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不同网格密度的齿轮强度仿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齿轮强度的精确仿真和分析是齿轮优化设计和参数反求的前提。采用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创建了精确的轮齿几何模型。在对两类网格模型仿真结果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消除舍入误差的必要性。在消除模型舍入误差的条件下,分别对不同网格密度等级的齿轮模型的齿面变形、齿根应力及分布进行数值仿真。对照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并得出了如下结论:网格的密度等级对齿面最大变形的仿真结果有较大的影响;而对齿面平均变形、总变形和齿根应力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2.
双圆弧齿轮传动系统失油润滑瞬态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圆弧齿轮传动系统失油润滑后的生存能力依赖于瞬态温度场分布和系统摩擦副热变形量.建立了双圆弧齿轮传动系统在失油润滑条件下的热源、热阻、对流换热系数计算模型,模型考虑了辐射换热效应以及传动系统热物性参数的非线性特征.基于稳态温度场分析结果,结合传热学、摩擦学、齿轮啮合原理以及热变形理论,利用所建模型计算了在失油润滑条件下双圆弧齿轮传动系统的瞬态温度场、摩擦副的热变形.根据计算结果确定传动系统中的危险零部件,为其生存能力的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气瓶用钢管在调质热处理过程,为保证温度分布均匀,需采用钢板封堵钢管两端.为验证采用Q235钢板封堵钢管开展热处理的工艺安全性,利用体积微元法,提出了钢管热处理过程热变形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仿真分析模型,开展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封堵钢板最大塑性变形为25.6mm,封堵钢板及钢管最大应变均小于极限应变,仿真结果表明,上述热处理工艺可安全实施.热处理完成后实测封堵钢板变形值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所提仿真分析方法的正确性.结合所提出的温度场分析方法,分析了热处理过程中转炉时间段钢管温度变化,得到了不同测点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为热处理工艺改进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4.
研究数控加工精度优化控制问题,由于滚齿加工过程中机床关键部件发热导致主轴热变形、实际加工点发生偏移,引起齿轮加工误差.针对零传动数控滚齿机存在的热误差,对机床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确定热误差形成的原因和关键热源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分别在工件轴向、水平径向和滚刀轴向针对热变形量与热源点温度关系建立非线性误差补偿模型.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建模,并结合贝叶斯理论,实现了估计系统噪声水平,同时提出确定模型超参数的方法,将超参数搜索范围限定在二维直线上,可避免搜索的盲目性,时间开销小于传统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比常用最小二乘法有更好的误差拟合效果且效率较高,模型输出值作为误差补偿量可有效提高齿轮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5.
在汽车变速器齿轮加工过程中(热处理前和热后),为了保证齿轮啮合质量完全达到产品图样要求,目前我公司通常是在双啮仪采用标准齿轮与加工零件进行啮合,检查齿轮磕碰伤及控制中心距。  相似文献   

6.
孙晓鹏  何鑫  王振燕  李娇娇  陈腾  董雨 《软件学报》2020,31(10):3280-3294
基于位置动力学提出局部各向异性的薄壳收缩变形方法.首先针对基于位置动力学变形模拟方法的材质局限性的不足,提出薄壳收缩变形的弹性变形能,实现了多材质的弹性收缩变形.其次,针对薄壳收缩变形过程中的抖动问题,给出适当的弯曲能系数,实现了稳定的收缩变形.第三,针对薄壳局部类球面结构收缩变形缓慢且细微的不足,定义了局部各向异性ARAP变形能等,实现了薄壳局部类球结构的快速、显著、稳定的收缩变形.最后以轴向平行包围盒与非渗透滤波器作为碰撞检测的预处理,剔除不可能发生碰撞的图元对,提高了收缩变形过程中的碰撞检测效率.相关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薄壳收缩变形算法适用于多种材质模型以及多种各向异性能量,且有效地解决了抖动及局部类球结构收缩变形缓慢且不显著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种人脸图像局部变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像局部变形是指仅在图像的一小部分区域内做变形,改变某些局部范围的特征,同时保持其它区域不发生变化。目前常用的图像变形方法基本上考虑的是图像的整体变形,在直接运用于局部变形时效果不佳。文章提出了一种人脸图像局部变形方法,它首先在局部变形区域内确定特征点和影响半径,然后计算出区域像素点几何位置的变化,最后使用双线性插值原理进行灰度赋值。该方法可以获得很好的人脸局部变形效果,具有连续性好、算法简洁、实时互动等优点,在人脸识别领域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病毒变形技术的出现产生了大量的变形病毒,传统的病毒检测系统在变形病毒检测方面不尽人意.针对该现象,提出了一种消除病毒变形的零转换技术,其中包括消除病毒变形技术常用的垃圾代码的插入、变量重命名、等价语句替换、跳转指令的利用和语句重排等变形转换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从很大程度上降低病毒变形的个数,程序语句可能出现的平均转换形式个数从转换前的10<'43>降低到10<'3>,达到了提高病毒检测系统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网格变形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网格变形作为一种几何模型交互编辑技术在几何建模和计算机动画中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保细节的网格变形特别是微分域网格变形一直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从骨骼变形、曲面变形、空间变形3个方面,结合近年来网格变形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对各种典型的网格变形算法的算法思想、特点、局限性的描述和比较,提供该领域研究现状的系统综述。并对网格变形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变形病毒的发展伴随着病毒的发展史,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变形病毒发展经历了加密病毒、单变形、准变形、完全变形病毒,一直到现在的网络变形病毒阶段。与变形病毒紧密相关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如解密技术、网络技术、各种数学算法等,它们的发展也加速了变形病毒的无穷更新变种。同时,这对反病毒技术的变革和更新换代不断地提出新挑战。文章中对变形病毒的解决策略就是以网络蠕虫的变形为分析例子。  相似文献   

11.
变形病毒将成为未来计算机病毒发展的趋势,研究病毒的变形技术及变形引擎十分必要.在概括病毒变形技术的原理和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变形引擎的基本结构和流程,给出了一种变形引擎的具体实现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其中各模块的功能和算法,同时也对其中涉及到的指令剥离、指令相关性分析以及随机数生成等关键技术的实现进行了讨论,最后对通过该引擎变形后病毒的抗查杀能力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随着几何造型、计算机动画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曲线的自由变形技术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获得更多有趣、逼真的变形效果,提出基于渐进迭代逼近与主顶点方法的曲线局部变形算法。方法 给定数据点集,首先采用渐进迭代逼近方法或是基于最小二乘的渐进迭代逼近方法产生待变形曲线;其次对待变形区域使用延拓准则,基于主顶点方法与待变形曲线的形状信息选取控制顶点进行调整;最后对调整后的控制顶点运用局部渐进迭代逼近方法生成逼近曲线,得到期望的变形效果。结果 此变形操作借助于局部渐进迭代逼近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活性。通过茶壶、面部轮廓、手等数值实例,表明了该方法可以得到良好的变形效果。进一步地,借助于叠加变形还可以得到整体的、周期的、伸缩的等各类更加丰富的变形效果。结论 本文研究渐进迭代逼近在曲线变形上的应用,将主顶点方法引入曲线的变形之中,把两者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渐进迭代逼近与主顶点方法的曲线局部变形算法。该算法不仅具备渐进迭代逼近方法的收敛稳定性,且借助于主顶点方法,可以得到较好的变形效果。该方法适用于曲线的局部变形,丰富了曲线的变形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保持三维模型表面细节和模型体积,提高模型变形的真实感效果,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最小化的近刚性保体变形方法.首先对模型进行Laplacian变形,在此基础上,通过极分解求解曲面局部区域三角形的旋转变形,构建模型刚性变形能;然后通过模型体积积分离散化将模型体积变形约束转化为模型曲面变形约束,构建体积变形能;再通过衡量约束点的位置变形误差构建约束变形能.在最小二乘意义下最小化上述加权变形能,获得模型变形结果.实例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够在线性的算法效率下获得近刚性保体变形效果,为模型的真实感变形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一、叶片结构特点 该叶片材料为30CrMnSiA,经热处理后,其强度相当大,且从零件的结构来看,后缘的导圆半径仅为0.1mm,属于典型的薄壁件,易产生加工变形,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5.
将摄像测量方法应用于大型风力发电叶片力学实验的变形测量中.叶片在发生大幅度整体变形的同时发生微小的屈曲变形,这给测量带来了很多问题,为此提出并联式组网测量的方法.固定像机大视场远距离交会测量整体变形;相对固定的立体像机小视场近距离交会测量叶片上每个长约3m的局部段的屈曲变形,并且跟随叶片上待测量区域移动.所有像机并联式组网,同步触发.测量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还有像机标定和畸变校正、格网点和黑白标志块的高精度半自动提取、坐标系的统一等.实验结果表明:整体变形的测量精度优于0.5mm,屈曲变形中网格点三维坐标的测量精度优于0.1mm;系统搭建相对简便、测量内容丰富、范围广、精度高、且能供事后处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应变式传感器弹性体的选材及热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造高精度的应变式传感器最重要的问题是弹性体的质量,而对于弹性体的质量的好坏,其原材料及热处理工艺是关键。本文对弹性体原材料的选材和三种典型代表材料的热处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赖志豪  康宝生 《微机发展》2007,17(10):120-122
二维物体变形技术在计算机动画、工业造型设计、科学计算可视化、电影特技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效果不错的算法,文中对这些算法进行了分析,对二维物体变形技术做了较全面的综述,探讨了现有二维物体变形技术中需要改进的关键问题,并给出了变形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基于特征的三维移动平滑变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字图象变形是图象处理领域中的一个热点,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通过对基于特征变形算法的分析,在三维体素数据模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的散乱点三维变形算法。在算法中首先采用移动平滑插值函数实现对变形扭曲的拟合,其次采用融合等方法提高变形的精度和效果,最后通过试验表明该算法是可行的。该算法不但可以实现三维变形,而且可以用于二维影像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针对除冰机构的优化设计,在Solidworks软件中对其齿轮传动机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其齿轮传动机构在静力载荷作用下的应力、位移和应变等情况。从分析结果看出,在Solidworks软件中对齿轮传动机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可以查看齿轮变形情况,为齿轮传动机构的后期改进及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可以有效节省设计的费用,同时也为除冰机构后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基于矩形角点几何变换的畸变图像校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数码相机等数字设备拍摄图像时,所拍摄的图像经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形,这种变形可能会导致识别软件中的后续处理失败,从而使图像无法被识别。为了使普通的识别软件能够对数码相机等拍摄的图像进行识别,有必要对其进行校正。针对大部分畸变图像是倾斜变形和透视变形,采用类似倾斜变形图像的几何校正算法,分两步实现图像的校正。实验表明,该方法对于倾斜变形和透视变形有良好的校正效果,以便于后续的图像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