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开发了应用PC机对曲轴扭振进行数字化测量的系统,介绍了该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并对六缸四冲程增压柴油机的曲轴扭振进行了实际测量,结果较好的地反映了发动机曲轴扭振的实际情况,由于采用PC机及并行通讯接口,实现了数字化测量,提高了测量精度,具有很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用非接触式电子扭振仪测定带或不带橡胶减振器的6102Q型高速柴油机曲轴扭转振动的实验研究,给出了扭振仪的工作原理、测试方法及数据处理结果,阐明了橡胶扭振减振器对该柴油机曲轴的振扭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印刷机递纸牙轴的扭振问题,提出了采用编码器来测量摆动轴扭转角的方法,研制出测量扭转角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以及相应的软件.利用所开发的测试系统,以自行研制的摆动轴扭振试验台为测试对象,应用ZonicBook/618E数据采集设备,在试验台上对摆动轴的扭振进行了测试,分析了测试数据,并给出了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对于摆动轴扭振信号的测量.  相似文献   

4.
曲轴扭振减震器 所属单位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 产品简介 曲轴扭振减震器是车、船用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安装于发动机曲轴前端,起到减小曲轴振幅的作用。该产品用于轿车和卡车发动机曲轴,可将振幅减小至±0.15°以下。  相似文献   

5.
在测量和计算了产生轧钢机主传动系统扭振故障的轧制力矩基础上,分析了引起轧钢机主传动系统扭振的原因;设计了扭振监测、诊断和控制系统,该系统应用在钢铁企业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旋转机械扭振是影响旋转机械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由于扭振引起的大型机组事故日益增多,因此如何检测扭振成为机械行业一大重点.扭振的检测过程可分为扭振信号的测量和扭振信号的提取分析这两个步骤.将扭振信号的测量方法分为接触式测量法和非接触式测量法两类,将扭振信号的提取分析方法分为基于傅里叶变化法和基于信号分解法两类,并对这几类方法中的具体每种方法进行了介绍,详细地阐述了每种方法的工作原理、研究意义、实际应用以及优缺点,最后对这几类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希望对今后的旋转机械扭振检测方法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扭转振动是轴系常见的振动形式之一,扭转振动将引起轴系材料的疲劳积累,最终导致轴系破损事故,所以扭振的测量非常重要.应用高精度光电编码器测取扭振信号,当扭振发生时,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信号产生疏密变化,扭振信号对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进行频率调制.用希尔伯特变换对调制信号进行解调,直观地得到了整个扭振信号的角位移与角速度波形.对调制信号进行了频谱分析,得出扭振频率与激励信号的频率相一致.研究结果为以后将轴系扭振信号用于回转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汽轮发电机组在短路工况下阻尼和短时间对轴系扭振劳寿命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临界阻尼”的概念。本文所得到的结论,可用于轴系扭振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实际机扭振疲劳动特性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敏感度理论分析了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固有频率对轴系结构参数的敏感度,提出了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模拟机的动特性设计方法,开发了轴系扭振动特性分析与设计程序,并对东方300MW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模拟机的扭振动特性进行了优化设计,达到了设计要求。该方法也可应用于实际机组轴系扭振动特性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0.
汽轮发电机组扭振模型和算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扭振机电网综合模型,包括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由汽轮机转子、发电机和励磁机转子构成)、汽轮机及其调速系统、发电机及其励磁调节系统、电力网络和机网接口。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模型和机网接口问题比较突出,对此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指出了扭振模型和算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发动机曲轴与正时系的耦合作用,建立曲轴的多弹性体动力学模型,得到了曲轴的扭转振动、曲柄臂圆角的动态应力以及主轴承的弹性流体动力学结果.单独建立了正时系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同步带内力及带与各带轮的啮合力.通过联合仿真的方法将曲轴与正时系耦合起来,考虑曲轴正时带轮的力、力矩以及位移的相互作用,得到了曲轴与正时系的耦合动力学结果.结果表明:耦合作用下的曲轴扭振幅略有增加,第一主轴承所受弯矩的变化增加了最大油膜压力以及减小了最小油膜厚度,第一曲柄臂圆角最大应力增加了39%,而正时系动力学受曲轴的影响较小.曲轴扭振实验验证了耦合模型更符合发动机的实际工况.  相似文献   

12.
发动机曲轴硅油减振器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硅油减振器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采用集总参数法建立了装有硅油减振器的曲轴系统双扭摆型数学模型.研究了系统参数(转动惯量比和阻尼系数比)对曲轴系统复频响应的影响.提出一种硅油减振器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以曲轴复频响应共振幅值最小为目标.仿真结果显示:采用优化后的硅油减振器的减振效果更好.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3.
柴油机正时齿轮系动力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柴油机正时齿轮系的动力学特性以及对前端噪声的影响,建立正时齿轮系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考虑各齿轮负载及曲轴角速度波动时的齿轮扭转角位移、啮合齿对相对运动以及动态啮合力,并对比了不考虑曲轴角速度波动时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由曲轴扭振引起的角速度波动能够明显加大齿轮系的振动与冲击.凸轮轴齿轮扭转角位移的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较为一致.前端声强实验表明在1 000Hz以下,齿轮系动态特性对噪声影响较大,高频处由齿轮加工精度影响的传递误差引起的噪声较大.通过设计曲轴扭振减振器,可以改善齿轮系的啮合振动与冲击,相应地减小前端的辐射噪声.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6列往复压缩机出现断轴、烧瓦的现象,利用有限元法对不同典型方案进行模态和动态响应数值模拟,提出了旨在减小轴系固有频率的优化方案.分析结果表明,断轴、烧瓦是轴系扭转共振所致,通过减小轴系各列间轴段直径,使7倍压缩机转速与1阶扭转固有频率比从1.036增加到1.056,共振现象即可消失.该优化方案不仅避免了机组振动,解决了断轴、烧瓦问题,而且还有效地降低了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车辆的工作转速通过系统的共振转速区时,会发生扭转共振,从而产生较大的噪声并对车辆的行驶造成影响的问题,以搭建的扭振实验台为对象,运用模态分析法对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扭振模型进行固有频率的理论计算。在阶比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转速跟踪和等角度采样技术,设计出基于虚拟仪器的扭振测试与分析系统。通过对二挡工况下传动系统升速过程的扭振测试与分析,证明传动系统在实测转速范围内发生了扭转共振。结合其他测试仪的测试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汽轮发电机组次同步谐振及轴系扭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具有串联补偿电容电力系统机电扭振互作用的机理,构建了次同步谐振下的扭振测试系统,进行了机电耦合互作用下的次同步谐振及轴系扭振的试验。试验分析了不同补偿度下的扭振信号和发电机电流信号,试验表明补偿度越高,电力系统中次同步谐振电流越大,次同步谐振发生的危险性也越大。试验结果与模拟系统在电网故障工况下次同步谐振的数字仿真结果一致,说明了试验的有效性和它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大型透平压缩机组的转子系统是齿轮耦合轴系,工程上常用折合法或扭转耦合对这类机组进行扭振分析.通过数值计算将这两种方法与弯扭耦合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折合法或扭转耦合算法不能完全反映该类机组的扭转动力学特性,存在缺陷.为了使机组避免一切有害的扭转振动,在进行机组扭振分析时,必须考虑机组转子横向振动对扭转振动的影响,应用弯扭耦合振动理论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测量方法效率低及不合格产品不能校正的问题,介绍一种摩托车曲轴总成动平衡测试与校正的新方法.系统中使用一个正交二向测力仪来拾取振动信号,经过调理电路送入数据采集卡中进行A/D转换,通过测试软件对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由计算机绘制出封闭的不平衡惯性力矢端轨迹图.在此基础上,测试系统进一步自动识别曲轴总成的两个设计参数,进而计算不平衡校正的去重质量和相位,为判别产品是否合格以及使不合格产品变为合格产品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19.
转子动态过程弯扭耦合振动的仿真和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弯扭耦合振动微分方程,仿真研究了弯曲振动与扭转振动的相互影响。研究结 果表明,轴系上的不平衡使得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之间产生耦合,导致轴系上发生扭转振动。 当轴系上发生扭矩冲击时,将发生频率为固有频率的扭转振动,弯振的振幅稍有增大。实验 研究证实了仿真研究的结果。仿真研究表明,当轴系转速在弯扭耦合区而没有发生弯扭耦合 时,扭矩冲击可能会导致转子发生较大的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