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沈付建 《石油仪器》2011,25(3):40-42,101
DDCO-3双源距碳氧比测井仪实现了中子发生器的自动控制和自动稳谱功能,通过优化设计结构,缩短了仪器长度,提高了仪器性能。集碳氧比、中子寿命和氧活化水流指示测井功能于一体,可以利用测井数据解释地层泥质含量、孔隙度以及地层含水饱和度,利用氧活化水流指示曲线定性判断出水层位,指导堵水。实践证明,DDCO-3双源距碳氧比测井能准确确定储层水淹级别,定性识别气层,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2.
DDCO型双源距碳氧比能谱测井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氧比测井是目前套管井中解释水淹层的一种重要方法,通常是利用碳氧比测井资料评价地层剩余油饱和度和判断水淹层级别,其结果对新井射孔选层、堵水作业及补孔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文章介绍了DDCO型双源距碳氧比能谱测井技术的方法原理、用途及优越性等特点,并选取测井实例论述仪器的技术性能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纵向分辨率低限制了碳氧比测井曲线在解释薄油气层和厚层细分方面的应用,有必要研究碳氧比测井曲线高分辨率处理方法.按照DDCO双源距碳氧比测井仪结构和实际井眼与地层条件建立了仿真模型,用蒙特卡罗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双源距碳氧比测井系统的纵向响应函数.根据理论响应函数,提出了带滤波器的反褶积方法,对碳氧比测井曲线进行了高分辨率处理.处理结果表明,测井曲线纵向分辨率由传统的不优于0.8 m提高到了0.6 m.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压制测井噪声,明显提高了碳氧比测井曲线的纵向分辨率.  相似文献   

4.
根据碳氧比能谱测井的基本理论研制了SNP-5型碳氧比能谱测井仪器.与SNP-2型碳氧比能谱测井仪器进行了对比性实验.SNP-5型仪器设计了3个探测器的并列使用,有效解决了计数率效应问题.3个探测器有着相同的源距、相同的权重.在数据采集中通过时间谱求得校正系数.仪器已经调试成功,并在刻度地层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仪器...  相似文献   

5.
碳氧比能谱测井数据预处理技术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刘宪伟  谭廷栋 《测井技术》1998,22(1):1-4,27
在测井过程中由于温度和仪器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使地层谱漂移。依据碳氧比能谱测井仪测量的地层谱特征,给出了地层谱漂移校正技术。为了剔除曲线中存在的异常数据,给出了一种异常数据检测和剔除方法并用内插予以填补。最后为了降低曲线的统计噪声,给出了一种简单适用的自适应滤波技术。经过实际应用,证明本文提出的碳氧比能谱测井数据预处理技术提高了曲线的质量,同时也提高了解释的地层含油饱和度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郭清生  谢进庄 《测井技术》1998,22(3):172-174
为进行碳氧比测井多遍测量,对地面仪器,井下脉冲中子发生器、探测器做了技术改进。阐述了多遍测量的理论基础以及资料处理方法;将多条曲线合并成单条曲线,提高碳氧比测井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用多遍测量提高碳氧比测量精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清生,谢进庄.用多遍测量提高碳氧比测量精度.测井技术,1998,22(3):172~174为进行碳氧比测井多遍测量,对地面仪器、井下脉冲中子发生器、探测器做了技术改进。阐述了多遍测量的理论基础以及资料处理方法;将多条曲线合并成单条曲线,以提高碳氧比测井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碳氧比能谱测井方法作为油井套后测量剩余油饱和度的有效手段已得到逐步应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的测井公司通过自主研究和引进技术的方式具备了在套管井内测量碳氧比的技术服务能力。随着海外市场的拓展,过油管测量碳氧比的需求逐渐增多。这就要求碳氧比仪器的直径缩小到适当的程度,以满足过油管测量的环境。中国石油大庆钻探工程公司测井公司通过缩小中子发生器和伽马射线探测器的直径,解决了研制小直径碳氧比能谱测井仪器的两大关键技术,采用厚膜电路技术使仪器电路的直径得到有效缩小,成功研制了直径为43mm的小直径碳氧比能谱测井仪器。文章介绍了仪器的工作原理、总体结构和主要技术参数,经过室内测试、现场试验和技术服务等过程的检验,现已成为过油管测量含油饱和度的自主创新产品。  相似文献   

9.
碳氧比是唯一能在淡水、微咸水或未知水矿化度条件下测量地层饱和度的测井方法。数值模拟技术的进步改进了碳氧比测井仪器的设计和解释方法,从而提高了饱和度测量的总精度。要达到可接受的统计精度,传统上模拟由非弹性和俘获中子碰撞产生的伽玛射线能谱响应的缺点是模型不精确或需要较长的计算时间。以中子和先子传输方程数值解为基础的新计算模型可以在较短的计算时间内非统计性精确评价碳氧比测井仪响应。这种模型可全面描述新仪器对地层饱和度变化的响应特性以及孔隙度和岩性、井眼尺寸和组分、套管和水泥环的影响。通过比较测量的碳氧比和以地层及许眼条件下模拟数据为基础评价的响应结果,可直接计算地层饱和度。应用新的解释方法处理新型1.69英寸(43mm)直径脉冲中子仪在大范围地层和井眼条件下的测量值,获得了较好的结果。给出的实例说明了在碳酸岩和硅酸岩矿物中关井和流动条件下碳氧比的测井解释结果。  相似文献   

10.
《油气井测试》2007,16(5):F0002-F0002,I0001
双源距碳氧比测井仪器中远探测器主要响应地层参数,近探测器主要响应井眼条件,包括套管结蜡、凝油及井内多相流等影响,通过补偿解释计算出地层含油饱和度,可免除测前刮蜡、洗井等作业。我公司DDCO系列双源距碳氧比测井仪器采用大尺寸、高性能的BGO晶体能够保证测井数据质量:使用保温瓶减小了温度漂移;根据理论研究结果对仪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脉冲中子伽马综合测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恰当地设计测井仪结构、中子发射时序以及能谱和时间谱采集方式,可以构成集碳氧比、中子寿命、氧活化3项功能于一体的脉冲中子伽马综合测井仪.与碳氧比测井仪相比,综合测井仪增加了实时测量地层热中子宏观俘获截面、近远探测器非弹性散射及俘获伽马计数率比值、连续氧活化等功能,测井资料能在岩性、泥质含量、孔隙度、饱和度、层位产水等方面提供更丰富的实用信息.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碳氧比测井仪不测量地层泥质含量、孔隙度等参数,影响老井饱和度评价精度,为此研制了PNST脉冲中子全谱测井仪。通过合理的传感器结构设计和电路设计,PNST一次下井能同时完成双源距碳氧比、中子寿命、脉冲中子-中子、能谱水流4项测井功能,仪器自动化程度高;测井资料能提供岩性、泥质含量、孔隙度、饱和度、层位产水等解释信息,可以不依赖裸眼井测井资料进行套管井剩余油评价。在89个21%~31%孔隙度的砂岩地层将PNST解释结果与取心资料对比,有效孔隙度标准差为1.1%,剩余油饱和度标准差为4.5%。PNST适用于在套管井中寻找油气层、确定储层含油饱和度、监测油藏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3.
脉冲中子全谱测井资料显示,当测井仪附近出现向上水流时,随着连续氧活化指数(Oxygen Activation Index,IOA)曲线升高,碳氧比测井的碳氧比和硅钙比曲线会相应降低,需要校正水流对这些曲线的影响。产生这种水流影响的原因是,氧活化伽马射线被计入非弹性散射净谱和俘获谱,导致非弹性散射氧产额和俘获钙产额增大。由于这两个谱中的氧活化伽马射线计数都与IOA值呈正比,在资料处理解释环节可利用IOA曲线剔除氧活化伽马射线计数的贡献。应用提出的新校正公式,能彻底消除水流对碳氧比和硅钙比曲线的影响。实测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脉冲中子全谱测井的IOA曲线可用于指示主要的产水层和管外窜槽,校正水流对碳氧比和硅钙比曲线的影响,提高含油饱和度解释精度,对综合评价地层水淹等级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碳氧比能谱测井曲线的质量不但取决于测井仪本身的性能及技术水平,还取决于井眼和地层中的元素丰度,以及测井环境、测速、采样间隔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Kerford和Georgi提出的时序分析方法,利用相干技术定量地评价实测碳氧比能谱测井各比值曲线的重复性、信噪比、垂直分辨率等指标。实际应用表明,单探测器碳氧比能谱测井中的碳氧比、硅钙比、孔隙率指示比、铁指示比、矿化度指示比等曲线的质量好,可用于实际解释,但岩性指示比曲线、钙硅比曲线的重复性非常差,不能用于实际解释;双探测器比单探测器记录的碳氧比、硅钙比、孔隙率指示比、矿化度指示比等曲线的质量好,其中远探测器比近探测器记录的碳氧比能谱测井各比值曲线的质量好,俘获曲线的质量好于非弹性散射曲线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吴祥树  蒋云箭  袁晓东  吕道清 《测井技术》2004,28(2):161-163,170
介绍了SL3112组合测井仪的技术,实现了小满贯测井.通过测井应用,缩短了测井周期,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几率,填补了国内在该项目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以微型计算机系统代替CLS3700数控测井系统进行岩性密度测井仪、碳氧比测井仪和地层倾角测井仪3种特种仪器检测的原理、实现方法和应用效果。该系统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廉,便于携带,已经投入使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RMT测井解释方法及软件开发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油藏监测仪(RMT)是目前各种碳氧比测井仪器中计数率和测量精度最高的一种新型的测井仪器。根据碳氧比测井的基本原理,研究了RMT测井仪器的结构和测量原理,建立了RMT用油藏监测仪测量地层剩余油饱和度的数学模型,并在FORWARD测井解释平台下开发了相应的RMT测井解释软件系统。对现场RMT实测资料的处理结果与取心及其他测试结果的比较分析表明,所建立的解释模型和处理方法切实可行,测井解释符合率高。  相似文献   

18.
李生荣 《石油仪器》1998,12(6):17-21
探测已下套管的生产井或注水井的附近有无水层或窜槽的流动,传统的方法是用水泥胶结测井图或其它的声波测井图,就水泥装置层进行分析,用间接的方法测定水层,文章介绍一中最新的井眼电缆测井方法,即水流测井图法,可直接探测流体运移路线的变更情况来评估水层,将装有固态中源的测井义,固定子靠近井筒的区域,先开通激活变氧,使中子源产生放射作用,在水流通过的探测器中,伽马射线计数器可记录下瞬变感应特性曲线,对这些曲线  相似文献   

19.
应用于薄差层的伴随粒子碳氧比能谱测井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碳氧比能谱测井仪器虽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但存在纵向分辨率低和受环境因素影响大的缺点。为了解决薄、差层的剩余油评价问题,在大庆油田杏树岗地区采用了纵向分辨率相对较高的伴随粒子碳氧比能谱测井仪。通过伴随粒子碳氧比能谱测井仪器的原理研究及初步应用,阐述了该仪器在薄层剩余油测井中的优越性,指出伴随粒子碳氧比能谱测井仪能够进行地层的选择性测量,可以去除井眼、流体等影响,其纵向分辨率达到0.4m,是在薄、差层中寻找剩余油的有效手段。杏树岗地区6口生产井的实际测量及其水淹层解释结果也说明,该仪器的解释精度高,投产效果好,实现了在油田开采后期提高薄、差储层产油量、降低含水率的目的,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