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9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二维矢量地图高程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维矢量地图其图元的属性中并没有明确包括三维信息,而是借助图元(如控制点和等高线)之间的位置关系间接给出,这使得矢量地图中三维信息的获取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进行相关的三维应用比较困难。文中在分析已有二维矢量地图高程提取方法优缺点基础上,提出搜索半径法、不规则三角网法分别进行二维矢量地图控制点和等高线高程信息的提取。实验证明,该方法弥补了已有高程提取方法的不足,提取率和提取准确率均较高,结合少量的人工交互可以解决二维矢量地图高程信息提取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中以开采沉陷在土体中的传递规律为理论模型,应用可视软件开发环境VisualBasic6.0编制一套模拟开采沉陷土体移动变形规律的计算机软件,并介绍了程序的主要功能和编程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4.
采动区桥体可靠性分析及抗变形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煤矿采动区地表沉陷变形规律和铁路桥结构特征,建立了合理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对原桥体结构和地基产生的附加内力和附加变形的规律,提出了针对地表大幅度不均匀沉陷铁路桥的有效治理技术.通过现场实测研究受采动影响后桥体结构在动载荷作用下的动力性能;在桥下方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通过现场监测研究采动过程中桥体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数字矿区的设计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寒  宋金玲  吴侃 《中国矿业》2004,13(3):73-75
随着“数字地球”时代的到来,各“数字”工程纷纷启动,数字矿区建设也提上日程。本文从我国矿区的现状出发,从区域融合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诠释了矿区的概念,对数字矿区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探讨,给出了数字矿区建设的思路和具体框架。  相似文献   
6.
杨隽  吴侃  刁鑫鹏  周大伟 《煤矿安全》2020,51(6):174-178,183
山区井工开采的地表形变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引起的地表破坏往往由多方面因素造成。针对常规监测手段无法准确判断建筑异常损害成因问题,以白羊岭煤矿15110工作面的开采为例,以SBAS-InSAR为技术手段,借助于8景Sentinel-1数据,解译得到了研究区地表形变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房屋损害的成因;对所解译地表形变与现有沉陷规律的差异性,进行采区影响边界与时序下沉特征分析;得出山区开采由于岩层的不均匀移动而导致边坡的稳定性发生改变,因土体自重的分力存在,坡体会缓慢的滑移,产生的挤压是村庄建筑损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针对山区滑移模型预测参数选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山区滑移模型统一预测参数的求解方案.在收集、分析山西省主要矿区14个具有代表性的地表移动观测站数据的基础上,将山区采动滑移模型预测参数和相同地质采矿条件下的概率积分法最大下沉预测值作为控制向量,以最大下沉实测值作为输出向量,采用最小二乘非线性拟合优化算法求解,得到了统一预测参数(A=7.63,P=1.60,t=3.40).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应用统一预测参数进行山区开采沉陷预计得到的下沉、水平移动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9%和21%,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其特有的空间分析和图形显示功能,近几年来在测绘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则以其擅长解决非结构化或半结构GISES化问题同样在地学领域取得发展。文中把二者结合起来,根据其各自特点,使之互为支持、互为补充,共同为矿区沉陷防治进行决,策支持。文中亦对与结合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GISESKDD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建设的拓扑结构越来越庞大且繁杂,当系统某一设备发生故障时,会导致相关设备在短时间内衍生出大量告警,这就导致运维人员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根本原因并解决,此时会导致整个网络部分或整体功能不可用。近年来,关于研究如何压缩告警信息并快速定位链路根因的方法越来越多,目前使用较多的方法是对大量的告警信息进行聚类收敛处理,从而减少最终需要解析的告警信息,这样的方法虽然减轻了运维人员部分工作量,但是告警的数据量对于人工定位来说依然较多,且收敛出的告警信息缺乏可解释性,对于定位设备及故障帮助有限。本文给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和因果算法的告警根因定位方法,利用设备拓扑关系以及告警因果关系,给出告警发生的链路并定位出根因告警及设备,有效提升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姚丹丹  吴侃  何强 《金属矿山》2014,32(11):151-155
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时间集中、形变量大,使得基于D-In SAR技术的煤矿区沉陷监测受到了诸多的限制,很难获取准确的地表沉陷信息。为使D-In SAR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于煤矿区沉陷监测,采用"两轨法"差分干涉技术处理了多景Radar Sat-2影像数据,通过实验分析了植被因素对影像相干性的影响,探究了监测量级对地表沉陷信息解译结果的影响,并以峰峰矿区的九龙矿为试验区对D-In SAR技术的监测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植被覆盖率是影响影像间相干性的决定性因素,在地表植被稀疏的冬季相比植被茂盛的夏季更适合使用DIn SAR技术进行地表形变监测;由于地质采矿条件复杂,导致地表下沉速度超过卫星可监测范围,通常只能准确监测到盆地边缘的形变;当沉降量不超过监测量级时,D-In SAR技术的监测结果与常规水准测量的结果大致吻合;随着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处理软件的日趋成熟,D-In SAR技术在煤矿区沉陷监测中的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