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特种异氰酸酯NBDI日本三井东亚化学公司最近成功地开发了一种特种异氰酸酯,名为降冰片烷二异氰酸酯,简称NBDI,可用作制造聚氨酯的原料。在活性方面,该产品可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相比,并超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它可以用来制造具有较高刚度、硬...  相似文献   

2.
特种异氰酸酯日本三井东压化学公司最近成功地开发了一种特种氰酸酯,各为降冰片烷二异氰酸酯,简称NBI,可用作制造聚氨酯的原料。在活性方面,该产品可以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相比,并超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它可用来制造具有较高的刚度、硬度、耐候性...  相似文献   

3.
降冰片烷二胺(NBDA)三井东压化学公司独自开发了新的脂环式二胺(CNBDA),并积极开拓包括衍生物在内的世界市场。NBDA是有降冰片烷骨架的不变黄系二胺,是环氧树脂固化剂。1995年底首先工业化的400t/a装置已运转。原料为丙烯腈和双环戊二烯。公...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乙丙橡胶第三单体乙叉降冰片烯的中间体-乙烯基降冰片烯的合成方法及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亚乙基降冰片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随着三元乙丙橡胶的广泛应用,作为其首选第三单体的亚乙基降冰片烯(ENB)越来越受到关注。综述了ENB的反应机理、合成工艺、生产情况及市场动向。在反应机理方面主要包括先由双环戊二烯在高温下裂解成的环戊二烯与丁二烯经Diels-Alder反应生成中间体乙烯基降冰片烯(VNB),再经其异构化反应制得亚乙基降冰片烯。重点阐述了乙烯基降冰片烯合成阶段副反应控制的工艺优化,以及VNB异构化阶段不同类型催化剂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P, N]型镍催化剂的双重强供电子效应对烯烃与极性单体共聚性能的影响,本文设计合成了两种咪唑烷-2-亚胺为配体的镍配合物Ni1和Ni2,并通过核磁对其表征,研究了该类镍配合物在二氯乙基铝(EtClAl2)助催化剂的活化下催化降冰片烯均聚及其与苯乙烯的共聚行为。结果表明,以EtClAl2为助催化剂时,配合物Ni1催化降冰片烯均聚活性高达1.92×107 g/(mol·h)。该体系配合物同样有效催化降冰片烯与苯乙烯共聚,Ni1的聚合活性高达2.14×106 g/(mol·h)。该体系催化剂对降冰片烯与苯乙烯共聚表现出良好的聚合性能,从而为高效镍金属催化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日本杰昂(Zeon)公司发现了一种具有外形记忆性能的石油树脂——聚降冰片烷。即使由于外力使它发生严重形变后,只要将其加热,它便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高聚物具有形状记忆能力,这在世界上还是首次发现。该公司打算将这种聚合物以商品名“Norsolex”供应市场,主要用作汽车挡板、防冲档等。聚降冰片烷的分子量大于200万,比通常高聚物的分子量大十倍以上。长期来,一  相似文献   

8.
吡啶脒基镍配合物在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作用下催化降冰片烯聚合。考察了催化剂结构中电子效应与位阻效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具有吸电子取代基的催化剂能提高催化活性,而吡啶环邻位上引入甲基取代则能同时提高催化活性和聚降冰片烯的分子量。所制备的聚降冰片烯的分子量分布受聚合温度影响,总体呈现分子量分布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趋势。聚合物的红外和核磁分析表明,聚合反应机理为乙烯基加成聚合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催化降冰片烯的聚合,研究了以桥联的茚基咪唑基配体与第四副族金属锆(Ⅳ)为原料合成的两币新型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的活性.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的用量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Al/Zr为700∶1,温度为70℃,催化剂对降冰片烯聚合的最高活性为14.85 kg/mol·h.并通过核磁,红外数据的分析得出,在最优条件下降冰片烯主要以加成聚合为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先溴化后酰亚胺成环法合成了阻燃剂BN451(N,N'-1,2-乙烷-双[5,6-二溴降冰片烷-2,3-二酰亚胺]),红外光谱图表明存在目标产品的特征吸收峰。讨论了在降冰片-5-烯-2,3-二酸酐溴化过程中反应温度、N,N-二甲基甲酰胺、乙二胺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在较佳反应条件下,即反应温度40℃,降冰片-5-烯-2,3-二酸酐13g,N,N-二甲基甲酰胺11mL,乙二胺13mL时,反应收率为70%。将阻燃剂BN451按不同比例与聚丙烯混合,探索了阻燃聚丙烯阻燃性和拉伸强度随阻燃剂含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吕九琢  刘霞 《精细化工》1998,15(3):41-44
以环戊二烯二聚体,顺丁烯二酸酐,溴,乙二胺为主要原料,经五步反应合成了N,N′-1,2-乙烷-双(5,6-二溴降冰片烷-2,3-二酰亚胺)(I)。其中前四步反应与文献(1)相同,第五步反应,取22.5gN,N′-1,-2乙烷-双(5,6-二溴-3-羧基-降冰片烷-2-酰胺)(II)于三口烧瓶中,加入85ml二甲苯,32ml丙酸,4滴磷酸,加热,搅拌回流脱水5h,冷却,过滤,依次用甲苯-丙酸混合液和  相似文献   

12.
目前,降冰片烯合成方面的研究报道多为专利且年代跨度大,缺乏较为系统的综述。本文首先介绍了由(双)环戊二烯与乙烯合成降冰片烯的Diels-Alder反应机理,针对乙烯反应活性不足所采取的高压及高温两类补偿措施分别加以评述,并列举了其反应热及常见副反应等。结合高温高压及反应放热量大等特点,系统阐述了相关动力学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为调控反应进程提供参考,以确保安全生产。本文还回顾了降冰片烯合成技术的发展过程,对比了现有液相工艺和气相工艺的优缺点,虽然气相工艺可以有效遏制副反应的发生,但由于气相工艺产量较低,目前实际生产中大多采用液相反应工艺,如何通过设计特殊结构的反应器以提高其混合效果是未来研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4种脂环类降冰片烯酰亚胺单体:N-环丙基基降冰片烯酰亚胺(CPrNDI)、N-环戊基降冰片烯酰亚胺(CPenN-DI)、N-环己基降冰片烯酰亚胺(CHexNDI)、N-环庚基降冰片烯酰亚胺(CHepNDI),并通过红外、核磁共振谱(氢谱、碳谱)对所合成的单体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乙叉降冰片烯作为三元乙丙橡胶生产中的单体,以前只有少数厂家实现了乙叉降冰片烯的回收生产,但是其回收途径较为广泛,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研究。介绍了乙叉降冰片烯的主要用途,对我国回收乙叉降冰片烯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新型的苯胺基苯甲酸甲酯中性镍催化剂(C1),结合核磁氢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体及配合物结构进行表征,同时在改性甲基铝氧烷(MMAO)、三(五氟苯基)硼烷(B(C6F5)3)、双(1,5-环辛二烯)镍(Ni(COD)2)等不同助催化剂作用下,研究了配合物C1对乙烯和降冰片烯的均聚。聚合结果表明,C1在MMAO、Ni(COD)2助催化剂作用下,可催化乙烯聚合;以MMAO作为助催化剂时,C1可催化得到高分子量的聚降冰片烯(Mn=5.46×105g/mol),所得聚降冰片烯的分子量分布均较窄,多分散指数(PDI)最小可达到1.04,而且在一定Al/Ni摩尔比范围内(500~1 500),C1的聚合活性均随Al/Ni摩尔比的增加呈轻微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6.
亚乙基降冰片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外亚乙基降冰片烯的生产技术和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并根据我国实情,阐述了开展亚乙基降冰片烯合成方法的研究对我国实现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两种新型咪唑侧链官能化单茂锆{Ph2CN2C4H6CpZrCl3和PhCHN2C4H6CpZrCl3}与甲基铝氧烷(MAO)组成的催化体系进行降冰片烯的聚合,考察了不同温度、不同Al/Zr对催化效率的影响。得到了透明度高,能溶于有机溶剂,熔点高于400℃的聚降冰片烯。该催化体系在80℃、Al/Zr为500时催化活性最高,可达到104g PNBE/(molZr.h)。通过对聚合产物FTIR的分析,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主要聚合方式。  相似文献   

18.
杀虫制剂含Empenthrin(一种菊酯类)和可升华的担体(如金刚烷、降冰片烷类、环十二烷、对二氯苯、樟脑、萘等)。如热熔捏合100份金刚烷和5份Empenthrin的制剂,对蚊、蝇、蛀虫、蟑螂、螨类等有优良效果、特别是对蛀虫如织网衣蛾,有长期持续性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大位阻基团α-二亚胺镍催化剂催化乙烯、降冰片烯聚合、极性单体共聚及负载大位阻基团α-二亚胺镍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近十年研究进展,分析大位阻基团α-二亚胺镍催化剂芳烷取代基立体结构催化烯烃聚合活性及聚烯烃材料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以环戊二烯二聚体、顺丁烯二酸酐、溴、乙二胺为主要原料,经五步反应合成了N,N′ 1,2 乙烷 双[5,6 二溴降冰片烷 2,3 二酰亚胺](Ⅰ)。其中前四步反应与文献[1]相同,第五步反应,取225gN,N′ 1,2 乙烷 双[5,6 二溴 3 羧基 降冰片烷 2 酰胺](Ⅱ)于三口烧瓶中,加入85ml二甲苯、32ml丙酸、4滴磷酸,加热、搅拌回流脱水5h,冷却、过滤,依次用甲苯—丙酸混合液和2%NaOH水溶液洗涤,干燥,得198g白42色固体,产率85%,与文献[1]相当。新的合成方法操作条件好,产品色泽好,成本低。提出了第五步反应可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