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建筑垃圾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问题,响应国家大力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号召,本文通过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特性及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分析了影响和改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及透水性的因素。研究表明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可以有效缓解建筑垃圾围城的困境,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具有的意义。最后提出采用高性能凝胶材料延长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及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天然砂、石资源日益紧缺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建筑垃圾的产生。利用废弃混凝土生产再生骨料,配置透水混凝土,发展绿色建筑,建设"海绵城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简要介绍再生骨料特性、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搅拌成型工艺,阐述了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的逐步更新,城市建设中原有建筑物的拆除和改造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对这些建筑垃圾进行填埋或堆存会浪费资源,且污染环境.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再生骨料制备透水混凝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垃圾产生量非常巨大。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向是生产再生骨料、再生混凝土制品。由于再生骨料成分复杂,导致再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稳定性差。建筑垃圾分离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建筑垃圾分离技术生产出的再生骨料的材性、再生混凝土制品配合比及强度进行了一些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从海绵城市市政工程设计原则、海绵设施核心功能、海绵设施技术研究现状、海绵设施透水防水功能及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海绵设施六大核心功能能够有效降低城市排水压力,改善城市水资源环境,降低城市旱涝灾害发生率;推荐开展属地化研究,优化设计,提供具有区域特征的雨水管理系统;进一步开展建筑固废再生骨料基础指标和透水铺装施工工艺研究,综合多因素改善海绵城市建设对既有工程的影响;随着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施工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伴随城市建设发展,建筑垃圾已成为城市管理中一个棘手的问题,建筑垃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也日趋严重,同时城市建设也使城市周边的砂石等原材料消耗殆尽。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将是解决这两个矛盾的必由之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开展利用再生骨料配制M5-M20再生砂浆试验研究,探索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利用碎砖骨料再生透水混凝土可以解决废料充分利用问题,降低造价,也符合国家推行的"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将建筑拆除后产生的废砖加工后用于制备透水混凝土,这对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节能减排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碎砖骨料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配合比设计、制备及养护的要点进行了综述,并且提出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8.
针对建筑垃圾成分复杂,其中泥土、织物、钢筋、木材、有机物等含量较高的特点,设计中结合原料成分及建设场地,设置了破碎前预处理+破碎后人工分拣+水力浮选+轻物质分离的工艺,以确保除净各种杂质。分拣出的废弃物分类放置、专门处理,把每种废弃物均转化成可利用的资源,设置了再生混凝土搅拌楼、再生制砖、再生水稳材料等产品链,实现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再生制品的有机循环,可作为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
透水混凝土主要应用于市政工程,特别是人行道或消防通道等道路面,保证透水混凝土具有高透水性和足够的强度是研究的重点。城市建筑垃圾的循环再利用可减少固废对环境的污染,本文以建筑垃圾制成的再生骨料代替天然骨料,制备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研究了目标孔隙率、再生骨料粒径、水灰比等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28 d龄期试样的抗压强度及透水系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增大目标孔隙率和再生骨料粒径会使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透水能力提高,抗压强度降低,综合考虑强度和透水性能,较佳配合比为粒径比5~10 mm∶10~15 mm=1∶1的复合级配、20%的目标孔隙率和0. 3的水灰比。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的利用情况,以及再生骨料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建筑也越来越趋向规模化和现代化,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建筑垃圾。如今建筑垃圾也可作为再生资源,在再生骨料混凝土研发的过程中,发现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及石砌体碎片等可以作为新混凝土的再生骨料。本文主要分析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阐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利用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中建西部建设临潼绿色产业园项目办公楼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示范工程主体结构封顶,这也标志着陕西省首次将城市拆迁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用于楼体建设取得成功。该项目采用再生骨料取代天然骨料,配置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用于混凝土框架结构。本工程属于陕西省科技厅重点课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链集成技术研究"研究项目。使用的再生骨料在生产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建筑垃圾总量逐年增加,再生骨料作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重要产物可混同胶凝材料、水、减水剂等制备成混凝土,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建筑垃圾仍处在资源化程度较低的阶段,2017年我国产生建筑垃圾23.79亿吨,资源化利用11893万吨,利用率仅为5%左右;随着政府不断  相似文献   

14.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透水砖铺装是一种兼具美观和实用的源控制低影响开发系统,可以消除地表径流,减少洪峰流量,净化雨水污染,在城市广场、人行道、地面停车场等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改善了城市积水内涝现象。介绍了透水砖及其铺装系统的分类、制备及其对建筑垃圾、工业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介绍了自清洁透水砖等新型透水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近期,山西省首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山安立德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年产100万立方米再生混凝土生产线主机设备单机试车成功。该项目每年可处理建筑垃圾200万吨。标志着建筑垃圾处理迈入了循环再生利用的新阶段。该项目一期占地80亩,采用"固定终端+临时设施+小型模块"处置模式,投产后年消纳建筑垃圾200万吨,年产50万吨生态水稳拌合料、100万立方米再生混凝土、100万平方米再生高品质透水砖,并配套建设省级实验室、研发中心及辅助生产配套设施。  相似文献   

16.
拆迁现场产生的建筑废弃物未发生位移情况下在现场进行破碎、筛分成再生骨料,并将再生骨料制作形成实心砖、透水砖、混凝土等材料全部用于拆迁现场新建工程,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保证拆迁产生的建筑废弃物大部分用于施工现场。  相似文献   

17.
砖混废弃物在建筑垃圾中占比较高,砖混建筑废弃物因其成分复杂以及材料强度较低等缺陷,使其难以充分回收利用。为此,提出一种以砖混建筑废弃物为主要原料,通过破碎、分选等预处理,掺入适量水泥和添加剂等混合搅拌,经加压压制成型和养护得到再生砖的工艺,所制得的再生砖抗压强度符合《再生骨料地面砖和透水砖》(CJ/T 400-2012)标准强度等级MU15技术要求,从而实现对砖混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该再生砖工艺在达到有效回收利用砖混废弃物改善环境的同时,也实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记者肖莉)由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国际论坛"于10月30日在京举行。出席论坛的有住建部、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环保部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国内外专家学者及行业企业代表。与会专家分别就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情况做了介绍。德国再生骨料行业协会主席Jasmin Kl?ckner做了《兼顾环境和经济的德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为题的主题报告,中国城市环境卫  相似文献   

19.
短讯     
青岛鼓励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出台新举措近日,山东省青岛市政府办公厅以"青政办发〔2013〕12号"发布《青岛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处置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收取"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中可资源化利用部分"处置费用的使用办法,核心是:给出了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再生利用的具体鼓励措施。该《管理办法》除规定:根据《青岛市建筑废弃物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与改造提速,建筑垃圾大量产生,环境污染和垃圾围城等日益突出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湖南省委主委、南华大学校长张灼华向大会提出:加速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尽快出台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法律或法规,明确责任主体,规范对建筑废弃物的管理,使得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法可依。张灼华代表认为:建筑废弃物(即俗称的"建筑垃圾"),几乎全部可以资源化利用。欧盟利用率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