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由南京工业大学电光源材料研究所承担的“稀土复合电热膜输油管”项目,2004年11月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据介绍,此技术属国内首创,已获国家专利。前不久,该项目又获得批准为“中俄总理第八次定期会晤委员会科技合作项目”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硅热法还原高炉渣、稀土富渣、稀土精矿及碳热法还原稀土氧化物、稀土富渣、氟碳铈精矿等生产稀土硅铁合金的工艺特点和技术进展,指出碳热还原法较硅热法具有能耗低,稀土收率高、无工业废渣等优点,分析了碳热还原法冶炼过程中的有关物理化学反应,碳热还原法工艺的关键是要强化稀土碳化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硅热法还原高炉渣、稀土富渣、稀土精矿及碳热法还原稀土氧化物、稀土富渣、氟碳铈精矿等生产稀土硅铁合金的工艺特点和技术进展.指出碳热还原法较硅热法具有能耗低、稀土收率高、无工业废渣等优点.分析了碳热还原法冶炼过程中的有关物理化学反应,碳热还原法工艺的关键是要强化稀土碳化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电热膜的性能特点,并叙述了对高效低压(低阻值)电热膜的研制过程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微波加热技术在稀土冶金和稀土新材料合成领域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发现微波加热通过物料能量耗散,对介质直接加热,具有加热效率高、能量利用率高、明显改善产品性能等优势。微波加热作为一种新型的冶金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在稀土冶金与稀土新材料合成领域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离子吸附型稀土吸附在由埃洛石、伊利石、高岭石和蒙脱石等黏土矿物集合体的表面,对该类矿石的加热和研磨实质是对黏土矿物的加热和研磨。对原矿石加热和研磨后,矿石中离子相稀土氧化物总量均呈减少趋势,离子相稀土氧化物总量损失率随加热温度增加而增加,这种变化是一个渐变过程,且中高温加热过程中不存在离子相稀土转换为全相稀土。随研磨粒度的增加,离子相稀土氧化物总量呈减少趋势(平均损失率21.8%),其减少程度比加热过程大(平均损失率11.43%)。加热和研磨都改变矿石中阳离子交换容量,该变化体现了原矿石的一种热不稳定性具有不可逆性。  相似文献   

7.
<正> SiC-7型高温远红外线加热器,是由我厂技术人员在许多科研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研究试验成功的。几年来,经过不断改进,并征求了两百多个不同用户反映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远红外加热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实际运用,现已推广到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经过反复的比例配方,改革红外线的涂料工艺,突破了红外线辐射温度800℃的大关,最高温度达到1250℃。近年来,远红外加热技术应用于冶金系统许多方面,如有色冶金矿山选矿的精选干燥、细泥系干燥、稀土的灼烧、机修单位的铸件砂芯炉、木材和马达的干燥、坑口炸药库的防潮设施等。其节电效果在30~55%左右。特别优于其它加热方式的是保温性能好,在目前能源紧张的情况下,是用户的福音。通过使用SiC-7型高温远红外线加热器与电阻丝加热器,对部分有色矿山的钨、钼、铋、钛及稀土等精矿的加热干燥工艺的对比试验,获得了表1中所列参数、表2中所列的经  相似文献   

8.
采用堆浸工艺从花岗岩矿山剥离的含稀土尾矿中回收稀土.阐明了广西岑溪市离子吸附型风化壳稀土矿产资源现状及成矿特点,研究了堆浸工艺.堆浸工艺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为类似稀土资源的回收利用提供了很好地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稀土矿日益难选的背景,对中国的稀土资源分布和特点进行概述,继而系统地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稀土选矿方面的研究成果,着重对稀土选矿工艺和浮选药剂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在稀土矿分选工艺方面分别总结了单一选别工艺和联合选别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在浮选药剂方面则重点论述了稀土捕收剂及抑制剂的种类、应用和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今后对稀土矿分选工艺和浮选药剂开发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徐萍 《煤炭工程》2002,(5):63-64
电热膜采暖是住宅采暖的新途径。电热膜系统将电能直接转化成热能 ,无需用水 ,也无烟尘、废气等污染 ,更无锅炉房、储煤场、管网设置等一系列的占地问题 ,符合环保要求 ,有利于城市规划。采用电热膜供暖 ,不仅节能省电 ,又对人体无害。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某轻稀土矿山,原矿伴生萤石、重晶石及等多种有用矿物组分,原有选别原则流程分为稀土重选、稀土浮选、重晶石浮选和萤石浮选四个模块。该工艺方案稀土浮选与重晶石萤石浮选属于两套独立的生产系统,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稀土浮选精矿品位与回收率受重晶石萤石浮选的回水相互影响等因素,导致了自投产以来稀土品位与回收率均未能达到设计指标。为此,选矿厂对流程开展了许多长期的考查与改进,对稀土浮选工艺进行其它方案可行性研究。最终确立新的工艺方案将独立的稀土浮选取消,形成了重晶石优先浮选,后稀土与萤石混合浮选,再通过湿式高梯度磁选作业回收浮选精矿中稀土的工艺。新的工艺最终达到了重选加浮选稀土综合回收率到72%以上,浮选精矿ROE品位65%以上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2.
在5000A氟盐电解槽中电解稀土氧化物制取混合稀土金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在氟盐体系中电解稀土氧化物制取混和稀土金属工艺的基本原理,分析讨论了电解质组成、电解温度、电极电流密度、加料速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由生产结果表明,电解槽连续稳定自然运行,台日产量达110㎏,稀土金属平均收率大于95%以上,电流效率大于65%,5000A电解槽在国内规格生产混和稀土及单一金属最比较经济先进的工艺。  相似文献   

13.
<正>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为我国首次发现的一种新类型稀土矿床,该矿床具有规模大,储量丰富,放射性比度低,开采容易,稀土提取工艺简单,成本低,产品质量好等特点,是我国得天独厚的稀土资源。自发现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不同矿区的稀土选矿工艺及生产实践发展现状,总结了稀土浮选药剂的研究现状。在稀土选矿工艺方面,主要介绍了国内外重点稀土生产矿区的选别工艺及其发展历程,并重点介绍了现阶段不同矿区稀土选矿所采用工艺;在稀土浮选药剂方面则重点介绍了稀土捕收剂发展历程,总结了国内外稀土捕收剂的种类、应用和研究进展。不同矿区的矿石种类不同,其选矿工艺流程不同。分析不同地区的稀土矿选矿工艺,对稀土选矿工艺开发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稀土金属及其共生铌的湿法冶金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铌通常伴生在稀土中。首先对浓硫酸焙烧分解、碳酸钠焙烧分解、NH4Cl焙烧分解和氧化焙烧分解等4种常见稀土矿分解工艺和酸性萃取剂萃取、协同萃取、配合萃取等3种萃取工艺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了介绍,然后介绍了铌的酸性浸出、碱熔浸出及萃取工艺和铌的酸碱结合分离工艺。从稀土和铌湿法冶金工艺技术发展的轨迹看,提高稀土和铌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始终是发展的主线。  相似文献   

16.
中国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但随着稀土需求量的增加以及长期以来稀土资源掠夺式开采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稀土储量锐减。废弃稀土功能材料含有大量的稀土和其他有价金属元素,因此,对废弃稀土功能材料进行高效清洁利用是缓解我国稀土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对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稀土荧光粉材料等废弃稀土功能材料的综合利用工艺进行了综述,在比较不同工艺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现存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机电设备修理过程中,处理好轴与套的3种配合关系一直是个难题,特别是过盈配合。热装工艺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介绍了热装工艺的原理、加热温度的确定、加热方法等内容。实践证明,该套热压装配工艺的应用保证了装配质量,确保了电机车的安全运行,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2004年稀土行业运行态势及特点 1.稀土生产保持了适度的增长 国家对稀土严格实行控制总量的政策,对稀土矿的开采和稀土分离能力严格控制,去年稀土矿产品产量9.2万吨,今年约9.5万吨左右,基本没有大的增加,这样既保持了稀土生产适度增长,又保护了资源,有利促进了市场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为准确研判我国稀土产业健康发展程度,本文在稀土产业健康发展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稀土产业健康预警的主要思路,并通过对影响稀土生产、供给、流通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构建稀土产业健康预警指标体系,确定稀土产业健康预警临界点,进行警情分析与警度预报。通过我国稀土产业健康预警系统的建立与运行,可以对稀土的生产、消费等情况进行监测与评价,从而为稀土产业决策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及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20.
稀土开发监管区域联动机制作为我国加强稀土开发管理的一项新手段运行了几年,收到一定效果,但至目前却基本偃旗息鼓了,没能再继续推行下去。为此,笔者从分析稀土开发监管区域联动机制启动的背景入手,对该机制启动及运行期间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跟踪、梳理,实事求是地对稀土开发监管区域联动机制运行效果进行了客观总结。笔者认为区域联动机制的方向是正确的,有继续推进和深化的必要,继而提出探索深化稀土开发监管区域联动机制、加强疏堵结合的政策引导和改善、实施相关配套措施及奖惩制度、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和相关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及行政责任追究机制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