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配电网络自动化通信系统是配电网络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通信技术是实现配电网络自动化系统的关键,同时也是配电网络自动化的核心技术。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关键在于通信,只有好的通信系统才能够完善配电网络自动化。本文介绍了GPRS通信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配电网络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同时还介绍了其他的通信技术,并进行了通信方式之间的比较,进而重点论述了GPRS通信技术在配电网络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配电自动化的实现是建立在配电系统信息化基础上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需要借助于有效的通信手段,将控制中心的控制命令准确地传送到为数众多的远方终端,并且将反映远方设备运行状况的数据信息收集到控制中心,通信系统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成败。因此,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是配网自动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配电网自动化的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回归分析方法的C3I系统效能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是指挥自动化系统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挥自动化系统在指挥自动化系统总体方案的论证、系统方案优化、战术技术指标论证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海湾战争爆发后,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指挥自动化系统是关系到战争胜负的一个关键因素.而一个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的成败,不可能等到战争发生后才给出定论.因此,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性能与作战效能进行建模、分析和评估,是当前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该文给出了一种将模糊理论与回归分析方法相结合的评估模型,分析了其基本思想方法、具体实现过程以及在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中的应用.该模型较好地克服了模糊性对指挥自动化系统效能评估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煤矿自动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先进的煤矿自动化产品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煤矿自动化产品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建立具有统一网络平台的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我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我国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现有基础及其在建设中主要涉及的方面,给出了基于工业以太网和基于现场总线的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平台结构及特点,以及实施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自动化信息》2010,(1):23-23
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简称“ASEA”)是由中国自动化学会组织开展的一项自动化专业在职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和人才专业技术水平及资格认定工作。“ASEA”分为三个级别:助理自动化系统工程师(简称”助理ASE”),自动化系统工程师(简称“ASE”),注册自动化系统工程师(简称“注册ASE”)。  相似文献   

6.
《自动化信息》2010,(3):22-22
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简称“ASEA”)是由中国自动化学会组织开展的一项自动化专业在职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和人才专业技术水平及资格认定工作。“ASEA”分为三个级别:助理自动化系统工程师(简称“助理ASE”),自动化系统工程师(简称“ASE”),注册自动化系统工程师(简称“注册ASE”)。  相似文献   

7.
《自动化信息》2010,(11):88-88
成都艾法克自动化工程培训中心是由四川省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会、成都自动化研究会、《自动化信息》杂志社联合组建,是西南地区从事自动化系统培训的专业机构,是中国自动化学会ASEA(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四川培训中心及工程技能测试中心,被成都市人事局和成都市民政局联合授予”全市诚信民办非企业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8.
《自动化信息》2011,(4):4-4
成都艾法克自动化工程培训中心是由四川省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会、成都自动化研究会、《自动化信息》杂志社联合组建,是西南地区从事自动化系统培训的专业机构,是中国自动化学会ASEA(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四川培训中心及工程技能测试中心,被成都市人事局和成都市民政局联合授予”全市诚信民办非企业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9.
利用UML建模设计指挥自动化软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挥自动化系统是C4ISR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系统的指挥、控制和协调,指挥自动化应用系统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软件工程,结合一个指挥自动化系统工程项目,利用统一建模语言(UML)来对该系统建模和设计,展示了UML在开发指挥自动化系统的运用,表明软件工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运用于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ATC自动化系统是当前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介绍了ATC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信号的引接和传输。  相似文献   

11.
过去的电话自动计费器大都没有网络管理和自动拨号等功能。为了解决这些电话自动计费器不易管理、修改费率困难、收费漏洞大等问题,突破传统计费器的设计思路,运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设计了一种电话自动计费器网络管理系统,给出了管理中心、电话自动计费器等主要部件的软、硬件框图。该系统适用于城市公用电话自动计费器的网络管理。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全自动充电技术,为了实现充电设备快速插接充电口的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椭圆检测的充电口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图像的预处理加强边缘,并结合Canny边缘检测得到边缘,将检测的边缘利用八邻域边缘跟踪筛选短弧,以边缘梯度的正负性以及边缘的凹凸性为基准将检测边缘分为4类椭圆弧边缘。在此基础上,根据一定的限制条件以及椭圆的参数方程,选取满足限制条件的三段椭圆弧进行拟合,得到一系列的备选椭圆,通过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目标椭圆之间的联系,筛选出所需要的能够识别充电口的椭圆。在基于Intel-Core的i7-6700HQ处理器以及Nvidia GTX 960M的显卡的计算机设备上,通过VS2017的实验平台在多个角度进行多次实验,均能得到充电口的目标椭圆。表明该方法能够对插接的充电口做出准确并且快速的识别,为新能源汽车的全自动充电提供很好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由计算机网络技术、IC卡技术、CAI技术有机结合而成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使实验教学、实验管理科学化、自动化。  相似文献   

14.
介绍以Cygnal F005单片机作为智能部件,根据电解剥离原理研制出的镀锌板镀锌量检测分析仪,采用微分电位法解决了各层界面自动分层难题,对双电层电容充电电流引起的测量误差作了修正。该仪器既可提供本机显示和打印测量结果的功能,又能通过USB接口与上位机配合使用,具有小型轻便、检测数据精确和操作界面友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规模的日益扩大,高校收费工作量也大大的增加,以往人工的收费方式已无法满足正常的工作要求。如何高效地进行收费管理,保证其信息的正确性,笔者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并阐述了通过计算机编程的方法在实战中如何进行收费标准自动分配,信息化收费操作的算法。  相似文献   

16.
低功耗智能网络水表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实现远程自动计量用水量,提高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科学化水平,设计了一种集计量、计费、显示、管理及控制于一体的新型智能网络水表。通过网络通信技术与集中器、管理计算机联网,构成多功能低功耗用水量远程抄表系统。重点分析并阐述了以低功耗为出发点的智能网络水表的硬件及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7.
针对智能泊车系统对泊车准确度及计费实时性要求,提出一种基于距离和避障信息融合的自动泊车路径规划方法和泊车计费方法,解决当前泊车与计费不能有效融合,不利于进行智能管控的现实问题。系统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系统主控芯片,电机驱动模块RZ7889D驱动直流电机,转向舵机采用MG996,超声波测距传感器HC-SR04用于测量车身与障碍物物理距离并结合LM393实现红外避障,实现智能泊车。系统采用LabVIEW设计智能泊车系统上位机面板,实时显示泊车车位、数量、时长和费用,并具有历史数据查询和车辆数据波形显示功能。经仿真测试和系统微缩物理模型测试,该系统能够实现平行泊车路径规划,可实现平稳、顺滑的良好泊车,平均泊车时长为41s,能够根据停车时长进行计费,满足简单、可靠且准确的智能泊车计费系统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由于充电设备生产商与电动汽车制造商对充电标准得理解偏差,导致出现充电设备不能可靠的给电动汽车充电,设计了基于MCGS技术与STM32嵌入式软件的交流充电桩控制导引功能检测系统。以STM32F103为下位机设计车辆充电模拟测试装置,以MCGS组态为上位机实现充电过程的监控与控制策略的程序编写。上位机与车辆充电模拟检测装置采用RS485通讯方式,实现连接确认信号的动作监控,控制导引信号参数。经实验测试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控制导引功能的检测,可适用于检测检测是否符合GB/T 18487.1—2015规定的电动汽车交流供电设备,包括缆上控制与保护装置、交流充电桩、非车载充电机等。  相似文献   

19.
在一些手持式电子产品中带有3.6V/7.2V锂离子电池,本文针对3.6V/7.2V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器进行了设计。该充电器的主要特点有,首先充电器在单片机8051F330的控制下,具有自动识别充电端口的电池规格,自动完成充电,实时监测充电状态并以充电指示灯指示充电状态。其次充电器具有故障告警和故障保护功能,当电池失效时会以指示灯闪烁告警。最后充电器还具有操作简单、工作稳定、智能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王艳  宋海飞  曹亚 《测控技术》2016,35(7):73-75
目前,直流充电机多采用单口充电模式,且充电电流小,导致充电时间长,充电需排队等待,无法满足客户快速充电的需求,而市场已有的一桩双充产品只能实现两个充电口分时充电,不能实现同时充电,在此基础上,针对一桩双充系统,提出了一种实现双口同时充电,并根据充电负荷自动分配功率的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根据两口充电过程中状态信息,产生充电功率自动分配,使充电机具备负荷调节分配功能,优化负荷利用率.在样机上进行充电测试,结果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