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曹秀萍 《有色金属加工》2010,39(6):51-52,55
针对2A12合金T4状态小规格管材力学性能不合格问题,从淬火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入手,研究了淬火制度对管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淬火温度达到490℃以上时,保温时间只需10~15min,管材的力学性能就趋于稳定。过分延长保温时间,强度不仅不会升高,反而会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
1420铝锂合金热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呙永林  罗杰  李政 《铝加工》2001,24(5):5-7,31
在500mm×1200mm热轧机上进行1420铝锂合金的热轧试验,铸块加热温度380~440℃,保温时间2~10小时。结果表明,1420铝锂合金适宜的热轧开坯温度为390~420℃,铸块保温时间应不小于8小时,道次压下量应控制在5%~20%。  相似文献   

3.
陈昕  刘春明 《材料与冶金学报》2011,10(3):209-211,236
利用热模拟试验机Gleeble - 3800,热模拟试验研究了V、Mo、V+Mo等元素、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对微合金化贝氏体钢中第二相析出的影响.结果表明,Nb、V、Ti、Mo的复合加入有利于第二相的析出,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析出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刘祥  杜群力  李新 《钢铁》2019,54(9):116-120
 为了解加热制度对Nb Ti微合金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和析出行为的影响,采用OM、TEM和EDS分析技术,研究了Nb Ti微合金钢在不同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以及微合金元素碳氮化物析出行为。结果表明,随加热温度升高,奥氏体晶粒尺寸逐渐长大,当加热温度超过1 200 ℃时奥氏体晶粒尺寸快速长大。随保温时间延长,奥氏体晶粒尺寸逐渐长大,当保温时间超过2.0 h时奥氏体晶粒尺寸快速长大。EDS分析显示Nb Ti钢中的析出物为(Nb,Ti)(C,N)复合相,随着加热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析出相体积分数减少,尺寸增大,从而减弱对奥氏体晶粒的细化作用;Nb Ti微合金试验钢合适的加热温度范围为1 150~1 200 ℃,保温时间低于2.0 h。  相似文献   

5.
蒋世川  张健  刘庭耀  赖宇 《钢铁钒钛》2019,40(5):150-156
研究了固溶温度和保温时间对GH3128合金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奥氏体晶粒尺寸逐渐增大;与保温时间相比,加热温度对晶粒尺寸的影响更显著;当固溶温度≥1 18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或保温时间的延长奥氏体晶粒长大速率明显加快,当固溶温度1 180℃时,保温时间对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影响较小;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GH3128合金在不同固溶温度和保温时间下的晶粒长大模型。  相似文献   

6.
汪磊  周明哲 《铝加工》2014,(6):33-37
固溶处理对合金的组织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合金的拉伸性能。随着固溶温度的增加,保温时间的延长,合金屈服强度σ0.2增加。升高加热温度及延长保温时间将有助于溶质原子溶解,使得合金元素充分溶入基体,从而增加析出相数量,减小其尺寸,提高了时效强化效果,增强合金强度,合金塑性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7.
将35CrMo钢试样在不同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下进行等温奥氏体化处理,采用正较实验法研究加热温度与保温时间对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的影响,并对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保温时间一定时,奥氏体晶粒尺寸随加热温度升高而增大,奥氏体晶粒的粗化温度为950℃;当加热温度一定时,奥氏体晶粒尺寸随保温时间延长而增大,保温初期晶粒快速长大,随保温时间延长,晶粒长大速率放缓。综合考虑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初始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推导出35CrMo钢奥氏体晶粒长大模型,用该模型计算的晶粒尺寸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
铸坯加热温度及时间是轧制工艺中主要参数之一,通过探究65#高碳硬线钢的加热行为,从而为65#高碳硬线钢铸坯加热工艺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保温时间的加长,其脱碳层深度逐渐增加;其晶粒尺寸与加热温度之间满足抛物线函数关系,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加热时,晶粒尺寸随保温时间基本保持线性增大关系,在1000~1150℃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在30~90 min以内,没有发现晶粒异常长大现象.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生产设备实际及控轧控冷工艺要求,制定出65#钢加热温度工艺,较好地满足了65#高碳硬线钢轧制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9.
利用加热炉、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钢帘线用热轧盘条SWRH72A中间坯表面脱碳情况,分析了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及冷却速度对脱碳层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温度800℃时,SWRH72A基本不发生脱碳;加热温度 850℃时,脱碳层深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900℃保温时SWRH72A表面为完全脱碳;保温时间越长,SWRH72A脱碳层深度越大。脱碳深度与保温时间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生产时应尽量降低加热温度,缩短高温段的保温时间,事故时尽量避开900℃待温;控冷工序提高冷却速度,以降低二次脱碳程度。  相似文献   

10.
金妙  杨丽  刘宁  苏航 《钢铁研究学报》2020,32(12):1114-1123
摘要:通过高温金相试验,研究了一种船用低合金铜时效强化钢在不同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下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和尺寸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奥氏体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并且在不同的温度区间,奥氏体晶粒具有不同的长大速度。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奥氏体晶粒也逐渐长大,但加热温度越高,奥氏体晶粒长大速度越快。各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下奥氏体晶粒尺寸呈对数正态分布,且随着加热温度升高或保温时间延长,对数正态分布曲线峰值横坐标右移,峰值频率下降。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适用于本钢种的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动力学模型,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平均相对误差小于5%,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加热温度、加热气氛和加热炉保温时间对60Si2Mn弹簧钢线材表面脱碳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合理的加热温度和控制炉内气氛、缩短保温时间,可减少钢的表面脱碳。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Ti-22Al-25Nb合金在α_2+B2两相区不同加热温度和不同保温时间下,B2相晶粒的长大行为。结果表明,Ti-22Al-25Nb合金在α_2+B2两相区加热时,基体B2相的晶粒尺寸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大,α_2相颗粒对B2相晶界迁移具有钉扎和阻碍作用,从而抑制了B2相基体晶粒的长大;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基体B2相晶粒尺寸长大速度呈现先快后慢的规律,这主要是由于当加热时间较短时,B2相晶粒尺寸较小,晶界扩散的驱动力较大,晶粒长大速度快,而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B2相晶粒尺寸不断增大,晶界迁移驱动力减小,晶粒长大速度放缓。  相似文献   

13.
通过热处理试验并采用金相法分析研究了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34CrNi3MoV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对34CrNi3MoV钢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尤为显著,随加热温度(900~1 200℃)的升高,晶粒尺寸逐步增大。在初始晶粒尺寸情况下,900℃保温30 min(12.1μm)和950℃保温10 min(15.1μm)都与原始晶粒尺寸级别相差不大,1 050℃保温30 min(37.8μm)时,晶粒尺寸达到原始晶粒尺寸的3.35倍,得到34CrNi3MoV钢晶粒长大的激活能Q=176.6 kJ/mol。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加热温度对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越来越弱。950℃保温时,晶粒长大的临界保温时间大约为90 min左右。1 050℃保温时,其临界保温时间大约为30 min。加热温度越高,达到临界保温时间后,晶粒长大就越缓慢。加热温度为850~950℃,保温时间60~180 min,可使34CrNi3MoV钢平均晶粒尺寸控制在22.5~44.9μm(国标8.0~6.0级)而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4.
用箱式电阻炉研究了不同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弹簧钢60Si2Mn A脱碳层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脱碳层深度增加,加热温度1 000℃时,脱碳层最大,而随保温时间的增加脱碳层增加速率变缓。调质处理后试样的疲劳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夹杂物和脱碳层的存在导致了试样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15.
通过改变1Cr17Ni2马氏体不锈钢中C、N的含量以及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来研究钢中铁素体量的变化。结果发现,C、N和Ni的影响规律各不相同,C、N和Ni与铁素体分别成“突变”、反比和正比关系。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影响1Cr17Ni2马氏体不锈钢中铁素体量,并且1Cr17Ni2马氏体不锈钢的表面和内部在同样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情况下铁素体量有较大不同。控制C+N大于0.237%,可以避免锭种现象。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加热保温时间和加热速度对22CrMoH齿轮钢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的影响以及其粗化及混晶原因。结果表明:随保温时间延长,奥氏体晶粒平均尺寸及粗大奥氏体比例不断增加;在保温时间较长的前提下,快速加热较慢速加热奥氏体晶粒度更容易长大;该成分22CrMoH奥氏体粗化温度在920~930℃,奥氏体晶粒的粗化及混晶与第二相质点AlN的聚集与溶解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理解不同热处理工艺参数对铝硅镀层热成形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了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铝硅镀层热成形钢的硬度、微观组织、镀层厚度和镀层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不大于 900 ℃ 时,铝硅镀层热成形钢的硬度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加热温度大于 900 ℃ 时,铝硅镀层热成形钢的硬度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当加热温度为850~930 ℃,保温时间为 4、8 min 时铝硅镀层热成形钢的微观组织在模具淬火冷却过程中均转化成为马氏体。在相同加热温度下,铝硅镀层热成形钢合金层的厚度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当加热温度升高至 930 ℃ 时,镀层因氧化而挥发严重,导致镀层变薄,所以铝硅镀层热成形钢的加热温度应控制在 930 ℃ 以下。保温温度升高、保温时间增加导致元素扩散显著,聚集的硅元素含量和面积由于其不断向四周扩散而降低。同时铁元素大量扩散到镀层中,镀层中铁元素含量增加显著。高温下,镀层发生明显的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促进了微孔洞的形核和长大。  相似文献   

18.
在加热温度1 080~1 250℃及保温时间5~30 min的条件下,研究了加热制度对氮微合金化HRB500E方坯奥氏体晶粒平均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范围内,试验方坯的奥氏体晶粒尺寸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均热时间的延长而变大;当控制保温时间在15~25 min及加热温度1 080~1 200℃时,奥氏体晶粒长大速度较慢,晶粒平均尺寸比较细小、均匀;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拟合,得到了在1 200℃以下方坯加热温度与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9.
06NiCuCrMoNb钢高温加热时表层铜的行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06NiCuCrMoNb钢试样在不同的加热温度保温不同时间后,观察并分析试样表层的形貌和成分。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铜会扩散进入表层奥氏体晶界,得到沿奥氏体晶界分布的富铜相,并在热变形加工时导致热脆。试验得到了沿奥氏体晶界分布的富铜相与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利用箱式电阻炉研究了加热温度为900,950,1 000,1 050,1 100,1 150 ℃,保温时间为10,30,60,90 min时大型盾构机用GCr15SiMn轴承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利用截线法统计奥氏体晶粒尺寸。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提高和保温时间延长,奥氏体晶粒尺寸和长大速率逐渐增大,加热温度的提高比保温时间的延长对奥氏体晶粒长大速率影响更大,奥氏体晶粒迅速长大的加热温度为1 000 ℃,保温时间为60 min。在已有晶粒长大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得到了描述GCr15SiMn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