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控制带材平直度和控制带材整个宽度上厚度均匀性,关键在于必须补偿轧制时产生的轧辊挠度。通常,借助于原始的辊身凸度和弯辊系统来补偿轧辊挠度,但是这些控制方法的效果是极为有限的,而且也难于处理带材尺寸和材质的变化。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发展了一种轧辊凸度可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宽带钢平直度控制的要求,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轧辊调节机构。住友金属是通过联合应用可变凸度辊(VC辊)加工作辊弯辊来实现平直度控制的。将工作辊弯辊与可变凸度辊(VC辊)联合应用,可在较大范围内纠正轧制偏差。VC辊是一种直径可变的支承辊。它通过改变辊套和辊轴间液压油的压力,使辊套膨胀来改变支承辊直径的。用这种VC辊控制工作辊挠度,控制范围宽,操作容易且灵敏度高。其他突出优点是VC辊可用于2辊和4辊轧机两种轧机上,而且无需改造轧机架就可安装于现有的轧机上。到1997年1月为止,全世界钢、铝和铜带轧机中共有…  相似文献   

3.
薄带冷轧接触力学(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极薄带冷轧给轧制生产带来了挑战,其中包括接触力学、带材的凸度和表面质量。在考虑工作辊边部接触的前提下,采用自行开发的改良影响函数法对薄带的对称和非对称冷轧过程进行了分析。文章的重点是通过薄带冷轧来阐述辊缝接触力学,分析辊缝处的摩擦对轧制力学和带材凸度的影响,同时还对轧辊边部接触对轧制力学和带材凸度影响进行了讨论,认为轧辊边部接触将对工作辊边部磨损产生影响,并对轧制力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们对于有色金属轧制产品质量的重视,尤其对于开发带材形状和带宽方向厚度分布的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视越来越高。日本石川岛播磨公司已研制了一种效果为通常弯辊装置3~5倍的双轴承箱工作辊弯辊装置,(DC-WRB),并对其优益性能做了报导。确立一种能够用传感器和执行元件对带材形状和凸度进行独立自动闭环控制的装置,不仅能改善质量稳定性,而且也能提高生产率,因为在轧制期间靠操纵手观察和控制带材形状和凸度是很困难的。所幸,石川岛播磨公司已经把自动平整度控制(AFC)新演算系统应用到铝冷轧机、铝箔轧机和铝带材热轧机上。本文报导了AFC系统的部分技术。该AFC系统的特点是把DC-WRB和可变凸度轧辊(VC-ROll)以及辨别形状方式和轧机横刚性控制用的傅里叶分析演算结合了起来。  相似文献   

5.
热喷淋系统——板形与平直度控制执行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力施乐公司(Lechler)开发的热喷淋系统(HotSpray-systems)是一种新近面世的铝带冷轧有效的板形与平直度控制系统,它是一种向轧辊两边部(rolledges)喷洒热油的装置,补偿其热凸度,从而带材边部不再出现张紧现象,因而可以减少或消除边裂现象,提高轧制速度,免除切边或可将切边量减至最低限度。冷轧铝带时轧辊温度上升,这对轧制稳定性有重要的作用,在轧制过程中由于带材厚度减薄,导致铝带与轧辊长期接触。由于铝材有着高的热传输系数与热导率,因此,与轧钢相比,铝带传输给轧辊的热量要多得多。同时,由于辊颈、轧辊轴承…  相似文献   

6.
张喜榜  李飞  王晓东  赵林  董立杰 《轧钢》2013,30(6):15-18
针对迁钢2250mm生产线热轧卷出现局部高点的问题,分析了轧辊辊间接触压力、轧制计划编排、工作辊热凸度等因素对产生带钢局部高点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优化末机架工作辊辊型、合理编排轧制计划、严格冷却水喷嘴管理制度、控制轧辊热凸度、调整精轧轧制工艺等措施,改善了轧辊的不均匀磨损程度,使带钢局部高点控制在10μm以下。  相似文献   

7.
曾尚武  李激光 《轧钢》2011,28(6):8-11
针对热轧板凸度控制问题,研究了轧制负荷、弯辊力、轧辊热膨胀、原始辊凸度、轧辊磨损、边缘降及楔形对板凸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3、F6机架负荷减小、F2、F4与F5机架负荷增大、弯凸度力增大、辊凸度减小、边缘降减小及楔形绝对值减小均可使带钢板凸度减小,轧辊热凸度约30min基本形成,轧辊不均匀磨损直接影响带钢板凸度.  相似文献   

8.
毛亮  施宇 《轧钢》2013,30(6):64-66
针对本钢1780mm生产线薄规格产品板形不良问题,分析了该生产线板形计算模型,得出末机架弯辊力负极限、轧辊辊型匹配不良、轧辊磨削精度低、带钢温度不稳定、一级及二级控制系统不完善、轧制计划及轧制节奏不合理、工艺设备精度不达标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此,对精轧机负荷分配、轧辊辊型、轧制计划和节奏、板形控制模型等进行了优化,使带钢平直度指标命中率从88. 3%提高至92. 8%,凸度指标命中率从90. 5%提高至96. 7%。  相似文献   

9.
带钢热连轧工作辊温度场与热凸度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轧辊表面边界逐一处理与等效处理两种方式,研究一个轧制周期内工作辊温度场及热凸度的变化规律,并对温度场的频域特性进行了探讨。根据热轧工作辊的实际边界条件,建立工作辊温度场的轴向对称差分模型,通过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工作辊表面温度和热凸度的比较,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计算轧辊热凸度时,轧辊转动的复杂边界条件可用等效边界条件代替。轧辊温度场可分解为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前者为主导因素,而后者仅影响轧辊表面10 mm以内的区域,称为"浅层效应"。离表面越近,温度变化越剧烈;离表面越远,温度达到稳态所需的时间越长。轧制初期轧辊热凸度呈现较快的指数上升趋势,轧制一定数量带钢后,热凸度趋于一个动态稳定值。  相似文献   

10.
热轧凸度不仅直接影响到热轧自身生产的稳定性,也影响到下游冷轧板形的控制,越来越引起企业的关注。根据单机架双卷取铝热轧机的生产特点,制定相应的凸度控制策略,并以此开发了铝热轧凸度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弯辊、冷却喷淋的自动预设定,提高了带材目标凸度合格率;利用弯辊前馈和凸度闭环反馈,保证了全长范围内带材凸度的一致性。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投入使用后显著提高了带材目标凸度的命中精度及一致性,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根据热轧带钢工作辊在工作中的实际传热情况, 将工作辊对称地分为轧制区、非轧制区、辊肩、辊端和辊颈5个部分, 充分考虑热轧工作辊的实际环境对轧辊温度场和热变形的影响, 来确定轧辊的热边界条件; 再利用有限差分法建立工作辊温度场及热变形的数学模型, 并利用VC++平台进行模拟研究, 建立适合在线计算的快速模拟软件; 最后分析了轧辊直径和压下率对轧辊热凸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热带精轧机的工作辊更换以后,达到正常轧制状态的热凸度所需时间长,且难以预测控制,因此成为实现自由计划轧制的障碍。最近,日本钢管公司福山钢铁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和使换辊后轧制的钢板形状稳定,开发了轧辊预热装置,用以预热即将换上轧机的新辊,使其预先形成正常轧制状态的热凸度。该轧辊预热装置是由可以进退的2对镶套式电加热器和使上下工作辊以一定速度同时旋转的驱动系统构成的。考虑到实现无人的自动化操作,将该预热装置设置在精轧F7机架的台车线上,迫使台车上的辊子旋转,边从两侧加热辊身中间部分(相当于板宽部分)。…  相似文献   

13.
采用分光色差仪、粗糙度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能谱仪对5005铝合金带材纵向条纹色差的形貌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探讨了纵向条纹色差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善措施。结果表明,轧制过程中轧辊与带材间油膜厚度不均匀是带材产生纵向条纹色差的根本原因。通过更换冷轧轧制油喷射梁,规避了喷射性能存在严重问题的喷嘴,使轧制油冷却润滑均匀;轧制油的油温控制在(35±3)℃、黏度控制在2.35~2.65 mm2/s;上下工作辊中凸度由+0.065 mm优化为+0.04 mm;对轧制压下率及轧制速度等工艺进行优化匹配。采取以上措施后,消除了带材纵向条纹色差缺陷,满足了高表面质量铝合金带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热塑性有限元进行计算,热塑性有限元是一种三维的弹塑性有限元,它用板材轧制时存在的“拉拔效应”对变形区进行修正,求出正确的变形区。并计算出轧辊的弹性压扁、精确计算轧制力、轧制力矩、板凸度、板形和辊凸度,获得提高板形质量、减少板厚差、增加轧辊调整余地和使辊子耐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发明是主要用于轧制金属薄带产品的轧制设备。这是一种新的薄板轧制方法,其最大特点是:由于上、下工作辊具有强制性的转速差,可以避免因轧辊与带材之间的摩擦力和轧辊压扁所引起的轧制压力增大,从而能在二辊式轧机上实行大压下量轧制和薄带材轧制,还可以采用大直径工作辊轧制又薄又硬的金属材料。这类轧机可用图1作如下说明。图中,上工作辊1以大于下工作辊2线速度V_2的速度V_1转动,带材3以出口速度V_1及入口速度V_2分别缠绕在上、下工作辊上。从而,带材在通  相似文献   

16.
铝带轧机辊型设计及在轧制中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辊型是铝带轧制的重要工艺条件,影响着产品质量及轧制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根据本厂的具体条件,计算了轧制力和它使轧辊产生的挠度,并计算了轧辊受热产生的热膨胀,确定了轧辊辊型。论述了根据生产实践调整辊型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装饰用铝箔轧制过程中常出现波浪(边浪、中浪和肋浪)缺陷,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控制波浪缺陷的方法:采用合适的轧辊原始凸度避免边浪和中浪;选用合适的板形曲线,减轻肋浪和边浪;适时采用轧制油冷却轧辊控制辊形,减轻肋浪;控制卷取张力,控制熨平辊的位置和压力,稳定轧制过程,都是减轻波浪的技术措施。生产中不是单独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是根据具体情况优先采用能最迅速、最有效的控制板形的方法,并联合使用其他方法,获得了最好的减轻波浪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陈良 《上海金属》2005,27(3):19-22
板形控制是板带生产的关键技术。与以前的板形控制技术相比,宝钢一钢公司1780热轧新产线在板形控制模型中对轧辊热凸度模型、轧辊磨损模型、带钢凸度模型等进行了完善和改进,并采用动态规划法的板形控制策略,在板形动态控制中引入了热凸度补偿TC-ASC功能,因此轧制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布洛·诺克斯铸造和轧制机械公司不断努力改进黑色和有色金属工业板带轧制的板形和辊型,新近研制和安装的“凸度可鼓胀的轧辊”——(I-C)辊是其成果之一.这种新结构轧辊既可用作二辊轧机的工作辊,又可用作四辊轧机的支承辊.  相似文献   

20.
热轧平整机一般通过改变轧辊曲线和轧辊凸度来改变轧辊辊缝形状,并对带钢施加1%~4%的压下量,由此有效地矫正了板形并改善带钢的机械性能及表面质量。本文主要对平整分卷生产线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实现了系统钢卷跟踪、与三级系统进行通讯、轧制计划管理等功能,并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程序设计。实践证明,该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