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 目前在运行中SN10—10型少油断路器,放油螺栓处常常渗油,严重影响着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清洁,实为运行人员所讨厌,对此我们进行了改进,运行实践证明改进后的放油螺栓,消除渗漏效果较好,特介绍如下。 一、渗漏油原因 1.据运行观察渗漏油的主要原因是放油螺栓处有缝隙。放油螺栓经多次拧动后螺纹间隙逐渐增大,渗漏油越加严重。 2.放油螺栓尼龙垫密封不严,用胶垫也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2.
SN8—10和SN10—10型少油开关是常用的10千伏开关,但在使用过程中都有渗漏油的现象,其主要渗油部位之一是放油阀,这种影响安全发供电的缺陷必须消除。我们通过近几年的检务工作,发现开关原来的放油阀是采用红钢纸密封,在密封处即使稍有一点不平也  相似文献   

3.
<正> 一般SN10—10型少油断路器的渗油现象经常是出现在放油孔螺拴和基座与支座的接触面处。我们对这两处的密封作了如下探讨与改进。  相似文献   

4.
<正> SN10—10型少油断路器原有放油阀的结构如图1,在运行中放油阀渗油现象很普遍。多数的渗油是由螺栓中的螺纹渗出的。 经多次研制和比较试验得出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密封性能可靠,能完全满足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SN10-10少油断路器渗漏油问题,对基座转轴密封、放油螺栓孔密封及定位止钉孔密封可选用的几种密封方案,作了各种对比试验,取得了成效。本文详细介绍了试验工作、结果及分析意见,并介绍了该厂,在提高SN10-10各固定密封上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 目前,发电厂、变电站10kV户内配电装置中运行的少油断路器,最常见的是SN10—10型。其缺点是渗漏油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和清洁,给维护带来很多麻烦。 通过分析,渗漏油原因是油缓冲器底座与放油螺栓有间隙。经多次拧动,加之断路器频繁动作,内部油汽产生巨大压力,漏油  相似文献   

7.
<正> 在电力系统中运行的SN8—10及SN10—10型断路器,经常出现一些传动部件损坏的现象。如断路器内外拐臂连接轴折断,绝缘拉杆调节罗栓丝扣滑牙,内拐臂在固定缓冲橡皮处开裂,断路器内部一些传动部件损坏和变形,以及油缓冲器底部渗油。这些现象直接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进行,给安全生产造成威胁。 为了消除SN8—10及SN10—10型断路器在运行中出现的故障,笔者曾对我厂一部份SN8—10及SN10—10型断路器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这些传动部件的损坏都是与“H尺寸”的调整有关,在受到强烈运动力  相似文献   

8.
过去我站正在运行的油断路器、互感器,由于各部件密封处的结构不严,个别零件不配套,工艺不良或用料不当等原因,造成了油的渗漏。同时各类设备(除主变压器外)都存在着取油样不便的缺点。例如多油户外2-35型断路器的铜质球型阀门,有三处密封常易漏油。由于过去只采用修修补补的办法,始终没能解决问题。特别是定期取油样工作很容易造成阀门根部的变位而漏油。要消除还得停电,把油全部放出才能进行,工作十分麻烦。 DW1-35型断路器有一只简易阀门,它与油有一个密封点,堵芯和阀门本体结合处,因堵芯与油门嘴内壁空隙太大,胶垫大了放油时出油困难,小了胶垫易坏,因此工作放油或取一次油样至少有一个阀门垫损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彻底解决SN10—10型少油断路器的渗漏油问题,我们对其最容易造成渗漏的部位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密封结构作了改进。 SN10—10型少油断路器基座小转轴处密封,原是选用带骨架J型油封圈,但其配合又选用D_6。我们认为,这样不可能形成侧面密封,只能靠密封圈端部与基座φ30孔底形成密封,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一则带骨架J型油封圈是靠外侧与φ30孔壁形成密一封,二  相似文献   

10.
<正> 渗漏油,是SN10—10型少油断路器仍未能很好解决的一个问题。我厂防止渗漏油攻关小组,对SN10—10型少油断路器的密封结构作了一些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介绍一下我们的看法和改进办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胡建强 《变压器》2001,38(4):41-41
本文介绍充油电气设备堵漏的几点做法,以期对创建无渗漏变电站有所帮助。    (1)钟罩油箱焊缝处有砂眼    对于平面接缝处渗油可直接进行焊接。对于拐角及加强筋连接处渗油则往往渗漏点查找不准,或补焊后由于内应力的原因再次渗漏。对于这样的渗点可加用铁板进行补焊,两面连接处,可将铁板裁成纺锤状进行补焊;三面连接处可根据实际位置将铁板裁成三角形进行补焊。此法也适用于套管电流互感器二次引线盒拐角焊缝渗漏焊接。补焊时应注意将互感器二次电缆及引出线瓷套用石棉绳缠好,避免补焊时因高温将导线及胶垫烧坏。    (2)低压侧套管渗漏    其原因是受母线拉伸和低压侧引线引出偏短,胶珠压在螺纹上。受母线拉伸时,可按规定对母线用伸缩节连接;如引线偏短,可重新调整引线引出长度;对调整引线有困难的,可在安装胶珠的各密封面加密封胶;为增大压紧力可将瓷质压帽改换成铜质压帽。    (3)高压套管升高座或人孔法兰渗油    这些部位主要是由于胶垫安装不合适,运行中可对法兰进行施胶密封。封堵前用堵漏胶将法兰之间缝隙堵好,待堵漏胶完全固化后,退出一个法兰紧固螺丝,将施胶枪嘴拧入此螺丝孔,然后用高压将密封胶注入法兰间隙,直至各法兰螺丝帽有胶挤出为止。    (4)气体继电器连管不合适引起渗油    将气体继电器储油柜一侧连管取掉,按要求将气体继电器与变压器油箱连管进行连接,储油柜侧连管改用波纹伸缩管连接,这样即可消除由于连管不合适产生的渗漏。    (5)放油阀关闭不严    我们采取的办法是不放油进行更换。首先,对新阀门进行渗漏试验,合格后方可更换。更换前做一锥形软木塞,以能堵住放油阀管为宜。关闭变压器本体对外各阀门,用滤油机对变压器进行放油,直到放不出油为止(实际放油量很少)。此时,变压器内已形成负压。首先关闭放油阀,在松开螺栓时,按对角方向先退出两个螺栓,然后用铁丝将阀门拧好,最后将剩余的两个螺栓松开,退出上角的一个螺栓,准备好软木塞,用克丝钳剪断铁丝阀门即可退出。这时用准备好的软木塞将放油管塞住,清除法兰后上胶,将胶垫固定在合适的位置,然后将新阀门用法兰上部的一个螺栓带好,拔下软木塞,紧固阀门螺栓,阀门更换完毕。    尽管变压器渗油部位很多,但渗漏原因归结起来主要只有两条:①焊接遗留砂眼;②胶垫安装不当。根据渗漏部位实际情况,采取焊堵相结合会收到良好的堵漏效果。  相似文献   

12.
SN10-10型油开关在网中已普遍使用。但该开关在检修后的参数测试中出现直流电阻变大,却是个棘手的问题。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逐步找到了引起SN10-10型油开关直阻变大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使SN10-10I型油开关检修后的直阻控制在100 M ,SN10-10II型油开关直阻控制在60 M ,提高了断路器检修的质量,达到安全可靠运行的目的。1 SN10-10型油开关直阻大的原因 (1) 滚动触头上的弹簧压力不够。 (2) 开关在灭弧中产生游离碳,使绝缘油变黑、油质变差,绝缘性能降低。 (3) 绝缘油质差,污垢多,使可动接触子、固定接触子、滚动触头等表面在…  相似文献   

13.
我厂30万千瓦机组使用的SN10-10型开关存在着渗油漏油严重、回路电阻不稳定等多种缺陷,通过了查多和改造消除了缺陷,具体措施如下: 一、消除渗漏油方面 1.拐臂轴封渗漏油:我们在油封内侧加装一个φ30×20×2毫米的硬质耐油橡胶垫圈或聚四氟乙稀,压圈不宜过紧,保持垫圈有一定的弹性强度。2.放油孔渗漏汕:将原来的3毫米红纸垫图改用硬质耐油橡胶,并对螺丝和螺孔进行改革,使耐油橡胶圈压紧到适当时不再受力。3.缓冲器底部渗漏油:一般如缓冲器底部密封圈的槽太深,使U型密封圈压缩量太小,起不到密封作用。根据槽的深度采用适当厚度耐油橡胶圈,保证有三分之一厚度左右的压缩,就会不渗漏由了。4.灭弧绝缘筒与上下接线板丝口处渗油:在组装中要注意工艺,橡胶圈要放好,注意绝缘筒凹槽的深度,以保证○型垫圈有足够的压缩,4只内六角螺丝受力要均匀。螺丝上紧后下接线板上下要有一点间距,以证明○型  相似文献   

14.
<正> 一、问:新型的SN10—10Ⅰ、Ⅱ型少油断路器与SN10—10型老结构少油断路器在结构上有那些不同? 答:SN10—10 Ⅱ型与SN10—10/1000—500型少油断路器器均采用纵横吹灭弧室结构,灭弧原理相同,开断小电流时,靠纵吹灭孤及体积补偿的机械压油作用,兼有逆流原理的优点,经大量试验证明,开断小电流时的灭弧性能都比较稳定。两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为实行对油浸电气设备真空注油的要求,我们对110kV互感器进行了放油堵的改进。 1.改进步骤①将原放电堵锯下,参照图1加工一个套,焊在原放油堵的锯口上。②作一个δ=6的圆胶垫镶在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6.
SN8—10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型开关,其体积小,断流性能较好,因此在系统新建的电站中应用广泛。但在运行过程中,发现此类开关局部地方有较严重的渗油现象,有的开关投入几个月油标中油位就看不见了,对安全运行是一个威胁。我所变电检修班的同志在按装检修过程中仔细检查,不断总结经验,认为SN8—10开关主要有二个地方渗油:一是油  相似文献   

17.
本装配小车(见图),为SN10—10型少油断路器的底座(已装上瓷瓶)上框架时所用。过去我厂在进行此装配工序时,是先将框架平放在一装配车架上,然后再往上放底座(带瓷瓶)。这样装配时瓷瓶上六个M16连接螺钉孔方向朝下,观察困难,且上螺钉非常费劲,效率很低。  相似文献   

18.
我厂与橡胶机械配套的Y系列电机,原来按照Y系列电机统一图纸生产。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大量电机断轴现象,断轴常发生在电机轴伸端有退刀槽的地方,分析原因主要是:一方面转轴材料的选择不当,另一方面转轴退刀槽处应力集中,经分析研究后,采用如下几点措施。 (1)材料由原来的45改为40Cr。 (2)轴伸端退刀槽改为圆弧过渡,避免了应力过分集中的缺陷。 (3)转轴由正火工艺改为调质处理,增强了转轴综合机械性能。经实践证明,改进工艺后效果明显,断轴数量大  相似文献   

19.
《电世界》2017,(5)
<正>1现场情况2016年9月14日,永煤供电处生活区35 kV变电站2号主变安装调试完成投入运行。投运前检查变压器主油枕油位位于油箱6~7挡之间,符合要求。夜间巡视人员发现,油位位于10挡,满格。第二天,施工单位通过油枕注油口对主变油枕进行放油处理,共计放油70 kg,油位仍未下降。联系厂家后确认为油枕内部存有大量气体,造成假油位。9月17日,对变压器油枕进行排气处理。排  相似文献   

20.
姚侠 《电气制造》2012,(6):70-71
通过分析使用ZN12—12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0kV真空开关作为新一代的、先进的开关设备,自2000年以来在攀钢能动中心得到广泛的应用。同SN10—10型油开关比较,ZN12—12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