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工业建筑》2013,(7):150-154
深圳地铁3号线穿过广深铁路高架桥,需对既有桥桩基进行托换,托换新桩采用挖孔桩。该工程所处地层主要是饱和松散砂层,地层渗透系数大,承压水头高,对其采用双液注浆形成截水帷幕。通过试验研究,合理确定浆液配比,掌握施工工艺,检验注浆效果。试验及施工结果表明,在饱和松散砂层中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地层强度明显增加,渗透系数减小幅度可达102~103量级,土层帷幕水力劈裂压力大于0.3 MPa,地面变形小,完全满足2 m直径及24 m深度挖孔桩截水要求。  相似文献   

2.
广州地铁越秀公园站注浆截水帷幕施工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广州地铁越秀公园站基坑开挖中采用的人工挖孔桩桩外垂直注浆截水帷幕和基底水平注浆帷幕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采用帷幕注浆可解决在渗透系数大、承压水头高的地层中进行桩基施工所面临成孔困难的问题。对不同地层帷幕注浆均能取得强度增加、明显减小渗透系数的工程效果。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帷幕注浆的设计要点、施工工艺以及判定止水效果的原位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4.
许启新 《建筑施工》2009,31(2):95-96
广州信合大厦15.600m深的基坑支护设计时,根据基坑平面及土层条件,分别采取截水帷幕、人工挖孔桩连续墙、预应力锚杆相结合的支护设计以及施工方法,满足了工程正常施工要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 ,老街至大剧院区间的桩基托换工程是国内铁路动载桩基托换工程的首例。基础上部结构是预应力连续梁 ,在列车动载作用下不间断运营施工 ,施工难度大。采用主动托换法进行施工 ,成功地完成了托换 :采用托换梁结合托换新桩的方式 ,在托换梁与挖孔桩之间设置千斤顶加载 ,利用千斤顶使上部结构有微量位移 ,同时使新桩的大部分沉降通过千斤顶的预压来完成 ,从而实现原结构桩上的荷载经托换转移到新桩。  相似文献   

6.
某下沉式广场工程基坑采用上部厚700 mm的TRD水泥土搅拌墙结合下部φ2 400 mm的MJS工法半圆桩来共同作为地下连续墙外侧的止水帷幕。因工程所处场地地下有较厚的砂层,为确保MJS工法在喷射注浆施工中导孔不颈缩、不坍塌,故采用无需拆除的硬PVC管材作为护孔套管,且全深度设置,解决了较厚砂层导孔孔壁不稳定、容易埋钻的施工问题;同时也改进了常规的MJS施工工艺,成功防止了注浆喷嘴的堵塞问题。总结的施工经验对MJS工法在较厚砂层或超深区域止水帷幕施工中的推广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软弱地层采用人工挖孔桩是一种经济适用的方法。本文结合石岩滚大桥人工挖孔桩施工,详细阐述了软弱地层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采用该方法,成功完成了该桥挖孔桩施工,各项质量检测均满足规定,要求,表明该方法是成功的,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地下室范围主要土层为砂层,且地下水位比较高的情况下的基坑支护设计。分别比较了降水方案和截水方案的优缺点。本工程透水砂层厚度达14m,截水方案针对砂层比较厚的情况采用三轴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截水深度18m,起到良好的截水效果。根据场地周边不同的场地条件合理采SMW工法支护及土钉结合深层搅拌桩复合支护达到经济又安全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人工挖孔桩采用冲击钻孔、压力注浆等措施,解决填海地区桩基施工成孔困难的问题,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介绍在填海地区的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成功的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0.
《建筑技术》1999,30(6):2
北京市音乐堂改建工程中,在已有的上部结构下全面开挖,新建6.5m 深的筏形基础地下室。施工采用人工挖孔桩加连续承台梁的托换方案,采用“两桩承一柱”实现原结构柱力的传递与转换,共托换独立柱24根,新增面积4000m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浙江省一工地工程桩由于预埋注浆管无法打开而无法完成注浆的事故,阐述预埋注浆管注浆方案,桩身混凝土中心钻孔补注浆方案和桩侧土钻孔补注浆方案的具体施工措施,得到不同注浆方案中注浆压力和注浆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桩身混凝土中心钻孔补注浆方案中,可利用橡胶止浆塞封堵高压浆液来完成补注浆工作。在桩侧土钻孔补注浆方案中,可采用橡胶止浆塞和止水膨胀带相结合的止浆工艺及间歇注浆方式来完成补注浆工作。  相似文献   

12.
周明  褚鹏飞 《城市建筑》2014,(8):119-119
在施工技术中,钻孔灌注桩虽然有比较高的承载力,而且施工也非常的方便,但是它却不能很好的处理底层土壤的空隙和土壤压缩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钻孔灌注桩后进行压浆。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3.
软土地区超长桩基后注浆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桩基后注浆技术可解决软土地基工程特性差及超长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难度大等难题。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桩基后注浆施工工艺、注浆设备、单向阀及注浆管制作等技术,并重点阐述了施工关键控制技术,建立了一套适合深厚软土地区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可供软土地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钻跟管桩(DPC桩)是一种新型的非挤土管桩基础,在钻进-成孔-沉桩的过程中桩侧塌孔会影响桩侧注浆液的流动路径和注浆效果,最终影响桩侧摩阻力的发挥.开展了DPC桩桩侧塌孔条件下的注浆及静载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塌孔对DPC桩承载性能、荷载传递特性、桩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的影响,定量表征了注浆体的三维几何尺寸和空间点位信息,揭...  相似文献   

15.
袁学峰 《山西建筑》2010,36(32):107-108
对CFG桩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特殊地域施工存在的困难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施工技术要点,对采用长螺旋钻孔灌注施工如何防止桩端产生虚土和防止窜孔等质量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为该地区特殊地质条件下CFG桩施工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6.
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具有施工工艺简便、适应土体类型能力强及地基处理效果好等优势。研究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点时,必须考虑桩土应力比的变化情况。本文在研究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特性基础上,以某多层住宅项目6号楼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钻芯取样和低应变检测获取数据,经数值模拟得到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的基桩桩顶竖向应力变化曲线、桩间土竖向应力变化曲线及基桩和桩间土应力比变化曲线,从而分析桩土应力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17.
佘远逢 《工程质量》2010,28(6):49-52
南京同曦国际广场超大深基坑工程,通过采用"钻孔灌注桩+桩间钢管土钉"和"自然放坡+挂网喷浆混凝土"组合支护形式,实现了超大平面无内支撑施工。详细介绍了该工程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包括桩间土钉施工技术、旋喷桩施工技术、挂网喷浆放坡支护技术、降水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还采用了先进的监测技术及信息化技术,确保基坑施工处于受控状态。  相似文献   

18.
张辉  吴超 《山西建筑》2010,36(6):83-84
介绍了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作用机理及其施工工艺,并结合某工程中采用的桩端桩侧后压浆和未压浆施工的4根桩静载荷试验的对比,分析了后压浆技术对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和工程造价的影响,以推广后压浆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李永迪  张帆  李向红 《建筑施工》2021,43(3):352-354
以昆明轨道交通2号线会展中心站基坑施工为例,对其遇到的泥炭质土进行双重管旋喷试验。通过双重管单喷嘴和双喷嘴2种施工工艺对比,优化双重管旋喷桩施工参数,分析昆明滇池地区泥质炭土对高压旋喷桩成桩质量的影响因素,总结高压旋喷桩在泥质炭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施工建议。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压旋喷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次喷浆和单喷嘴施工工艺可有效提高成桩质量。  相似文献   

20.
灌注桩施工事故实例及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建平 《施工技术》2006,35(1):51-55
从众多资料中收集、整理了27个典型的灌注桩施工事故实例。事故范围主要包括桩身缺陷、承载力不足、塌孔、涌水、流砂、冒浆、钢筋笼挤埋及短桩、钻杆折断掉钻头、埋管断桩等。最后,对这些事故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