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当今视讯行业进入了微利时代,前期培育市场的效果逐渐明显,顾客越来越内行,行业内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利润率越来越低。分析一下视讯企业的发展轨迹,几乎都是这样一个历程:模仿先发企业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获得高额利润:然后吸引社会剩余资本进入,行业内企业之间展开血腥竞争,竞争过程中价格战是最常见的方式。于是,行业总体利润急剧下降;再经过一段时间,有些企业在竞争中获胜,有的企业则被淘汰掉,从而开始新一轮的竞争。价格战是造成利润率快速下降的直接原因,而产品的大量同质化又是企业之间进行价格战和直接市场竞争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1概述电信市场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单纯的“价格战”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电信企业需要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经营分析能力,以从简单的价格竞争发展到较高的理性竞争分析层面。电信企业掌握有大量的运营方面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分析出用户消费的行为特征和某项业务的市场预测等多方面的信息,从而可以指导企业的市场活动,这就是经营分析系统的内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对经营分析系统的引入,标志着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市场竞争已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同时也将给用户提供更加理性化、个性化的服务。经营分析系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  相似文献   

3.
市场竞争是企业综合实力和多种要素的竞争,体现在市场上,是产品品种、质量、价格和服务的竞争,是多种竞争手段的综合运用。但品种、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需要企业长期的努力,而通过降价来竞争则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降价是自然的也是进一步扩大市场的重要手段,但降价走向极端就是恶性价格战。  相似文献   

4.
杨子真 《通信世界》2002,(31):32-33
自打破垄断、开放市场以来,电信市场价格战持续不断。移动通信、长途IP电话等高利润的业务和互联网接入、互联网宽带接入等开放程度较高的业务竞争激烈,价格下降较快。激烈的竞争使得这几大业务领域的通信业务量飞速增长,消费者受益不小。但由于价格的下跌,增量不增收的情况也使得企业在经营中收益下降,行业的盈利能力持续降低。激烈的价格战为政府管制和电信运营商的经营都提出了新的课题。分析目前市场价格战的原因是政府管制和电信运营商制定应对策略的基础。一、导致电信市场价格战的原因1.中国通信业步入成熟期到目前为止话音业…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随着中国电信业竞争格局的形成,电信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价格战随之硝烟四起。应该说,正常的价格竞争有助于企业扩大市场份额,但占有用户并不等于就留住了用户,尤其是恶性价格战“圈”到的用户往往不是稳固的用户。近年来,不论是联通CDMA用户还是中移动用户,“驾机起义”早已屡见不鲜。过度、混乱的价格战只能暂时抢来用户、扩大市场,却不能真正留住用户。风物长宜放眼量,企业的价值等于其客户关系的价值总和,忠诚的客户群体才是电信企业最为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6.
谢红华 《通信世界》2004,(35):22-23
近年来中国通信业经过分拆重组、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等改革,初步形成了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但由于电信运营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机制,再加上企业的机制与观念一时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自律性较差,因而,为抢夺市场,各大电信运营企业打起了价格战,企图以更低的价格来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搅乱了市场竞争秩序,严重损害了国家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7.
张沛 《通信世界》2004,(15):43-43
市场竞争是企业综合实力和多种要素的竞争,是产品种类,质量,价格和服务的竞争,需要多种竞争手段的综合运用。但品种,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需要企业的长期努力,而通过降价来竞争则最简单有效,更能立竿见影。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降价也自然成为进一步扩大市场的重要手段,但降价如果走向极端,恶性价格战就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8.
一、监管思路有待转变 近年来中国电信业通过分拆重组、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等多种方式,初步形成市场竞争的格局。由于电信运营企业以国有为主,没有一套完善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监管机制,再加上企业的机制与观念一时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自律性较差,因而为抢夺市场占用率,各大电信运营企业打起了价格战,企图以更低的价格来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使得电信监管工作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严重损害了国家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9.
一年之际在于春,经历了2003年对3G的热炒和市场的喧嚣,2004年中国电信业发展将更趋理性,从各大运营商的新年部署可以看出,电信运营商正逐渐走出恶性价格战、同质化竞争、增量不增收的怪圈,摒弃浮躁,回归理性,在3G的决战前夜苦练内功,加快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在2004年,电信业究竟会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电信市场会出现什么样的变数?运营商应该如何定位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电信市场的放松管制和逐步对外开放以及市场竞争主体格局的不断变换,各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为了争夺更多的用户和占有市场,价格战无疑是各运营商竞争中使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竞争手段。频繁的价格战一方面使得电信市场和用户的数量在不断扩大,各电信运营商的整体实力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1.
电信竞争三部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国内电信产业竞争日益加剧,电信运营企业的竞争方式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并且将要发生本质上的变化。电信市场的竞争方式从价格竞争开端,演变为质量竞争,最终将升级为全新的价值竞争阶段,从而形成了电信竞争的三部曲,本通过对电信市场竞争,用户满意和两种价值链的分析,阐述了电信竞争由价格竞争,质量竞争过渡到价值竞争的内在必然性,同时也对电信运营企业在新形势下成功地开展价值竞争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金宁 《世界电信》2002,15(8):3-5,53
中国电信业完成分割后,预计下一步几大运营商将会在固话和数据通信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但不论从全局看还是从企业本身看,都不应出现单纯的价格战、宣传战和网间结算的桌下操作,而应该建立协作型的竞争关系。这种模式一是符合现代电信业的特点,二是可以应对微利时代的到来,三是顺应世界电信业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刘洋 《世界电信》2006,19(2):26-29
基础电信业务的日益同质化以及一定利润空间的存在,使资费调整成为运营商广为采用的一种手段,运营商总是会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价格竞争之中,因而价格策略的运用是否得宜是每个参与竞争的运营商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首先结合近期北京移动通信市场价格竞争的实际情况总结了现阶段我国移动语音业务价格竞争的特点,然后着重分析了企业内外部因素如何影响价格策略的制定,最后给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价格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analyses on why China Mobile and China Unicom have chosen price war rather than tacit collusion these year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acit collus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fact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arket,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market asymmetries, cost asymmetries, and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re the basic factors, which trigger pric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wireless operators. By constructing a game model based on Chum rat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hese factors cause a fight between the operators and how vigorous the price competition will be. At last,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o keep vigor in this industry, continuous structural adjustment is essential. Besides, the number portability policies may cause tacit collusion.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analyses on why China Mobile and China Unicom have chosen price war rather than tacit collusion these year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acit collus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fact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arket,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market asymmetries, cost asymmetries, and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re the basic factors, which trigger pric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wireless operators. By constructing a game model based on Churn rat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hese factors cause a fight between the operators and how vigorous the price competition will be. At last,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o keep vigor in this industry, continuous structural adjustment is essential. Besides, the number portability policies may cause tacit collusion.  相似文献   

16.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roducts that two upper enterprises produ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nsfer pricing of intermediate product and the effect of social welfare of vertical merger under imperfect competition market. The conclusions are: the transfer pricing of intermediate product is equal to marginal cost; the perfect outputs that upper enterprises sell to the market before and after the vertical merger of enterprises are the same; the product price in the integrated enterprises may be higher, lower or equal to the price in non-integrated enterprises.  相似文献   

17.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y, the merger of enterprises i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growth method of the enterprise, but also the strategic tool with which a nation may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guarantee its social welfare. Used as a kind of enterprise’s market behavior, the enterprise merger plays a key role in extending the scale of enterprise, increasing the property effectively and improving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The merger of enterprise is divided into horizontal m…  相似文献   

18.
宽带上网普遍采用的分档计时包月虽然能满足用户对不同使用时长的需求,但在费用收取上无法动态地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时长进行价格档次的调整,收取最小的使用费,因此会出现用户的频繁改档,自动靠档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不足。在宽带产品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产品定价方法。今后,随着宽带产品的更新,用户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需要综合考虑成本、需求、竞争等多方面的因素,未来的宽带定价模式必定会由单一的包月制逐步转变为多纬度的分层定价。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微观经济理论探讨了显示屏行业的价格与市场竞争问题,并提出了过去的显示屏行业属于完全竞争行业、市场决定显示屏的价格、产品的价格就是行业的平均成本等观点,同时提出显示屏市场将进入垄断竞争阶段,分析了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市场下的显示屏行业的价格与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20.
全球IC产业正面临21世纪"后PC"时代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后PC”时代的特点-21世纪PC机的市场萎缩导致IC需求减少。IC企业间的竞争发生变化,这时更强调员工的智力和所掌握的技术以及推出新系统IC产品的速度,而不是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