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日益受到重视,岭南建筑是岭南文化内涵与价值的体现,独具特色且载体丰富,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现代建筑中融入岭南建筑元素不仅是对岭南传统建筑的创新,也是对岭南文化的传承。本文以东莞可园为素材,研究如何将岭南建筑元素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以创作出具有岭南地域韵味的现代建筑。文中首先介绍岭南建筑(东莞可园),其次从整体外观造型、细部装饰元素、建筑材料、建筑色彩四方面进行可园建筑元素的提炼与总结,最后得出四种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尤其是在沿海城市,中西方的交流在建筑装饰上也有了一定的借鉴融合。陈家祠是我国岭南地方祠堂建筑的杰出代表,独有的地域文化影响着地方建筑形象。其建筑形式与装饰反映出岭南地区商人家族对装饰艺术上精细而繁缛的追求,遵循宗族等级制度,是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侧面考证。本文通过对陈家祠实地调研,就陈家祠目前的建筑设计、装饰特色、文化意蕴进行分析,对岭南地区传统文化创新及发展有一定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现阶段岭南建筑的发展背景下,其传统建筑面临着大量的拆毁,同时现代建筑资源过度消耗和同质化,双向加剧了岭南传统建筑文化缺失的危机。对如何将传统建筑文化传承并与现代建筑结合提出了新的思考。文章通过探讨岭南传统建筑中对布局规划的生态特征,从通风、遮阳、防潮三方面去分类研究,发现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契合点,强调岭南传统建筑的布局文化对现代建筑发展生态理念的参考意义,为构建岭南建筑的生态发展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对广东岭南沙湾古镇传统建筑装饰文化保护进行了很长时间,现状比较复杂也比较艰难,该文通过分析沙湾古镇传统文化形成的地域、自然以及人文背景,对沙湾古镇的传统建筑装饰文化的元素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其保护及传承的规律,通过物质和非物质的手段对其进行传承、发扬,并且针对性地从文化地域性格的角度探讨我们在城乡建设转型期对沙湾镇类传统建筑装饰文化进行的保护方式,其策略对新型城镇化创新型建设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岭南传统地域文化特征、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岭南独特的传统服饰文化和服饰技艺。通过对岭南传统服饰文化的背景分析,提出岭南传统服饰在材料、纸样、工艺等方面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对岭南特色服饰技艺与特征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探究。分析表明,岭南传统服饰文化特征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适应必然选择的结果,岭南传统服饰文化体现出自然文化、兼容文化、开放文化、移民文化等特点,使其独具地域特色和魅力。  相似文献   

6.
岭南建筑历史悠久,在中国建筑中独树一帜,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个性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在大量高新建筑物涌现出来,许多新的建筑思想和理论由外国引入的今天,我们对于岭南传统建筑文化,要分析批评地继承,重在于借鉴和启发,继承其设计理念的神髓,使岭南文化传统的精髓在新建筑中得以不断的发扬和延续。  相似文献   

7.
空间叙事策略介入建筑环境与空间的设计,有助于空间精神的传递和叙事效果的提升,从而实现地域建筑文化精神的当代延续。从地域性视角出发,以新疆国际大巴扎为例,研究其建筑及展示环境中的叙事表达与叙事策略,分析出空间叙事设计策略展现在递进的3个层次:建筑形式与空间叙事主题的关系,建筑及展示空间与叙事氛围的关系,以及叙事氛围反作用与观者体验解读感知。大巴扎叙事策略的价值不仅局限于建筑实体物质空间,居民和观者也紧密参与其中,自发形成融融与共的当代民族精神。既为地域建筑空间内涵的当代再生提供一种新的路径,同时也推进了本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雷州半岛,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的西南部,三面环海,南部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望,是中国第三大半岛。雷州半岛民居建筑装饰艺术题材丰富、古朴典雅、寓意深刻,是岭南文化中具有鲜明特色和活力地域文化之一。本文梳理雷州半岛东林村民居建筑的发展历程,分析传统民居建筑地域特征,重点研究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探寻雷州民居建筑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确立其在岭南民居建筑中的地位,为进一步研究雷州地区民居建筑装饰艺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文创产业主要依托人的创造力,是一种将创新创意思维运用于文化产业发展,最终实现发扬传承文化、助推经济增长作用的项目经营模式。我国对文创产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随着文化强国概念的提出,该产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岭南地区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社会演变、朝代更迭中逐渐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本文首先分析了岭南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结合其历史因素和社会现状,探究了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现实意义。然后对岭南的文创产业现状进行了剖析:虽然存在一些缺陷,但整体仍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且政府对环境的净化也为其提供了良好社会氛围支持。最后提出了一些促进岭南文创产业与传统文化的融合途径,这需要政府、企业、相关学者以及当地民众共同努力,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实现文化内涵与科技技术的结合,最终展现经济增长和文化传承同进态势。  相似文献   

10.
说到精神,我们不得不和本土的哲学、宗教、艺术、心理学等联系起来,其中对古代部分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现代受过西方建筑理论熏陶的亚洲建筑师,也更注重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中汲取养分,并努力尝试对传统进行有机地更新,强调地域生存环境和本土的独有特征,并且直面传统,在设计实践中真诚面对。形式跟随气候在印度,40℃以上的酷暑非常普遍,由于气候炎热,从南部的古寺院到新兴城市新德里,都经常采用开口空间  相似文献   

11.
《家具》2020,(4)
东莞民居建筑是反映岭南地区广府地域文明的时代产物之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文化融合进而影响着民居建筑造型、室内布局及陈设方式。本研究以东莞古村民居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地区民居建筑空间的地域特征、室内规划及环境陈设,从而对东莞地区未来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特征解析及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12.
民宿是区别于传统住宿的异质空间,它具有功能性与文化性的双重特质,且它的功能要素与文化内涵之间相互依存。其中,精神文化属性是民宿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民宿空间视觉设计的核心支撑。正因如此,民宿空间视觉设计必须结合地域文化,满足游客对民宿的功能性期待与文化体验的双重需求,以促进民宿“千宿不同面”的新发展格局。建议:从尊重传统出发,合理地保留与置换民宿建筑要素;在共性中寻找个性,依托优势资源确定民宿体验主题和视觉景观;融入当地原料和生活片段,让民宿的各个角落充满本土田园风情。  相似文献   

13.
胡蓉蓉 《中国皮革》2023,(7):102-105+109
在国潮文化兴起深受大众喜爱的大背景下,箱包设计国货产品与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产品个性化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皮革服饰创意创新设计成为主流趋势,产品的设计应顺应大众对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与潮流元素相结合的个性文化发展需求。据此,本文分析了岭南传统建筑的结构与造型,以及岭南传统建筑的装饰纹样,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哲思。提炼独特的造型结构与文化元素应用在皮革服饰产品设计中,古为今用,不仅传承岭南文化,实现传统与现代潮流融合,而且推动箱包设计创新发展,提升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4.
建筑装饰是一个凝固的艺术,而门窗则是点睛之笔。文章主要基于设计符号学的视野下,研究岭南传统门窗的形式特征,并分析其图形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等,更好地运用符号学来研究岭南传统门窗的艺术形式;挖掘岭南传统民居门窗装饰艺术背后的文化魅力,传承历史精华,发扬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艺术意志的体现。在任何社会结构类型中及任何时代背景下,民居建筑都是营造活动中数量最多和分布最广的栖居样式。但无论其在聚落选址、功能空间、结构材料还是建筑装饰等众多方面都受地域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影响。文章以通渭县民居建筑为例,考察其如何顺应和利用环境条件,以及在文化习性方面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李文 《轻工设计》2014,(31):1-2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物质栽体,也是艺术意志的体现。在任何社会结构类型中及任何时代背景下,民居建筑都是营造活动中数量最多和分布最广的栖居样式。但无论其在聚落选址、功能空间、结构材料还是建筑装饰等众多方面都受地域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影响。文章以通渭县民居建筑为例,考察其如何顺应和利用环境条件,以及在文化习性方面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包装设计是一门特殊的旨在传播人类生活理念与文化精神的视觉媒介。从历史的角度看,广东本土文化的重要渊源无疑是自秦汉之际建立的南越王国开始。作为具有较强地域特色的南越国文化,在其中衍生的建筑、瓦当、青铜器、玉器、金银器、印章文字等艺术文物,都可以作为广东高校包装设计课程中引入学习与继承的视觉文化元素。并以此作为立足广东本土,投射华南,建构当代岭南设计文化理念的根基之一。推动广东地区居民进行尊重与自我实现需要式的文化精神认知的升华。我们进而可以思考是否可以借此通过艺术、设计的方法去形塑今日"中国"的核心文化观、价值观与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8.
广州骑楼建筑是传统的建筑艺术与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相融共存的典型代表,凝聚了广州城市近百年以来建筑艺术风格、地域文化、人文历史和经济的发展轨迹,是岭南建筑造型艺术的经典和活化石。本文通过阐述骑楼建筑的形成与变化,对广州骑楼建筑平面、立面造型特征进行了设计分析,从艺术设计的角度进行了论述,为了解和欣赏广州骑楼建筑造型艺术的人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地区的住宅从建筑到空间组织、结构再到装饰,无不体现出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精神,特别是内向式的庭院在现代家居中的普遍出现,更强调了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依附和由此表现出的亲情观念。在现代住宅中,东南亚建筑师大量采用先进技术,以发掘传统的本土  相似文献   

20.
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对乡村民宿空间设计进行实践性研究。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出发,通过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归纳总结我国乡村民宿存在的发展不均衡、不注重地域文化保护性开发、同质化商业化等问题,进而推演出相关问题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联。基于传统建筑文化、地域历史文脉、地方民俗民风及特色风貌特产等地域文化领域分类提出乡村民宿空间设计策略,并在实际设计实践案例中得以验证。在乡村民宿空间营造过程中要发挥地域文化物质与非物质双重作用,物质层面需要将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抽象、重构;非物质层面则要对传统哲学思想、历史精神及行为方式等进行提炼并融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