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盲人出行难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导盲杖.本设计以机器视觉为研究重点,利用OpenCV技术,可按照使用者的需求,对障碍物进行识别.对于避障环节,使用超声波测距模块、红外光电传感器模块和蜂鸣器相搭配的方案,可提醒使用者附近是否有障碍物.导盲杖还搭载有GPS模块,能对使用者的当前位置进行精准定位.同时,配备有...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盲人或存在视觉障碍的人数较多,虽然市面上有导盲犬、导盲仪、导盲杖,但存在各自缺点,无法很好地解决盲人出行时遇到的困难。因此,设计了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导盲杖。该智能导盲杖能够在使用者迷路时利用短信通信模块为家人提供短信预警,在遇到障碍物时可以利用超声波模块检测障碍物,并发出语音提示,在使用者跌倒时会进行报警提示。同时,该导盲杖能够在夜间光线不足时自动打开灯光,提醒路过的行人或车辆注意避让使用者,保障使用者的安全,从而解决盲人的出行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盲人现实生活中外出行走的不便性,在现有导盲杖技术基础上,例如超声测距、电子罗盘和GPS定位以外,提出了一种新型多功能导盲杖,针对盲人反映较多的问题,该导盲杖具有可检测路面积水、检测下行台阶等功能.讨论了目前导盲杖现有技术的局限性,给出了改进设计方案、检测原理和测量结果.最后经测量,该导盲杖各功能、技术指标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有望对盲人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4.
我国盲人及视觉障碍者数量众多, 行动不便, 该导盲杖的设计有助于他们较好的识别路况, 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该导盲杖利用超声波来探测周围的环境信息, 并将环境信息以其他的形式反馈给使用者, 同时该导盲杖能以声光报警的形式提醒路人及时避让. 相比传统的导盲杖该导盲杖具有精度高、使用便捷、成本低及功能齐全等特点同时还能实现温度语音播报功能.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款基于TMS320F28027的太阳能多功能智能导盲杖,由太阳能电源管理器、带温度补偿的新型超声波探测器、数码管显示、振动电路、语音音频电路、LED指示以及键盘等模块组成。简易装置完成后,经测试达到满意的效果。该智能导盲杖节能、方便,性价比高,易于产品化和市场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盲人最多的国家之一,盲人的出行问题,成为当今社会最揪心的话题。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智能导盲杖的设计方案。相比于传统的导盲杖,本次设计的导盲杖可以实现超声波测距避障、语音播报、震动反馈、倒地检测和夜间灯光警示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盲人出行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STM32单片机为处理控制核心设计的一款智能导盲杖,通过ATGM332D模块获取位置信息,在pc端可查看位置信息,使用HY-SRF05超声波模块探测前方障碍物,结合蜂鸣器的响声来提醒盲人。  相似文献   

8.
本文设计了一种专为视觉障碍者服务的超声波测距导盲杖,超声测距电路部分以AT89C2051单片机为核心,能够测量前方障碍物的距离,并通过耳机语音示警,帮助视觉障碍者安全行走。本文介绍了超声波导盲杖的整体设计方案,并详细介绍了超声测距电路的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市场上盲用导航产品的不足,采用基于ARM11的S3C6410微处理器和基于Win CE软件,设计了智能导航盲杖系统.通过GPS模块,该系统可以提供盲用定位与导航功能.利用超声波测障模块,系统能够实现一定范围内的障碍物告警,极大地解决了盲人独立出行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实验室环境下实时获取飞机真实动态数据难度大的问题,借助飞行控制原理设计了飞机实际的飞行轨迹,并利用飞行轨迹产生的真实数据解算惯导误差及惯导参数,模拟了对惯导系统的动态导航.利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建立了捷联惯导系统的仿真轨迹模块、惯性器件参数输入模块、导航参数计算模块、视景仿真模块等,并在Visual Studio 2005开发环境下设计了捷联惯导系统仿真系统.用户界面直观简洁,通用性较强,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实时仿真等效果.仿真结果与惯导系统误差特征一致,验证了仿真器所用捷联惯导系统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多数的视力患者通过使用盲人杖来辅助独立行走,但盲人杖的功能单一,且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针对以上问题文中提出的导盲系统在普通盲人手杖的基础上,利用红外测距原理,识别周围是否有物体,利用语音播报模块发出语音信号提示,利用温度传感器感应盲人手心位置温度变化辅助盲人找回导盲杖,通过GPS定位系统,有效地防止盲人走失,实现对盲人位置的实时监控,有效的解决盲人独立安全出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航天测量船的惯导模拟器设计的研究中,在平台惯导系统的正常测试维护工作中出现成本高、效率低、繁琐且耗费大量人力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设计了一个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快速平台惯导模拟器,建立了具有导航系统测量功能的平台,并对模拟器进行了功能分析、模块划分、体系结构设计,并给出了系统中每个模块的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证明图形化编程软件摒弃了传统开发平台编程复杂、扩展性差的缺点.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惯导模拟器实现了对惯导系统的正常测试,并降低了测试维护成本以及缩短测试维护周期.  相似文献   

13.
盲人是人类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为盲人提供安全可靠、智能高效的出行保障,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分类介绍了国内外智能导盲杖、穿戴式导盲设备、手持式导盲仪、基于智能终端的导盲系统、移动式导盲机器人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导盲机器人环境感知、定位与导航、人机交互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结合最新的云平台和移动通讯等技术展望了导盲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盲道是辅助盲人日常生活中出行的城建设施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信息的盲道区域识别与跟随算法,侧重于解决光照条件改变与有投射阴影的条件下导盲道的识别问题。该算法可以应用在电子导盲杖或其他便携式导盲设备中,利用声音或者振动信息指引和辅助盲人或者视觉障碍患者,安全的沿着导盲道指示的路线行走。  相似文献   

15.
郭倩  赵云飞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5,23(9):2996-2998, 3002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电缆导通测试方法。该方法以小型化、智能化为目标,采用了嵌入式设计,不仅使测试系统的体积大幅度降低,而且使操作界面更加简洁方便;系统采用C8051F120单片机做为核心控制器,以及技术成熟的万用表作为测量模块;通过设计接口电路,实现了单片机与液晶显示模块、微型打印机模块和键盘模块的互通;通过使用移位寄存器和继电器阵列,系统也实现了多个通道间的切换;系统用单片机驱动外部测量模块,完成了某型伺服系统电缆束的导通、不导通的测试;该测试方法改变了一直以来电缆导通测试需要依赖人工手动测试的现状,同时提高了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视觉障碍者的数量急剧增加,而无障碍的区域却变得越来越小。为了更好地帮助视觉障碍者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出行,从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两方面设计了新型智能导盲车装置。该导盲车由STM32嵌入式控制器、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音频报警模块、GPS模块和蓝牙模块构成,多数据传感器共同集成,实现了在视觉障碍者出行时可以依靠导盲...  相似文献   

17.
惯导性能测试一般在地面实验平台上进行,只能得到离散状态的测量结果,不能满足分析整个系统性能要求。建立飞行仿真系统能模拟各种飞行模态,并能够对惯导性能进行动态连续飞行轨迹下测试,在工程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惯导性能测试仿真系统的结构框架,并进行了系统功能分析与硬件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构造了基于控制律的飞控仿真模块及惯导反解算、通信等软件模块,给出了详细的设计及实现方法,并使用VC进行算法、系统实现。与惯导系统的联合仿真证明,为惯导测试系统的设计提供有效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针对行业应用对旋翼无人机连续的高精度导航定位需求,基于低成本的GNSS单频定位模块和MEMS惯导,设计了高精度的GNSS/INS组合导航模块。针对高精度要求,设计了充分保障MEMS惯导精度的原始数据采集方案。针对旋翼无人机平台的高频振动问题,分析了IMU白噪声参数对MEMS惯导和组合导航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适当的放大IMU白噪声参数可以有效改善高频振动条件下的组合导航性能;模块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且连续稳定。  相似文献   

19.
在高度信息化时代,盲人导航/路径诱导辅具已经成为盲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关系到盲人生活质量的好坏,体现了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首先对盲人导航/路径诱导辅具总体情况进行了概述;然后基于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并分别介绍了电子式行进辅具、移动式导盲机器人、智能盲杖以及智能导盲系统等辅具的历史发展、应用现状;最后指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从现时导盲研究工作表明,研制开发更具人性化更适合于盲人导航/路径诱导的辅助工具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捷联惯导系统对于精度和实时性等要求,介绍了基于DSP的捷联惯导数据采集系统的构成及技术实现.采用高速的DSP和CPLD设计了捷联惯导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电路,实现了惯性器件信息的快速采集及其处理,从而满足复杂算法对于处理速度的要求,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实现了系统设计的小型化;设计了串行通信和显示模块,用于数据的交换以及实时显示;分析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噪声干扰,并给出了相应的抑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已达到了设计时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