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超高吸水改性聚乙烯醇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经酯化、交联、皂化改性的PVA树脂,是一种能吸收自身重量400倍(g/g)以上的蒸馏水的高吸水性材料。借助电子显微镜、X线衍射、动态力学性能、吸液性、交联密度等的测定,对这种超高吸水性PVA树脂的结构及吸水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树脂的微细结构是由海岛二相组成。据此提出了超高吸水改性PVA树脂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2.
聚乙烯醇改性及改性聚乙烯醇涂布复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论述了聚乙烯醇(PVA)改性机理和改性PVA涂布复合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改性PVA实现了不用预涂布锚固剂,在PE上直接涂布复合的先进工艺,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未改性PVA比较湿态性能明显提高,阻氧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聚乙烯醇(PVA)改性机理和改性PVA涂布复合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改性PVA实现了不用预涂布锚固剂,在PE上直接涂布复合的先进工艺,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未改性PVA比较湿态性能明显提高,阻氧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PVA涂布液是一种以聚乙烯醇为主要成分的涂布剂,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和黏结性能。在纸包装材料中,高阻隔PVA涂布液可以有效地提高包装材料对气体、水分、油脂等的阻隔性能,从而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和有效期。针对高阻隔PVA涂布液在纸包装材料进行了研究,阐述了高阻隔PVA涂布液的优势和技术流程,分析了高阻隔PVA涂布液在纸包装材料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高阻隔PVA涂布液在纸包装材料中的具体应用及应用前景,旨在为纸包装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用聚乙烯醇和聚乙烯醇缩丁醛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分别合成了三聚氰胺/多聚甲醛/聚乙烯醇(PVA)改性树脂和三聚氰胺/多聚甲醛/PVA/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改性树脂,并分别向3种树脂中加入一定量的发泡剂和固化剂等,对树脂进行发泡制成泡沫。通过红外光谱分析、TG、极限氧指数等测试对改性泡沫的耐热性及结构等作了测定分析,同时采用表观密度、泡孔尺寸等指标对泡沫进行性能测试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泡沫材料的泡孔均匀性明显变好;三聚氰胺/多聚甲醛/PVA/PVB改性的泡沫耐热性能最好,并且其密度最小为36.89kg/m~3,可用作轻质耐热阻燃材料。  相似文献   

6.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改性及其纤维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是热固性高聚物,成纤性差,成纤纤维韧性差;通过苯代三聚氰胺、聚乙烯醇(PVA)对三聚氰胺树脂进行改性,提高了树脂溶液的可纺性,所制纤维的柔韧性得到了提高。通过红外光谱、SEM、TG-DTA研究了纤维的结构、形态及耐热性。  相似文献   

7.
由于聚乙烯醇(PVA)分子链中大量存在的亲水性羟基基团,导致PVA在水中的溶胀较大,限制了PVA膜的应用。因此,对PVA的交联改性处理是提高其抗溶胀性能的基本方法。笔者对PVA膜常用的冷冻、加热处理、辐照、和化学交联等改性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几种交联改性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此外还详细介绍了PVA改性膜在渗透汽化、超滤、纳滤、反渗透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球形纳米纤维素晶体(NCC)作增强相、柠檬酸作交联剂对聚乙烯醇(PVA)进行改性,制备了PVA/NCC纳米复合薄膜和柠檬酸交联PVA/NCC纳米复合薄膜。通过热重分析、差热分析、吸水实验和拉伸实验考察了NCC的添加和柠檬酸的交联对薄膜热性能、耐水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PVA薄膜相比,改性PVA薄膜的起始分解温度升高、熔融/结晶峰向高温方向移动、吸水率降低;只用NCC或柠檬酸对PVA改性时,所得PVA/NCC纳米复合薄膜、柠檬酸交联PVA薄膜的力学性能均对环境湿度敏感;同时用NCC(m(NCC)/m(PVA)=6/100)和柠檬酸(m(柠檬酸)/m(PVA)=3/100或m(柠檬酸)/m(PVA)=4.5/100)对PVA改性时,所得柠檬酸交联PVA/NCC纳米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不随环境湿度变化。  相似文献   

9.
先用丁二酸酐对纳米纤维素晶体(NCC)进行表面羧基化改性,然后将改性NCC添加到聚乙烯醇(PVA)基体中制备PVA/改性NCC纳米复合薄膜,并进一步热处理制得交联PVA/改性NCC纳米复合薄膜。通过热重分析、差热分析、吸水实验和拉伸实验考察了改性NCC的添加量对薄膜性能的影响,以及加热交联对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PVA薄膜相比,添加改性NCC后,薄膜的起始分解温度升高、结晶峰向高温方向移动,吸水率基本不变,力学性能对环境湿度敏感;热处理交联后,薄膜的起始分解温度继续升高、结晶峰也向高温方向移动,吸水率显著降低,力学性能不随环境湿度变化。  相似文献   

10.
赵艳娜  沈一丁 《功能材料》2011,42(6):1151-1154
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为原料,用聚乙烯醇(PVA)作为胶体保护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方式,制备苯乙烯-丙烯酸酯树脂乳液;以HDI三聚体和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500)为主要原料制备水可分散聚异氰酸酯.苯乙烯-丙烯酸酯树脂乳液与亲水改性聚异氰酸酯复合,得到水分散多异氰酸酯交联改性的苯乙烯-丙烯...  相似文献   

11.
以水溶性聚酯树脂和氨基树脂为主要原料,通过超声波处理,制备水溶性聚酯硅钢片漆。通过对硅钢片漆的力学性能、绝缘性能和固化速度的分析,确定氨基树脂的最佳用量为20%(质量分数)。通过对超声波改性后硅钢片漆的力学性能、绝缘性能、表面粗糙度和固化速度的分析,研究了不同的超声时间对硅钢片漆性能的影响,确定超声波改性的最佳时间为5h,此时硅钢片漆性能不受超声波改性的影响,硅钢片漆的固化过程更加平稳,同时表面粗糙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改善PBAT膜的阻隔性,通过以戊二酸为交联剂改性PVA制备涂膜液,利用涂布法制备了具有高阻隔性的PBAT/PVA复合薄膜。方法 采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接触角测试仪、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等对改性PVA单膜、PBAT/PVA复合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由于戊二酸与PVA之间有一定的酯化作用,消耗PVA中部分羟基,从而提高了PVA的耐水性。戊二酸改性提高了PVA膜的疏水性,其接触角从11.3°提高到60.6°。与PBAT纯膜相比,涂覆了戊二酸的PVA涂膜液改性3 h后复合膜水蒸气透过率由647.95 g/(m2·24 h)降低到132.07 g/(m2·24 h)、氧气透过量由17 730.3 cm3/(m2·d·MPa)降低到396.6 cm3/(m2·d·MPa),证明改性3 h的PVA涂膜液对增加PBAT阻隔性最有帮助。结论 利用涂布法制备的PBAT/PVA复合薄膜具有较高阻隔性,为PBAT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Fog formation on transparent substrates constitutes a major challenge in several optical applications requiring excellent light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ti-fog coatings are hydrophilic, enabling water to spread uniformly on the surface rather than form dispersed droplets. Despite the development of several anti-fog coating strategies, the long-term stability, adherence to the underlying substrate, and resistance to cleaning procedures are not yet optimal. We report on a polymer-based anti-fog coating covalently grafted onto glass surfaces by means of a multistep process. Glass substrates were first activated by plasma functionalization to provide amino groups on the surface, resulting in the subsequent covalent bonding of the polymeric layers. The anti-fog coating was then created by the successive spin coating of (poly(ethylene-maleic anhydride) (PEMA) and poly(vinyl alcohol) (PVA) layers. PEMA acted as an interface by covalently reacting with both the glass surface amino functionalities and the PVA hydroxyl groups, while PVA added the necessary surface hydrophilicity to provide anti-fog properties. Each step of the procedure was monitored by XPS, which confirmed the successful grafting of the coating. Coating thickness was evaluated by profilometry, nanoindentation, and UV visible light transmission. The hydrophilic nature of the anti-fog coating was assessed by water contact angle (CA), and its anti-fog efficiency was determined visually and tested quantitatively for the first time using an ASTM standard protoco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MA/PVA coating not only delayed the initial period required for fog formation but also decreased the rate of light transmission decay. Finally, following a 24 hour immersion in water, these PEMA/PVA coatings remained stable and preserved their anti-fog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4.
煤直接液化制油工艺碱性含硫污水储罐内壁的腐蚀特征复杂,内防腐蚀涂层脱落问题是储罐设备安全的隐患,同时也是制约装置长周期运行的瓶颈。以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环氧树脂、有机硅环氧杂化树脂与双酚A环氧树脂复配,制备无溶剂改性环氧涂料,用于直接液化制油工艺碱性含硫污水储罐内壁的防腐蚀,并在A3钢表面制备无溶剂改性环氧防腐蚀涂层,采用相关标准测试其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环氧树脂可以明显改善无溶剂防腐蚀涂料涂层的耐冲击强度、柔韧性以及交联度;硅烷偶联剂与二氧化硅改性环氧涂料使涂层附着力保持时间明显延长;有机硅环氧杂化树脂可以有效改善涂层抗腐蚀介质渗透能力,有机硅环氧杂化树脂与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环氧树脂则可以极大地减轻涂层表面和涂层本体在腐蚀性介质中的破坏程度,延长防腐蚀涂层使用寿命,满足煤制油工艺中碱性水储罐的防腐蚀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5-氨基-1,3,4-噻二唑-2-硫醇(AMT)对金属的络合性和巯基活性基团的双重特性,以氯乙酸作为桥接物,首先对勃姆石表面进行化学接枝改性,成功制备出具有缓蚀作用的纳米防锈填料,然后以在线红外表征作为缓蚀剂释放的研究手段,明确了制备的缓蚀勃姆石防锈填料的释放条件及释放规律,最后将缓蚀勃姆石与环氧树脂掺杂制得环氧涂层,用交流阻抗的电化学方法对其缓蚀性能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该缓蚀勃姆石在碱性条件下可成功释放出具有缓蚀作用的AMT,有效提高涂层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数种有机硅氧烷合成了有机硅树脂,用有机硅树脂对环氧树脂进行化学改性,制得了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对改性后的树脂的结构和涂层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综合了有机硅树脂和环氧树脂的优异性能,用其制得的涂层非常致密,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较高的硬度和优良的柔韧性。  相似文献   

17.
纳米SiO_2/改性丙烯酸树脂低表面能防污涂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表面能防污涂料是船舶涂料的一个重要分支。利用有机硅改性的丙烯酸树脂作为成膜物质,纳米SiO2为填料,制备了低表面能纳米复合防污涂料。考察了有机硅单体对改性丙烯酸树脂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有机硅含量的增加,改性后的树脂粘度减小,水接触角增加。研究了氟硅烷改性纳米SiO2含量对涂层形貌和水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的氟硅烷处理的纳米SiO2(1%和3%)可显著增大涂层的水接触角,提高涂层的防污性能。添加纳米SiO2浆的涂层的水接触角要高于添加接枝氟硅烷纳米SiO2的涂层,而后者要高于添加未接枝氟硅烷纳米SiO2的涂层。当纳米SiO2的添加量在1%和3%时,涂层的水接触角分别达到101.8°和103°。采用纳米浓缩浆工艺分散后的纳米SiO2可以使涂层的表面形成微米-纳米的特征形貌,从而实现防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冠脉支架表面载药涂层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改性的聚甲基丙烯酸树脂,作为支架表面载药涂层的药物载体聚合物.采用浸涂法制备了不锈钢基体表面聚合物及聚合物载药涂层,并利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了所制备共聚物的成分,并评价了物理性能、生物稳定性能以及药物的释放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涂层具有较好的生物稳定性,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丁酯的加入提高了聚合物的物理性能,尤其是涂层与金属基体的结合力所制备的药物释放涂层具有缓释紫杉醇的功能,其释放周期超过15 d.聚甲基丙烯酸树脂携带紫杉醇的载药涂层在生物稳定性、物理性能及药物释放性能方面满足冠脉支架的表面涂层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脱氢乙酸钠含量的P V A薄膜对蛋糕保质期的影响,以得出最适于蛋糕保鲜用改性包装薄膜。首先,用流延法制备出以不同质量分数脱氢乙酸钠改性的P V A改性薄膜,然后将待测蛋糕切成一定规格并分别装入不同的PVA薄膜包装袋中进行贮藏试验。且每隔3 d,对样品蛋糕进行感官评价,并检测其失重率、菌落总数、酸价、过氧化值等,以评价改性包装的抑菌及抗油脂氧化效果。结果表明,添加脱氢乙酸钠改性后的PVA薄膜的保鲜效果均优于未改性PVA薄膜的;综合各因素的影响结果,确定添加质量分数为2%脱氢乙酸钠的改性PVA薄膜对蛋糕的保鲜效果较好,其不仅能有效阻止蛋糕中水分的流失,且蛋糕的抗氧化性能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