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粒计算是研究和模拟人类认知从多粒度、多层次解决问题的方法,近年来成为智能信息处理中一个热点方向。云模型是一个基于概率理论研究定性定量转换认知模型的粒计算方法,通过正向和逆向云算法实现一组数据样本和一个基本概念之间的转换,但是目前的算法不能在整个问题域中解决多粒度、多概念的生成问题。概率统计中的高斯混合模型可以将任何一个频率分布函数转换成多个高斯分布的叠加,在此基础上,创新地提出用云模型中数字特征构建概念含混度作为概念外延共识程度的衡量,设计并实现了高斯云变换算法,将问题域中的数据分布自动转换为多粒度的不同概念,构建出人类概念认知中的泛概念树。通过在数据概念聚类和图像分割中的应用,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分解云的分类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云模型的分类算法多采用云变换和泛概念树方法,存在分类结果与先验知识不一致的问题。从粒度计算的角度对云模型理论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云模型的粒度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分解云的不同粒度下的云模型分类方法,并给出了分类方法的算法描述。用风云2C气象卫星的数据对算法进行了测试,从实验结果来看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由模糊信息导致测井曲线人工分层的不准确,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的测井曲线自动分层方法.而云模型能同时体现概念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利用云变换从测井曲线中提取定性概念,然后对提取的概念进行概念跃升,使得算法输出的概念层次更符合实际.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提取和表征定性概念,所提取的概念中心与传统测井曲线分层方法得到的概念中心吻合较好,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提高了测井曲线分层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从定量数据到定性概念的转换必然涉及到样本数据的划分问题,当样本数据维数较高时,对其合理划分是从中提取定性规则的难点问题。针对此问题,改进了尺度云变换算法,提出二维尺度云变换算法,使之可以处理二维数据。还给出了二维T-S型云控制器的设计,并结合一组实例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较好地实现对原始数据空间的划分,提取的定性规则数量少,易于理解;由该方法提取的规则构建的T-S型云控制器能较好地复现原始数据分布,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5.
刘旋  王国胤  罗小波 《计算机科学》2017,44(9):23-27, 52
遥感图像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聚类方法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针对其信息量大、结构复杂等特点,从多粒度、多层次的角度来分析与理解地学现象,能够更好地解决遥感图像的自适应聚类问题。基于云模型与混合高斯相结合的高斯云变换是一种求解多粒度问题的新方法,能够解决问题域中多粒度的生成问题,但是其时间复杂度较高以及对噪声敏感等缺点,导致对遥感图像的聚类结果不理想。因此提出一种改进的高斯云变换方法,首先通过K-Means聚类优化初始粒度的选择,其次结合幅度云综合对粒度跃升策略进行改进,然后使用一种隶属度距离进行粒度的区域划分,最终对遥感图像进行聚类。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云模型的决策表连续属性离散化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Rough集理论只能处理离散属性,所以在对决策表进行处理之前,必须对决策表中的连续属性进行离散化.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的、领域独立的决策表连续属性离散化方法,尤其适合大数据量的情形.该方法首先根据数据的实际分布,利用云变换将连续属性的定义域划分为多个基于云的定性概念,然后利用决策表不确定性程度的反馈信息合并相邻的定性概念.这种离散化方法是一种软划分,更加符合实际的数据分布和人的思维方式另外通过合并相邻的定性概念,能够有效提高信息系统中信息的粒度,从而提高所挖掘规则的统计意义和预测强度.  相似文献   

7.
基于云模型的规则提取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尺度云变换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半正态云”作为基本云,并引入位移因子,使基于数据的规则提取算法中的数据划分能充分反映数据的实际分布,减少提取的规则数量,提高规则的推理精度;通过引入数据关键点及最佳分割点以保证规则库的完备性。还首次提出T-S型云控制器的概念,并将尺度云变换方法应用到T-S型云控制器的设计中。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由该方法提取的规则构建的T-S型云控制器能较好地复现原数据分布,误差能控制在给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数据集的不断更新,经典的多粒度粗糙集理论不再适用。为此,提出加权粒度优势关系程度悲观多粒度粗糙集与加权粒度优势关系程度乐观多粒度粗糙集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加权粒度和优势关系的程度多粒度粗糙集近似集的动态并行更新算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其能够应对海量动态更新的数据变化并提升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9.
面向数据流的多粒度时变分形维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志伟  王超  胡汤磊  倪丽萍 《软件学报》2015,26(10):2614-2630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流是一种常见的数据模型,具有有序、海量、时变等特点.分形是许多复杂系统的重要特征,分形维数是度量系统分形特征的重要指标量.数据流作为动态的复杂系统,其上的分形维数应具有动态、时变、多粒度等特性.提出了多粒度时变分形维数的概念,并设计了基于小波变换技术的数据流多粒度时变分形维数算法.该算法通过对数据流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并利用多粒度小波变换树结构在内存中保存数据流的概要信息,可以同时在不同的时间粒度上实时地计算数据流时变分形维数.该方法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监控数据流分形维数在不同粒度上的时变特征,深刻地揭示数据流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基于概念格的煤矿瓦斯数据融合预警算法.建立了煤矿瓦斯预警的两级数据融合模型,通过对同质多传感器数据的加权数据融合处理,使检测同一目标的多个数据融合为一个精确的、可靠的数据,减少了通信网络中的数据流量.经过数据级融合的异质多传感器数据描述了导致瓦斯事故的各种因素,利用概念格理论对异质多传感器的历史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形成预测煤矿瓦斯安全状态的决策规则.使用该预警系统可以动态监测井下瓦斯安全状况,提高瓦斯事故预警的准确性,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煤矿安全监管信息管理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指出目前煤矿安全监管信息管理存在仅建立在煤矿或矿业集团层次、安全监管部门仅能监控简单数据的问题;分析了物联网在煤矿安全监管中的应用优势,提出可基于物联网构建一种涵盖省级和国家级安全监管的煤矿安全监管信息管理系统,给出了该系统的信息结构,并探讨了该系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信息标准、安全因素分级、安监体系、信息采集内容等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3种技术之间的关系,即物联网产生大数据,大数据助力物联网;大数据需要云计算,云计算增值大数据。结合煤矿综合自动化的建设发展历程,研究了3种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了3种技术在煤矿生产安全保障中的关系:物联网是煤矿各个子系统建设的技术框架和路线图,大数据是矿山物联网建设的产物,云计算则是对大数据处理利用的技术手段,并指出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的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将是主动式、多参数融合、具备预警功能的监测监控系统,可有效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3.
The core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s to incorporate the expert knowledge in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is the key to knowledge accumul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carried on transformation for different granularity knowledge from the cases of sheet metal parts in process planning.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of organization structure between process data and knowledge in the base. The multi-granularity model of process knowledge is established in the form of tuple, which helps to clarify the hierarchy structure and internal relations. Thereafter, the concrete process is presented to transform single granularity process data into multi-granularity process knowledge, i.e., process data extraction, state determination and knowledge construction. With respect to state determination, similarity measure methods for different granularity knowledge are established to reduce the redundancy 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As a novel approach, sequence alignment based on edit distance is proposed to calculate similarity exactly between two process flows. Finally, the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tool for different granularity knowledge is developed to enhance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improve the strength of knowledge reuse in fabrication order design for sheet metal parts through application of the above method. Also an example is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useful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云计算的煤矿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煤矿安全监测系统存在无法提前预测井下事故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煤矿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介绍了云计算、SaaS、数据挖掘等相关技术,并详细阐述了系统总体架构及云数据中心的设计。该系统可以有效地预报井下瓦斯事故、机电事故、火灾事故、水害事故等,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李金海  贺建君 《控制与决策》2022,37(5):1299-1308
多粒度形式概念分析是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的重要工具,但现有的多粒度形式概念分析理论中并未提出选择最优形式背景的标准,这导致只能对多个单粒度形式背景逐一研究其知识发现问题,因此无法应对含有多个粒度属性的形式背景.鉴于此,对多粒度形式背景的粒度树上的属性块进行组合,将信息熵作为组合形式背景优劣的判别标准以评价最优粒度选择的性...  相似文献   

16.
结构洞是在社会网络信息传播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一类关键节点。据研究,5%的结构洞控制着50%的信息传播。学者们研究了单一粒度网络下结构洞的挖掘方法及分析,然而很多网络存在分层递阶的多粒度结构特性,对分层递阶网络的结构洞挖掘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分层递阶网络的多粒度结构洞挖掘方法HI-SH,并对不同粒度下的结构洞进行了分析。在该方法中,首先对网络进行多粒度社团划分,得到每一粒度下网络的社团;然后,根据两级信息传播理论,使用单一粒度下结构洞挖掘算法,挖掘每一粒度下top-k结构洞。在公用数据Topic16和真实数据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网络的结构洞是动态变化的,单一粒度下的结构洞排名不能代表整个网络的结构洞排名。  相似文献   

17.
最优粒度选择是自编码网络构造多粒度特征的关键环节。针对自编码网络粒度选择方法不合理导致特征提取效果差以及错误分类成本和测试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批量梯度下降(mini-batch gradient descent, MBGD)的粒度层选取策略。该方法通过改变粒度选择方式重新构建多粒度空间,设计一个新的基于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 DBN)的代价敏感多粒度三支决策模型。更优的粒度选择方法提升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促使多粒度空间的构造朝着最快到达最细粒度空间的方向发展,降低图像重构误差以达到更小的错误分类代价和测试代价。实验结果表明,提供合理的粒度选取策略提高了代价敏感多粒度三支决策模型的决策准确性,并在给定代价情况下更快地获得总代价最小的最优粒层。  相似文献   

18.
遥感影像时空融合是一种获取高时空分辨率数据的有效手段,但现有方法在选定基础数据对时要求预测时间低分辨率数据无云覆盖影响,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潜力。为此,提出一种面向云覆盖的遥感影像时空融合方法,即在深度学习框架下,构建重建子网络恢复预测时刻云下缺失信息,将重建后的低分辨率影像与前后相邻时刻高、低分辨率数据对构建时空融合子网络,得到最终的融合影像。以安徽淮南采煤沉陷区Landsat和MODIS反射率数据为例,对预测时刻MODIS数据模拟不同缺失率的云污染;利用所提方法进行时空融合实验,进而比较深度学习与传统方法融合数据对水体信息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融合结果各波段的RMSE和SSIM均取得较好的定量评价效果,且总体优于传统方法;沉陷区水体提取实验表明本方法水体提取结果更加接近真实观测影像。因此,该方法降低了时空融合对数据的限制要求,且具有更高的融合精度和更有效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9.
粒度重要度是多粒度粗糙集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针对现有粒度重要度只考虑单个粒度对决策的直接影响而忽略了其他粒度对决策综合影响的问题,结合多粒度粗糙集近似质量的概念,通过研究粒度重要度的构造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粒度间的粒度重要度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基于该方法的粒度约简算法。同时,为减少冗余决策信息,将约简集与三支决策理论相结合,构建了基于粒度重要度的三支决策模型,给出了决策规则。最后通过实例证明,新的粒度约简算法可以获得具有更高区分度的数据,且缩小了延迟域范围,使最终决策更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