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甘蔗渣的蒸爆及水解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甘蔗渣为原料,对蒸爆预处理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蒸爆压力和时间对甘蔗渣水解的影响,并研究了稀酸蒸爆对还原糖得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纤维素的晶体结构影响了纤维素分子降解,为了有效利用甘蔗渣,必须对原料进行预处理。介绍了蒸爆预处理的原理及类型,并考察了蒸爆压力和时间对甘蔗渣水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蒸爆予处理甘蔗渣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压力和处理时间,实验主要考察蒸爆压力和时间对甘蔗渣水解的影响和稀酸蒸 爆对还原糖得率影响。实验设备: 间歇蒸爆器, 方法: 甘蔗渣 30 g于蒸爆器中密封,升温至一定压力,维持若干时间,卸压后,取出物料于恒温水浴中酸解 2 h,测还原糖浓度变化。压力 与时间选取 0 6、 1 0、 1 6 MPa, 3、 5、 6 5、 8、 10min,结果: 0 6 MPa糖浓度较低并随时间增加而增加 ,1 0MPa浓度整体升高, 8min出现最高值 ;1 6 MPa、 5 min出现最高值,较高压力下时间对浓度影响较大。蒸爆后酸解、还原糖得率随压力增…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甘蔗渣的汽爆条件,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甘蔗渣汽爆产物进行了分析。在相同汽爆蒸汽压力下,随着汽爆保压时间的延长,降解产生的对后续酶解和发酵有害的物质甲酸、乙酸和糠醛等也随之增加。研究了汽爆甘蔗渣的酶解和发酵性能,在实验室小试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50 L发酵罐进行放大的酶解和发酵实验,在酶解液固形物浓度27.09%(ω)条件下,48 h发酵液乙醇浓度6.17%(φ),显示汽爆甘蔗渣能够较好地被转化用于生产乙醇。  相似文献   

5.
甘蔗渣回收生产木糖的实验条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彪  叶红 《化工时刊》1999,13(9):27-28
以甘蔗渣为原料,研究了影响木糖生产的3个主要因素:压力,酸浓度,水解时间。结果表明,水解压力0.1MPa,酸浓度2%,时间50min,此时木糖得率为78.56%,而在1%H2SO4,0.6MPa10min条件下蒸爆,木糖得率约为80%为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6.
植物纤维素蒸爆及水解技术通过鉴定我院和东台市粮油机械厂合作完成的植物纤维素蒸爆及水解技术研究项目在化工部科技司主持下,于1993年12月24日在南京通过专家鉴定。该蒸爆技术对玉米棒芯、玉米秸杆、稻草等蒸爆裂解取得了良好的结果,蒸爆处理后的玉米棒芯多糖...  相似文献   

7.
蒸爆技术及其在植物纤维素资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蒸爆原理,类型和几种蒸爆工艺条件。同时还介绍了蒸爆在植物纤维素水解和制无胶板中的应用,此外本文还对蒸爆设备作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8.
叶红  李家璜 《上海化工》2000,25(18):4-5
介绍蒸爆原理,类型和几种蒸爆工艺条件。同时还介绍了蒸爆在植物纤维素水解和制无胶板中的应用,此外还对蒸爆设备作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蒸爆原理、类型和几种蒸爆工艺条件,以及蒸爆在植物纤维素水解和制无胶板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秸杆的蒸爆处理与无胶纤维板的制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农作物秸杆的蒸爆处理与蒸爆技术的应用,以及无胶纤维板的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11.
利用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研究了内蒙古胜利褐煤水蒸气气化过程中H2、CO2、CO和CH4生成规律及其固有矿物质的催化效应。原煤(SL-raw)、盐酸洗脱(SL-HCl)、氢氟酸洗脱(SL-HF)及盐酸洗脱液回添煤样(SL-HCl-Re)在水蒸气气化反应过程中,H2、CO2和CO生成速率存在明显差异,充分说明胜利褐煤中某些固有的矿物质对其水蒸气气化反应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可大幅度提高其气化反应速率,并使其起始气化温度降低96℃,气化反应主体温度降低150℃以上,同时促进了合成气中H2生成,抑制了CO的生成,使胜利褐煤水蒸气气化反应过程中一直维持着较高的H2/CO摩尔比,SL-raw、SL-HCl-Re水蒸气气化所得合成气中H2/CO摩尔比分别为17.3和4.3,而SL-HCl和SL-HF水蒸气气化所得合成气中H2/CO摩尔比均只有1.22。SL-HCl和SL-HF水蒸气气化生成H2、CO2和CO的规律基本相同,说明起催化作用的物质是可溶解在盐酸洗脱液中的矿物质。经过分析,发现矿物质对胜利褐煤水蒸气气化反应的催化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水煤气变换反应(WGSR)速度实现的。最后结合文献报道提出了胜利褐煤水蒸气气化反应过程中矿物质的原位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12.
大气压附近蒸汽温度对滴状冷凝传热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永吉  张东昌 《化工学报》1991,42(1):119-123
<正>滴状冷凝作为一种高效传热方式,自从被人们发现以来,许多研究者在这一领域作了大量研究工作.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现滴状冷凝的方法上.随着对滴状冷凝现象认识的加深,人们逐渐加强了对滴状冷凝传热机理的研究,提出了许多观点来解释滴状冷凝高效传热的原因,其中主要有两种假说,一种是液膜破裂假说,另一种是固定成核中心假说.  相似文献   

13.
水平井蒸汽吞吐开采超稠油是一项非常有潜力、有优势的技术,相比直井开发,不仅能大幅度提高开发效果,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研究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效果,分析地质参数及注汽参数对该类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程度,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研究表明对周期产油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采注比,其次是原油粘度。  相似文献   

14.
刘畅  孙力  贺高红  盖丽梅 《化工学报》2014,65(9):3512-3518
公用工程系统中锅炉系统设计不仅要考虑锅炉应对发生的故障的可靠性,还要保证系统具有一定应对蒸汽需求的波动的可操作性。本研究针对满足不确定蒸汽需求和考虑设备故障的锅炉系统设计,提出基于数学规划法的设计模型:对生产过程波动引起的不确定蒸汽需求以概率表达,采用Markov模型分析锅炉故障,表达为以一定概率发生的不确定参数。优化模型采用二阶段随机规划策略对蒸汽需求不确定波动和锅炉故障实现引起的约束违背进行补偿,以降低不确定变量对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影响。以年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混合整数线性模型(MILP),实现锅炉系统配置,设备模式确定以及应对蒸汽需求波动和设备故障发生的补偿操作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蒸汽驱油田遇到的汽窜问题,需要结合现场条件找到合适的封堵剂进行调剖。实验以辽河油田齐40区块蒸汽驱条件为例,找到一种树脂型耐高温封堵剂配方,并从成胶时间、温度、矿化度三方面研究了对封堵剂性能的影响,以确定合适的施工条件。并对老化前后的封堵剂进行红外光谱分析,通过组分变化研究封堵剂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6.
董硕 《合成纤维》2019,48(8):52-54
计算了不同管径和保温厚度下蒸汽管道输送高压蒸汽的热损失和温度降。结果表明:保温厚度越大,蒸汽的热损失越小、温度降越小;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与蒸汽的热损失呈正比;环境温度越高,蒸汽的热损失越小;环境风速对热损失的影响不大。同时研究了保温材料选择和保温结构对节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 of steam on the chemical looping combustion of methane over hematite (Fe2O3) is studied by the isotopic exchange method coupled with mass spectroscopy. Traditional steam was replaced with deuterium-oxide providing interesting mechanistic information not previously reported. The rapid kinetics of steam reforming were established before complete combustion reaction, and adsorption of deuterium into the iron structure was observed. Additionally, the presence of deuterium-oxide drastically reduced the combustion conversion of methane to carbon dioxide.  相似文献   

18.
The steam-water injector (SI) is a simple mechanical device tha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industry. We did an experimental study to find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and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n performance of the SI.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studied were steam inlet pressure, water inlet pressure and water inlet temperature. Whereas, the geometrical parameters studied were steam nozzle area ratio, area ratio of steam nozzle to water nozzle and the mixing section converging angle. Pump head was introduced to evaluate the lifting-pressure performance of the SI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and geometrical conditions. Optimal values of steam nozzle area ratio and mixing section converging angle were 1.3 and 11.6° respectively, for the present work, and optimal value of area ratio of steam nozzle to water nozzl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water inlet pressure. Two head-capacity curves were introduced to highlight the effect of various physical and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S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