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7 毫秒
1.
电凝聚法处理珊瑚岛地下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用电凝聚法去除珊瑚岛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电极板间距为5mm,电流密度为20A/m^2,停留时间为100s左右时,处理后出水的色度<10倍、浊度<2.8NTU;此外,还研究了不同电极板形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发现折板形电极板优于平板形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超滤一纳滤系统处理高硬度地下水的运行研究,超滤膜作为预处理,原水的SDI值由4降为1,可以有效地去除大分子有机物的含量,对于纳滤系统的长期运行有良好的效果。整套系统有效地降低了水中的硬度和其他微量有机物,也保留了一部分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符合高标准的饮用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三维电极-紫外光氧化法处理含有碱性品绿的废水,考察了极板材料和电极材料粒径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特定条件下,石墨板-钛板的电极组合性能稳定,对碱性品绿的脱色效果和COD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电极材料;同时向反应器中投加25 g/L炭径为3mm的柱状活性炭,处理效果最好,碱性品绿的脱色率为98. 77%。  相似文献   

4.
Fenton氧化工艺深度处理酒精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Fenton氧化工艺深度处理酒精废水,考察了其对COD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并采用GC/MS手段分析了对有机物的去除机理。结果表明,H2O2投量对COD的去除效果影响最大,其次是Fe2+/H2O2值,再次是pH和反应时间;当pH值为3.0、反应时间为30 min、Fe2+/H2O2=1∶1、H2O2投量为660 mg/L时,对COD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高达95%左右。Fenton氧化法可有效地将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氧化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经Fenton试剂处理后,醇类、酮类、酚类和环烃类有机物含量明显减少,而酸类、酯类和醛类有机物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
电解法深度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三元电极对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生化-混凝出水进行电解处理,研究了其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电解反应过程中COD的降解符合三级反应动力学,其t时刻的出水浓度为:Ct=(2kt+C0^-2)^-0.5;电流、pH值、电解时间、氯离子浓度、进水COD浓度对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较大,而极间距、温度和极水比则影响较小。此外,考察了该电极对氮化合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电解过程中亚硝态氮很快被氧化成硝态氮,之后氨氮转化为氮气,总氮基本以硝态氮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6.
利用生物陶位反应器对水源水生物预处理进行研究.试验研究了该反应器对水源水法度、色度、有机物、氨氮等的去除效果;分析探讨了水头损失变化规律;分析比较了生物预处理与其它处理方法对水源水中总有机物(TOC)的去除.结果表明,生物陶粒反应器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预处理设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涂铁砂的直接过滤效果及其再生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某低温、低浊江水为研究对象,用表面涂渍氧化铁的石英砂(简称涂铁砂)进行直接过滤试验,考察了涂铁砂对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并与天然石英砂的直接过滤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涂铁砂在去除浊度和有机物方面明显优于天然石英砂,但经反冲洗后的涂铁砂对有机物去除经很低。另外,对被穿透的滤柱进行了再生处理,发现用硫酸铝溶液可使涂铁帮的除污能力得到恢复,对浊度和有机物均有显著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生物滤柱对地下水进行试验研究,用膜过滤法对其出水进行了分子量分析,考察了生物除铁滤柱对不同分子量区间天然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有机物分子量大小对出水水质有较大的影响,有机物分子量越大,铁去除率越低,DOC和UV254去除率也越低。生物滤柱对原水中分子量1 kDa的有机物的去除率为82.4%,而对分子量30 kDa的有机物的去除率只有28.5%。  相似文献   

9.
陕西某县地下水结垢现象严重,居民普遍质疑供水安全性。该地的地下水暂时硬度(以Ca CO3计,下同)为50~60 mg/L,是需要考虑去除的主要指标。利用中试装置研究酸碱平衡法对地下水中暂时硬度的去除效能,并优化其运行条件。研究表明,酸碱平衡法对地下水的暂时硬度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同时能够有效改善用水器结垢,且对口感影响不大;当浓盐酸投加量为0.014%、气水比为6∶1、反应时间为11.5 min时可取得较好效果,暂时硬度降至8 mg/L以下,且处理水的硬度、碱度、p H值等指标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新活性炭和生物活性炭对几种典型有机物进行了去除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氯甲烷主要靠活性炭吸附作用去除,而通过生物降解作用去除的效果相对较弱;新活性炭与生物活性炭对苯酚和苯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两种活性炭均能把含超标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进水处理至国标限值以下.  相似文献   

11.
对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量金属矿山地下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讨论了选用强酸一号树脂时,各种因素对地下水中重金属离子去除效率的影响,并得出处理该地下水的最佳试验条件。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3)
以罗丹明B模拟印染废水为例,采用超声辅助电凝聚法来处理模拟废水,分析了电极板组合不同形式、电流密度、p H值、Na2SO4浓度、初始废水的浓度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电极板组合A-C-A-C为Al-Fe-Fe-Fe、电流密度在15m A/cm2、初始p H为6.00、电解质Na2SO4浓度为0.01mol/l、初始印染废水浓度为10mg/l时,废水的脱色率达到90%以上。超声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电极板钝化。  相似文献   

13.
强化混凝去除黄浦江原水中有机物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就氯化铁和硫酸铝两种混凝剂对黄浦江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进行对比,确定了针对黄浦江原水的最佳混凝条件:混凝剂为氯化铁,投加量为30mg/L,混凝pH值为5.5,此时对DOC、AOC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42%、60%和56%,SUVA值也从2.3降为1.7,降低了26.1%。紫外扫描结果显示,强化混凝主要去除对波长〉250nm的紫外光有吸收的有机物,同时可降低60%以上的需氯量,这是因为它去除了在波长为272nm附近对紫外光有强烈吸收的有机物,而这部分物质被认为是最易生成消毒副产物的部分;此外,强化混凝还可有效去除原水中的细菌,对其灭活率可达2.09-lg,明显高于常规混凝的1.0-lg。  相似文献   

14.
向经过曝气的高铁高锰深井地下水中加入生活污水以模拟微污染地下水,并考察了生物除铁除锰滤池对其的净化效果.滤柱高为2.7m,内径为60 mm,内装填除铁除锰能力已经成熟的锰砂,设计滤速为6 m/h.研究了去除有机物滤层的培养过程及在不同滤速下对各污染物的去除规律,结果表明:生物滤柱对微污染地下水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其中,Fe的高效去除区间在滤层上部,Mn和有机物可以实现同层去除,高效去除区间在滤层中下部;当进水有机物浓度较高时,沿程的溶解氧浓度会逐渐降低,导致对CODMn和Mn的去除效果变差,此时应考虑在滤层中部或底部增加曝气来提高溶解氧.  相似文献   

15.
以重金属Cu或Cu/Pd为催化剂对阴极进行改性,采用三种不同组合电极形式(以电镀方式改性的无孔钛板为阴极,阳极为炭板;经吸附负载改性的活性炭纤维绑缚在钛网上形成阴极.阳极为相同面积的钛网;以负载改性的多孔钛板为阴极,以相同面积的多孔钛板为阳极),考察了其对硝酸盐氯的去除效果以及反应副产物氨氮的生成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将催化剂吸附负载于电极上对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比电镀负载方式好;负载催化剂的ACF电极系统会有黑色絮体脱落,影响处理水体水质;负载钯/铜的多孔钛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适于饮用水中硝酸盐氮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及其分子质量分布的变化特征,并分别与化学强化一级工艺、初沉池和二级生物处理工艺的出水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对分子质量〉2ku的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对溶解性有机物和UV260的去除率分别为45.9%和38.7%,与城市污水二级生物处理工艺相比,其去除溶解性有机物的能力较弱;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是通过化学和生物作用共同实现的,其中生物作用主要表现为生物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处理能力为1.5 m3/d的真空紫外耦合多级过滤系统对市政供水管网末端出水进行处理,连续监测该系统对管网末端出水中有机微污染物(莠去津)、可同化有机碳(AOC)、微生物、余氯、消毒副产物(三氯甲烷)和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在运行期间可以将水中的莠去津全部去除,出水AOC保持在70μg/L以下,菌落总数保持在10 CFU/mL以下。此外该系统对饮用水中溶解性有机物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该系统可以有效地提升管网出水水质,为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健康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垃圾堆体高度对渗滤液回灌处理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分别回灌到不同高度的垃圾柱之后,柱内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回灌处理法对有机物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对回灌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随垃圾堆体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单位矿化垃圾可承受的有机污染负荷有一限值,当在一定时间内因回灌而进入垃圾堆体中的有机污染负荷超过这一限值时,渗滤液回灌处理系统将遭到破坏且不易恢复。  相似文献   

19.
西沙群岛海域出水大量清代中晚期的石雕像和建筑石构件。本文对西沙群岛珊瑚岛附近出水石雕像和建筑石构件等石质文物表面凝结物进行了分析和去除技术研究。发现致密坚硬的凝结物主要由碳酸钙和碳酸镁钙构成,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络合剂结合纸浆贴敷法可以去除碳酸钙为主的凝结物,但对碳酸镁钙为主的凝结物去除效果有限。便携式喷砂机配合混合砂料可以高效地清洗大面积的钙质凝结物,又可有效地避免对石质文物基体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活性炭是用于饮用水深度处理的最有效技术之一,对分子量小于3000,尤其是分子量500-1000的有机物能较好的去除。表2列出活性炭对几种污染物指标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