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隔河岩拱坝位于清江“Z”形折曲峡谷河段,坝顶高程206m,坝底高程55m。坝址河谷为“U”形;高程110~120m以下河谷岸坡陡立,以上河谷开阔,右陡左缓,两岸明显不对称。坝址区为灰岩,地质条件复杂,断裂构造多,岩溶发育,坝基内存在较多软弱夹层。两岸地质条件也不对称,左岸变形模量明显低于右岸。 由于站址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为改善坝体应力和坝肩稳定性,选用上部为重力坝,下部为重力拱坝的三心单曲重力拱坝,并借鉴日本黑部川第四双曲重力拱坝的成功经验,采用倾斜  相似文献   

2.
对石门双曲拱坝坝顶、坝肩及排冠梁等部位长期变形规律及物理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20多年的监测成果表明,该拱坝的长期变形性态是基本正常的。文章的分析方法及成果值得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3.
二滩拱坝地震响应的动力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滩双曲拱坝的动力模型试验在大型模拟地震振动台上进行。研究了在实际地震波作用下,坝体、水库和地基的相互作用影响,坝体抗震安全度,动水压力分布和拱坝在强烈地震下的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高拱坝的最大动应力是拱应力,位于上游坝顶中间部位。下游坝顶中间部位和2/3坝高部位以及坝踵是抗震薄弱部位。2.紧靠拱坝上游面的山体形状对坝面动水压力值的影响较大,故对于坝前地形复杂的水库,应模拟一倍坝高长的自然地形。3.满库时,拱坝前几阶固有频率对库水位的微小变化非常敏感。4.拱坝在强烈地震下的破坏在瞬间完成,主要是中上部的脆性开裂。  相似文献   

4.
300 m级特高拱坝工程大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工程规模大、工期紧张、质量控制严,其施工进度受诸多内外部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制约。针对白鹤滩工程双缆机平台及双供料平台布置、多标段施工、采用自升模板等新工艺、大风天气等特点,研究了多维约束条件对高拱坝施工进度的耦合作用机制,基于智慧大坝系统的智能感知信息并利用多维耦合的仿真分析技术,分析了白鹤滩高拱坝的施工进度控制关键因素和关键路径,为白鹤滩大坝和类似工程施工精细化管控提供了有效的支撑手段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东江双曲拱坝是目前国内在建的最高薄拱坝,为对该坝进行安全监测和原型研究,几年来,在观测布置设计、仪器埋设与观测技术、内部观测自动监测系统观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大坝安全性的评价等方面都做了一些工作,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东江双曲拱坝坝高157m,混凝土方量为94万m~3。由于坝体较高且受力复杂,因此,对混凝土的抗裂性,耐久性和均匀性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东江坝址区气温变幅大,夏季干燥,风速大,混凝土容易出现温度裂缝;拱坝混凝土采用的天然粗骨料虽能满足规范要求,但其风化、软弱颗粒含量较大,易破碎;砂子偏粗,且级配不均匀,所以  相似文献   

7.
结合二滩双曲拱坝,简要地介绍了拱坝坝顶滥流表孔设置分流齿的选型、布置及其消能、空化、通气减蚀、水流脉动荷载和泄洪振动等水力特性。研究表明,在俯角跌坎式表孔上设分流齿可以提高表孔的泄洪消能效果。  相似文献   

8.
牛头山双曲拱坝整体稳定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牛头山双曲拱坝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包括模型设计、模型制作、加荷和量测等。试验给出了拱坝在正常蓄水位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场,测出了坝体、坝肩、断层出露处以及坝基内部断层各部位的位移,揭示了拱坝坝体和基础失稳前位移和裂缝发展的全过程及其破坏机理。对试验数据的综合分析,可以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并得到拱坝的整体安全度。  相似文献   

9.
锦屏一级高拱坝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坝为目前世界最高拱坝,是我国总体设计和施工难度最大的高拱坝工程,其施工中解决了复杂地质条件高边坡施工、高拱坝混凝土骨料选择与供应、高拱坝混凝土高强度快速施工与温度控制、复杂地基处理施工等关键技术难题,保证了大坝的顺利建成,推动了我国高拱坝建设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0.
大岗山拱坝坝高210 m,地质条件复杂,地震烈度高,拱坝设计具有挑战性。根据大岗山水电站地形地质条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及模型试验,对大岗山拱坝体形、坝体应力、基础处理、坝肩抗滑稳定、抗震设计、温控设计等进行研究分析,结合现场施工以及监测资料表明:大岗山拱坝设计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大岗山拱坝设计经验对地震烈度高、地质条件复杂的高拱坝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二滩拱坝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二滩双曲拱坝设计过程中,对拱坝体形优化、坝体断面设计、坝体强度与坝肩稳定设计准则等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借鉴国家“七五”“八五”重点科技攻关和国际咨询的结果,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对拱坝的不同分缝方式分析的基础上,以某一双曲拱坝为研究对象,采用有初始间隙摩擦接触问题的有限元混合法,分析不同分缝形式对拱坝在自重、静水压力和温度等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态的影响。分析表明,有拐角横缝的缝面法向应力较小,对坝体的正常工作更为有利,但有拐角横缝对施工带来不便,因此再加上一部分水平缝。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三河口双曲拱坝初设体型以及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建立能够反映坝体混凝土和基岩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模型,应用Saptis程序和能够反映坝体结构强度特性的多参数屈服模型对整体结构进行了应力应变的弹性和非线性分析,研究了三河口拱坝初设体型的应力情况以及坝体的承载能力.计算结果表明,该体型拱坝应力分布规律符合常规,数值大小符合规范要求,为优化设计以及后期施工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锦屏一级水电站是雅砻江干流下游河段的控制性梯级电站,其双曲拱坝坝高305 m,为已建世界第一高拱坝。工程区山高坡陡、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建设面临高山峡谷区特高拱坝施工布置、复杂地质条件下高陡边坡稳定与处治、复杂地质条件坝基与抗力体处理、特高拱坝高性能混凝土及原材料、特高水头大流量窄河谷泄洪消能与强雾雨防治、特高拱坝优质快速施工、极低强度应力比高地应力条件下大型厂房洞室群围岩大变形控制等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这些问题通过建设各方的努力成功地得到解决。介绍了锦屏一级水电站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和创新性解决方案,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技术借鉴,促进水电工程特高拱坝建设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5.
美国陆军工程师团拟建两座拱坝美国陆军工程师团已经披露了要修建两座薄拱坝的计划,其中一座位于波多黎各。波多黎各双曲拱坝位于庞塞附近的葡萄牙河上,初期施工工程已进入第二阶段。考虑到美国陆军工程师团的施工特点,有可能被邀请参加预计在1997年进行的大坝施工...  相似文献   

16.
小湾高拱坝混凝土施工具有浇筑仓面大、浇筑强度高、高峰期持续时间长、金属结构安装工程量大、施工干扰大等特点,拱坝最大坝高292 m,受坝高、地形条件限制,缆机成为浇筑拱坝的首选方案。两岸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缆机的布置经过多方案研究,最终选定双层双平方案。为满足拱坝浇筑强度和金属结构吊运的要求,共设置5台30t缆机,拌和楼及供料平台设在左岸坝肩1245 m高程平台。由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开始时间推后,坝基面调整、混凝土量增加等因素,后又增设了1台缆机。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二滩双曲拱坝安全监测工程的施工监理情况,包括拱坝监测仪器和设备的设计布置、施工情况、监理任务和内容以及有关制度的建立等;着重介绍对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的经验。根据二滩的具体情况,对我国现行的安全监测技术规范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仰根水库工程址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但通过调整拱坝轴线,优化拱坝形体尺寸,设置左岸混凝土重力墩等工程措施,在原已废弃的坝址上建成了混凝土双曲拱坝。经过近二年的实际运行考验,证明了工程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吴文峰 《小水电》2008,(4):18-21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当拱坝坝达到150m级时,如何在满足坝体强度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改善坝肩稳定条件,并节省混凝土工程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结合麻线坪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的设计,对复杂地质条件下高碾压混凝土拱坝的设计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水利水电建设的发展,大坝安全监测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有效地实施监测,国内外趋向于实现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文章回顾了国内监测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介绍在监测数据自动采集和监测资料自动化等方面的情况和成果,以及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了二滩双曲拱坝监测数据自动化管理和反馈分析计算模型的研制计划。最后,还讨论了监测自动化的发展前景和应具备的条件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