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连轧过程中组织性能预报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正东  董瀚  干勇 《钢铁》2003,38(2):68-71
简要回顾和总结了热连轧过程中组织性能预报系统研究和开发的历史。重点论述了组织性能预报系统对可控热连轧生产的重要意义 ,指明了组织性能预报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是新世纪钢铁工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在热连轧的过程模拟中 ,层流冷却是决定产品最终力学性能的最关键过程。也指出当前对热连轧组织性能预报的研究已从离线预报向离线预报和在线预测相结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神经网络技术在钢材性能和组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大程度满足用户对钢材产品组织性能的要求是钢材生产的主要目标.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神经网络在钢材组织性能预报方面得到了应用.应用实践表明,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可提高钢材组织性能预报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高碳钢高速线材轧制组织性能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迪  赵宪明  何纯玉 《钢铁》2003,38(3):43-46
针对高速线材的生产特点,建立了该生产过程的产品组织性能预报模型的基本结构。通过单道次和双道次压缩实验,建立高碳钢的奥氏体组织演变模型,对高速线材生产进行组织性能预测。这些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因生产条件改变,导致的产品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开发出应用于生产实际的高速线材产品组织性能预测程序。借助神经元网络、数据库和自适应技术,该程序用于生产具有较准确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4.
《钢铁》2007,42(9):62-62
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对成品钢材的质量和品种要求愈来愈高,而钢铁企业本身也面临着开发新产品,提高热轧钢材组织性能命中率,提高生产组织灵活性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巨大挑战。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对金属材料内在演变规律的深入研究,热轧生产过程中组织性能预报技术已逐渐成熟,并应用于实际生产,目前已有离线和在线性能预报系统在部分钢铁企业运行使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组织性能预报系统在宝钢2050热轧生产线的在线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干勇  刘正东  王国栋  吴迪  王巍  张丕军 《钢铁》2006,41(3):39-43
建立了针对宝钢2050热连轧生产线的组织性能预报系统,经10类钢种和1000余炉次现场数据的验证和模型调优,热连轧过程组织性能预报系统在宝钢2050生产线上实现了在线应用.组织性能预报系统的预报温度和强度值与现场实测值的偏差分别在±20℃(在线)和±21 MPa(离线)以内.同时,也讨论了组织性能预报技术的发展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6.
《酒钢科技》2007,(1):45
连铸连轧过程组织性能预报技术的开发应用与相关技术基础项目的研究目标是面向带钢热轧生产过程,建立从铸坯高效连铸到热轧成型的控制铸造、控轧、控冷条件下的成分-工艺-组织-性能一体化模型和软件系统,开发凝固、加热、形变、再结晶、相变、组织与性能定量关系的模拟软件包和相关应用技术,指导工程技术人员系统掌握整个流程的物理冶金变化,优化合金设计和生产可控工艺参数,减少性能波动和取样次数。  相似文献   

7.
以干勇为组长的国家863计划“十五“重点课题——“钢铁材料连铸-热轧过程组织性能预报及监测系统“,于2005年10月19日在上海宝山钢铁公司通过了由科技部组织专家进行的现场验收。该课题由钢铁研究总院和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和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其中,针对宝钢2050热轧生产线开发组织性能预报系统的工作由钢铁研究总院和东北大学、宝钢课题组共同承担。科技部验收专家组一行10位专家在宝钢2050生产线热轧生产现场检查了课题组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热轧生产过程组织性能预报系统的在线应用情况。专家组对有关理论和现场问题进行了详细提问,经认真讨论形成验收专家组意见。  相似文献   

8.
《酒钢科技》2006,(1):28-28
以干勇为组长的国家863计划“十五”重点课题——“钢铁材料连铸—热轧过程组织性能预报及监测系统”.于2005年10月19日在上海宝山钢铁公司通过了由科技部组织专家进行的现场验收。该课题由钢铁研究总院和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和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其中.针对宝钢2050热轧生产线开发组织性能预报系统的工作由钢铁研究总院和东北大学、宝钢课题组共同承担。科技部验收专家组一行10位专家在宝钢2050生产线热轧生产现场检查了课题组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热轧生产过程组织性能预报系统的在线应用情况。专家组对有关理论和现场问题进行了详细提问.经认真讨论形成验收专家组意见.  相似文献   

9.
60Si2Mn钢动态再结晶数学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轧制过程进行组织性能预报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开发合理的数学模型就成为组织性能预报的关键:轧制过程中发生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直接影响着预报结果的可靠性。作者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单、双道次压缩实验对60Si2Mn钢的轧制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该钢种动态再结晶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0.
钢材热轧过程中组织-性能预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栋  刘相华  刘振宇 《钢铁》2007,42(10):1-5
叙述了热轧钢材组织和性能预测技术的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总结了我国近年在该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指出这项技术的发展重点是:与自动化学科结合,实现组织性能的在线优化和控制;以组织性能预测成果为手段,开发新型的引领未来的钢铁材料;以组织性能预测与控制技术为基础,在炼钢-连铸-热轧生产流程中实现柔性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