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结构与装填条件对二级轻气炮发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管小荣  徐诚 《弹道学报》2005,17(2):74-79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值计算方法进行求解,实现了二级轻气炮发射过程的理论计算,并以25 mm/100 mm二级轻气炮为基本模型,计算了其在多种不同结构参数和装填条件下的一系列发射过程.通过对大量计算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结构参数和装填条件对二级轻气炮发射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给出了一些提高二级轻气炮发射性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诺·格公司的RQ-8火力侦察兵无人机已发射两枚试验火箭.这是首次从自主无人直升机上成功发射武器.除实施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外,这次试验使该无人机增添了完成攻击任务的能力.这次试验增强了美国海军和陆军对火力侦察兵UAV武器化方面的兴趣.这次火力侦察兵UAV发射了两枚7cm Mark 66非制导火箭.火力侦察兵起飞后,飞行了大约16km到达发射靶场,在那里发射了首枚火箭.在首次发射期间,火力侦察兵UAV以大约64.4km/h的速度向前飞行.在当天晚些时候发射了第二枚火箭,当时火力侦察兵UAV提高了飞行速度,达到83.7km/h.该武器的装载、任务规划和…  相似文献   

3.
为了能够对发射平台在火箭加注和发射过程中的应变进行实时监测,提出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平台应变测试方法,通过在发射平台关键位置布置光纤光栅传感器,建立一套火箭活动发射平台应变监测系统.系统通过了火箭发射任务的检验,完整获取了2次加注发射过程中的平台应变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并与应变电测结果进行比较,数据有效且可表征火箭起飞前后的各个状态及平台的承载状态.试验结果表明,光纤光栅可用于火箭发射过程中发射平台的应变测试,可为建立平台健康管理系统和平台可靠性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发射 H-1火箭的目的、H-1火箭的研制概况和技术性能数据。介绍了实验型测地卫星、业余爱好者卫星和磁悬浮轴承飞轮实验装置,这次试验相当于一箭三星试验。宇宙开发事业团计划于8月1日从种子岛发射扬发射一枚 H-1二级运载火箭(1986年8月13日已发射成功——译注)。下面分述发射该火箭的目的,性能和满足性能用途的有效载荷的内容等等。  相似文献   

5.
CZ-2F火箭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运载火箭,且是唯一在发射场"发射一发备份一发"的火箭.首先介绍了CZ-2F单发火箭的优化流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空间站后续任务两发CZ-2F火箭在发射场的"串行"和"并行"测试发射流程,并对"串行"和"并行"两种测试发射流程进行了比较.综合"串行"和"并行"测试发射流程的优缺点,提出了...  相似文献   

6.
2枚火箭同时发射时火箭炮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轮式多管火箭炮,采用动力学仿真的方法对2枚火箭同时发射时火箭炮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基于燃气射流分析、发射动力学仿真和火箭初始扰动计算的火箭炮动态特性数据,结果表明2枚火箭同时发射能保证该火箭炮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火箭射击密集度,为火箭炮2枚火箭同时对称发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格林尼治时间 2 0 0 2年 1 1月 2 5日晚 2 3时 0 4分 ,俄罗斯赫鲁尼切夫国家科研生产中心研制的质子号 K运载火箭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执行一次商业发射任务时 ,由于火箭上面级发生故障 ,导致 SES- Astra公司的商业通信卫星 Astra- 1 K没能进入预定轨道。火箭将卫星送入了 1 75 .5 km高、倾角 5 1 .6°的停泊轨道。这颗卫星由阿尔卡特空间公司研制 ,质子号 K火箭由国际发射服务公司提供 ,它代表俄罗斯与卫星制造商和卫星运营商签署了发射合同。此次质子号 K运载火箭上使用的上面级是由俄罗斯能源航天运载火箭集团研制的 DM…  相似文献   

8.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中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在火箭发射过程中活动发射平台承受着最严酷的燃气流场环境.为全面掌握活动发射平台在发射环境下受燃气流的烧蚀和冲刷状态,基于长征五号火箭发射燃气动力学仿真预示结果,设计了一种有效的飞行任务搭载测试方法,获得了实际任务火箭发射过程中活动发射平台典型位置的压力、温度、热流密度等热学环境载荷数据,据此提炼出长征五号活动发射平台燃气流载荷的设计边界,证实了活动发射平台目前热防护措施和结构强度设计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正>莫斯科时间2015年5月16日8时47分,俄质子号M火箭搭载墨西哥通信卫星MexS at-1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火箭一、二子级发动机工作正常,在火箭飞行至第497 s、上升至161 km高度时,三子级发动机出现故障,火箭偏离预定轨迹,遥测信息传输中断,火箭自动发出发动机关机指令,三子级未成功分离,发射失败。发动机紧急关机后,火箭三子级、微风M上面级与有效载荷开始下降,在西伯利亚上空大气层烧毁,  相似文献   

10.
围绕全球低倾角轨道中小型卫星发射服务的市场需求,为推进该领域的发射服务市场开发,开展了业务研究.对低倾角轨道的定义、分类和对应低倾角低轨及高轨发射服务的特点进行论述.分析了低倾角中小卫星发射服务市场情况.围绕发射方式、火箭选型、发射点选择等问题,设计了一组针对该领域市场的发射服务方案.给出了针对该领域市场的发射服务业务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黄莉 《航空兵器》2005,(5):51-54
火箭箱式发射时,燃气射流对箱体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采用试验方法研究发射过程箱体的动态变形情况,可以直观地了解发射过程对箱体的影响。文中介绍了一种箱体应变测量的方法,并根据测试得到的箱体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初步分析,对今后箱体的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应用ADANS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了多联装发射车不同射击顺序和不同射击时间间隔的仿真用户菜单和对话框,分析了不同射击顺序和不同射击间隔下,火箭弹和发射管的起始扰动,为优化射击顺序和射击时间间隔,提高射击密集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运载火箭空中发射的分离运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运载火箭的空中发射,不可避免地要分析载机与运载器的分离过程。针对机载发射方案的要求,提出运载器与载机实现空中分离的方案,并建立相应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分析了分离过程中运载器的纵向运动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过程结束后,运载器的运动参数可以满足机载发射方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对长细比较大的倾斜发射式火箭弹,在进行发射动力学计算时,除考虑外部影响因素外,还应该考虑火箭弹弹体自身的弹性变形引起的横向振动对起始扰动的影响.为了研究某型火箭弹的横向振动特性对发射过程俯仰角运动的影响,采用传递矩阵法建立了火箭弹的横向振动模型,分别进行了多刚体和刚柔耦合发射动力学仿真.通过发射动力学仿真结果及试验测试结果对比,发现弹体的横向振动特性对该火箭弹发射过程中俯仰角方向运动具有比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弹管间隙是影响火箭炮初始扰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依据某多管火箭炮的实际结构,建立了发射动力学模型。应用动力学显式有限元理论对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获得了不同弹管间隙条件下影响火箭炮初始挠动的相关参数。通过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到了火箭炮初始挠动随着弹管间隙变化的趋势,为火箭炮结构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将火箭发射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火箭在发射过程中的运动将是全系统运动的一部分,且体现车体、回转及起落部分对火箭运动的影响,对所建立的综合性弹道模型,开发出了系统软件,并在国内首次计算出40管122毫米火箭起始扰动,其量级与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某多管火箭炮发射动力学模型(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管火箭炮发射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过程,把它简化为由车体、回转机、起落部分和火箭弹组成的力学系统,采用多体动力学模型,在半约束期,系统简化为11个自由度,在全约束期,系统简化为9个自由度.运用速度矩阵法推导了火箭弹与火箭炮运动相耦合的动力学方程.提出了燃气射流冲击力在迎气面上的积分算法,为分析计算火箭弹离轨时刻的空间姿态和发射架振动提供了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为准确得到航天发射场人因失误概率,以我国航天发射场安全评估为背景,基于认知可靠性和失误分析方法,开展航天发射场人因可靠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结合航天发射场特点对共同绩效条件(common performance condition,CPC)进行改进,采用模糊方法处理CPC到控制模式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出环境影响因子值的概念,建立航天发射场HRA定量分析流程,并针对火箭吊装过程进行了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计算航天发射场任务作业中的人因失误概率,可为航天发射场人员安全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舰载多管火箭武器动力学仿真的方法,以减小火箭弹初始扰动与定向器振动为决策目标,对武器系统装在舰船各部位时的发射过程进行了数字仿真,获得了比较有益的数据,从而给出了火箭武器系统的舰面配置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