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IS设备内部缺陷严重威胁着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为了及时检出和准确诊断GIS内部潜在的危险缺陷,探索了基于X射线数字成像的GIS内部典型缺陷检测技术的可行性。归纳总结了GIS本体与其内部典型缺陷的主要材质,分析了X射线经过各种材质后的射线强度变化情况,基于此分析了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对各种典型缺陷的检测有效性,并通过实验对上述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可以检测出对于高压金属尖端、壳体内金属颗粒、金属部件接触不良、绝缘子表面金属颗粒、绝缘子气隙等典型缺陷。文中的研究成果对于运用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开展GIS典型缺陷检测及对缺陷类型进行初步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SF6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内部可能出现金属微粒等异物缺陷导致故障,因此对GIS设备内部的异物缺陷故障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X射线成像法是一种检测GIS设备内部缺陷的有效方法,但缺乏成熟的参数选择方法。文中对X射线检测的基本理论进行了介绍,对GIS设备X射线检测参数选择方法进行了讨论,并为220kV GIS设备内异物缺陷检测选择了合适的参数。在选定参数下,使用双丝像质计对射线成像系统的不清晰度进行了研究,验证了X射线对金属微粒缺陷检测的可行性,之后在GIS设备内部设置异物缺陷并利用X射线检测系统进行缺陷检测。结果表明,选定参数能够对遗落零件缺陷以及1~2 mm的铜金属微粒缺陷进行有效的检测;对1~2 mm的铝金属微粒缺陷,X射线成像法能够实现检测,但对比度较低。  相似文献   

3.
相比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法,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法对GIS固体绝缘内部放电缺陷检测灵敏度和定位精度较高,但无法确证此类缺陷部位和类型,据此制定的设备检修策略难以保证完善、准确。因此,文中研究了特高频局部放电和X射线数字成像联合检测GIS固体绝缘内部放电缺陷的方法,使用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法对固体绝缘缺陷进行检测和定位后,在设备检修期间应用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对缺陷进行可视化确证。该方法在某110kV变电站110kV GIS的带电检测中成功发现隔离开关绝缘拉杆内部电树枝缺陷,表明了该方法有助于提升GIS固体绝缘内部局部放电的检测和定位效果,为检修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相比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法,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法对GIS固体绝缘内部放电缺陷检测灵敏度和定位精度较高,但由于无法确证此类缺陷部位和类型,据此制定的设备检修策略难以保证完善、准确。因此,本文研究了特高频局部放电和X射线数字成像联合检测GIS固体绝缘内部放电缺陷的方法,使用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法对固体绝缘缺陷进行检测和定位后,在设备检修期间应用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对缺陷进行可视化确证。该方法在某110 kV变电站110 kV GIS的带电检测中成功发现隔离开关绝缘拉杆内部电树枝缺陷,表明该方法有助于提升GIS固体绝缘内部局部放电的检测和定位效果,为检修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盆式绝缘子是GIS重要的绝缘部件,一旦发生绝缘故障将影响GIS的安全运行。现有DR成像技术由于在检测时存在图像重叠的缺陷,常会导致漏检。通过试验,对工业CT/DR检测系统进行参数设置与检测流程优化,将工业CT/DR检测系统应用于GIS盆式绝缘子内部缺陷检测。试验结果证明所提工业CT/DR监测系统优化方法在GIS盆式绝缘子内部检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盆式绝缘子内部缺陷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基于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和X射线成像检测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支撑绝缘子内部放电缺陷综合诊断方法,并进行了分析和现场应用研究。以某110 kV GIS为例,利用特高频法对运行中的GIS进行局部放电检测,在检测到异常信号后,通过干扰排除和多通道信号时延定位确定缺陷位置、缺陷类型。对于支撑绝缘子内部放电缺陷,利用X射线成像检测技术对缺陷情况进行确认,从而实现缺陷综合诊断,指导设备检修。  相似文献   

7.
GIS设备X射线可视化检测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insulated metal-enclosure switchgear,简称GIS),因其运行可靠性高、维护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GIS设备采取全封闭且内部充有SF6绝缘气体的绝缘结构,给通过常规试验准确判断内部故障状态及位置带来困难。采用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可以对设备内部结构进行成像,达到"可视化"检测目的,为设备故障的快速诊断及状态检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针对GIS设备吸附剂罩存在的材质缺陷问题,提出利用移动式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对GIS设备内部结构进行“可视化”的带电检测,介绍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原理及方法,通过吸附剂罩透视成像进行模拟试验和现场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认为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可在GIS设备带电状态下成功发现塑料吸附剂罩缺陷,解决吸附剂罩缺陷在设备带电运行时难以有效识别和判断的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GIS设备缺乏有效检测手段的问题,提出了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对GIS设备典型缺陷的可视化无损检测。该检测利用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对GIS设备典型缺陷进行透照,实现了在GIS设备不解体、不破坏环境情况下的可视化无损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技术具有可移动性、高效、可靠且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带电检测技术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中介绍了利用带电检测技术发现的一起GIS柱式绝缘子内部气隙放电缺陷的定位与分析过程,首先利用特高频法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结合谱图特征对放电类型进行了确认;随后利用高速示波器各通道信号到达的时延同时结合设备内部结构,对缺陷位置进行了精确定位;最后对异常位置绝缘件进行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及局部放电测量,发现其内部存在气隙缺陷,放电量严重超标,证明了定位分析的正确性,并对局部放电特征随施加电压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分析了各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优缺点,为GIS绝缘缺陷的诊断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变电站地基下沉容易导致GIS内部导体结构发生变化,GIS设备导体的倾斜会引发设备故障。为了检测GIS设备导体的倾斜状态,针对某220 kV变电站出现的地基下沉问题,文中首先采用局部放电方法检测GIS设备内部结构是否存在故障问题,然后采用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对GIS设备导体进行X射线检测,利用GIS典型缺陷图像自动识别技术对得到的影像进行分类识别,从而确定了不同区域导体的倾斜状态,同时检测结果可以为变电站下一步的地基处理提供准确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GIS设备因其外壳尺寸厚大、内部结构复杂以及全封闭性等特点,各类潜伏性缺陷准确预警难度大,成为输变电设备运维领域的突出难题。现有各类检测技术存在短板不一,应对突发性或潜伏性缺陷的效果欠佳。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放电检测与X射线成像的GIS缺陷联合诊断方法,利用局放检测手段对GIS缺陷进行筛查,并采用X射线成像技术对各类缺陷进行准确定性、定位。利用该方法累计成功定位42处在役GIS设备的缺陷及异常,有效提高了GIS缺陷的检出率与准确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13.
用传统的带电检测方法对电力设备进行故障诊断时,检测结果仅是基于非直接特征表象的判断,这使得诊断结果存在漏判或误判的可能。通过介绍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将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运用到电力设备的缺陷检测中,在不打开电力设备本体的前提下,对电力设备进行X射线透射,通过对生成图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设备内部存在的缺陷或瑕疵,应用效果表明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可用于高效开展电力设备可视化无损检测,结果清晰准确,为电力设备的故障诊断及检修提供了直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由于具有占地面积小、可靠性高等优势,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使用。随着设备运行时间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故障出现在GIS内部。根据运行数据统计,机械故障所占的比例约占39.3%。部分机械故障还会进一步引起放电,导致电网运行事故。然而,目前并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对故障进行准确与定位。因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GIS机械故障检测技术。首先,利用声成像系统对GIS的运行噪声进行声源定位。其次,利用X射线成像系统,对该部位进行透视拍摄。最终,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GIS内部的焊接斑点进行自动识别,实现了对GIS内部故障的判别与定位。文中通过声源定位技术、X射线透视、图像识别技术等多元数据融合,提出了一套适用于GIS的机械缺陷诊断与定位方案,实现了GIS内部机械故障的准确定位,并有效提高了检测的速度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力设备绝缘缺陷诱发的事故随之增多。目前,局部放电等常规检测手段虽然能够发现设备绝缘异常,但很难在设备未解体情况下准确判断电力设备内部故障的原因。国际上尚无将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用于电力设备缺陷检测中的先例,X射线数字实时成  相似文献   

16.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设备内部自由颗粒缺陷对GIS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构成较大危害,通过对GIS自由颗粒特性进行分析,提出采用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检测GIS中自由颗粒缺陷的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能有效检测出GIS设备内部自由颗粒缺陷,提前发现潜伏性缺陷,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7.
针对GIS设备缺乏有效检测手段的问题,提出了X射线数字成像可视化无损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利用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实现了在GIS设备不解体、不破坏环境情况下对GIS设备典型缺陷的可视化无损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可移动性、高效、可靠且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盆式绝缘子、绝缘拉杆、支柱绝缘子等绝缘件作为GIS设备内部重要的绝缘、传动部件,故障率仅次于异物放电。通过绝缘拉杆运动特性分析、X射线成像检测、异物分析、微观分析、电场仿真分析等方法,对一起750 kV GIS 设备隔离开关交接试验过程击穿炸裂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给出了隔离开关的故障原因为连接机构侧的绝缘管粘接面加工操作不当造成了绝缘管层间疏松,导致粘接面存在气隙缺陷,缺陷逐渐延伸扩展,最终诱发绝缘拉杆层间连续放电通道。  相似文献   

19.
为及时发现GIS内部部件松动、局部放电等缺陷,利用超声波、超高频、SF6气体分解物、X射线成像技术进行在线检测和诊断,能够对缺陷进行准确定位和定性,避免设备故障,同时为设备状态检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电力设备无损检测的需求,研究开发了电力设备工业CT无损检测系统。系统采用9Me V射线对被检测工件进行透照,通过X射线在工件中的衰减规律及分布情况,获得工件内部信息数据,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图像重建,最终以图像形式显示出来。该系统具有CT扫描、DR扫描、三维成像等功能,检测结果便于存储、传输和分析。通过实际应用识别了大量电力设备材料内部材质替换和内部缺陷等问题,提高了电力设备物资检测能力,促进了入网设备的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