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引言随着3G建设的不断升温,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 3G制式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会在我国大量推广应用。直放站作为无线移动网络覆盖的补充设备,因其组网灵活、经济实用,在2G网络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TD-SCDMA直放站也将在TD-SCDMA网络覆盖建设中发挥作用。TD-SCDMA因采用TDD制式及智能天线等技术,与2G系统在技术体制上有较大的区别,其直放站应用的网络优化问题也有与2G系统、WCDMA系统不同的特殊性,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TD-SCDMA直放站工程的应用效果。虹信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直放站厂商之一,在多年的直放站生产制造和无线网络覆盖解决方案实施的过程中,摸索积累了大量经验。本公司作为第一家加入TD-SCDMA联盟的直放站设备商,以其自身的技术实力获得了两项TD-SCDMA直放站领域相关的发明专利,使直放站的覆盖距离、干扰等难题得到妥善解决,并保证了直放站与宿主基站信号的同步,成功实现了直放站射频信道上下行信号的准确切换。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TD-SCDMA时域信号帧结构的介绍和直放站时域切换特性分析,指出了利用TD-SCDMA信号源和高精度频谱仪对TD-SCDMA直放站时域切换特性进行测试的两种方法,并分析了测试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介绍了TD-SCDMA直放站和射频拉远单元RRU的原理与应用环境,并在基于应用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直放站与RRU的优势与缺点,预测了未来TD-SCDMA网络的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4.
第三代移动标准TD-SCDMA系统的上下行切换在同一载频的不同时隙上进行,所以TD-SCDMA直放站必须考虑上下行切换同步问题,本文通过加入时钟同步控制设计,利用快速的数字处理芯片FPGA,实现了TD-SCDMA直放站基带同步控制模块。  相似文献   

5.
TD-SCDMA系统中,为了满足直放站的覆盖范围,避免直放站对系统的干扰,甚至引起切换失败,信号的总传输时延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根据直放站的实际应用形式,提出了计算TD-SCDMA直放站传输时延的系统模型,计算了光纤、电缆和空气介质的传输时延.根据TD-SCDMA系统上行同步检测对最大时延的要求和联合信道检测技术对时延差的要求,给出了施主链路、分配链路的最大距离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直放站对联合检测算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D-SCDMA系统使用了联合检测技术来消除符号间干扰(ISI)和多址干扰(MAI)。分析加入直放站后的信道模型和直放站对联合检测算法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在TD-SCDMA标准中使用直放站不影响联合检测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刘道生 《光通信研究》2007,33(1):46-47,53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简称3G)系统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3G牌照的即将发放,无线网络的建设和优化及TD-SCDMA直放站的广泛应用必不可少.本文介绍了一种简便实用的解决TD-SCDMA直放站实现同步和上下行切换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引言 在信息产业部相关部门组织下,已有三家运营商在全国三个城市保定、厦门、青岛组织TD-SCDMA的规模试验网测试,引起了通信界对TD-SCDMA技术及其应用的高度关注。直放站是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优化的主要手段之一,直放站不但能增加网络覆盖(室内和室外),而且还可以增加空闲基站的话务负荷,分摊基站话务量以及优化系统参数等,直放站使用直接降低了网络建设和运维的成本和难度,受到各方面的认可。TD-SCDMA直放站与其他移动通信系统直放站一样,在网络中不可缺少,正确合理地使用好直放站可以提高网络利用率,从而实现建设一个有竞争力的移动通信网络的目标。本文从直放站的基本原理出发,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对于无线覆盖的弱信号区、盲区和边远地区,直放站是一种低成本、易部署的有效解决方案。TD-SCDMA直放站将在TD-SCDMA网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TD-SCDMA系统是TDD工作方式,和传统的FDD制式不同,TD- SCDMA直放站需要控制信号来控制设备内的射频开关,完成上下行切换。TD-SCDMA系统中有两个上下行切换点,分别被称为第一转换点和第二转换点。第一转换点位于下行导频时隙  相似文献   

10.
从自主创新探讨TD-SCDMA系统 RRU和直放站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代分布式基站(基带拉远)的推出,将使得分布式基站(RRU)在今后的TD-SCDMA网络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直放站在网络中仍然会有所应用,直放站仍然是各种基站的有效补充。从自主创新的观点出发,着重讨论了TD-SCDMA系统RRU和直放站等设备在网络中的应用及对比。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国自主研发的世界三大3G通信系统TD-SCDMA的商用需求,详细介绍了经济简便的通用开放接口标准-CPRI规范以及其在TD-SCDMA系统中的灵活应用,并研究了在TD-SCDMA分布式直放站系统中应用CPRI规范的多样方式。随着TD-SCDMA规模试验网逐渐扩大,对基于CPRI协议的分布式直放站的研究将为其产品节约大量成本,提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并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TD-SCDMA数字直放站的方案研究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TD-SCDMA数字直放站的工作原理和信号流程,结合数字中频和CPRI协议规范,提出了数字直放站的设计方案.并对其中的关键模块,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3.
在TD—SCDMA系统中,直放站实现低成本的室内覆盖和减少信号盲区,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放站系统要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控制信息的交互,无线通信控制方案的实现是直放站系统开发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基于成熟的TD—SCDMA终端基带芯片的直放站无线通信控制方案,需要对硬软件配置做出相应的调整。通信控制方案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协定无线通信模块与直放站监控系统的串口通信接口,设计串口通信软件模块,串口通信协议的设定后,就可以经济、并快速地完成无线通信控制方案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直放站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中核心技术的影响,从而讨论了其具体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介绍了下行同步精度及稳定度在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直放站应用中的重要作用,然后结合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对特征窗捕获匹配和相关解调两种同步算法的仿真结果,从算法原理上比较了这两种同步算法的抗干扰性能.最后根据仿真统计结果结合直放站实际应用状况分析了两种同步算法的优缺点和适用环境,并根据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良意见.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oposes a repeater for boosting the speed of interconnects with low power dissipation. We have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at 45 and 32 nm technology nodes. Delay and power dissipation performances are analyzed for various voltage levels at these technology nodes using Spice simulation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delay and power dissipation are observed compared to a conventional repea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high-speed low-power repeater has a reduced delay for higher load capacitance. The proposed repeater is also compared with LPTG CMOS repeater, and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repeater has reduced delay. The proposed repeater can be suitable for high-speed global interconnects and has the capacity to drive large loads.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卫星导航转发式欺骗干扰中转发信号存在负延时需求而工程上又无法实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负延时补偿方法。该方法根据预设欺骗位置,通过转发式欺骗干扰延时算法,获得各卫星信号通道所需转发延时量;然后基于接收机钟差最小化原则选取最优的延时修正量添加到所有通道的转发信号中。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影响接收机的定位结果,消除了负延时无法实现的问题对转发式欺骗干扰的限制。  相似文献   

18.
The design and performance of an experimental 800 Mbit/s repeater for four-level digital transmission over a coaxial cable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800 Mbit/s digital system exceeds the 60 MHz analog system, both in capacity and in economy. The repeater is designed to operate in repeater housings located at 1.6 km maximum spacing to be compatible with the 60 MHz analog sytsem. A nonredundant four-level line code has been employed, using a newly developed quantized feedback dc restoration technique. The most important item in realizing the high-speed multilevel repeater is the reduction of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A simple quantized feedback scheme and an adjustable three-tap transversal equalizer have been used to compensate for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The experimental repeater has been tested for 1.1-1.7 km repeater spacings using 2.6/9.5 mm coaxial cab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n 800 Mbit/s repeater with 1.6 km maximum repeater spacing is feasible.  相似文献   

19.
王岚峰 《电信科学》2007,23(6):68-72
本文通过分析TD-SCDMA同频组网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引出了目前常用的TD-SCDMA频率规划方案以及TD-SCDMA标准中引入的N频点组网方案。并与实际工程经验相结合,说明TD-SCDMA在网络规划过程中需要特殊考虑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