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湿法成网是非织造布成网工序之一,它源自造纸工业。早期的湿法成网与造纸工序一样,以植物纤维和纤维素纤维为主要原料,随着产品要求的不断提升,以合成纤维为原料经湿法成网也开始进入研究。由于合成纤维大多疏水性较强,如何在水中分散成为关键难题之一。介绍现阶段常见合成纤维在水中分散的处理方式,以及对纤维分散程度的表征手段。  相似文献   

2.
水刺法生产竹浆纤维非织造布既环保,又能满足人们对天然纤维产品的追求。水刺工艺参数对非织造布性能有重要的影响。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竹浆纤维非织造布水刺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水刺头数9.0个,水刺距离10.000 mm,输网速度40.00 mm/min。此时,原纤化指数为4.0。  相似文献   

3.
玉米秸秆皮、髓纤维素提取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玉米秸秆皮、髓纤维素的性质。玉米秸秆皮、髓分别用苯-醇抽提后,进一步用亚氯酸钠在酸性环境下脱除木质素,最后用氢氧化钾脱除多戊糖,得到玉米秸秆皮、髓纯化纤维素。结果表明,秸秆皮中纤维束排列更整齐紧密,秸秆皮和髓化学组分相似。从秸秆皮、髓得到的纯化纤维素得率分别为38.9%和38.2%,其中α-纤维素含量为87.5%和82.4%,绝大多数多戊糖和木质素被脱除。秸秆皮、髓纯化纤维素的晶型结构仍为纤维素I型,结晶度由纯化前的51.2%和30.4%提高到67.7%和42.1%;纯化纤维素的起始分解温度和最高分解温度相对于秸秆皮、髓均提高,热稳定性优于玉米秸秆皮、髓。  相似文献   

4.
湿法非织造布是非织造布的一个分支.它与其它非织造布的区别在于其成型方式是湿法工艺,是采用特种纤维(或者说采用传统造纸植物纤维之外的纤维品种)经湿法工艺抄造的纸.从造纸分类看是“长纤维纸”中那些采用或掺用纺织纤维抄造的、具有功能性即产业用的片状材料或者用途上替代纺织品的片状材料。湿法非织造布与传统的造纸工艺在成型原理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以水为载体,纤维在水中均匀分散后,  相似文献   

5.
湿法非织造布是非织造布的一个分支,它与其它非织造布的区别在于其成型方式是湿法工艺,是采用特种纤维(或者说采用传统造纸植物纤维之外的纤维品种)经湿法工艺抄造的纸,从造纸分类看是“长纤维纸”中那些采用或掺用纺织纤维抄造的、具有功能性即产业用的片状材料或者用途上替代纺织品的片状材料。湿法非织造布与传统的造纸工艺在成型原理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以水为载体,纤维在水中均匀分散后,在成型网上脱水,纤维沉积在成型网上,形成纤维网层。虽然湿法非织造布加工的方法是借鉴造纸方法而产生的,按造纸行业分类,也可归属于由使用的纤维原…  相似文献   

6.
玉米纤维是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生产的聚乳酸纤维。介绍了玉米纤维的特点,提出了玉米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对普通水刺非织造生产线的关键工艺进行适当的调整,完全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玉米纤维水刺非织造布。  相似文献   

7.
湿法非织造布工艺与造纸工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湿法非织造布是非织造布的一个品种,其工艺原理与传统造纸相似,但是使用的纤维原料、浆料、加固设备等均有区别.湿法非织造布手感柔软、蓬松,可符合某些特种需求.  相似文献   

8.
非织造布的不同制作方法可以根据以下四个方面来区分; 1.所采用的纤维材料(种类、支数和细度、切断长度、特性等); 2.纤维成网工艺(机械梳理成网或气流成网、湿法、直接纺丝法等); 3.纤网的形成和纤维的排列(交叉层叠、纤维杂乱排列、纤维纵向排列等);  相似文献   

9.
介绍湿法非织造斜网试验机的发展过程及趋势,详细地阐述了斜网试验机产品系统参数、产品图片,同时通过研究特种功能纸(湿法非织造布)的单位及企业应用情况举例,展示斜网试验机在特种功能纸(湿法非织造布)研发方面的作用与各种特种纤维的利用相结合的意义。同时简要介绍了斜网试验机生产线所需流程及设备。  相似文献   

10.
将脱胶后的丝素纤维与分散剂聚氧化乙烯混合配制成浆料,在搅拌机的作用下使丝素分散均匀,再经过湿法成网、轧压等工序制备得到蚕丝湿法非织造布。设计正交试验分析分散剂质量分数、浆料质量分数、打浆时间对非织造布的形貌、厚度、面密度、力学性能、透气性、透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剂质量分数对非织造布性能影响最显著,且当分散剂质量分数为0.10%时,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最好;分散剂质量分数为0.05%时,非织造布的透气性和透湿性最好。  相似文献   

11.
以烟用废弃滤棒中二醋酸纤维为原料,以醇碱溶液作为三乙酸甘油酯的脱除剂,回收得到脱酯二醋酸纤维;再掺配木浆纤维,利用湿法成网工艺制备非织造材料;测试并分析非织造材料的孔径分布及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回收得到的脱酯二醋酸纤维满足湿法成网工艺要求;制备的纯脱酯二醋酸纤维湿法非织造材料的孔径分布呈单峰状,平均孔径为18.104μm,孔隙率为72.272%,断裂强力为6.8 N,断裂伸长率为8.481%;木浆纤维的掺入可改善纯脱酯二醋酸纤维湿法非织造材料的孔隙结构,且当木浆纤维/脱酯二醋酸纤维的质量配比为40/60时,非织造材料的平均孔径最小,孔隙率最大,断裂强力为8.0 N,断裂伸长率为3.860%,更适合用作烟用滤棒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非织造布的产量显著增长,目前世界年产量超过120万吨,日本1989年非织造布产量约达16万吨。非织造布具有广泛的用途,其应用范围从农业、土木工程、建筑、机动车辆和工业材料到医疗、卫生和生活有关产品。非织造布有多种制造工艺,其中包括短纤维干法成网、短纤维湿法成网、纺粘法、熔喷法、闪蒸纺丝和射流喷网非织造布工艺。利用这些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3.
非织造布因其在生产中织物成型快速、机器使用少、节能且利润高而广泛应用。纤维成网和纤网固结是非织造布生产中的重要工艺。介绍了多种纤网机械固结工艺及其产品的特性和应用,分析了影响产品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钱程 《纺织学报》2005,26(4):47-48
通过改变纤维线密度、粘合介质种类及粘合介质用量,共试制出了6种超短纯涤纶纤维湿法非织造布样品,在对样品的力学和透气性能测试、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最佳试制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5.
英国 Lantor 公司过去两年多一直在生产射流喷网法非织造布。在《纺织与技术》杂志上曾介绍过“海格洛”射流喷网法涤纶和纤维素纤维非织造布,它的颜色特性能够符合英国6629标准要求,这个标准要求最高标准的能见度。海格洛不同于其它非织造布产品在于对耐用的服装而言,海格洛产品具有非常低的产品成本.这是一种成本效果好、能见度高的服装,当衣服弄  相似文献   

16.
根据西欧非织造布工业近10年来的产量和纤维消耗量等统计资料,指出了非织造布工业在当前的主要发展特点,并以针刺技术、缝编工艺、长丝非织造布的固结、湿法固结的研究开发成果为依据,提出了非织造布工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的生产工艺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差别化纤维和高科技纤维被应用在非织造布产品上,使非织造布产品的质量得到很大提升,并拓展了非织造布的应用领域。介绍了几种超细纤维和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的加工工艺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8.
水力缠结、喷射水流缠结和射流成网都是同义词,它们用来描述使非织造纤网得到加强或在结构上得以整体性的工艺。它本身并不是非织造布的整个工艺,而仅仅是从松散纤维制成片状结构的整个工艺中的一环。水力缠结工艺是使微细的高压水流喷射到纤网中的纤维上。一般来讲,膨松的纤网由一个  相似文献   

19.
李龙  赵领航 《纺织学报》2013,34(2):13-17
通过对棉秸秆皮外观观察以及定量测定各段棉秆皮成分含量,确定棉秸秆脱胶提取纤维素纤维分为三段脱胶。对棉秸秆一煮法工艺提取纤维素纤维,采用正交实验,以提取纤维的细度、拉伸断裂强度、残胶率、纤维可挠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利用模糊正交法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段棉秸秆提取天然纤维素工艺进行研究。实验得到,第一段棉秆脱胶一煮法优化工艺为:NaOH浓度为35g/L,温度为100℃,时间为2.5h,双氧水浓度为10ml/L,第二段棉秆脱胶一煮法优化工艺为:NaOH浓度为30g/L,温度为100℃,时间为2.0h,双氧水浓度为10ml/L,第三段棉秆脱胶一煮法优化工艺为:NaOH浓度为30g/L,温度为90℃,时间为2.5h,双氧水浓度为8ml/L。通过JSM-6460LV扫描电镜观察了各段棉秸秆提取纤维素纤维的外观形态,提取的天然纤维素纤维属工艺纤维,纤维表面不光滑,且纤维表观粗细不均匀  相似文献   

20.
旭化成纺织株式会社(Asahi Kasei)开发了一种含有纤维素的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纤维的直径小于100纳米,而织物孔隙的尺寸也小于100纳米,非织造布的定量小于10克/米^2。该会社将纸浆的原纤维加工成直径小于100纳米的纤维。在这之前,旭化成已开始销售采用细菌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的纳米纤维非织造布,但发现在产量和成本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纤维素纳米纤维非织造布更加适合于商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