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光相干条件的定量证明,各类工科物理教材上均未见到,即使在国内外其它教材中虽有,但不够全面系统。本文对光的相干条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与证明,使光相干性理论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应用可靠性理论,在对各环节的工作时间与故障时间进行实测统计的基础上,对放顶煤生产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对工作面产量获得了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从统计物理的角度来看,复杂网络也是一种非平衡耗散系统。论文用平均场近似的方法把复杂网络体系划分为若干子系统,利用生灭方程理论导出节点度涨落生成函数,分析复杂网络中节点度的涨落过程及某些特性,并讨论涨落随时间的变化即涨落的时间关联。  相似文献   

4.
沈鸿雁  李庆春 《煤炭学报》2012,37(4):627-633
由于不同性质的地震信号之间在传播特性、视速度和相干性上存在差异,依赖地震信号视速度信息,借助线性变换(如NMO、线性动校正等)手段,把有效信号或干扰信号校平,使之在横向上达到最佳相干性,目的是把有效信号或干扰信号转换到一种在横向上相干性更理想的处理域中,然后通过SVD,提取目标信号的奇异值重构信号,从而实现地震波场分离与去噪。  相似文献   

5.
陈忠辉  唐春安 《煤炭学报》1996,21(4):364-369
基于加载体刚度对岩石试样产生声发射率时间序列的影响,利用统计细观损伤力学对加载体和岩石试样组成的简单力学模型产生的声发射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出了具有围压作用的应力-应变全过程关系,并利用计算机对全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加载体刚度的变化通过影响岩石试样变形速率的方式来参与影响岩石试样声发射率的时间序列.理论结果和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空心板梁预拱度控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显才 《西部探矿工程》2007,19(11):217-218
通过对预制空心板梁上拱度的理论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数据统计和分析,讨论施工中砼配合比、砼的养护、梁板放张强度和时间、塑性变形等因素对预拱度的影响,在实践中通过对砼性能、张拉力、养护条件、放张控制模式等方面进行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用FoxPro制作复合统计表和快速计算统计数据的方法,运用此方法可以减少统计时间,提高统计速度。  相似文献   

8.
姚丹丹  吴侃  何强 《金属矿山》2014,32(11):151-155
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时间集中、形变量大,使得基于D-In SAR技术的煤矿区沉陷监测受到了诸多的限制,很难获取准确的地表沉陷信息。为使D-In SAR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于煤矿区沉陷监测,采用"两轨法"差分干涉技术处理了多景Radar Sat-2影像数据,通过实验分析了植被因素对影像相干性的影响,探究了监测量级对地表沉陷信息解译结果的影响,并以峰峰矿区的九龙矿为试验区对D-In SAR技术的监测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植被覆盖率是影响影像间相干性的决定性因素,在地表植被稀疏的冬季相比植被茂盛的夏季更适合使用DIn SAR技术进行地表形变监测;由于地质采矿条件复杂,导致地表下沉速度超过卫星可监测范围,通常只能准确监测到盆地边缘的形变;当沉降量不超过监测量级时,D-In SAR技术的监测结果与常规水准测量的结果大致吻合;随着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处理软件的日趋成熟,D-In SAR技术在煤矿区沉陷监测中的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9.
为探寻试样量少和无法加工成标准试块的煤层冲击倾向测定,从点载荷受力状态下的试块破坏机理分析入手,运用概率统计理论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提出了冲击倾向鉴定指标,论证了煤块破坏所经历的时间能够反映煤的冲击倾向性,并进一步证明了点载荷法测定DT′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综放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确定的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综放开采支架工作阻力理论计算公式中参数确定的反分析数值模拟法,即先根据矿井以前回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综放采区柱状图及岩石力学实验结果确定综放开采工作面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再进行数值模拟,确定理论计算公式中的相关参数,基于理论计算公式和现场实测结果,提出了综放支架工作阻力确定的统计类比法,即根据理论计算公式确定支架工作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再据现场实测结果统计回归支架工作阻力计算式,两种方法都有举例。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料层粉碎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料层粉碎理论的发展情况,包括粉碎的能耗规律和粉碎动力学理论,提出可采用统计细观损伤力学来研究料层粉碎的动力学过程,并对料层粉碎理论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利用连续损伤理论和统计强度理论,提出了模拟岩石破裂全过程的损伤本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且在所建立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的四个基本方程中,引入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特征参量,并考虑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的几何条件,解决了传统方法求解本构方程中参数的难点,同时提高了精度.通过与砂岩试件三轴压缩试验实测结果对比,证明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图2,参7.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方差分析和时间序列这两种统计技术研究台湾一等水准网的测段互差。用方差分析技术所进行的检验表明,水准同中不存在显著性系统误差。用时间序列法进一步证实这一结论,即:每条测边上所求出的一次滞后自相关系数都很小,而且在统计意义上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4.
回次钻速在钻探施工中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本文利用随机抽样试验,在一维和二维随机变量下对合理提钻时间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统计,求得定量结果来掌握合理钻程.  相似文献   

15.
《煤矿开采》2013,(4):5-7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根据煤层气井排采理论与实践,建立了预测见气时间(即启抽后至观测到套压所用时间)的理论模型,并通过收集鄂尔多斯东缘延川南区块煤层气井生产资料,统计了见气时间、见气前平均日产水量、累计产水量、解吸压力、初始井底流压、举升指数(冲程冲次或转速)等数据,进行了参数耦合分析。研究发现,见气时间与见气前平均日产水量、累计产水量以及举升指数呈正相关,与初始井底流压与解吸压力之差存在二次多项式规律,据此得到了见气时间预测的统计模型。最后,运用理论模型与统计模型得出了见气时间预测表达式,在实际应用中误差较小,对煤层气井见气时间的有效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神东煤炭分公司哈拉沟矿煤矿1~6月份的综采系统故障及影响时间进行统计,并利用系统可靠性理论进行计算,找出系统内的薄弱环节,为生产实践活动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矿业城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我国建国时间短,矿业城市的研究起步也较晚。然而,随着资源枯竭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近年来,矿业城市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学者、专家从概念、理论等方面,对矿业城市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总结了矿业城市的各种研究成果,如矿业城市的概念、矿业城市的界定标准、矿业城市的分类情况和矿业城市的统计情况等,详细阐述了目前我国矿业城市的研究现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新的矿业城市界定标准。  相似文献   

18.
利用位错理论和断裂统计理论推导出材料强度和韧性与其它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将推导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探测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B-SAR)干涉测量中的永久散射体(PS),该文利用GB-SAR影像具有高相干性特点,基于以往雷达影像PS点选取理论提出一种平均相干系数阈值与振幅离差指数阈值的“双阈值法”自动探测法,并对阈值参数进行优化,以挑选出GB-SAR影像中精确可靠的PS点.经过实验验证,证实了该方法是有效可靠的,并得到大量数据,比少量数据选取PS点更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雨流计数法及其在疲劳寿命估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机械结构的破坏形式中,疲劳破坏是一种主要形式。据不完全统计,机械零件破坏50%~90%为疲劳破坏。而近年来的研究也表明,机械零部件的疲劳是由于其内部局部应力集中区域内产生循环塑性应变所造成的,而载荷时间历程是复杂的.是随机变化的,因此要合理地预测零部件的疲劳寿命,必须对载荷时间历程或局部应力、应变历程进行统计处理——循环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