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美东 《山西建筑》2012,(23):198-199
通过对沈阳铁路枢纽东北环线工程团山子隧道进口700 m超浅埋膨胀土地段的施工方法研究,介绍和分析了在隧道浅埋及膨胀土地段中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方案的选择及优化、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为相同地层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5,(1)
通过昆明铁路枢纽东南环线呈贡隧道施工实践,探索出针对富水浅埋强膨胀土隧道开挖三台阶加中立柱工法,对富水浅埋大断面强膨胀土隧道施工具有指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合肥地铁1号线试验段终点-云谷路站浅埋暗挖区间穿越膨胀土地层,因膨胀土具有胀缩性、裂隙性等不良工程特性会对施工造成一定影响,选取合适的施工工法及开挖进尺能有效降低其影响。通过调研分析得出小跨度膨胀土隧道常采用台阶法、先拱后墙法、全断面法等施工。基于渗流场-附加膨胀应力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考虑地表降雨对隧道施工的影响,考虑结构安全性与经济性,通过数值计算与现场实测对比分析,得出台阶法最适合合肥地铁单线隧道施工,并建议开挖进尺小于等于1.5 m。为小跨度膨胀土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工法的选择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盾构隧道施工必将引起周围地层的应力场扰动。利用数值方法建立了盾构隧道动态开挖模型,依托厦门地铁区间隧道浅埋施工工程,分析了盾构开挖过程对软土地层应力场的扰动规律,并进一步研究了隧道埋深对扰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盾构隧道开挖对隧道侧面水平土压力和上方竖向土压力影响显著,尤其是盾尾注浆的挤压作用使土压力大幅增加,而后伴随注浆压力消散逐渐降低至稳定状态;增大隧道埋深对侧面水平土压力变化规律影响不大,但上方竖向土压力变化量显著减小,即深埋情况下地层抵抗扰动影响的能力有所提高;距离开挖空间越近,地层应力场受盾构施工扰动影响越明显,主要影响范围集中在隧道周围1.0D区域,浅埋开挖时引起地层土压力变化率较大,因此应加强浅埋施工近距地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王明生 《山西建筑》2009,35(36):308-309
阐述了隧道的优越性,对浅埋隧道进行了分析,归纳了浅埋隧道的特殊性,介绍了浅埋隧道的施工原则和施工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说明,以保证浅埋隧道施工安全、稳妥、顺利地进行。  相似文献   

6.
刘俊涛 《门窗》2013,(3):90+94
做好浅埋隧道工程施工对于提高铁路整体质量而言至关重要。本文介绍并分析了浅埋隧道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同时提出了浅埋隧道施工涉及到的关键施工技术,对隧道施工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岩枫 《四川建筑》2015,(2):176-178
由于大断面黄土隧道修建时,存在变形量大和自稳能力差等问题,传统的开挖工法已经无法满足隧道施工快速和安全的要求。文章结合实际工程经验,采用FLAC 3D三维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在浅埋黄土条件下不同开挖方法(CD法、双侧壁导坑法、预留核心土三台阶法+超前大管棚)的隧道受力机理,对大断面黄土隧道浅埋段施工工法进行了比选。从安全及经济角度提出采用预留核心土三台阶法+超前大管棚的组合工法较利于浅埋黄土条件下的大断面隧道施工。  相似文献   

8.
《门窗》2014,(4)
地质是影响隧道施工安全的关键因素,在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若施工处理或者施工技术应用不恰当,极有可能会造成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大面积坍塌,威胁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延误隧道施工工期,其社会影响及经济影响相当大。基于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的影响力及现代施工发展的需求,本文结合隧道工程实例对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进行深刻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浅埋暗挖法隧道的施工方法。对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在施工中较好的应用,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良好的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0.
因黄土的膨胀特性导致的隧道地表沉降和变形坍塌事故屡见不鲜。为探究浅埋段膨胀土隧道地表沉降和变形控制技术,结合在建太兴铁路TXXS-2小河沟段膨胀土隧道施工,采用现场监测、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膨胀土的特性、胀缩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合监控量测数据结果,提出地表沉降控制技术。通过对膨胀土微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引用了膨胀土的判别函数式,对膨胀土的膨胀潜势进行了分类,根据膨胀潜势情况指导施工;研究了膨胀土强度特性,建立了强度与含水量、干密度、饱和度的关系,并对有效蒙脱石含量对强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理论上分析了晶体胀缩的根本机理;根据对膨胀土胀缩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隧道的膨胀潜势等级和隧道特殊地质特征,通过现场土工试验,确定了小河沟隧道胀缩影响因素及其曲线关系;通过对现场施工进行监控量测,结合关系曲线和现场情况,提出了控制地表沉降的处治措施,指导现场工程施工。  相似文献   

11.
钢拱架刚体组合结构在隧道浅埋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光磊 《山西建筑》2007,33(1):336-337
针对隧道施工中通常遇到的浅埋施工问题,论述了刚性结构体的构成及作用,并对刚性结构体组成部分的各施工参数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钢拱架刚体组合结构在隧道浅埋施工中的应用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汪君君 《四川建材》2019,(10):119-120
在隧道浅埋段施工期间,由于受到一些内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的制约,使得其经常会出现坍塌情况。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对某隧道浅埋段施工预防坍塌成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深入剖析了隧道浅埋段施工坍塌的综合处理技术,以保证能够有效推动施工工作的开展和进行,进而为浅埋隧道的施工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韩永友 《山西建筑》2009,35(2):322-323
分析了浅埋隧道施工塌方的原因,归纳了浅埋隧道塌方的主要特点,提出了隧道塌方的处理原则,阐述了隧道塌方的处理方法,指出在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短进尺、弱爆破、紧支护、勤量测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4.
《低温建筑技术》2016,(2):133-134
不良的地质条件造成隧道浅埋段施工复杂,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对保证隧道浅埋段施工质量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沈丹客专大柳峪隧道浅埋段施工实例,详细阐述了浅埋隧道护拱法施工的详细施工过程及施工工艺,并提出浅埋段施工质量控制重点,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拥军 《山西建筑》2012,38(6):189-190
以中条山隧道浅埋进洞施工为研究对象,论述了管棚超前支护施工技术的施工工艺,通过对隧道施工中的监控测量结果分析,验证了大管棚超前支护应用在浅埋黄土隧道进洞施工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增湿条件下,膨胀土的强度会降低并产生膨胀力,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膨胀土隧道围岩稳定性会严重降低,有必要研究增湿条件下膨胀土隧道围岩的变形和衬砌受力。采用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膨胀土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研究,对不同含水率的重塑膨胀土进行剪切试验,得出摩擦角、黏聚力与含水率的拟合关系式,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膨胀土隧道开挖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并利用温度场模块模拟隧道围岩增湿膨胀,得出隧道增湿前后应力与位移的变化规律,同时设计正交试验,分析各因素对膨胀土浅埋隧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岩增湿之后,围岩拱腰处的应力值增加明显,拱顶和拱底处应力值减小;衬砌的拱底处纵向位移值增加,拱顶处纵向位移值减小。通过设计正交试验,采用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到对膨胀土浅埋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增湿强度,其次为覆跨比、膨胀厚度和膨胀系数。  相似文献   

17.
《门窗》2014,(1)
本文结合杏林大桥C标段浅埋隧道的施工,分析了隧道施工在下穿铁路时通过对隧道初期支护补强以及对既有铁路轨道加固的技术措施,是一种确保了浅埋隧道施工和铁路营运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武保华 《山西建筑》2014,(28):199-200
针对大跨度浅埋隧道施工面临的难题,以阳灵隧道出洞口浅埋段信息化施工为例,对施工监控量测方案作了介绍,并阐述了地表沉降变形特征,通过必测项目监测分析发现,监控量测能较好的指导大跨度浅埋隧道施工,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绪鹏 《建筑知识》2014,(8):423-423
在浅埋软土地段隧道施工中,往往会出现初支开裂、剥落、掉块,钢架出现扭曲、弯折等变形现象,导致初支侵入二衬甚至是净空,影响隧道施工质量和安全。本文结合云桂铁路新发一号隧道施工,总结在浅埋软土地段隧道施工技术经验,为以后类似地质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两江连拱隧道所穿区域地形偏压严重,且岩体破碎,连拱隧道施工开挖对围岩扰动大,不同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序隧道支挡结构受力影响较大,本文结合穿越严重偏压地层的两江连拱隧道为例,基于数值分析方法,对在不同施工工序方案下隧道结构内力、变形及偏压支挡结构力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先开挖浅埋侧隧道后开挖深埋侧隧道的施工顺序,比先开挖深埋埋侧隧道后开挖浅埋侧隧道的施工顺序更有利,先开挖浅埋埋侧右洞时,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内力、变形及偏压支挡结构桩的内力均比先开挖深埋侧左洞时小,但不管是采用哪种开挖顺序,深埋侧隧道拱顶位移均大于浅埋侧隧道,内排桩的所受弯矩也均大于外排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