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碳排"的低碳绿色化评价方法,可解决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行业低碳绿色化转型效果的科学评估问题。该方法首先采用碳排系数法计算能源碳排放量,并通过能值分析折算废弃物排放产生的潜在碳排放量(碳环境容量占用),进而将两者之和命名为该行业的全碳排放量(简称"全碳排");然后,以"全碳排"为基础,计算某一行业单位产值的全碳排量,反映其低碳绿色化水平;最后,以我国纺织业为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显示:2009~2015年,我国纺织行业能源消耗碳排放量呈倒"U"型变化,能源利用效率稳定提高,但废弃物潜在碳排放量波动较大,说明绿色化水平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前关于纺织业低碳绿色化水平评价的研究较少,多数集中于纺织业能源消耗低碳化研究,在综合考虑纺织业能源碳排放、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潜在碳耗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能值的纺织业低碳绿色化核算方法。该方法将纺织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碳排放和工业废水、固废和废气排放的潜在碳耗用都纳入碳排放账户,进而计算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能力,并据此评价低碳绿色化水平。结果显示:2008年至2013年我国纺织行业能源利用效率稳定提高,能源消耗碳排放量呈降低趋势;但工业废水、工业固废和工业废气排放所产生的潜在碳耗用却还没有被足够重视,出现了大幅度的波折变化,不利于纺织业本身低碳绿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2月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 4号)。《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明显优化,绿色产业比重显著提升,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持续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4.
在估算纺织服装业碳排放量的基础上,基于Kaya公式把影响纺织服装业的碳排放因素分为产业CO2排放、产业GDP、单位GDP能源消耗率和能源结构碳强度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碳排放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产业GDP,单位GDP能源消耗相对而言也是一个关注点,能源结构碳强度提高对碳排放量的减少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造纸信息》2021,(3):48-48
2021年2月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明显优化,绿色产业比重显著提升,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持续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更加有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2月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明显优化,绿色产业比重显著提升,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持续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更加有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2月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明显优化,绿色产业比重显著提升,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持续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更加有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8.
碳达峰背景下,低碳农业发展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态,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实现低碳农业发展成为国家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河南省种植业对农业产生的6种碳源进行核算,测算了河南省2011-2020年农业碳排放量及强度。从碳排放总量上看,河南省在低碳农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结构上看,化肥是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本文还运用KAYA模型对制约河南省农业碳排放的因素进行分解,探寻影响河南省农业碳排放的主要诱因,其中驱动河南省农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经济,而农业结构、效率、人口因素则对河南省农业碳排放起着抑制作用。根据以上分析并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进而提出对增产、减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食品工业中的碳排放已经得到更多的关注,但是对于碳排放不确定性的研究相对较少。中国主食传统生产工艺具有效率低、能耗高的特征,开发新工艺改善生产效率特别是节能减排在目前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基于蒙特卡洛抽样方法,假设两种碳排情景,分析了中国主食包子的单位产品在新旧工艺下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碳排放情景下,单位产品碳排放的绝对差异波动范围较大,但其相对碳排减少量都约为30%,并且其不确定性较小,即变化范围小,所得结论可靠。此外,虽然蒸制过程所需能耗是速冻过程的约四倍,但由于天然气和电力碳排放因子的差异,这两个工艺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非常类似。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全球正面临着化石能源趋紧、温室气体排放过剩的问题,减污降碳要求已经迫在眉睫,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纺织工业的低碳绿色发展对工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有重要意义.首先,从全产业链分析了中国纺织工业产生能耗和排污的环节,剖析了纺织品从原料加工、染整加工以及成品加工过程中碳排放的主要环节和降碳潜力,然后对推动降碳的污染治理和资源回...  相似文献   

11.
各国/地区碳标签制度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与发展,各国开始对产品和服务开展碳足迹测评工作。在此基础上,一种标识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量的方法——碳标签应运而生,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全新阐述方式,并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新型贸易壁垒。本文主要介绍与分析碳标签发展现况,以及英、德、美、日等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碳标签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在2010年实现单位GDP能耗(能源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20%的目标,现在又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碳强度)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40%~45%的目标。笔者认为,为了同时应对能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中国应当同时设定能源强度和碳强度目标。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的临近,福建省高能耗、高排放的造纸工业面临严峻的碳减排压力。本研究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计算总资产、总资产产值率、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与CO2排放之间的关联度,通过Tapio脱钩模型,确定造纸工业产出与CO2排放的脱钩状态,利用STIRPAT模型,预测4种情景下CO2排放量,评估福建省造纸工业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的潜力。结果表明:(1)福建省造纸工业的总资产、总资产产值率、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与CO2排放量关联度相近,且关联性较高;(2) 2007—2021年,福建省造纸工业产出与碳排放呈现6种脱钩状态,在研究期内的大多数年份表现为强脱钩与弱脱钩状态;总资产和能源结构对碳排放起到主要的拉动作用,能源强度是碳排放脱钩的主要驱动力;(3)预测期内(2022—2030年)基准情景与快速发展情景下CO2排放量快速上升,低碳发展情景下CO2排放量增长率相对较低,强低碳发展情景下CO2排放量呈现非常缓慢的上升...  相似文献   

14.
随着各项环保政策的提出,为降低针织产品生产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针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强化了绿色低碳针织技术贯穿生产过程的绿色化理念,以实现从源头上降碳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实施绿色低碳针织技术要综合考虑从织物设计到纤维原料的选择、织物制备成形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使生产过程朝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方向发展.重点探...  相似文献   

15.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明显优化,绿色产业比重显著提升,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持续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6.
正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对"十三五"时期应对气候变化、推进低碳发展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方案》明确,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排力度进一步加大。碳汇能力显著增强。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低  相似文献   

17.
正2021年3月,全国两会顺利召开,政府正式将"碳中和"写入工作报告,指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而早在2020年9月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18.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中国计划在202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远远高于美国和欧盟的减排计划。可以想象,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减少"碳排"责任和任务之繁重的程度,这就要求我国企业必须向"低碳经济"模式发展,才能实现国家"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19.
正低碳饮食,与荤素有关。当人们知道生产每千克牛肉排放36 kg二氧化碳之后,称牛肉是"排碳冠军"。肉类食品排碳量由高到低的次序为:牛、羊、猪、鸡、鱼。肉食者一年吃掉的食物,碳排放量约等于驾车行驶4758 Km;素食者一年吃掉的食物,碳排放量约等于驾车行驶2 427 km。相比之下,低碳饮食更应关注素食。于是,有人提出"每月少吃一天肉"的倡议,得到了积极的回应。低碳饮食,与烹饪技法有关。四季不断的火锅,整个进餐过程都在加热,燃料一直处于消耗状态,既造成能源浪费,又加大了碳排放量。专家建议,低碳饮食要讲究烹饪技法,食用火锅时间不宜过长,还应尽可能减少制作繁杂又费火的油煎、油炸、裹粉、勾芡,代之以简化加工程序的蒸、烫、烤、涮。司厨50多年的中国烹饪大师艾广富提出"低碳饮食,冷菜当先",得到同行们的认可和支持。低碳饮食,与烹饪原料有关。烹饪原料的"舍近求远",离不开长途  相似文献   

20.
《造纸信息》2010,(2):6-10
近年来,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中国降低碳排放强度的具体指标将被写入"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在2009年11月25日由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除了做出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承诺外,会议还决定,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hm~2,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