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试验(中试)探讨了用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特殊类型城市污水——工业污水约占70%的郑州西干管污水的适用性。本文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总结了工艺设计和运行经验。试验表明,本系统对这类污水处理效果好,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指标。如生化速率快、工艺简单可靠、基建投资省等。本试验取得的运行和设计参数可供同类型污水处理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SBR活性污泥去处理味精废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SBR(序列间歇式反应器)活性污泥法处理味精废水的工艺作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必要的设计参数和运行要点。在SBR活性污泥中控制充水时间和曝气方式是防止反应受抑制,最大限度地提高反应速度,缩短反应周期的重要手段,。试验提出SBR活性污泥法处理味精废水的最佳工艺参数;充水时间;2h,同时进行搅拌保持缺氧状态;曝气方式;限制曝气;污泥负荷;0.2-0.4kgCODcr/kgMLSS.d(混合液悬浮固体  相似文献   

3.
PACT法(powdered aetivated earbon treatment process)是指将粉末活性炭(PAC)加人活性污泥中的 一种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早 期,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处理印染、化工、焦化、炼油、制 药等工业废水.PACT工艺的特点是PAC颗粒包裹在 活性污泥絮体中,通过活性炭吸  相似文献   

4.
活性污泥法人工神经网络建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现行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污水厂建立实用数学模型较难的实际,通过引入人工神经元网络理论和思想建立起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污水厂的运行状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完全可以用于活性污泥法建模,这种模型的建立,使得活性污泥法工艺系统在线智能控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炉渣强化活性污泥法处理餐饮废水的工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加入炉渣前后的对比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用了炉渣强化活性污泥法净化处理的餐饮废水,CODcr、NH4+-N、TP去除率都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絮体结构和沉降性能明显改善。当水力停留时间为6h时,炉渣强化活性污泥法对餐饮废水中CODcr、NH4+-N、TP的去除率分别达85.3~91.2%、59.6~68.2%、80.2~87.8%,出水中CODcr、NH4+-N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且处理效果稳定。因此炉渣强化活性污泥法处理餐饮废水的的效果是相当好的。  相似文献   

6.
DAT-IAT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研究连续和间歇式活性污泥法(DAT-IAT)处理生活污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和除氮效果,确定了DAT-IAT法处理生活污水最佳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3h,活性污泥浓度为2500mg/L。当反应期内好氧曝气和缺氧搅拌交替进行2次,脱氮率可以达到90%以上,COD去除率在94.5%以上。  相似文献   

7.
受限曝气式活性污泥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制革废水为试验原水,对受限曝气的机理及处理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受限曝气方式,可经化混合液物相传质效率,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节省供气量,并使活性污泥微生物在低温下可保持较高的生化反应效率,利用受限曝气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制革废水在高有机负荷条件下,气水比仅为8-9,出水BOD5浓度小珩20mg/L,明显优于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处理法。  相似文献   

8.
详细分析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工艺的设计中参数的选择,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平行对比试验论证了活性污泥法处理印染废水在去除率、电耗、池容与占地等方面优于接触氧化法,同时也论证了印染废水生化处理具有可生化性差、有机物降解速度慢、活性污泥沉速低、电耗高的特点,并对印染废水的泡沫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TSU法的工艺运行方式;从废水处理动力学的 角度比较了 TSU法与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处理效率;论证了TSU法工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知识管理的研究方法,结合知识管理项目过程,提出了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前提是科学地制定知识管理策略。知识管理能力由两方面组成,一是知识管理过程能力,包括知识获取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知识保护能力;另一个是基础设施能力,包括技术、组织和文化3个维度。在评价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引入AHP法作为决策分析方法,并分析了如何实现两两判断矩阵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证明了二参数 Ornstein-Uhlenbeck 过程的沿曲线导出过程是马氏过程,并求出了导出过程的转移概率密度,同时证明了它为单参数 Ornstein—Uhlenbeck 过程的充要条件及它是弱平稳过程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Inrecentyears,thecompetitionintheChinesere alestatemarketismoreandmoreintense.Inachan gingmarket,tomakethebestofitsownadvantagesandachieveitstargetsuccessfully,itisabsolutelynec essaryforenterprisestofindanorganizationalstructurethatissuitabletobothitself…  相似文献   

14.
CAPP技术发展状况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了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的内涵。从5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技术的发展状况。同时,结合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指出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技术领域有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以2-丙烯酰胺基-2- 甲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合成共聚物,再与木质素磺酸钠复配,合成了降失水剂 AS.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合成条件,并对降失水剂AS进行了全面的性能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降失水剂AS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盐性,在150℃下,降失水剂AS在饱和盐水中的API滤失量(API...  相似文献   

16.
三乙膦酸铝的纯化与离子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级水三次水洗抽滤的方法对三乙膦酸铝原药进行纯化。对制备的纯品采用碘量法、离子色谱法测定,质量分数均大于99.0%,能够满足离子色谱分析对标样的要求。同时采用AS 14、AS 9离子色谱柱明确了常见阴离子、淋洗液浓度对三乙膦酸铝分离的影响,最后采用Na2CO3溶液为淋洗液,AS 9离子色谱柱,电导检测器建立了三乙膦酸铝的离子色谱定量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常量分析方法的准确度(添加回收率99.6%~101.0%)和精密度(RSD0.31%)均较好。  相似文献   

17.
The process model for BOF process can be applied to predict the liquid steel composition and bath temperature during the whole steelmaking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three-stage decarburization theory, the concept of mixing degree was put forward, which was used to indicate the effect of oxygen jet on decarburization. Furthermore, a more practical process model for BOF steelmaking was developed by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silicon, manganese, oxygen injection rate, oxygen lance height, and bath temperature on decarburization. Process verification and end-point verification for the process model have been carried out, and the verif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carbon content reaches 82.6% (the range of carbon content at the end-point is less than 0.1 wt%) and 85.7% (the range of carbon content at end-point is 0.1 wt%-0.7wt%) when the absolute error is less than 0.02wt% and 0.05wt%,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8.
The novel satellite Multiple Access scheme called Combined Free/Demand Assignment Multiple Access-Predictive Request (CFDAMA-PR)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n the CFDAMA-PR scheme, the ground station requests the demand assignment slots by predicting the positive varying trend of the traffic source. The delay performances between CFDAMA-PR and CFDAMA-RR (Round Robin request) schemes were compared by computer simulation. Sim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with the Interrupted Poisson Process (IPP) and the Interrupted Fluid Process (IFP) traffic models.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compared to CFDAMA-RR protocol, the CFDAMA-PR scheme achieves a better delay/throughput of satellite channel.  相似文献   

19.
随机接入预约CFDAMA-PR MAC协议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地面站采用预测预约方式的卫星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混合式按需/自由分配一预测预约协议(CFDAMA—PR).CFDAMA—PR协议可采用隐式和显式预约请求方式,对采用随机接入预约方式的CFDAMA—PR与R—CFDAMA协议的时延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比较.计算机仿真中采用IPP及IFP信源模型,结果表明:在采用随机接入预约方式的情形下,CFDAMA—PR协议实现了更佳的时延/吞吐量性能.  相似文献   

20.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一套针对软件过程管理、改进与评估的模型,其根本目的是对软件的过程进行改进.软件过程的改进,离不开各个项目的监督与控制.但是,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并没有说明如何建立和实施项目的监督与控制的过程.软件组织在构建自己的CMMI体系时,面临着不知如何监督、如何控制项目的问题.通过分析项目监控过程域各特定目标与特定实践的关系,针对软件过程改进中的典型弱项,给出了项目监督与控制活动的实施方案,解决了软件组织在实施项目监控时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