰石-石膏法是目前最成熟的烟气脱硫技术之一。对太原第一热电厂简易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进行系统地分析。通过对试运期间运行数据的分析、试验值与设计值的比较及对烟气脱硫系统的成本分析.从多角度阐述了应用石灰石-石膏法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有利因素,对系统中存在的pH值下降异常、石灰石过剩率偏高及设备存在的喷嘴和除雾器结垢及机器振动等问题.提出了加装NaOH添加装置、改善石灰石品质、水力旋流器入口加装切换式滤网及加装清洗装置等具体解决办法,为该装置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湿法烟气脱硫装置中除雾器的性能试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龙华 《广东电力》2006,19(2):41-43
除雾器是湿法烟气脱硫装置中的主要设备之一,除雾器的性能考核是烟气脱硫装置的性能考核试验的主要项目之一,而目前我国还没有有关除雾器性能试验的相关方法和标准。为此,介绍一种除雾器的性能试验方法———Mg2 示踪法,阐述了试验原理。由于该试验方法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烟气中液滴的采集过程,因而着重介绍了采样系统的组成以及试验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并举出对某机组除雾器进行性能考核时测试的数据和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为配合烟尘超低排放改造,基于流体动力学计算方法,对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管束式除雾器内的气液两相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将双筒结构引入管束式除雾器,通过改变筒体结构和叶片结构参数,分析得到了管束式除雾器对不同粒径液滴的脱除效率和除雾器压损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双筒结构+多级串联是提高除雾效率,特别是提高小液滴脱除效率的有效方法;曲线型叶片出口角、叶长和叶片数变化会对除雾效率和压降造成较大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3种高效管束式除雾器型式并经冷态试验台验证,其中1种优选构型已在某电厂300MW机组除雾器改造中应用。运行结果表明,该除雾器各项性能指标良好,在机组50%~100%的宽负荷范围内,烟尘排放质量浓度均小于5mg/m3(标态,干基,6% O2),机组满负荷时除雾器最大阻力小于300 Pa。  相似文献   

16.
神木煤灰增湿活化脱硫的半工业性台架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建立了烟气处理量为3000Nm^3/h的多功能烟气脱硫试验台,对神木煤灰增湿活化脱硫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喷水雾化液滴粒径、出口烟气温度与绝热饱和温度的差值、烟气停留时间与液滴蒸发时间以及Ca/s摩尔比等因素对高钙煤灰增湿活化脱硫有重要的影响,且存在一个最佳的雾化液滴粒径。经工艺参数的优化,该系统具有50%左右的脱硫效率。该脱硫工艺因系统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极低,对燃用高钙低硫煤的锅炉烟气脱硫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湿法脱硫系统除雾器运行优劣,关系到燃煤电厂烟气排放水平,需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对脱硫烟气中携带液滴的情况进行分析。使用撞击法(Impacting method)在工业试验装置上研究了湿法脱硫烟气中携带液滴的分布规律,介绍撞击法的采样原理、使用方法、数据分析与处理,并给出应用实例及撞击法在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显微镜可观察并统计气流携带的液滴在撞击板上留下的印记(弹坑),根据其直径和数量可得出液滴粒径的分布,同时可以计算得到烟气中液滴的质量浓度,所得结果可为除雾器系统运行规律的研究和优化改造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