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铝土矿盐酸浸出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澳大利亚难处理三水铝土矿为对象、盐酸为浸出剂进行无焙烧浸出试验,考察浸出温度、矿物粒度以及浸出时间对氧化铝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工艺条件为:矿物粒度-55μm、浸出温度100~110℃、浸出时间120 min、盐酸浓度10%、浸出液固比100∶7。此条件下氧化铝的浸出率为95.49%,氧化铁的浸出率为96.72%。以该酸浸液为原料,使用TBP-苯体系进行铝铁分离萃取试验,在萃取温度25℃、相比O/A=1∶1、盐酸浓度1.5 mol/L,萃取时间10 min的条件下,经单级萃取,溶液中铁元素的萃取率可达95%,铝元素损失率为6%,铁铝萃取分离系数为408,经3级以上逆流萃取,铁铝分离系数可达800以上。以纯水作为反萃剂,在温度25℃、相比O/A=1∶1、反萃时间5 min、单级反萃,铁的反萃率达95%。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软锰矿加压浸出过程中铝的行为研究,可知温度、压力、时间对锰、铝的浸出率都有较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锰的最大浸出率条件下,抑制铝被浸出的最佳单因素实验条件为:压力0.9MPa、温度120℃、时间80~120min,此实验条件下铝的浸出率可降低至8%左右,减轻了后续的净化除杂工序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芦荟多糖的工艺,以获得高纯度的芦荟多糖.[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动、静萃取时间进行优化,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萃取釜条件.[结果]超临界CO<,2> 萃取芦荟多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用量2.5 ml/g,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35℃.静萃取最佳时间为60 min,动萃取时间为30 min,在最优条件下,芦荟多糖得率为85.10%.[结论]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条件温和、环保、节能,适用于芦荟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火法炼铜烟灰为原料,采用硫酸浸出工艺,研究了浸出及萃取工艺参数对铜回收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浸出条件为:液固比5∶1,浸出时间1.5 h,温度65℃,浸出终点pH值控制在2.0,能达到理想的浸出效果,铜最高浸出率为90%;萃取工艺中,以Lix984作为萃取剂的萃取效果优于其他常见萃取剂,在萃取条件为相比O/A=1.5∶1,萃取剂浓度20%,萃取时间5 min的条件下,铜的一次萃取率达96.83%。  相似文献   

5.
以钛白废液为原料,采用P507为萃取剂进行钒的萃取分离回收。考察了萃取剂种类和浓度、有机相与水相比、溶液pH值、萃取温度和时间对钛白废液中钒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相配比为15%P507+5%仲辛醇+80%磺化煤油、钛白废液pH值为2.0、有机相和水相比为1.25∶1、温度为50℃、振荡时间为6min的条件下,钛白废液中的钒萃取率大于98%。萃取饱和有机相经过硫酸反萃、NaClO_3氧化、铵盐沉钒、540℃煅烧后,得到纯度大于99%的V_2O_5产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紫薯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利用超声波技术提取紫薯粗多糖,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影响紫薯多糖得率的主要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为:超声频率>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紫薯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提取时间40min,提取温度60℃,超声频率80 kHz,此条件下紫薯多糖的提取率为3.63%.[结论]利用超声技术提取紫薯多糖可以提高多糖得率、缩短提取时间、采用较低温度提取、节省提取溶剂,降低提取成本.  相似文献   

7.
采用常压-氧压两段逆流碱浸工艺高效脱除高砷铅阳极泥中的砷。研究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氧气压力、氢氧化钠浓度等对砷脱除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常压碱浸工艺条件为:液固体积质量比5mL/g、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0.5h;最佳氧压碱浸工艺条件为:液固体积质量比5mL/g、氢氧化钠浓度130g/L、氧压浸出温度140℃、氧压浸出时间4.0h、氧气压力1.0MPa、搅拌速度600r/min。在上述条件下,砷脱除率可达99.0%以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超临界萃取石榴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运用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新疆石榴籽油有效成分,采用GC-MS技术对萃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同时分析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石榴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条件:萃取压力为30MPa,萃取温度为40℃,萃取时间为3 h.在此条件下石榴籽油的萃取得率为18.35%.[结论]超临界萃取石榴籽油工艺稳定可靠,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采用Mextral 984H萃取Cu-新型萃取剂HBL110萃取Co的工艺,从含Fe等杂质的铜钴矿堆浸液中回收Co,考察了有机相配比、皂化率、平衡pH值、温度、相比对Co萃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机相体积分数50.5%、皂化率50%、料液pH值2.4~2.6、相比1∶1、温度30℃、时间5min、萃取级数4级的条件下,Co萃取率大于95%;负载有机相经纯水洗涤后,在H2SO4浓度0.7mol/L、相比8∶1、时间5min、温度40℃、反萃级数4级的条件下,Co反萃率达到94%以上,反萃液Co浓度达到20g/L,与Fe、Mn、Mg等杂质实现分离并达到富集效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以锌泥为原料,采用碳化法制备纳米级氧化锌的新工艺,重点考察了锌泥乳化、碱锌合成、干燥煅烧工艺过程,结果表明:锌浆固液比为1∶4,反应温度在80℃,反应压力在0.8 MPa,搅拌速度1 000 r/m,碳化时间90 min,煅烧温度400℃,煅烧时间120 min,得到的纳米级氧化锌产品粒径小于50 nm,比表面积在50 m2/g以上。  相似文献   

11.
萃取法从含铊烟尘中综合回收稀散金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铅冶炼含铊烟尘为原料,采用氧化浸出一溶剂萃取一还原转化一置换一铸锭的工艺流程综合回收稀散金属。结果表明,最佳浸出条件为:氯化钠浓度50~80 g/L、高锰酸钾用量6.0%~7.5%、硫酸浓度1.0~1.4 mol/L、液固比2.5~3.5、温度(90±5)℃;用30%N503-二乙苯在相比O/A=2、40℃萃取4 min,铊萃取率大于99%。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高炉瓦斯灰氨法浸出液萃取锌的工艺过程。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为30℃,浸出时间为60min,固液比为1∶5,搅拌速度为450r/min,氯化铵和氨水均为2.5mol/L。浸出液萃取锌的最佳试验条件为:P204为萃取剂,磺化煤油作为稀释剂,P204体积分数为25%,萃取时间为40min,萃取温度为35℃,锌浓度为1.820g/L,浸出液初始pH值为9.5,A/O相比为1/1。在这些条件下,锌的萃取率可达97.41%。  相似文献   

13.
以钒钛磁铁精矿和煤粉为原料,聚乙烯醇为黏结剂,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研究水分含量、黏结剂加入量、成型压力、矿煤质量比对钒钛铁精矿含碳球团直接还原金属化率的影响,并对其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含碳球团金属化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水分含量、成型压力、矿煤质量比、黏结剂加入量;金属化率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水分含量9%,成型压力12 MPa,矿煤质量比100∶22,黏结剂加入量0.4%,还原温度1 350℃,还原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含碳球团的还原效果较好,金属化率达到92.97%。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实验室实验中,压力、水分、球团尺寸对压团的影响以及预热时间、焙烧温度对球团化渣剂焙烧固结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参数为:压团压力在50kN左右,团块尺寸约φ30mm,压团原料水分为8%~12%;预热温度550~650℃,预热时间约25min;焙烧温度900~1000℃,焙烧时间约30min.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以索尔库都克铜钼矿为原料,采用焙烧—碱浸—净化—酸沉工艺制备钼酸铵。试验结果表明:钼精矿在630~650℃下焙烧4h,然后用碳酸钠溶液浸出,在碳酸钠用量50g、温度80℃、液固体积质量比3/1、浸出时间90min条件下,钼浸出率达96.75%;浸出液经净化、酸沉获得钼酸铵,整个过程中,钼损失率仅1.47%,回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萃取剂用量、萃取剂皂化率、相比、萃取时间及pH等因素对从镍氢电池正极酸浸液中萃取分离钴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8%Cyanex272+92%煤油为萃取剂,在pH=5.0、有机相皂化率70%、Vo∶Va=1∶1、萃取时间3min、温度25℃条件下,钴萃取率达90%左右,Ni萃取率只有1%左右,二者分离效果较好,工艺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7.
采用伯胺类萃取剂HBDW-201从高浓度钼酸钠溶液中选择性萃取钨,考察了有机相组成、萃取温度、接触时间、料液pH值、相比等对钨钼萃取分离的影响,探索了从负载有机相中洗脱Mo及反萃W的条件。结果表明,在有机相组成为20%HBDW-201+磺化煤油、料液含WO_330g/L左右、Mo 100g/L左右,pH值为7.55,萃取相比O/A=1.5∶1、温度25℃、接触时间10min的条件下,经过4级逆流萃取,W萃取率接近100%,Mo萃取率为13.31%,最终得到含Mo 80g/L以上的钼酸钠溶液,溶液中WO_3浓度小于5×10~(-6) g/L,实现了从高浓度钼酸钠溶液中深度除钨;采用0.6mol/L的NaOH溶液为洗涤剂,在相比O/A=5∶1,温度30℃的条件下洗涤负载有机相,Mo洗脱率为61.86%,W洗脱率为11.38%,洗水中Mo与W质量比为2.30;采用2mol/L的NaOH为反萃剂,在相比O/A=5∶1,温度30℃,接触时间10min的条件下进行反萃,W的单级反萃率达99%以上,Mo反萃率为97.39%,得到反萃液中含WO_379.67g/L,Mo 16.30g/L,可用现有的钨钼分离工艺进行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18.
从含锗氧化锌烟尘中提取锌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氧化锌烟尘为原料、硫酸为浸出剂,研究了含锗氧化锌烟尘的浸出过程。最佳工艺条件为:烟尘用量50g、硫酸用量20mL、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h、液固比41,在该条件下,锌、锗的浸出率分别为89.12%和89.75%。将浸出液的pH调至2.5,在沉淀温度60℃,搅拌时间30min的条件下,采用浸出液中锗量40倍的单宁酸进行沉锗,锗的沉淀率达97.2%,得到含锗0.809%的单宁渣,该沉淀渣在600℃灼烧1h后得到品位为14.55%的锗精矿。沉锗后液可返回锌生产。  相似文献   

19.
针对铅冰铜的物相组成,提出了加压酸浸除铜—碳化转化铅—硝酸浸出铅的全湿法富集贵金属工艺,考察了浸出压力、温度、时间、硫酸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铜浸出率的影响以及铜浸出渣碳化转化—硝酸浸出铅的条件。结果表明:在氧气压力1.2MPa、浸出温度120℃、浸出时间3h、硫酸质量分数20%、液固体积质量比4∶1、搅拌转速250r/min的最佳条件下,铜浸出率为97.21%;在碳化温度50℃、碳酸氢铵用量为理论量的1.2倍、碳化时间1.5h、液固体积质量比4∶1、硝酸用量为理论量的1.1倍的最佳条件下,铅转化率在96%以上,铅浸出率为99.8%;铅冰铜中的贵金属得到富集,富集比达到3.5倍。该工艺可用于从铅冰铜中富集贵金属。  相似文献   

20.
对某含锑难处理金精矿采用碱预处理—压力氧化—氰化回收金进行研究。考察了预处理碱浓度、浸出时间和温度对锑脱除率的影响,并考察了矿浆浓度、氧分压、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氧化渣硫氧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锑金精矿在细度-0.045mm>80%、NaOH 50g/L、浸出时间3h、浸出温度90℃、液固比4∶1的条件下碱预处理脱锑,锑脱除率95%。碱预处理渣在矿浆浓度40%、氧分压0.7~0.8MPa、反应温度200℃,停留时间30min条件下,平均硫氧化率97.12%。加压氧化渣氰化,渣计金浸出率超过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