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苎麻为增强体,以热固性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为基体,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成了苎麻/PLA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进行碱、碱-偶联剂改性处理;应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方法研究不同改性处理对苎麻/PLA复合材料界面特性与分形特征的影响,并对改性前后的复合材料弯曲性能进行了测试,宏观反映了改性处理对复合材料界面特性和分形特征等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散射曲线不遵守Porod定理,形成负偏离,说明苎麻与PLA间存在界面层,界面层厚度在22.70~26.42 nm范围内;碱、碱-偶联剂处理后,界面层厚度减小,苎麻与PLA结合的更紧密;苎麻/PLA复合材料具有表面分形特征,碱、碱-偶联剂处理后,表面分形维数提高,复合材料精细结构增多,表面变得更加粗糙,起到了良好的应力传递作用,使得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论述经过碱处理或烷基化变性处理的苎麻纤维阳离子化的工艺及阳离子化苎麻织物应用活性、酸性染料染色的优点。阳离子化苎麻经活性、酸性染料染色后与普通麻比较,提高了上染率,达到了省时、省料、降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羊毛/苎麻复合织物一浴一步法同色染色,对苎麻进行阳离子化改性.经阳离子化改性的苎麻纤维采用毛用活性染料、Lanaset染料、酸性染料进行染色试验.通过调节染色温度和元明粉用量,使羊毛/麻复合织物用尤纳素红6GN、尤纳素黄4GK、尤纳素蓝3GS、Lanaset red 2B 、Lanaset yellow 4GN、Lanaset blue 5G、弱酸艳蓝5GM、弱酸红10B、弱酸黄6G实现了一浴一步法同色染色.结果显示同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新型生物酶改性技术对苎麻进行改性处理,与热塑性树脂基体聚丙烯复合制成改性苎麻/聚丙烯热塑性复合材料,分析研究改性苎麻与聚丙烯基体的界面浸润性能、苎麻体积含量、冷却方式等不同成型条件对苎麻/聚丙烯结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N-甲基氧化吗啉预处理苎麻织物的X型活性染料染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保型有机溶剂N-甲基氧化吗啉(NMMO)作为苎麻纤维溶胀剂,通过轧焙烘预处理使苎麻织物改性,考察了苎麻织物NMMO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和经NMMO预处理后苎麻织物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经30%的NMMO溶液浸泡5 min.130℃焙烘2 min,然后用X型活性染料染色,染色温度30℃,染色时间50min,盐用量40 g/L,固色温度40 ℃,固色时间20 min,碱用量10 g/L的条件下,经预处理苎麻织物的K/S值比未处理苎麻织物的提高近50%,染色牢度与未处理苎麻织物相近.  相似文献   

6.
将脱胶过后的苎麻分别在不同浓度的碱液条件下进行碱液蒸煮改性,在不同浓度的尿素和NaOH中煮沸进行碱-尿素改性,在铜氨溶液中进行常温铜氨改性,在高温条件下进行高温改性.对改性后的苎麻纤维进行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纤维横纵向形态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w(Na OH)为8%、煮沸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进行改性处理,可以使苎麻纤维变细、伸长率和柔软度增加、胶质降低并且保持较好的强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开发和利用盐地碱蓬红色素,本研究以盐地碱蓬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对壳聚糖季铵盐阳离子改性棉织物的抗菌染色工艺,得出碱蓬红色素上染改性棉织物的最佳抗菌染色一浴染色工艺:染液浓度8g/L,p H=5,温度70°C,时间40min,浴比1:40。在最佳染色工艺下染色后的改性棉织物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均在3级以上。初步探索织物抗菌性与染色性能之间的关系,得出碱蓬红色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0g/L、1.0g/L、0.5g/L、0.125g/L。为今后盐地碱蓬中天然色素的提取及应用提供广阔的基础材料和可选择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为了体现阳离子改性棉纱线的优越性,缩短前处理工艺流程,探讨棉纱线练漂-阳离子改性一浴法的可行性.通过正交实验法确定了练漂改性一浴法的最佳的处理工艺.结果表明,练漂-阳离子改性一浴法工艺处理棉纱线的白度略微降低,但不影响后期处理;一浴法处理的纱线强度好于其他练漂、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苎麻为增强材料,以不饱和聚酯树脂(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UPR)为基体,采用热压成型法制备了苎麻/UPR复合材料,并分别研究不同方式的洗涤、碱处理和偶联剂处理对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采用接触角测量仪、光学显微镜分别研究纤维表面的浸润性和复合材料的断裂形貌.结果表明:对苎麻布进行不同方式的洗涤、碱处理和偶联剂处理都可以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且当碱处理质量分数为1%时材料的弯曲强度最大,达到了60.839 MPa;同时偶联剂处理和碱处理都使苎麻的接触角变大,即苎麻与树脂间的界面相容性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从吸湿快干型纤维的导湿机理入手,以纯苎麻、纯棉、改性涤纶,棉(80/20)、改性涤纶/苎麻(75/25)为原料,织制了5种平纹织物并测定其与湿舒适性有关的一系列指标.结果表明:纯棉织物湿性能不及苎麻织物;当棉中混入80%的改性涤纶后,导湿散湿能力显著增强,织物0.5 h芯吸高度可达14 cm,90 min水分散失95%左右;棉与改涤/苎麻(75/25)交织、总紧度为94.7%时,织物的湿性能受到很大影响,随着总紧度下降到76.8%,散湿速率不变,而导湿能力和保水力分别提高28%和94%.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丝光整理时碱浓度对苎麻织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苎麻织物的性能在碱浓度为180-210g/L时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纤维密度、断裂强度下降,断裂延伸、吸附性能增加,回弹性能改善。  相似文献   

12.
WLS助剂改性棉织物活性染料的轧烘蒸和轧蒸短流程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盐、碱、汽蒸时间对阳离子改性剂WLS改性棉织物活性染料轧烘蒸和轧蒸短流程工艺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了织物表面染色深度K/S值、固色效率及牢度等性能指标,比较了这两种染色工艺的染色效果.结果表明,改性棉织物采用轧蒸短流程工艺较轧烘蒸工艺固色效率略低,但采用此两种工艺,改性棉织物均可以获得比未改性棉织物更高的K/S值,更好的色牢度,均能实现活性染料轧染无盐低碱染色.相比之下,由于轧蒸短流程工艺工序短,更符合节能减排、环保的染色理念,更具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利用阳离子鸭毛蛋白助剂ZB-10对平纹粘胶织物进行改性,重点讨论助剂ZB-10改性平纹粘胶织物的浸轧工艺条件对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优化出其最佳浸轧改性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经阳离子蛋白助剂ZB-10改性的粘胶织物比未改性的粘胶织物在活性染料染色时具有更高的染色深度,染色效果明显优于未改性粘胶织物传统加盐染色,可以实现粘胶织物活性染料无盐、低碱染色。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天然染料在棉纤维上染色存在上染率低和色牢度差的问题,研究棉纤维的阳离子化改性技术。探讨改性剂浓度、匀染剂和碱剂的种类与用量、改性温度及时间对改性棉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分析测试染色织物的匀染性、色牢度和紫外防护性能。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棉织物的改性工艺,天然染料在改性棉织物上的上染速率得到提高,染色产品具有较高的表观色深,较好的色牢度和匀染性,并获得优异的紫外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15.
用阳离子改性剂ECO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化改性,然后采用活性染料无盐染色。确定了阳离子改性剂ECO改性棉织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染色工艺条件,评价了改性织物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改性棉织物采用活性染料无盐染色,可获得比未改性棉织物常规加盐染色更高的K/S值和染色牢度。阳离子改性剂ECO改性的棉织物可实现活性染料深色无盐染色。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改性棉织物的茜草染色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天然壳聚糖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提高了茜草染料的染色性能。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讨了壳聚糖阳离子改性对棉织物手感的影响和改性后棉织物对天然染料茜草上染能力、上染率和染色牢度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壳聚糖阳离子改性棉织物茜草染色的最佳工艺:壳聚糖改性液质量分数为25%,茜草染液浓度15 g/L,染色40 min。在此工艺下,其上染率可提高96%。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天然壳聚糖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提高了茜草染料的染色性能。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讨了壳聚糖阳离子改性对棉织物手感的影响和改性后棉织物对天然染料茜草上染能力、上染率和染色牢度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壳聚糖阳离子改性棉织物茜草染色的最佳工艺:壳聚糖改性液质量分数为25%,茜草染液浓度15 g/L,染色40 min。在此工艺下,其上染率可提高96%。  相似文献   

18.
采用碱熔融-水热合成法合成了粉煤灰沸石,并使用分光光度法代替原有滴定法对粉煤灰沸石阳离子交换容量进行了测定.通过对粉煤灰沸石阳离子交换容量测量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在醋酸铵投加量为30 mL、振荡时间为30 min、吸附次数为4次时,粉煤灰沸石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基本达到最大,此时阳离子交换容量为169 mmol/100 g.  相似文献   

19.
以阳离子染料可染改性涤纶丝与普通涤纶丝混纺(或交织)织物为研究对象,探讨碱剂。促进剂、减量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减量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减量工艺经阳离子染料染色对织物闪色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保证一定减量率的基础上,染色后织物具有一定的闪色效果。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浸渍法对亚麻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的工艺条件,分析了改性温度、改性剂浓度、改性时间、烧碱浓度对改性后的亚麻织物的染色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找到最佳改性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