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大煤沟组一段优质烃源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的中 下侏罗统是主要的油气源岩,而其中的大煤沟组七段是优质油气源岩。为了进一步评价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侏罗系生烃能力,系统采集了大煤沟剖面中 下侏罗统大煤沟组的泥岩、油页岩、碳质泥岩、煤岩等样品,并进行了系统的常规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有机碳,S1+S2,I H,沥青A,总烃,H/C与O/C值,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δ13C,生物标志化合物规则甾烷的组成等)。结果表明,大煤沟组一段与七段一样,是优质油气源岩,这是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的新发现。大煤沟组孢粉的显微沉积有机质组成及有机质类型的研究也证实了上述结论。在对盆地中-下侏罗统进行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部署时,对大煤沟组一段的优质油气源岩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盆地为中—新生代超巨型克拉通盆地,油气资源丰富,是世界最大的含油气盆地.运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在分析构造、沉积演化过程的基础上,将西西伯利亚盆地划分为3个含油气系统.通过综合分析含油气系统的烃源岩、储集层和圈闭类型等要素,认为巴热诺夫—纽康姆含油气系统主要为上侏罗统—森诺曼阶的常规油气藏和巴热诺夫组的自生自储式非常规油气藏;托尔古—秋明含油气系统主要为中—下侏罗统秋明组的常规油气藏和基底顶部风化壳油气藏;北部中生代复合含油气系统主要为阿普特—森诺曼阶波库尔组的天然气藏和侏罗系—纽康姆阶的凝析油藏.  相似文献   

3.
阿姆达林盆地含油气系统划分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阿姆达林盆地烃源岩、储集层、油气运移和烃类特征的研究,应用含油气系统理论,将盆地划分为3个含油气系统:中、下侏罗统含油气系统,上侏罗统含油气系统和下白垩统含油气系统。中、下侏罗统含油气系统和上侏罗统含油气系统分别有3个和4个有效烃源区,并相应划分为3个和4个亚含油气系统。基于对烃源区分布、储集层特征、构造格局的研究和油一岩对比,划定了含油气系统分布范围,认为中、下侏罗统含油气系统最有勘探潜力,上侏罗统含油气系统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下白垩统含油气系统勘探程度低亦有一定勘探潜力。图5表3参13  相似文献   

4.
三塘湖盆地复合含油气系统成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阐述了复合含油气系统地质要素之间的关系。认为三塘湖盆地存在上、中、下三个含油气系统。中含油气系统单源多储多期成藏,复合含油,油气来自二叠系芦草沟组,具有印支运动早期和燕山运动晚期两个成关键时刻(以前者为主),马郎凹陷黑墩带、牛圈湖带和马中带所环绕的二叠系生烃中心为油气主要分布区,油气以垂向运移和短距离侧向运移为主,系统充注能力强,主要储集层为二叠系芦草沟组和侏罗系西山窑组,系统排聚效率高,资源密度大,是最主要的含油气系统;上含油气系统油气来自三叠系小泉沟群,晚燕山运动期为成藏关键时刻,系统持续时间从中-晚三叠世到白垩纪末,保持时间从晚白垩世至今,油气主要分布于各湖凹陷三叠系统成熟生油岩范围之内,纵向上则集中于下侏罗统。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含油气系统划分与成藏历史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通过对柴北缘烃源岩演化历史模拟和油气源对比,分析了其成藏历史,研究并划分了该区的含油气系统.得出的主要结果是:①柴北缘主要烃源岩为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分为Ⅰ、Ⅱ1、Ⅱ2、Ⅲ1、Ⅲ25种有机质类型;②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大多已超过过成熟阶段.下侏罗统在上干柴沟组-下油砂山组沉积时期进入大量生、排烃阶段,中侏罗统则在下油砂山组-狮子沟组沉积时期进入生、排烃阶段;③柴北缘可分为两个含油气系统:一个是J1-R(!)含油气系统,生、排烃阶段在下干柴沟组-上油砂山组沉积时期;另一个是J2-J3(!)含油气系统,生、排烃阶段在下油砂山组-狮子沟组沉积时期.  相似文献   

6.
吐哈盆地吐鲁番坳陷上含油气系统剩余资源量大,隐蔽油气藏勘探前景看好。台北凹陷喀拉扎组(J3k)斜坡带上超型三角’洲前缘砂体隐蔽型圈闭;中侏罗统(J2s、J2x)岩性和岩性一构造复合型圈闭;下侏罗统的低幅度构造以及侏罗系底界的潜山型圈闭是盆地近期隐蔽型油气藏的主要勘探方向。吐哈盆地吐鲁番坳陷下含油气系统在盆地广泛沉积,发育巨厚的海相和海陆过渡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烃源岩,火山岩储层成带展布,大型的背斜和断背斜构造圈闭发育,是近期现实的勘探突破新领域。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盆地为新疆北部最大、最富集的含油气盆地,随着盆地勘探资料丰富,重新研究盆地油气形成与分布,明确大油气田富集层位和勘探方向,可为盆地整体勘探部署提供指导。应用地震、钻井、试油、油源对比等资料,通过油气藏解剖、有效烃源岩分布和生烃潜力的差异性再认识,将盆地石油地质演化与构造演化相结合,对盆地油气聚集成藏的复杂性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经历了石炭纪海陆过渡相和二叠纪—新生代陆内盆地多旋回演化,形成了石炭系、中—下二叠统、上二叠统—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等多套构造层系,发育石炭系、中—下二叠统、中—下侏罗统3套主要烃源岩,存在中—下二叠统、上二叠统—三叠系和白垩系3套区域性盖层,形成了石炭系、二叠系和侏罗系三大含油气系统。明确了石炭系、中—下二叠统、中—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西山窑组、侏罗系顶面与上覆地层存在的大型不整合面,控制了三大含油气系统原生油气藏分布。自海西晚期至喜马拉雅期发育4期主要断裂,在盆地内构成了立体输导网络,将三大含油气系统纵向沟通,形成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原生油气藏与次生油气藏有序分布的复杂油气成藏系统。  相似文献   

8.
李新宁  雷振  卿中 《吐哈油气》2007,12(4):322-326
吐哈盆地上含油气系统剩余资源量大,隐蔽油气藏勘探前景看好。台北凹陷喀拉扎组(J3k)斜坡带上超型三角洲前缘砂体隐蔽型圈闭;中侏罗统(J2S、J2X)岩性和岩性一构造复合型圈闭;下侏罗统的低幅度构造以及侏罗系底界的潜山型圈闭是盆地近期隐蔽型油气藏的主要勘探方向。吐哈盆地下含油气系统在盆地广泛沉积,发育巨厚的海相和海陆过渡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烃源岩,勘探潜力巨大,大型的背斜和断背斜圈闭极其发育,扩展余地广阔,通过对该含油气系统区域成藏条件和资料现状综合分析认为,盆地下含油气系统应是近期比较现实的勘探突破新领域。  相似文献   

9.
六盘山盆地北部中生界油气系统与勘探目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运用含油气系统理论,分析六盘山盆地北部中生界油气系统形成演化过程,以及现今盆地北部中生界油气系统特征,并以此指导该地区的中(新)生界油气勘探.形成于早白垩世末期的中侏罗统油气系统和第三纪末形成的下白垩统油气系统,分别是盆地北部中的残留含油气系统和原生含油气系统.与此相关的,埋深在2 000m以下的构造或非构造圈闭,在现今的山前构造带和中部斜坡带,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0.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是重要的烃源岩,已发现六个油气田,是目前青海油田重点勘探层系。鱼33井就是在鱼卡油田上钻探的一口重要探井,该井的地层研究不仅对柴北缘地层对比与油气勘探有关,而且解决了盆地的上侏罗统划分与对比。通过对鱼卡构造鱼33井地层框架图的研究,发现了柴达木盆地侏罗系开口轮藻属Aclistochara两套组合带,并以采石岭开口轮藻Aclistochara caishilingensis为代表的轮藻组合带,作为上侏罗统下部的对比标志。这两套组合与盆地西部红沟子构造红中9井的轮藻组合恰好吻合。从而对红中9井上侏罗统采石岭组与红水沟组两套轮藻化石组合进行了成功的对比。为今后盆地东西部侏罗系划分对比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