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了水下抗分散剂、高效减水剂、消泡剂、水灰比等对水下混凝土抗分散性和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水下抗分散剂掺量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下降。当水下抗分散剂和高效减水剂复合掺加时,能够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掺加消泡剂有利于提高水下抗分散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抗压强度。降低水灰比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水下抗分散性和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UWB-Ⅱ型絮凝剂的不同掺量对C30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影响机理,并确定最佳掺量。分别选取了五组掺量进行流动性试验、抗分散性试验及抗压试验。结果表明絮凝剂自身的各种亲水基团会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当絮凝剂掺量增大时,试验水样的悬浊物含量、pH值及浊度值均反向变化。在絮凝剂掺量为2.5%时,试件抗压强度达到最大。随着絮凝剂掺量继续增加,材料的抗压强度出现下降。总结分析UWB-Ⅱ型絮凝剂在C30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中的最佳掺量应为2.5%。  相似文献   

3.
优选了2种水下抗分散剂,即聚内类的PVAD与纤维素类的HPMC,并研究单掺与复掺配制技术对混凝土新拌性能、流动性、自密实度及对采用导管法成型的水下抗分散混凝土抗分散性与强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掺配制的水下混凝土比单掺具有更好的水下抗分散性与强度性能。  相似文献   

4.
合成接枝型聚丙烯酰胺--新一代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首创性地应用自己合成改性的接枝型丙烯系聚合物作为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研究了由该种絮凝剂配制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性能。结果表明:掺合成改性的聚合物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性能与掺常用的聚合物相比,前者可保持混凝土坍扩度1小时不损失,而后者只有0.5小时;前者的7天和28天水下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别较后者高约2MPa和4MPa;新型改性聚合物成本比传统使用的下降约25%,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目前已在山东投产应用。  相似文献   

5.
水下抗分散混凝土的开发已有20余年的历史,也取得许多成果和宝贵经验,但在我国由于对其认识较浅和过于考虑工程材料造价等原因,尚未进入全面应用阶段。因此,进一步研制新型的水下抗分散剂品种,配制出绝对强度高、抗分散性好和耐久性优良的混凝土并通过试点工程逐步推广,是当务之急。TJS水下抗分散混凝土外加剂是由同济大学和上海市市政工程研究院联合研制成功的一种新产品。各项试验表明,在普通混凝土基础上掺加TJS水下抗分散剂,并采用掺加活性矿物掺合料的情况下,可以配制出高性能水下抗分散混凝土,其强度等级达C40,坍落度为240mm,坍落…  相似文献   

6.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筋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跨江、跨海工程中广泛被应用,因此研究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结构的性能非常必要。本文进行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筋梁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筋梁的抗剪性能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接近。因此,可以用计算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受剪的理论计算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筋梁的受剪。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玄武岩纤维(BF)、可再分散乳胶粉、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HEMC)、UEA膨胀剂和十二烷基硫酸钠(K12)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可再分散乳胶粉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基本呈降低趋势,拉压比先减小后增大;随着BF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拉压比基本呈增大趋势,抗裂性能提升;复掺BF、可再分散乳胶粉、HEMC、UEA膨胀剂和K12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较复掺BF、可再分散乳胶粉、HEMC和UEA膨胀剂时有所降低,但拉压比增大,抗裂性能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不同水下抗分散剂掺量下,水下成型与陆上成型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抗硫酸溶液和硫酸镁溶液化学侵蚀能力以及长期抗碳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水下抗分散剂掺量增大,氯离子渗透深度、化学侵蚀下强度损失率以及碳化渗透随之增大。但在其适宜掺量下,水下抗分散剂的参入没有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9.
新型水下混凝土抗分散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水下混凝土施工的需求研制出一种新型JS水下混凝土抗分散剂。系统研究了其对混凝土需水性、强度和抗分散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JS水下混凝土抗分散剂具有良好的水下抗分散性能,各项性能均能满足水下工程施工的需要。论述了JS水下混凝土分散剂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桥架作用,表面活性作用和桥键作用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碳纳米管(CNTs)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中的分散效果及其对UHPC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不同CNTs掺量UHPC的动力黏度、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表明:CNTs在UHPC基体中的分散效果随着CNTs掺量的增加而不断变差,且会导致较高CNTs掺量的UHPC力学性能降低;当CNTs掺量为0.1%时,CNTs增强UHPC的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1.
低强度大流动性引气混凝土耐久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甘肃气候、环境特点及混凝土所用材料的基础上,对于低强度大流动性引气混凝土,通过快速冻融法、美国电量法、干湿循环腐蚀法等分析了引气剂和复合矿物外加剂单掺及复掺对C20、C30混凝土抗渗性、抗冻性、抗腐蚀性等耐久性的影响规律.与基准混凝士相比,从抗冻性来看,双掺矿物外加剂和引气剂时效果最好,单掺矿物外加剂稍好,单掺引气剂时对C30混凝土效果居中,但对C20混凝土效果最差.从抗渗性来看,双掺矿物外加剂和引气剂时效果最好,单掺矿物外加剂次之,单掺引气剂稍有降低.从抗腐蚀性来看,单掺矿物外加剂效果最好;双掺矿物外加剂和引气剂时次之,单掺引气剂抗腐蚀性降低.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单掺粉煤灰及粉煤灰、沸石粉、硅粉复掺对轻集料混凝土抗渗性与孔结构的影响,并将轻集料混凝土抗渗性与普通混凝土做了对比。结果表明,掺加矿物掺合料轻集料混凝土将获得更高的抗渗性;复掺对轻集料混凝土抗渗性更有利;轻集料混凝土抗渗性优于相同强度等级普通混凝土;LC40轻集料混凝土抗渗性与C60普通混凝土抗渗性相当。掺加矿物掺合料能明显改善轻集料混凝土的孔结构,小孔增多,总孔隙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海口泄洪闸工程位处黄海沿海浪溅区,混凝土结构长期遭受海水侵蚀;在工程建设中采用以高性能混凝土为主要措施的综合防腐蚀技术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混凝土的保护层设计、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优化、混凝土表面处理和施工组织与控制等措施;所得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抗冻、强度、抗硫酸盐和氯盐腐蚀等耐久性指标均满足要求,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4.
渗透性能包括氧的渗透性、毛细管水吸附作用、氯离子扩散性能等已经普遍地应用到混凝土耐久性的评价指标中。本文通过不同的自密实混凝土(SCC)与相同强度等级传统的普通振捣混凝土(REF)对比,分析自密实混凝土的渗透性能的试验研究。自密实混凝土的特性根据C40和C60的立方体强度掺有矿物掺合料或没有矿物掺合料但掺有粘性剂进行配合比设计。研究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透氧率和吸附作用明显比相同强度基准的普通振捣混凝土低。但是氯离子扩散系数更多取决于矿物掺合料的种类;自密实混凝土中没有掺矿物掺合料但掺有粘性剂的比基准混凝土和其它自密实混凝土有更高的氯离子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15.
针对杭州某工程基础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对该工程所处环境条件和环境作用等级进行了调查,对工程现场混凝土进行了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抗渗性、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RCM)、混凝土电通量、混凝土抗冻性的试验,通过调查和试验分析,对该工程混凝土的各项耐久性指标进行了综合评定,提出了解决工程质量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水泥用量、絮凝剂掺量、砂率对海水拌和珊瑚砂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珊瑚砂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为235~283 kg/m^3时,砂率对单位用水量的影响最为显著,用水量随砂率增加而增大;水泥用量为400~490 kg/m^3时,28 d抗压强度在26~39 MPa之间,可配制C20~C30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水泥用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强度随水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水陆强度比随水泥和絮凝剂掺量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纳米高岭土等量取代水泥配制混凝土。研究了纳米高岭土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冻融性和抗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高岭土作为混凝土掺合料并且当掺量合理时,配制的混凝土力学性能、抗冻融性和抗渗性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8.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及其最新的研究与应用成果:4小时后坍落度损失小于10%,实现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高强度、易施工、高耐久性和绿色环保等高性能,希望该技术新进展能为水下混凝土工程提供新的设计依据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