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基于水杨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合镍(II)金属配合物([Ni(II)-SAMT])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发现该电极对水杨酸根(Sal-)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性能,并且呈现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采用紫外光谱技术和交流阻抗研究了电极的响应机理,将电极应用于药物分析,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纳米多孔Ir/IrOx电极的制备及电极对葡萄糖的检测.在150μm的铱电极上采用高电位氧化和低电位还原的方法成功的制备了纳米多孔Ir/IrOx电极,并对其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纳米多孔Ir/IrOx电极对葡萄糖的直接氧化,由此得出的结果是在pH为7.6的PBS溶液中,电位0.7 V的条件下电极对葡萄糖有较快较灵敏的响应,响应电流与葡萄糖浓度在2~22 mmol/L的范围内成正比,检测限为28.1μmol/L.  相似文献   

3.
葡萄糖氧化酶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研究了一种新型介体酶电极-硫堇介体葡萄糖氧化酶电极,并系统讨论分析了PH值,底物浓度,硫堇与酶量的比值对电极响应的影响,根据Michaelis和Albery理论研究了酶电极动力学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酶电极动力学过程是饱和酶动力学和底物扩散联合控制,同时发现硫堇介体酶电极的稳定性及 重现性很好,经一个月内近600次测量,电极响应几乎不变,使葡萄糖氧化酶电极向实用化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化学掺杂法制得聚苯胺一石墨葡萄糖氧化酶电极,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电化学方法对其聚合物膜层的微观结构和酶电极的电化学响应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确认其对葡萄糖有非常灵敏的生物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5.
氨基酸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酸化学修饰电极因其电化学响应大,稳定性好且制备简单,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发展非常迅速.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氨基酸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应用情况,并对氨基酸化学修饰电板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植物油掺劣检测方法特异性不强、检测标准滞后的研究现状,通过对三电极工作原理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MSP430F5529微控制器的植物油三电极电化学参数检测系统.该系统由三电极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微控制器,以及上下位机通讯等模块构成.从电化学角度出发,采用自行设计的三电极检测电路,在循环伏安电激励信号作用下,研究其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植物油掺劣比例的加大,响应曲线变化明显,循环伏安响应图可作为检测食用植物油掺伪程度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牛白蛋白与戊二醛共价交联的方法,将 L-谷氨酸脱羧酶固定在 CO_2 气敏电极上,制成了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谷氨酸浓度的酶电极.该电极响应对谷氨酸浓度对数在谷氨酸浓度为10~(-4)—10~(-2)M 之间呈线性关系,斜率为50—52mV/decade.对电极的预处理提高了固定化酶的活性,延长了电极寿命.使得测定在300次以上电极仍有响应.寿命大于30天.将所制酶电极直接用于味精发酵液中 L.-谷氨酸的测定,分析结果与传统的瓦氏法比较相关性良好,证明该电极是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组装原位生长制备基于聚苯胺/CNTs纳米复合物修饰叉指电极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首先采用自组装的方式制备CNTs修饰叉指电极,并采用对甲苯磺酸掺杂聚苯胺,原位在修饰电极表面生长聚苯胺,制备了PANI/CNTs修饰电极;然后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修饰电极表面制备了葡萄糖生物传感器.采用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对所制备的PANI/CNTs复合物进行了表征分析;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传感器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最优化条件下,葡萄糖浓度与响应电流在0.5~30 m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响应灵敏度为62.17μA/(mmol·L-1),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检出限为0.15 mmol/L(S/N=3),并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在一定电解电位和溶液pH范围内,葡萄糖氧化酶修饰电极响应电流随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葡萄糖氧化酶修饰电极响应电流随电解电位的增加而增加,也随着溶液pH 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研制了亮绿聚氯乙烯膜涂层玻璃电极 .该电极对亮绿有良好的响应特性 ,可直接用于亮绿的测定 ,能斯特响应为 1 0 - 6 ~ 1 0 - 4mol/L亮绿 ,斜率为 48 6mV/pCEM,检测下限为 7 94ⅹ 1 0 - 7mol/L .将该电极用于催化动力学分析中测定微量锰 (Ⅱ )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分步聚合方法,制备以聚吡咯膜为载体的葡萄糖氧化酶电极,探讨该电极的生物电化学响应特性和实用性,以及电位、pH值、温度和浓度等对电极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该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0×10~6~2.0×10~2)mol/L,响应时间为9s,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高选择性,且可显著提高酶电极的耐温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修饰后银电极对卤素离子的电化学响应性质,运用电化学生长法制备了纳米银L/P(AMPS-MMA)复合物修饰银电极,再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修饰银电极的活性,用差分脉冲法研究了修饰银电极对卤素离子的电化学响应。结果表明,制备的修饰银电极表面吸附一层致密的纳米银L/P(AMPS—MMA)复合物颗粒膜,其粒径在150~200nm;基于这样一种表面结构,修饰银银电极比银电极的活性明显增大。在较宽的卤素离子浓度范围内,即10^-9-2×10^-5mo/L,还原峰电流与卤素离子浓度的对数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轴向特性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的传感器灵敏场分布的研究,建立了12电极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的轴向响应特性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利用该仿真模型研究了METC型和UMIST型传感器的轴向空间响应特性.仿真结果表明:METC型传感器内部的电场分布与二维有限元的假设相符,而UMIST型传感器在轴向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METC型传感器在激励电极和检测电极附近的灵敏度相差较大,并根据仿真结果指出了各自的适用场所.  相似文献   

14.
设计和制造了一种能用于高温、高压和强腐蚀介质中作电化学测试的Ag|AgCl参比电极;测试了该电极在常压及100℃下的电极电位稳定性及热力学行为.通过对比实验和理论结果,表明该电极具有Ag|AgCl电极本身赋予的热力学性质,其电位响应及稳定性良好,能满足电化学测试对参比电极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将聚乙烯醇(PVA)静电纺丝到裸铂电极表面,分别采用扫描电镜法、循环伏安法、电流时间曲线法、交流阻抗等方法对该电极进行表征.研究了过氧化氢在该聚乙烯醇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聚乙烯醇纳米纤维膜呈现出理想的疏松多孔的网状结构,极大地增大了电极的有效表面积;在pH=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相比裸铂电极,聚乙烯醇纳米纤维膜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的响应电流有明显的提高,过氧化氢的浓度在7.8~2 900μmol/L范围内,与其还原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达1.1μmol/L.该聚乙烯醇修饰电极可以作为电化学无酶传感器用于低浓度过氧化氢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使用波长635 nm的连续激光照射多壁碳纳米管-二氧化硅-硅(MWNTs-SiO2-Si)结构,观察侧向光伏随时间变化的瞬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光电压的饱和时间随着激光照射点距离两电极的距离变化而不同;照射点距离电极越远,电压达到饱和所需的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沉积法将四氨基钴酞菁(CoTAPc)修饰于石墨电极(GE)的表面得到GE-poly-CoTAPc修饰电极,用该电极对不同浓度H2O2溶液进行循环伏安和计时安培分析.结果表明,H2O2在GE-poly-CoTAPc电极上比在裸GE电极上的起始氧化电位明显负移了0.18V,峰电流Ip增加了150.5 μA,GE-poly-CoTAPc电极可用作过氧化氢的响应电极.工作电压为1V时,计时安培法分析得出Ip与H2O2的浓度在19.48~194.8 μM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4.72μM.GE-poly-CoTAPc修饰电极在H2O2溶液中平行20次计时安培分析发现电极的检测下限仅下降了1.1%,表明修饰电极具有优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制备了以N-(苯并〔1-3〕二噁茂-5-亚甲基)-1H-苯并咪唑-2-甲酰肼为载体的PVC膜电极.结果表明:该电极对铬(Ⅲ)离子在10-1~10-6 mol/L的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响应性能,响应斜率为22.9 m V/decade,检测下限为4.6×10-7 mol/L.电极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重现性和稳定性,能在p H值为1.13~6.15的范围内和体积分数小于20%的乙醇溶液中使用.可用于水样品中铬含量的直接测定和电位滴定Cr3+的指示电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丝素作为酶的固定化材料 ,以丝网印刷一次性碳电极为基础电极 ,经化学修饰二茂铁后 ,将含有多酚氧化酶的蘑菇萃取蛋白固定于其表面以制作酶电极。该酶电极具有良好的分析性能 ,对其底物邻苯二酚或多巴胺有良好的响应 ,线性范围为 2× 10 -8mol/L至 2× 10 -2 mol/L ,响应速率快 ,在 30秒内即可达到95 %稳态电流 ,该电极有较好的重现性 ,变异系数为 2 .7% ,且可保持 10天以上的工作寿命。该电极在富含水分的低温环境中可保存较长的时间 ,因此可望在此研究基础上实现其商品化  相似文献   

20.
在碳糊中加入CdTe量子点制成修饰电极(CdTe/CPE),并研究了多巴胺(D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pH 7.0 PBS缓冲液中,电极上的CdTe量子点对DA的氧化还原呈现明显的电催化作用,电催化过程为表面吸附控制过程.闭路吸附时间为60s达到饱和,此电极可用于测定DA,响应迅速(1.5 s).峰电流与DA浓度在4×10-4-5×10-5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灵敏度高达0.061 9 A·L/mol,检测极限可达1.4 × 10-6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