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社会科技及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应基于课程思政的基础性教学作用,有效整合教师队伍,创新教育内容,改良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体系,促进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使其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针对“互联网+”教育资源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际导向作用进行研究,分析其相关的应用策略,旨在“互联网+”时代不断促进互联网教育资源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案例教学对实现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相融合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围绕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从伦理与法制、工程师素养、爱国主义教育三个角度探索课程思政案例库的建设,探讨了思政教学案例库的建设途径与记录形式,为同类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包装设计”课程作为我国高等院校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在设计学人才培养计划中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跨学科专业领域知识学习的特点,又承载着育人功能,在设计类人才培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包装设计”课程思政的课程建设目标、教学方法、创新实践学习过程、教学特色及教学内容做了归纳总结,在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各方面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优化的主要任务是立德树人,以教师供给侧循环为主线,提供丰富立体的思政内容,从而实现专业课程思政供给端的转型升级。本文以“互联网金融”为例,从供给侧视域分析了优化高校金融专业类课程思政供给体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教学设计的措施建议,为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针对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学实践过程中思政教育、专业课程知识传授仍普遍存在“贴标签或两张皮”和拓展专业核心基础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广度、深度和温度等问题,作者提出了课程思政多维度融入计算机核心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路径,为推进思政融入教学实践从“混合化”到“化合化”的转变提供了一种有效路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6.
对“1+X”证书制度下“渗透测试”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研究和实践,分析信息安全专业课程思政现存问题,提出了“渗透测试”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教学设计理念:以“1+X”等级证书为标准,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思政元素进行融合。最后,以“1+X”证书制度为指导,将思政教育融合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及考证培训5个方面,以达到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养,增强学生适岗就业能力的目的,也为其他网络安全课程提供一个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7.
李雁 《互联网周刊》2023,(23):63-65
通过“互联网+”背景下“工程计量计价电算化”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与实施研究,设计出该课程思政融合的整体方案,精准挖掘思政要素,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基于信息技术以及教学整体设计的持续实施,建立结合目标达成模式(G A T)以及过程模式(CIPP)的全过程增值评价体系,探析学生在“工程计量计价电算化”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思想政治素养的发展状态、轨迹以及存在的问题,洞察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实施、支持和效能上的具体问题,实现以评促进、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方向,数字赋能背景给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教学手段与方法、评价方式等带来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机械基础与创新设计”课程,阐述“数字+”课程思政的“三师双线五步”建设模式、实施路径以及教学组织全过程。“数字+”课程思政,推进了智能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融合创新,构建了数字化时代高职课程思政教学新生态,实现了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在个人修养、职业素质、理想信念、科学素养方面成长明显。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教育是当前各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新尝试,也是各所高校高度关注的新举措。"通信原理"是作者所在学校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国内多所高等院校的考研专业课,以往的教学重点主要放在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和讲解上,但其实本课程的相关内容都蕴含了丰富的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因此,深度挖掘并充分利用课堂这一教育前沿阵地来探索和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对全面育人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从课程地位和内容介绍、学情分析及教师要求入手,列举了部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以期为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改革思路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文字是文化的传承,汉字更是中华文化的显性符号。文章以深入开展文字设计课程思政建设为目标,探讨思政教育在文字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尤其在汉字设计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学,将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糅合到设计课题中。文章介绍了文字设计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建设思路、方向与内容,并提出“实践性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进行文字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旨在推动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信息安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新课题。依据逆向教学设计理论,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无线通信网络安全”课程为例,在厘清课程思政建设理念和原则的基础上,从课程前端设计、层级化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合理化评价、多样化学习活动、教学反馈5方面出发,构建了一个基于问题式学习的系统化课程思政设计流程。通过本案例的演示,为其他信息安全专业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JavaEE架构与应用开发”课程的特点,确定了六个维度的课程思政素质培养目标,并对课程内容按模块开展教学,采用知识点融入的方式确定思政元素融入的时机从而和思政案例结合,实现课前有设计、课中有融入、课后采用词云分析工具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检验,形成课程思政教学实施闭环,以期能够对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分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现状,提出课程思政教学“12345”模式,阐述具体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设计,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教育的40个案例,介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教育评价方法,最后说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人才培养设计层面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出思想政治与专业教育一体化设计,将“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专业思政”人才培养体系,探讨如何将“专业思政”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课内教学环节和课外教学环节两方面介绍课程思政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环节的具体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校信息类通识课思政建设缺乏系统专业教学方法的问题,提出信息类通识课课程思政3级指标体系和“6板斧”理念,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制订、“信息思政”教学案例库创建、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几方面,介绍信息类通识课课程思政实践过程,探讨如何构建包括课程思政内容的立体评价体系,最后说明课程思政建设效果。  相似文献   

16.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内容丰富但课时少,如何高效融入思政元素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了提高“线性代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本文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利用BOPPPS教学模式,实施“混合式”的教学方法,在提高“线性代数”课程思政实效性的同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提出基于“两线四融入”的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阐述课程总体设计理念,重新确立知识与思政的双主线教学方针,介绍新时代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在四个“融入”方面的举措,旨在为编程语言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一流课程特点及前期建设成果,提出程序设计类课程“专业+思政”教育协同效应模型,探讨如何深挖程序设计课程“六大思政元素”并重构“专业+思政”教育学习成果,最后以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为例,介绍“专业+思政”教育协同效应方案有效实施路径并给出未来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工程认证人才培养计划要求,将精准评估教学策略与“人工智能”课程建设相融合,从授课方式、教学模式和知识点布局上改进教学手段,从专业课程知识结构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改革,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整理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同时,针对课程特点,深挖专业课程内容中潜在的思政教学元素,实现思政教育指导下的全过程育人。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了针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人工智能”课程精准分层式教学方法对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网络空间安全新进展”课程为例,结合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培养要求,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与重点、树立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与资源,形成“点-线-面”拓展式的思政实践方法,并从思政融合度、学生获得感以及发展持续性多维度建立思政教学成效的评估机制。经实践发现,教学团队与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得到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在学懂、掌握先进技术的同时,能够受到爱国、敬业、奋发向上的思想的启迪,加强投身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建设的决心。本课程将继续贯彻课程思政的理念,持续优化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为网络空间安全类专业相关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以适应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