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水平井技术在西柳10断块低渗透薄层油藏挖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西柳油田典型的低渗透薄层砂岩油藏西柳10断块采用直井生产、单井产量低、开发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进行了水平井开采的适应性研究,认为西柳10断块目的层构造平缓、砂体分布稳定、具一定的自然产能,水平井目的层资源潜力大。提出了水平井技术在低渗透薄层油藏挖潜中的应用,从纵向位置优化、水平段长度优化、水平井产能优化等方面进行了水平井油藏工程优化设计,研究了油层有效厚度、水平段长度、渗透率各向异性程度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在西柳10平1井等312井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永7断块水平井优化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7断块为多层状中低渗层状构造油藏,为保持和巩固永7断块高速高效态势和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开展了永7断块水平井应用研究。根据目标砂体储层精细地质认识和油藏工程研究,优化设计了水平井轨迹和参数,在实施过程中,应用水平井随钻调整技术,准确把握了地质导向、优化了井眼轨迹,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无效水平段,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永安镇油田12断块属边底水活跃的层状断块“屋脊”油藏,目前已进入高含水、高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高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开发阶段。其数值模拟结果和新井及侧钻井生产动态均表明,油藏构造各部位仍有剩余油分布。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开展了水平井整体挖潜方案优化研究,借助数值模拟技术对水平井距油层顶距离、井段长度、液量保持水平、轨迹等进行了优化设计,确定了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多油层断块油藏的微构造进行研究,提出了断块油藏存在屋脊式、墙角式、封闭小断块式及正向、负向微构造5种类型,认为前4种类型是剩余油的有利富集区,指出地质多靶定向井和水平井技术是挖潜不同类型微构造形成的剩余油的高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实时成像技术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附近的2个主要的陆上碳酸盐油藏水平井钻井中的进行了应用。复杂方法解释的震解数据能够识别出主断块和小断块。这些断块在钻油田开发水平井时,通过测井成像技术进行了进一步地印证主断块和小断块的存在。在钻遇复杂地层或未知地下情况油藏及地质或构造信息不确定区域时,实时成像解释有效地为地质导向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屋脊式断块油藏侧钻水平井优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确剩余油分布、准确选择合理水平段的位置是开发屋脊式断块油藏的关键.根据屋脊式断块油藏侧钻水平井的地质条件,对地质建模、剩余油分布研究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综合论述.并研究了水平井地质参数敏感性,指出了这类油藏进行侧钻的水平段最佳优化方位、最佳长度及最佳射开部位.在临盘油田盘40块屋脊式断块油藏应用了侧钻水平井技术,根据剩余油研究结果及优化的水平井地质参数进行了布井.现场实施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有效地提高单井产能,证实了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水平井技术在小33、小35块火山岩油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小33、小35块火山岩油藏储层特征、开发现状及影响油井产量的主要因素,对小33、小35块火山岩油藏构造、储层、流体性质、油藏类型等油藏地质特征进行了精细研究,依据油藏研究成果,通过优化井位,部署了1口跨断块的分支水平井,现场实施获得成功,为水平井技术在火山岩油藏中的应用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断块油藏水平井地质设计和生产参数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水平井技术是断块油藏最有利的开发手段之一。依据断块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阶段,优化水平井的地质设计和生产参数,是保证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关键。断块油藏水平井地质设计的重点是水平井目的层和位置的优选以及水平井长度和方向的论证。水平井生产参数的优化中,布井方式、注采参数和合理提液时机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永3-平9井是胜利油田第一口跨断块阶梯水平井,完钻井深2 418 m,断块前钻遇油层180 m,断块后钻遇油层110 m,断块前后垂直落差9.17 m。针对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相对比较零散、单井控制储量低等开发特点,利用一口跨断块阶梯水平井控制多个断块剩余油的富集区,可最大程度地接触油层,达到提高储量控制及动用程度的目标。文中分析了永3断块油藏的构造形态和储层特性,对地质靶点、井身结构、井眼轨道等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钻井实践总结了阶梯水平井在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的钻井难点和技术措施。该井的成功实施,为复杂断块油藏未动用储量的经济高效开发提供了新的工程技术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营13断块位于3条二级断层交汇处,3条断层均消失于调节带内及附近。该断块内油气富集程度很高。通过分析断层走向变化、断层终止关系及断层间的相对位置,识别出营13断块斜向背斜调节带。营13调节带位于两条倾向相对断层之间的断层叠覆段,呈半背斜形态,其枢纽线走向与断块边界断层走向斜交;与周围地区相比,调节带内次级断层密度增大,走向发生明显变化;剖面上,由下至上,随着叠覆断层叠覆程度的增加,半背斜枢纽线走向与断块边界断层走向间夹角逐渐减小并趋于平行;断块边界断层断距向调节带内部逐渐减小;平面上,断层末端呈发散状消失或终止于传递断层。调节带的形成与两条断层的横向生长叠覆及相互作用有关。调节带发育特殊的构造样式,研究调节带对优化勘探开发部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热采水平井整体开发草13块砂砾岩薄层特稠油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热采水平井技术是科学有效开发稠油油藏的重要手段。以胜利油田草13块为例,系统论述了利用热采水平井整体开发具有边底水的砂砾岩薄层特稠油油藏的开发程序和研究方法。在油蒇精细描述的基础上,通过热采筛选、产能评价、直井和水平井数值模拟、开发方式优化及指标预测等油藏工程研究技术方法,综合论证了利用热采水平井整体开发草13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总结了砂砾岩薄层特稠油油藏水平井油藏工程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并在生产实践中见到明显效果,为胜利油田其它区块和类似油田的开发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冯敏  吴向红  李捷  黄奇志 《特种油气藏》2012,19(2):97-100,140
P油田是中石油在苏丹发现的特大型整装油田,开发初期采用大井距、大段合采、稀井高产等快速上产开发技术,造成含水上升快、储层动用程度不均、层间矛盾突出等问题。针对油田开发现状和油藏特点,在块状底水稠油油藏和层状边底水高凝油油藏分别开展水平井适用性研究,并优化水平井设计参数。根据研究结果部署的水平井在P油田应用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既加快了稠油和高凝油储量动用,又抑制了边水指进和底水锥进,提高了单井产量和油田采收率。  相似文献   

13.
渤海油田稠油资源丰富,热采是稠油开发的主要手段,为适应特殊热采开发环境,充分利用非常规稠油特点及高温注热工艺特性,降低成本,开展稠油热采井钻井液储层保护技术研究顺应形势需求。以渤海旅大5-2N稠油热采井为例,结合油藏独特的物理性质,分析潜在敏感性损害因素,通过强抑制剂优选、热降解性能评价、密度优化、封堵剂优化和储层保护性能评价,形成了适合稠油热采水平井的改进型钻开液体系。该体系抑制性强,与地层流体配伍性良好,高温条件下降解产物为黑色碳,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大于85%,具有良好的储层保护效果,同时可降低成本40%。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六、九区浅层稠油热采水平井两点式注汽方式造成的蒸汽分布不均、水平段油层动用不均的问题,结合目前国内稠油水平井吸汽能力分析模型,定性分析了目前注汽工艺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建立了符合现场实际的两点式注汽水平段加热分析模型;研究使用自调节蒸汽配注器,实现了水平井水平段多点均衡配汽,改善了水平段动用程度,提高了水平井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
常规稠油油藏地层胶结疏松,原油黏度大,流动性差,生产过程中易造成油井出砂和边、底水突进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常规稠油油藏的开采速度和开发水平。针对高浅北区常规稠油油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精细油藏描述和油藏动态分析等一系列综合研究基础上,确定了依靠加密调整提高平面储量动用程度,利用边水调剖技术抑制边、底水突进,利用水平井、侧钻水平井技术提高常规稠油油藏采油速度和采收率的开发调整思路,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条湖组沉凝灰岩致密油分布稳定,天然裂缝发育,储集层具中—高孔、特低渗的特征,结合近年来研究区致密油勘探取得的成果,分析有效开发面临的技术性难题;采用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虽然实现了储量整体动用,但产量递减快,一次采收率低,开发效益差。为探寻类似致密油高效开发技术路线,逐步探索出快速补充地层能量注水吞吐技术,缩小井距,实现井间缝网搭接的缝控储量井网加密技术,加密后,由单井吞吐转向井组渗吸+驱替注水技术。采用以上技术,解决了多井低产的问题,采收率由2.5%逐渐提高至10.2%,采油速度保持在1.0%,达到了相对高效开发的目的,并实现了效益开发。形成的技术理念对类似致密油的有效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热-化学技术提高稠油采收率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稠油开采过程中,热力采油法一直是提高稠油采收率的主要方式。针对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低及部分油层(如部分薄层、深层、热敏层等)不适宜于热采的特点,在稀油化学驱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了稠油化学驱技术。近年来研究发现,将稠油热采和稠油化学驱技术相结合使用,可大大提高稠油采收率。在调研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稠油化学驱以及稠油热(蒸汽)-化学复合采油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提高稠油采收率的作用机理和存在的问题,认为热-化学水平井复合采油技术是今后稠油开采的一项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18.
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 块超稠油油藏原油黏度大,采用直井蒸汽吞吐开采,蒸汽波及半径小,周期 产油量低,日产油水平低,产量递减快,井间剩余油得不到有效动用。通过开展超稠油水平井热采技术研 究,对水平井部署方式、吞吐注采参数及提高采收率的SAGD 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证,明确了水平井开采技 术能够缓解油田开发层间、层内和平面上的三大矛盾,是一项非常有潜力、有优势的新技术。水平井吞吐 及SAGD 技术的应用,使该区块成功地实现了二次开发,油藏开发效果较用直井开发有较大改善。水平井 技术已成为提高区块采收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塔河油田底水砂岩油藏水平井堵水提高采收率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甘振维 《断块油气田》2010,17(3):372-375
塔河油田三叠系油藏为中孔、中—高渗底水块状断背斜型砂岩油藏,水油体积比达到100倍以上,底水能量充足。油田主要以水平井开发,由于受油藏非均质性影响,水平井在开发中表现为底水沿高渗段点状锥进水淹,导致大量剩余油无法采出。在水平段非均质特性和出水规律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思路:多次堵水,使油水界面均匀抬升到水平段,从而提高采收率。该技术在现场实践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复杂断块油藏水平井见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堡陆地浅层油藏属渤海湾凹陷盆地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田.近几年,在大力加强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应用水平井开发新技术,使水平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规模迅速扩大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水平井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迅速的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对近几年水平井见水特征的分析,明确了水平井高含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包括储层开采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