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11月通过使用一束激光作为信号载体,第一次在同步地球卫星之间建立了光数据连接。卫星能够实时地把图像从空间传送到地面,将来还能及时传送更多的数  相似文献   

2.
激光同步轨道实验的最终目的是使各大洲的原子钟同步到毫微秒量级的精度。最初,地面激光测距站发送由主时基钟发出的信号,然后对这些信号进行探测编码,再由安装在Sirio II号地球卫星一侧的反射器组件反射。把测距站位置、卫星位置以及地球转动考虑在内,就能推断出测距站与卫星之间的时差,从而确定各测距站之间的时差。  相似文献   

3.
卫星直播,指的是通过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以大功率辐射地面某一区域,向家庭单元传送电视节目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4.
刘萍 《光机电信息》2002,(10):19-19
用激光束作信号载体首次在地球轨道卫星之间建立了光学数据通信线路。这些卫星可及时地将各种数据、图像从空间传递到地面。 该实验性光学数据通信线路由法国航天局的地球观测卫星Spot-4上的半导体激光星际通信  相似文献   

5.
地球同步卫星干扰定位系统主要是通过测量主、辅卫星分别转发的干扰信号之间的TDOA和FDOA,结合两颗卫星的轨道数据和TLS测量站的地理位置数据,最终计算出定位误差椭圆。本文分析了地球同步卫星干扰定位技术的原理以及两种定位误差修正方法,最后展望了卫星干扰定位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1 卫星信号的转发过程 用于电视广播的广播卫星和传输电视信号的通讯卫星均采用同步卫星,亦称静止卫星,它们处于赤道平面、高出地球表面35786km的轨道上。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等于地球自转周期,从地面看卫星如同静止一般。 为了能收转电视信号,卫星上都装有微波频段的中继装置,称为转发器。它接收来自地面上行站发来的电波,经变频后放大再发回地球。 由上行站发至转发器的信号称为上行信号,由转发器发回地球的信号称为下行信号,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7.
随着气象卫星的发展,卫星云图传真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国内外气象科学领域中.卫星云图的发送是用无线电照相传真的方法,将卫星中的可见光扫描辐射仪和红外辐射仪向地面发送卫星云图照片,通过传真技术,最后由传真收片机显示成图片.气象卫星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极轨卫星,如美国的诺阿系列(NOAA)的气象卫星.这种卫星的运行轨道离地球较近,约800~1400公里,并且始终绕地球两极运行;另一种是和地球运转周期相同、静止在地球约36000公里高空的同步卫星,如日本的GMS同步卫星.  相似文献   

8.
概况随着宇宙开发事业的发展,日本人造卫星的测控系统已经包括跟踪和监视卫星的无源系统以及控制卫星的有源系统。特别是同步卫星,由于必须把卫星发射到所谓同步轨道的限定目标轨道上,因此,测控系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同步卫星,要经过准备阶段、发射阶段、转移轨道阶段和同步轨道阶段。  相似文献   

9.
宋春光 《世界电信》1995,8(1):50-52
应用卫星间链路(ISL)技术,可将航天飞机和地球观测卫星采集的信息及数据传送给地面中继站。 将来,无论是在卫星轨道上组装大型设备,还是利用轨道上的极小引力条件研制特殊材料,都需要机械手进行作业。在地面上控制这类机械手作业时,必须有非常便利且可靠的通信系统,将宽频带的动态图像信号在轨道与地面间自由地传送。一般容量的通信系统无法完成这一重任,这将阻碍人类对宇宙的开发。而包含卫星间光通信技术在内的卫星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 利用同步卫星广播电视节目,这是当前广播电视发展的一大特点。由于同步卫星处于地球赤道上空三万六千公里的最佳轨道上,居高临下,复盖面积大,场强均匀,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均能收看;由于是卫星直播,图象质量高,没有重影;同时卫星直播电视是利用超高频以上的频道,为传送高清晰度电视和立体电视提供了可能。因此,自  相似文献   

11.
红外地球敏感器地面标定试验的精度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卫星在轨道上的工作精度.地球模拟器是卫星姿态测量控制关键部件红外地球敏感器的一项重要地面模拟试验与精度标定设备.详细介绍了摆动扫描式红外地球敏感器整机电磁兼容性试验专用性能测试用的地球模拟器的组成和总体结构,针对用于同步和较低的轨道卫星地面测试,研究的地球模拟器针对卫星二个轨道高度35 786 km和21 500 km,采用可更换地球光阑的方案,能够提供两种地球张角(17.46°和26.54°),实现了地面上模拟卫星在太空中所看到的地球.该问题的研究对提高摆动扫描式红外地球敏感器卫星地面性能测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0月29日,大规模爆发的太阳耀斑影响了日本"回声"数据的传送。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当前表示,受太阳耀斑爆发的影响,日本"回声"数据中继卫星凌晨出现信号异常。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有关人士说,位于印度洋赤道上空约3.6万公里高度的"回声"地球同步卫星的作用是把"绿色2号"地球观测卫星发送的数据中转到日本的地面接收站。由于信号出现异常,现在"回声"卫星大部分装置已经停止运转,进入耗电最少的待机状态,等到太阳耀宽爆发停止之后,再恢复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概述地球一方面不停地从西向东自转,子夜、黎明、中午、黄昏由东向西依次周而复始地在地球上各地区循环出现,另一方面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运动着。而同步卫星又与地球同步地运动着。根据地球、卫星、太阳的运行轨道、速度和天体力学原理,我们可以计算出来,每年都有两次地球、卫星、太阳位于一条直线上。在这种状态下,太阳将以最强的电磁辐射噪声温度照射卫星地球站,导致地球站接收机收到的通信信号、电视图象和伴音等质量恶化,甚至卫星通信信号、电视图象和伴音等全部被太阳强电磁辐射噪  相似文献   

14.
首先,阐述了卫星固定业务地球站和近地空间研究业务地球站工作在8 450~8 500 MHz频段的特性参数。其次,针对卫星固定业务地球站对于近地空间研究业务地球站的干扰进行讨论,并计算保护近地空间研究业务地球站所需的保护地理隔离距离。对于近地空间研究业务地球站的保护问题,采用《无线电规则》规定的最大等效全向辐射功率谱密度计算包括非静止卫星系统和静止卫星系统在内的干扰情况。计算结果显示,为了达到近地空间研究业务地球站的保护标准,在近地空间研究业务地球站周围需要达到542~582 km的保护地理隔离距离。  相似文献   

15.
胡娟  陈文全 《电子科技》2012,25(7):136-138,141
同步轨道卫星共位是指在一个地球同步轨道±0.1°的窗口上放置两颗或两颗以上的卫星。文中介绍了同步轨道卫星多星共位的必要性和连接端站干涉测量的原理。对同步轨道共位卫星位置测量精度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连接端站干涉测量技术能够满足同步轨道共位卫星位置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美帝洛克希德导弹和空间公司研究实验室已证实有可能把一种频带极宽的激光通讯系统用于未来的卫星中继计划中。据说,设计该系统是为了高速率地把模拟信息从低轨道卫星发射到遥远的地面站去,此时把一个或多个地球同步卫星作为中继站。  相似文献   

17.
问与答     
(95)什么是卫星电视广播的同步卫星,它为什么能在天空静止不动?答:由于地球表面是弧形的,要使近似直线传播的电视信号能被远处所收到,就必须增大功率和加高发射天线。但发射天线的高度是很有限的,而且造价非常昂贵。所以人们一直幻想能有一种把天线升到高空的办法,人造卫星诞生后使这种梦想得以实现。在围绕地球运转的许多卫星中,有一类运行轨道很特殊的卫星,它的轨道处在赤道平面之内,高度在赤道上空约35800km,而且围绕地球转动的速度和地球自转的速度相等,也就是和地球在同步转动,所以从地面上观察是静止不动的。这时地球对卫星的吸引力和…  相似文献   

18.
卫星轨道精确测定是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导航服务的基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卫星上均装载了激光反射器,以厘米或毫米级精度卫星激光测距作为北斗卫星精密测轨与微波测量系统的独立外部标校手段。为增强北斗卫星的激光观测能力,上海激光测距站在白天光束监视、望远镜精跟踪、噪声滤波等方面进行了性能改进,在国际激光联测台站中首先实现同步轨道卫星白天激光观测;基于国际激光联测机制,组织国际激光测距站开展北斗卫星全球激光观测实验,获取了28个台站对北斗卫星的激光观测数据,弥补了国内台站地域局限性,为国内卫星获取国外台站观测数据提供了途径。利用全球台站激光观测数据开展了北斗卫星激光独立定轨、广播星历精度检核等研究,并将结果应用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19.
地球站是卫星传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基带信号经过调制、变频、放大等信道处理并通过天线发送至卫星,它同时接收卫星的下行载波信号,经变频处理和解调后恢复出基带信号传送给用户。卫星转发器将地球站发送来的信号放大变频后再发送回地面接收站,实现卫星的广播功能。  相似文献   

20.
读者信箱     
请问:日凌现象的成因是什么? ——承德戚炜答复:地球自转的轨道与太阳成23.5度的倾斜角,因此每年太阳会在3月21日(春分)及9月23 日(秋分)时经过地球赤道上空。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位于离地球赤道上空约36,000公里的轨道位置上,与地球保持同步转动。因此,每年春分和秋分前后,在卫星地球站所在地的每天中午时分,卫星将处在太阳与地球之间的直线上。这时卫星地球站天线在对准卫星的同时也对准太阳,使太阳产生的强大的电磁波直接投射在地球站天线上。由于太阳产生的电磁波频谱很宽,因此,对地球站来说,该电磁波是一个巨大的噪声源,对其所接受的卫星信号造成干扰从而使接收链路严重恶化甚至中断,这种现象即称为卫星通信的“日凌现象”。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