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银兰 《中国钨业》1998,(2):34-36,45
X值和Fe/Mn的比率对黑钨矿(FexMn(1-x))WO4的物理性能及选矿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进行黑钨矿系列(X为0~1)的合成并确定晶格参数。用碱浸出的钨铁矿为局部异构型,有选择地除钨,表面产生的Fe/W比率非常高。因此,以锰取代黑钨矿中的铁导致晶格密度更小,选择性溶解会更快更少。  相似文献   

2.
一、原料性质 将石城钽铌矿的原矿磨至1毫米以下,然后分级并分别用摇床粗选,所得粗精矿中含有钽铌铁矿、细晶石、锰钽矿、钛钽铌矿、钽铌锡石、锰钽铌铁矿、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泡铋矿、锆英石、电气石及少量石英、长石等。粗精矿再用弱磁场磁选机除去磁铁矿,用摇床排电气石、石英和长石,最后用中等场强的磁选机除去亦铁矿、褐铁矿,获得含钽铌铁矿、锰钽矿、钛钽铌矿、锰钽铌铁矿等具有中等磁性的钽铌矿物  相似文献   

3.
铌锰铁合金是炼钢和铸铁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原料,准确分析铌锰铁合金中杂质元素,对炼钢和铸铁产品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实验采用硝酸、氢氟酸在60 ℃溶解样品,选择Si 251.611 nm、Al 308.215 nm、P 178.222 nm、Ta 268.517 nm和Ti 336.122 nm为分析谱线,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铌锰铁合金中硅、铝、磷、钽、钛含量进行测定。共存元素的干扰校正试验表明,样品中共存元素对待测元素的干扰可忽略。各待测元素的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 8,检出限为0.000 2%~0.001 8%。实验方法应用于铌锰铁合金实际样品中硅、铝、磷、钽和钛的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53%~1.7%,加标回收率为98%~102%。使用铌铁和锰铁标准样品合成的样品解决了没有市售铌锰铁标准样品的问题,检测结果与理论值一致。  相似文献   

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测定铌铁中铌和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 AES)测定铌铁中铌和钽的方法。试样采用氢氟酸、硝酸溶解,硫酸冒烟,酒石酸钾钠络合的方法,有效地克服了由于铌、钽水解难以测定的困难。通过选择没有共存元素干扰的谱线作为铌、钽的分析线和采用铌铁标准物质及纯铁制备的校准溶液制作校准曲线,消除了基体和共存元素对测定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用拟定的方法测定铌铁标准物质中的铌和钽,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017%和060%,且测定值与认定值一致。  相似文献   

5.
<正> 黑钨矿是一种多金属复杂矿物原料,在处理这种原料时,除提取钨外,还可以回收一些其他有用金属——钽、铌、钪和锰等。矿物成因不同的黑钨矿中,钪的含量(Sc_2O_3)波动于0.01~0.8%。在哈萨克斯坦中部和前苏联东北部找到了钪含量为0.8%的黑钨矿。现在还没有关于钪在黑钨矿中存在形态的确实可信的资料。人们预计,钪可能是以钨酸钪或者铌酸钪、钽酸钪的形态类质同相的取代黑钨矿中的Fc~(2+)和Mn~(2+)。本文给出了一些研究结果:在处理黑钨矿时产出的黑钨精矿和尾矿中钪的存在形  相似文献   

6.
西德电冶金公司(GFE)纽伦堡厂是一个历史较长的铁合金厂。全厂电炉总容量为15万千伏安,年产铁合金20万吨。产品有各种牌号的铬铁、锰铁、硅铬、硅锰、钼铁、钨铁、钒铁、钒铝合金、铌铁、金属铬及钒盐与钽、铌盐制品等等,是火法冶金与湿法冶金俱全的综合性特殊铁合金厂。全厂人员只有400人,其中包括外籍职工100多人,由厂长一人统  相似文献   

7.
铌钨合金已成为新一代航天飞行器发动机高温部件的首选材料,准确测定其化学成分对材料加工工艺和材料性能研究具有指导意义。采用氢氟酸、硝酸溶解试样,选择Ta 240.063 nm、Si 250.690 nm、Fe 238.204 nm、Al 394.403 nm、Ti 336.121 nm、Cu 219.226 nm为分析谱线,采用基体匹配法绘制校准曲线消除基体效应的影响,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铌钨合金中钽、硅、铁、铝、钛、铜的方法。钽的质量分数为0.010%~0.60%,硅、铁、铝、钛、铜的质量分数在0.005 0%~0.10%范围内,各元素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 5以上。元素检出限为0.001 12%~0.023 3%(质量分数)。方法应用于铌钨合金中钽、硅、铁、铝、钛、铜的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不大于4.4%;回收率为97%~104%。按照实验方法测定铌钨合金标准物质中钽、硅、铁、铝、钛、铜,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吻合,分析误差在实验室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HF-H_2SO_4混合酸体系分解法从矿中提取铌和钽。为提高铌、钽浸出率以及减少含氟渣的排放,针对我国铌钽矿的赋存特性,以富含锡石的铌钽铁锰矿为原料,通过XRD和SEM观察酸浸前、后的铌钽铁锰矿的矿相结构及形貌,并用EDS对微区元素含量进行分析,获得矿物在酸浸前后表面宏观结构的变化以及表面元素含量的变化。利用XPS分析酸浸前后铌钽矿物表面各元素化学价态及其化学键合状态的变化,以及各元素组分含量的变化,并结合ICP检测结果,研究不同酸浸条件下的铌钽矿表面结构变化以及结构变化导致的溶解机制。结果表明,锡石与硫酸不发生反应,留在尾渣中。矿物中的Nb比Ta更容易溶解。  相似文献   

9.
以钨渣为二次资源,研究开发合理的回收工艺,将其中的钨、钽、铌、铁、锰加以回收利用,生产出市场需求的氧化铁和碳酸锰,钨、钽、铌得到富集后重新返回其冶炼过程加以利用。在选定的工艺条件下,从钨渣中回收的钨富集物含WO3 61.41%,钨回收率71.36%;钽铌富集物含(Ta2O5+Nb2O5) 7.94%,钽铌回收率70.69%;氧化铁含Fe2O3 90.49%,铁回收率84.75%;碳酸锰含Mn 43.68%,锰回收率83.25%。该工艺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行铌钽矿HF酸处理工艺氟污染严重的问题,提出以KOH溶液替代高毒性HF介质的铌钽矿碱性水热体系浸出新方法,研究了铌钽矿在KOH碱性水热体系浸出规律.结果表明,在KOH质量分数50%范围内,KOH质量分数和反应温度的提高会促进铌钽矿分解生成可溶性六铌(钽)酸钾,但过高的KOH质量分数和反应温度会使可溶性六铌(钽)酸钾向不溶性偏铌(钽)酸钾转化,造成铌、钽浸出率的下降.在KOH质量分数35%、反应温度200℃、碱矿质量比4:1以及反应时间2 h的最佳浸出条件下,铌和钽浸出率仅为18.73%和9.4%;通过机械活化对铌钽矿进行预处理后,铌和钽浸出率可大幅度提高至95%和60%,说明机械活化可显著强化铌钽矿碱性水热浸出过程.铌钽矿经机械活化后,矿物粒度减小,比表面积增加,晶格畸变增大,无定形化程度增加,内部缺陷程度增加,矿物的反应活性大大增加,铌钽矿的浸出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