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邹德侬  戴路 《华中建筑》2002,20(3):85-88
该文从印度历史上的建筑文化交流角度出发,探讨印度建筑对外来建筑文化的吸纳与同化;以希腊建筑的片段与雕刻和伊斯兰建筑穹拱与彩饰两个典型方面,论述希腊与伊斯兰建筑文化在印度古代建筑文化中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产物。伊斯兰寺院有她独特的传统风格,初起时原属阿拉伯建筑系统。伊斯兰国家建筑大体分为两类,非宗教性建筑和宗教性建筑。礼拜寺院、祠墓尖塔、雕刻纪念物等属于宗教性建筑。本文主要对伊斯兰建筑式样与艺术特征、规模进行分析,并且介绍了在人们的信仰下,起到了对建筑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产物。伊斯兰寺院有她独特的传统风格,初起时原属阿拉伯建筑系统。伊斯兰国家建筑大体分为两类,非宗教性建筑和宗教性建筑。礼拜寺院、祠墓尖塔、雕刻纪念物等属于宗教性建筑。本文主要对伊斯兰建筑式样与艺术特征、规模进行分析,并且介绍了在人们的信仰下,起到了对建筑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孙宗文 《古建园林技术》1984,(3):25-30转20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产物。伊斯兰寺院有她独特的传统风格,初起时原属阿拉伯建筑系统。伊斯兰国家建筑大体分为两类,非宗教性建筑和宗教性建筑。礼拜寺院、祠墓尖塔、雕刻纪念物等属于宗教性建筑。本文主要对伊斯兰建筑式样与艺术特征、规模进行分析,并且介绍了在人们的信仰下,起到了对建筑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疆的麻扎建筑作为新疆重要的伊斯兰建筑组成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特征,本文以建筑学的角度通过系统的、筛查式的专项研究,从规划布局、单体建筑特征、建筑装饰等方面对新疆境内不同地域的麻扎建筑做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新疆地域特色建筑研究、文物保护以及当代伊斯兰建筑的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麻扎建筑是新疆伊斯兰建筑中比较独特的建筑形式,在新疆伊斯兰建筑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建筑艺术上体现着新疆伊斯兰建筑的独特风貌。可以说,麻扎建筑代表了某些历史时期内,新疆伊斯兰教建筑艺术、建造技术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地区清代伊斯兰教礼拜寺建筑的研究,以期发现东北内陆伊斯兰教建筑在建筑传播上产生的共性特征,以及在传播衍变过程中发生的特殊问题。阿城清真寺是该区域内清代建造的较为典型的伊斯兰教礼拜寺建筑,通过它展现黑龙江地区清代伊斯兰教礼拜寺建筑的主要特征。其建筑特征主要表现为封闭的院落空间,缺席的邦克楼以及退行性的建筑装饰等。  相似文献   

8.
杨新平 《古建园林技术》1987,(16):35-36转37
凤凰寺是我国著名的伊斯兰教寺院,为南方伊斯兰教四大古寺之一,它对研究我国伊斯兰教及其建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历来被伊斯兰教学者和古建筑学者所推崇。凤凰寺在建筑结构形制、装饰艺术等方面,基本遵循伊斯兰教寺院建筑原则的同时,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建筑的某些做法,形成了中国式伊斯兰教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地区清代伊斯兰教礼拜寺建筑的研究,以期发现东北内陆伊斯兰教建筑在建筑传播上产生的共性特征,以及在传播衍变过程中发生的特殊问题。阿城清真寺是该区域内清代建造的较为典型的伊斯兰教礼拜寺建筑,通过它展现黑龙江地区清代伊斯兰教礼拜寺建筑的主要特征。其建筑特征主要表现为封闭的院落空间,缺席的邦克楼以及退行性的建筑装饰等。  相似文献   

10.
潘华 《华中建筑》2003,21(4):103-105
宋元日寸期,泉州是著名的东方大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蕃汉杂居,蕃坊里出现了异国情调的民居和寺院等。外域文化的输入,尤其是伊斯兰文化对泉州建筑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尚能从遗址中找到它们的历史痕迹。伊斯兰建筑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作为其宗教和文化中心的清真寺和陵墓建筑上。本文将对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历史见证之一的伊斯兰建筑遗址的概况及特征进行简述和探析。  相似文献   

11.
赵辰 《新建筑》2014,(2):20-21
在《新建筑》杂志举办的以“走向新建筑”为主题的论坛上,作者针对性地将“建筑”、“新建筑”、“现代建筑”三个基本概念在中、西方不同语境中不同意义和相应关系,进行循序渐进的讨论;意图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帮助读者厘清这些概念的文化定义及其相互之间的一些关系,并加深对建筑学科、专业的学术理解.  相似文献   

12.
杨洲 《中外建筑》2008,(6):61-65
“与其应用(建筑)语言,不如去分析它。”——法国新批评派 如今走时尚路线的杂志目不暇给,时装、汽车、奢侈品和谢顶肥肚的成功男士以及修长俏美的模特掺杂在一起,充斥在印刷精美、图文并茂的大开本精装杂志中。家具、居室和建筑自然和豪华手表、游艇、书籍艺术一样成为充实雅皮士们情调的最有品味的谈资。既可以表达自己的儒雅和新潮,也不会触及到不同阶层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3.
关于建筑与建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筑是人类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主要平台,建筑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营造活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自己繁衍和生长的土地上世代相传地建造着各种各样的宜于居住、劳作、休憩和交往的建筑。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产生的各具特色的建筑,传承了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构筑了人类绚丽多姿的建筑文化。人类总是热衷于游览建筑遗存去追寻自己的过去,又总是热衷于营造新型建筑去展示自己的现在和未来。建筑活动的强度,建筑技术的高度,建筑文化的深度,建筑成就的亮度,无不反映政治变革的幅度,经济发展的速度,科技进步的力…  相似文献   

14.
(续<南方建筑>2D08年第4期P21)   仿生建筑   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场所,也是人类知识的重要来源.从人类最初的木结构棚屋,到当代的摩天楼和航天飞机,自然界一直是人类获取各种资源和能量的补给所.……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王绍森 《新建筑》2014,(3):78-81
针对建筑设计的真实存在及内心世界两种不同的环境,对应采取谦恭的态度和自由的方式,形成真实环境下的“弱建筑”和抽象环境下的“若建筑”,其中“弱建筑”可以在元素、关系、结构、系统多层次区别体现对环境的关照,强调客观理性,立足现实;“若建筑”则是以建筑的原理感悟城市与建筑,并抽象表达环境存在,强调过程与结果的自我抽象性,自由畅想。并结合设计说明之。  相似文献   

19.
宋昆  周卫 《建筑学报》2003,(9):44-45
目前活跃在我国建筑设计领域的中坚力量大都是新生代中青年建筑师,根据他们创作理念的不同,可以将其作品分为“可读的建筑”和“可看的建筑”两类。前者注重理念生成过程,很具个性、探索性,可读性强:后者更注重直观视觉感受,很具社会性、商业性,可看性强。他们共同构成了当今我国建筑师队伍中的实力派。  相似文献   

20.
电影和建筑,都是关于空间的艺术。电影用影像渲染场所空间,让故事更加真实可信,让人陶醉其中;建筑用表皮和结构创造真实空间,提供生活化场景的载体,是人类城市生活的依托。长期以来,传统的建筑学一直将建筑的形象特征简化为平面化二维图像,建筑设计也总是停留在平面作图的层面上,随着影像媒介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新的突破,人们可以以一种"影像化"的思维方式来探讨建筑的本质问题,对设计者来说,是非常值得期待并具有实验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