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针对车辆的工作转速通过系统的共振转速区时,会发生扭转共振,从而产生较大的噪声并对车辆的行驶造成影响的问题,以搭建的扭振实验台为对象,运用模态分析法对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扭振模型进行固有频率的理论计算。在阶比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转速跟踪和等角度采样技术,设计出基于虚拟仪器的扭振测试与分析系统。通过对二挡工况下传动系统升速过程的扭振测试与分析,证明传动系统在实测转速范围内发生了扭转共振。结合其他测试仪的测试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印刷机递纸牙轴的扭振问题,提出了采用编码器来测量摆动轴扭转角的方法,研制出测量扭转角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以及相应的软件.利用所开发的测试系统,以自行研制的摆动轴扭振试验台为测试对象,应用ZonicBook/618E数据采集设备,在试验台上对摆动轴的扭振进行了测试,分析了测试数据,并给出了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对于摆动轴扭振信号的测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时监测加工、检测设备传动系统的转速及其扭矩信号,可以判定设备运行状况的需求,继而给出一个转速扭矩的测试方案.针对JN338型转速扭矩传感器,用单片机设计了通用的实时转速扭矩测试系统,给出了测试部分和显示部分的单片机程序代码.  相似文献   

4.
在测量和计算了产生轧钢机主传动系统扭振故障的轧制力矩基础上,分析了引起轧钢机主传动系统扭振的原因;设计了扭振监测、诊断和控制系统,该系统应用在钢铁企业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测量恒定转速上叠加的随机波动转速引起的振动,通过弹性转轴和电机轴的转速波动研究了轧机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并建立轧机传动系统瞬时转速的测量模型;运用级数解耦方法,把非线性运动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获得转速波动的快速分解代数算法,最后通过在扭振实验平台进行模拟轧制过程的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单片机的转速扭矩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时监测加工、检测设备传动系统的转速及其扭矩信号,可以判定设备运行状况的需求,继而给出一个转速扭矩的测试方案.针对JN338型转速扭矩传感器,用单片机设计了通用的实时转速扭矩测试系统,给出了测试部分和显示部分的单片机程序代码.  相似文献   

7.
1420mm冷轧机主传动系统扭转振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420mm冷轧机组上下轧辊负荷不平衡为例进行了有关研究,在一定的简化基础上,建立了1420mm轧机第4机架主传动系统的力学模型,一方面是研究扭矩放大系数,以判定扭振发生时轧机主传动系统的最大动力载荷,另一方面研究扭振系统的频幅特性,保证设备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和调控性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5kW动态模拟扭振发电机组轴系结构设汁、轴系扭转固有特性计算和机组轴系扭振测试分析软件包TVAP—M的设计。TVAP—M软件包具有进行扭振信号采集、快速付里叶变换、相关与功率谱分析和频率响应分析等功能。在该模拟机上进行了扭振试验,试验表明:机组轴系扭振物理模型完全达到预想的要求;TVAP—M软件包运行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研究开发了应用PC机对曲轴扭振进行数字化测量的系统,介绍了该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并对六缸四冲程增压柴油机的曲轴扭振进行了实际测量,结果较好的地反映了发动机曲轴扭振的实际情况,由于采用PC机及并行通讯接口,实现了数字化测量,提高了测量精度,具有很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0.
HC轧机主传动扭振系统的建模及其动态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某厂HC轧机四连轧机组主传动系统,确立了扭振动学模型,用拉格郎日方程建立了扭振数学模型,用matlab计算软件求出了系统固有频率和振型,用系数法求出了扭矩放大系数,讨论了频差放大系数对扭矩放大系数的影响关系,分析了HC轧机动态特性,对生产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内燃机曲轴扭转振动微机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开发了应用PC机对曲轴扭振进行数字化测量的系统 ,介绍了该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 ,并对六缸四冲程增压柴油机的曲轴扭振进行了实际测量。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该发动机曲轴扭振的实际情况。由于采用了PC机及并行通讯接口 ,实现了数字化测量 ,提高了测量精度 ,具有很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汽车传动系统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传动系统各部件的功率损失模型,得出了传动系统效率的计算公式。在制定微型汽车传动系统效率试验标准的基础上,对某传动系统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证明,通过理论模型得出的传动系统效率计算值与试验测试结果基本相符,在常用输入扭矩和输入转速范围内,其相对误差不大于6%。该理论模型为汽车传动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抑制轴系扭振的角度,以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为对象,建立了包括风力机、传动系统、发电机和电网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协调控制的非线性控制策略,有效处理风电系统受到扰动时永磁风机轴系扭振的问题。将设计的非线性控制方法与线性最优控制方法做仿真对比,结果表明当系统受到短路扰动,功率变化扰动和端电压扰动时,非线性控制方法能更好地抑制风力机和发电机之间功角位移偏差的振荡,减少轴系扭振事故的发生,提高系统稳定运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针对发动机轴系的扭转振动会导致发动机、传动系统和车架的振动,激发噪声,从而影响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平顺性的问题,在扭振信号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从脉冲位置调制信号(PPM)中获取角速度的波动量,并提出一种利用插值法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实现扭振信号频谱分析的方法.在台架实验中,借助于虚拟仪器技术和Matlab工具,对实测的扭振信号进行处理与分析.通过与专业扭振测试仪器的测试结果对比,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齿轮传动系统扭振固有频率及频响函数的设计灵敏度问题。对齿轮传动系统扭振动力学控制方程中时变的齿轮啮合刚度进行了分解.推导了系统扭振固有频率及频响函数相对于设计参数的灵敏度计算公式,这些设计参数可以是轴的扭转刚度、齿轮平均啮合刚度、阻尼及齿轮转动惯量等。这一方法可用于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应用虚拟仪器技术,对机械传动试验台进行了改造。扭矩测量使用JC型扭矩转速传感器,数据采集采用PCI-6024E数据采集卡,用LabVIEW语言编程,简化了测控系统,提高了测量精度,实现了对机械传动试验台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并进行显示、存储、打印。研究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对扭矩信号进行处理,得到了精度较高的数据处理方法。并对不同处理方法对精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在狭小空间紧凑条件下测试车辆发动机活塞及连杆的应力场、温度场及传动部分的转速和扭矩的问题,采用了近场遥测的技术,设计出了发射部分的电路,通过仿真技术,系统达到预期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高精度地对扭振信号进行测试和处理,针对脉冲计数式扭振信号时频转换中的误差原因,提出了对扭振信号进行等时间间隔二次采样和对扭角计算公式进行修正2种方法来提高扭振信号时频转换精度。通过在整周期和非整周期标准扭振信号的时频转换中进行对比,证明2种方法对提高扭振信号时频转换精度均是有效的,而且利用修正的扭角计算公式所得的扭角信号为等时间采样信号,免去二次采样的过程,既能够保证时频转换的精度要求,又不会影响计算速度。此外,通过研究发现平顶窗对减小扭振信号截断所带来的泄露误差效果最好,增多齿盘的齿数或使用高精度的编码器会提高扭角时频转换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导流缆各向异性弯矩、扭矩对其运动的影响并解决其数学建模问题,基于集中质量法基本原理,推导出导流缆在各向异性弯矩扭矩作用下的四自由度运动模型,并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对导流缆在弯矩扭矩作用下的运动进行了定性的研究探讨.模型中以拖缆微元的3个姿态角为基准,给出完整的三维曲率、弯矩、扭矩及剪力的确定方法,并计入弯扭耦合作用,将其以剪力和扭矩的形式溶入到缆的运动控制方程中去,采用龙格库塔积分求解模型.最后通过仿真研究,定性研究了导流缆在各向异性弯矩扭矩作用下的运动响应特性,并给出定性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用脉冲细分法测量机械构件的运动误差、转速、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原理,分析了可能产生的误差及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逻辑设计框图。该仪器可测量机床的扭振和爬行,可以进行传动链分析及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