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2-甲基苯甲酸、邻菲罗啉和Co(ClO4)2·6H2O为原料,常温下在乙醇水溶液中合成得到了一个中心对称的双核钴的配合物[Co2(phen)4(C8H7O2)2](ClO4)2·2EtOH,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9.684(2)(A),b=13.077(3)(A),c=13.958(3)(A),α=111.11(3)°,β=94.54(3)°,γ=102.60(3)°,V=1 584.9(9)(A)3,Z=1,μ =0.682 mm-1,F(000) =722.0,Dc=1.467g·cm-3.配合物结构单元中,中心对称的双核钴[Co2(phen)4(C8H7O2)2]2+阳离子与两个结构无序的ClO4-以静电引力相作用,两个乙醇分子则通过O—H…O氢键与配位阳离子相连.  相似文献   

2.
报道[Ni(H2O)6](ClO4)2·2H2O的合成、晶体结构,单核镍(Ⅱ)配合物[Ni(IDB)2][C6H4(OH)COO]·ClO4·CH3CH2OH·H2O[配体IDB为N,N 二(2 苯并咪唑亚甲基)胺]的电化学性质,探讨标题配合物催化尿素水解的机理。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Ni(H2O)6](ClO4)2·2H2O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化学式:Cl2H16O16Ni,Mr=401.74,晶胞参数:a=0.62383(12)nm,b=1.2464(3)nm,c=0.91845(18)nm,α=90°,β=106.93(3)°,γ=90°,V=0.6832(2)nm3,Z=2,F(000)=412,S=1.079,DC=1.953g/cm3,μ=1.890mm-1。最终因子R[I>2σ(I)]:R1=0.0423,wR2=0.1155;R(全部数据)∶R1=0.0506,wR2=0.1180。结构分析表明,[Ni(H2O)6](ClO4)2·2H2O的镍(Ⅱ)分别与6个H2O配位形成对称的正八面体构型。循环伏安实验说明,标题配合物在DMF溶液中在E1/2=0.884V处经历了一个准可逆的一电子氧化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3.
陈彦国 《化学试剂》2004,26(3):161-162
报道含三齿配体N,N-二(2-苯并眯唑甲基)亚胺的单核镍配合物[Ni(IDB)2](CH3COO)·ClO4·4H2O的合成.并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自旋共振谱和循环伏安研究.推测配合物中镍离子(Ⅱ)为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该配合物或许可作为脲酶的模型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周翠凤  李红  李伟善 《精细化工》2003,20(8):486-488,505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K3[Fe(CN)6]溶液中普鲁士蓝(PB)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连续循环伏安扫描的条件下,K3[Fe(CN)6]会在对电极上发生解离生成Fe3+,Fe3+可以跟单室电解池三电极体系中的[Fe(CN)6]3-生成在Au电极表面有较强吸附作用的PB,所获得的PB修饰电极的稳定性受介质和外加电位的影响。修饰电极上的PB在c(KCl)=0 2mol/L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于-0 10 5V较稳定,而在c(H2SO4)=1 0mol/L溶液中PB会在Au电极上溶出;于-0 11 5V扫描时PB也会在Au电极上溶出。尤为重要的是,所获得的PB修饰电极对H2O2的还原既有很好的间接电催化作用,又可以降低H2O2在其上反应的活化能,对H2O2还原反应的电子传递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气相沉积法研制了基于TiO2凝胶固定化[Co(H2O)6](C4H4O4).2C6H12N4.4H2O(CoL)修饰电极。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谷胱苷肽(GSH)的催化活性,发现在pH 7.5,0.1 mol/L NaAc-HAc的缓冲溶液中,CoL对电氧化GSH浓度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2×10-6~1×10-4mol/L,检测下限为8×10-7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2.0%(cGSH=5×10-6mol/L,n=6)。应用该法测定生物样品中谷胱苷肽的含量并与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对照,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硝酸铜与2-甲基-5-吡嗪羧酸在室温无菌条件下通过反应得到[Cu(C6H6N2O2)2(H2O)2]n.n[NO3].nH2O配位聚合物,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 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837 4(2)nm,b=1.623 1(5)nmc,=0.767 3(2)nm,α=90°,β=98.509(5)°,γ=90°。配合物中存在硝酸根抗衡阴离子,丰富了氢键的来源,更易形成超分子的聚合物。且在此配合物中,还存在未键合的N原子和含有孤对电子的O原子,可作为配合物的配体,进一步与其它金属作用形成混金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7.
以3-乙基-4-对甲氧苯基-5-(2-吡啶基)-1,2,4-三唑为配体合成了配合物[CuL2 (ClO4)2]·2CH3CN,测定了其X-射线单晶结构,并用电子自旋共振谱(ESR)及电子光谱对[CuL2 (ClO4)2]·2CH3CN进行了表征.晶体学数据:P-1空间群,a=0.832 86(11)nm,b=0.912 66(14)nm, c=1.422 5(2)nm, α=100.516(7)°, β=101.067(4)°, γ=98.780(4)°, V=1.023 4(3)nm3, Z=1,s1.163,最终残余因子(I>2σ(I))R1=0.039 1,wR2=0.116 3;对于全部数据R1=0.043 0,wR2=0.120 2.  相似文献   

8.
在水溶液中通过Na12[Bi2W22O74(OH)2]·44H2O,MnSO4和SrCl2反应得到了一个基于[Bi2W20Mn2O70(H2O)6]10-和Sr2+的新型一维多酸化合物Sr4H2[Bi2W20Mn2O70(H2O)6]·22H2O。X-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中[Sr(H2O)3]2+单元、[Sr(H2O)7]2+单元和[Bi2W20Mn2O70(H2O)6]10-离子分别作为二、一和六连接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TG、DSC等热分析技术可以得到物质在常规热分解过程的主要固相产物.为了进一步考察[Co(CHZ)3](ClO4)2(CoCP)的热分解行为,采用T-jump/FT-IR在线分析技术测定了CoCP的快速热分解气体产物.CoCP在1 atm下以一定的升温速率达到设定的温度进行快速热分解.利用其快速热分解过程的控制电压变化曲线,可以得知CoCP在快速热分解过程的吸热、放热变化情况;用快速扫描傅立叶变换红外,可以解析分解过程中逸出的12种红外活性气体.研究发现,在CoCP快速热分解过程所产生的12种气相产物中,以CO的浓度最高,NO和HCN为主要的含氮气相产物,含碳气相产物以CO,CO2和H2C=O为主;并给出了其主要气相产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10.
用中温水热法合成出一种新的α-Keggin结构化合物[Co(2,2'-bpy)2H2O]12[Mo12V6O42(VO4)][Mo8V8O40(VO4)]3·8H2O,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谱、TGA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系列表征.该簇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a=1.57287(2)nm,b=2.46159(3)nm,c=0.52347(3)nm,α=76.6220(3)°,β=92.078°,γ=79.9390(4) °,V=9.1934(2)nm3,Z=2,Dc=4.642 g·cm-3,μ=4.642mm-1,F(000)=12420,R1=0.0751,wR2=0.1964.化合物中基本构筑单元为三种具有α-Keggin结构的聚阴离子簇,簇与簇之间通过配位阳离子[Co(2,2'-bpy)2H2O]2+桥连成三维结构.化合物中包含少见的六帽α-Keggin结构簇单元.并且在同一晶胞中同时存在聚阳离子和聚阴离子.  相似文献   

11.
使用K_3[Fe(CN)_6]提供氰基阴离子和Fe~(2+)阳离子,与Ni(Ac)_2·4H_2O和2,2’–联吡啶(2,2’–bpy)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制备了氰基桥连的双金属铁镍配合物[Fe(2,2’–bpy)2Ni(CN)_4]_n(1),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配合物1中,[Fe(2,2’–bpy)_2]~(2+)阳离子和[Ni(CN)_4]~(2–)阴离子通过氰基桥联形成Fe~(2+)、Ni~(2+)离子交替存在的一维锯齿链[Fe(2,2’–bpy)_2Ni(CN)_4]_n,热重分析显示,双金属配合物[Fe(2,2’–bpy)_2Ni(CN)_4]_n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磁性测量表明,配合物[Fe(2,2’–bpy)_2Ni(CN)_4]_n中金属铁镍离子间存在强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Triton X-100/n-C10H21OH/H2O体系W/O微乳液为基础,分别以K8[Ce(Ⅳ)W10O33]·32H2O 和Pb(NO3)2水溶液代替组分水制备W/O微乳液.然后将两种微乳液混合,得到黄色沉淀的Pb4[Ce(Ⅳ)W10O33]·32H2O纳米粒子,同时有少量纳米管生成.经电镜分析所得Pb4[Ce(Ⅳ)W10O33]·32H2O纳米粒子为粒径低于5 nm的圆球状颗粒,所得Pb4[Ce(Ⅳ)W10O33]·32H2O纳米管管长约为50 nm,管径约为5 nm.并用TG-DTA和Raman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顾伟华 《化工时刊》2004,18(8):26-29
合成了磷酸酸酯桥联配合物{Fe 4Ni(NSI)4[O2P(Oph)2]4(μ-OH)2}·CH 3OH,并得到其晶体结构,在5~300 K范围测定了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  相似文献   

14.
双核铜配合物[Cu2(H2tea)2(dca)2]2·H2O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一个铜的双核配合物[Cu2(H2tea)2(dca)2]2·H2O(dca-=二氰胺盐;H3tea=三乙醇胺),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空间群P21/c:a=2.102 9(6)nm,b=1.272 5(8)nm,c=1.888 4(8)nm;β=112.955 0(10)°,V=4.653 7(1)nm3,Mr=1 129.14,Dc=1.612 g/cm3,F(000)=2 328.0,R1=0.036 8(7 515),wR2=0.097 7(10 146),I>2σ(Ⅰ).晶胞中含有两个独立结构的双核铜[Cu2(H2tea)2(dca)2]分子和一个水分子.每个双核铜的两个Cu2+离子都是通过来自不同H2tea-中的两个已脱质子的羟乙基氧(μ2-O)桥连而成.其中一个独立结构的双核铜中,两个Cu2+均与配位原子形成六配位的拉长八面体.另一个独立结构的双核铜中,1个Cu2+与配位原子形成六配位的拉长八面体,而另1个Cu2+与配位原子形成五配位的四角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配位聚合物因其结构多样性及在催化、药物载体和气体吸附脱附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1-3]而得到迅速的发展。本文在水热条件下,成功的合成出一例新型的一维超分子化合物,[Ni(phen)3]2(1,2,4,5-H3BTC)2(1,2,4,5-H2BTC)·2H2O。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403(3)nm,b=1.2907(3)nm,c=1.4512(3)nm,α=96.261(5)°,β=106.500(6)°,γ=105.061(4)°,V=2.1086(8)nm3,Z=2。在该化合物中,[Ni(phen)3]2+阳离子与[H3BTC]-和[H2BTC]2-阴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氢键,形成一个一维超分子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液法在室温水-乙醇溶液中,以CuCl2·2H2O、一水合邻菲啰啉(Phen·H2O)和对氰基苯甲酸(p-CNC6H4COOH,HCBA)为原料合成了标题配合物[Cu(Phen)(H2O)(CBA)Cl]·H2O。通过X-射线衍射法测定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中心Cu(Ⅱ)离子配位数为5,构成CuN2O2Cl四方锥配位模式。通过O—H…O氢键形成一维超分子带,超分子带又经带间C—H…O氢键作用形成超分子层,并经C—H…N氢键作用堆积组装形成三维超分子构造。并对其进行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等表征。对配合物磁性做了进一步测试,在2~300 K区间遵循韦斯定理χm(T+0.10)=0.44 cm3·K·mol-1。并采用Van Vleck方程对配合物进行了拟合,最佳拟合结果为g=2.156(1),zJ'=-0.138(4),一致性因子为R=3.607×10-8。磁性测试结果表明Cu(Ⅱ)离子之间存在较弱的反铁磁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稀土金属离子YIII与氨基多羧酸类配体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形成的配合物的分子结构.配合物K2[YIII(dtpa)( H2O)]·7H2O 中YIII与来自同一个二乙三胺五乙酸的3个氮原子和5个羧基氧原子及一个水分子的氧原子配位,配位数为9,形成单帽四方反棱柱体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以30%H2O2作为氧化剂,(NH4)6Mo7O24·6H2O和CoCl2在水溶液中反应一步合成得到了含三价钴的钼酸盐(NH4)6[CO2Mo10O38H4]·11H2O,并对其进行了单晶结构测定、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表征。晶体学参数为:单斜晶系,P2(1)空间群,a=10.826(7),b=12.258(9),c=15.548(10),β=95.475(10)°,V=2053.7(2)3,Z=4,D c=3.01 g·cm-3,R1=0.0257,wR2=0.0656(I2σ),GOF=1.082。  相似文献   

19.
用2-羧基吡啶和六水合氯化锌反应制备了一种新的三维氢键超分子配合物,经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单晶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9.836(2),b=5.2256(10),c=14.611(3),Mr=381.64,β=90.01(3)°,V=751.0(3)3,Z=2,Dc=1.688Mg.m-3,F(000)=392,μ=1.680mm-1,R=0.0258,wR=0.0612。共收集2159个衍射数据,其中1273个为独立衍射点(Rint=0.0332),可观测点数1139个(I>2σ(I))。结果表明,在组成该超分子体系的基本结构单元[Zn(C6H4O2N)2.(H2O)4]中,Zn(Ⅱ)离子形成六配位的畸变的八面体构型,配合物单元之间通过氢键OH…O相互连接,形成了无限延伸的具有网状结构的三维超分子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以硝酸铜、2,2-联吡啶及Na3VO4用水热法在170℃合成出一种钒酸铜新化合物Cu(2,2'-bipy)(H2O)V2O6(1).化合物1的结构为一种一维链状化合物,其链状结构是以[Cu(2,2'-bipy)(H2O)]2 基团将[V4O12]4-环状的结构连接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