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运用腐蚀失重和电化学测量技术,研究了镍基合金718在模拟苛刻油田环境中的H2S/CO2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模拟高温高压H2S/CO2腐蚀环境中,718合金腐蚀轻微,表现出良好的抗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能力。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模拟CO2腐蚀环境中,718合金的阳极极化曲线存在明显的钝化区,而在模拟H2S/CO2腐蚀条件下的阳极极化曲线呈现多次活化-钝化转变现象,表明腐蚀产物膜的稳定性降低;EIS表明阻抗谱均有明显的容抗弧特征,不含H2S时材料显示单一的容抗弧,加入H2S时低频显示扩散阻抗控制,饱和CO2溶液中718合金具有相对较大的极化电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油井采出水的水型水质、腐蚀产物与形貌、腐蚀速率仿真计算以及油井作业现场实际腐蚀情况的综合分析,认为南梁油田油井腐蚀的主要原因是H2S和CO2共同作用引起的局部腐蚀,同时含水率上升使得Cl-、SRB菌等的数量大幅增加,矿化度高,偏磨严重,电化学反应强烈,加剧了油井腐蚀。以油套环空投加化学药剂为主的防腐工艺,井筒腐蚀得到有效控制,为同类油田的现场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红河油田油水混输管道出现了腐蚀,通过自制高温高压动态腐蚀评价装置,分别研究了CO2分压、管输流体含水率、Cl-含量、硫酸盐还原菌(SRB)含量以及温度等因素对混输管道材料20钢腐蚀速率的影响,并基于试验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钢的腐蚀速率随着温度和管输流体含水率的升高而呈幂指数增加,随着CO2分压和SRB含量的增加,先大幅度上升后以线性趋势缓慢增加,随着Cl-含量的增加呈线性上升趋势;腐蚀因素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含水率>温度> Cl-含量>CO2分压>SRB含量,其中含水率和温度是影响20钢腐蚀最显著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靖边油田某区块油井采出水的水质分析,结合室内腐蚀实验测定油井管柱在现场采出水中的腐蚀速率,并进行了现场加注应用.结果表明:该区块油井采出水中腐蚀性介质 (溶解氧,CO2,H2S,Cl-) 含量均较高,平均腐蚀速率较高,对油井管材造成了严重腐蚀;缓蚀剂加注后采出水中总铁离子含量,修井作业次数以及油管,抽油杆更换数量等大幅下降,表明了该缓蚀剂能有效减缓井下管柱的腐蚀.  相似文献   

5.
用饱和H2S/CO2失重法、高压H2S/CO2动态失重法、原子力显微镜(AFM)、环境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EDX)研究了咪唑啉衍生物、曼尼希碱、吡啶季铵盐、喹啉季铵盐和新稠杂环季铵盐5种不同分子结构缓蚀剂对N80钢的抗硫性能。结果表明5种缓蚀剂对N80钢的抗硫性能均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各缓蚀剂的抗硫性能优劣顺序为:新稠杂环季铵盐>喹啉季铵盐>吡啶季铵盐>咪唑啉衍生物>曼尼希碱。静电吸附作用较强、空间位阻效应较小且中心吸附原子的电子云密度较大的缓蚀剂抗硫效果更好,其缓蚀机理主要是有效抑制CO2/Cl-腐蚀且促使试片表面生成致密的硫化物保护膜。  相似文献   

6.
气态CO2输送管道是CO2捕集与储存(CCS)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含杂质气态CO2输送管道的腐蚀控制对于管道的安全运行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目前含杂质气态CO2输送管道腐蚀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气态CO2输送管道腐蚀的影响因素,阐述了杂质与环境条件对水与CO2的互溶度、管道钢腐蚀行为、腐蚀产物膜特征及腐蚀机理的影响,分析了气态CO2输送管道临界含水量的确定,归纳了适用于气态CO2输送管道的腐蚀预测模型。本文指出当前气态CO2输送管道腐蚀研究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包括:含杂质气态CO2环境中水与CO2互溶度的计算;杂质对气态CO2环境中腐蚀产物膜特征及腐蚀机理的影响;含杂质气态CO2输送管道不发生腐蚀临界含水量的确定;含杂质气态CO2输送管道内腐蚀预测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针对含Cr低合金钢石油专用管的CO2腐蚀产物膜,介绍了CO2腐蚀产物膜的形成机理,总结了含Cr低合金钢的CO2腐蚀产物膜的影响因素,其中包括Cr含量、温度、CO2分压、pH值、腐蚀时间、Cl-浓度、流速等对其腐蚀产物膜的影响,并对腐蚀产物膜的结构与成分进行总结,归类了缓蚀剂对含Cr低合金钢石油专用管的保护办法,以期为今后含Cr低合金钢的CO2腐蚀产物膜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预测L360钢在H2S/CO2环境中腐蚀的模型,神经网络拓扑结构为5-4-1,网络模型训练成功以后,应用它预测L360钢在H2S/CO2中的腐蚀速度.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当符合,误差在14%以内.由此可见,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作为预测H2S/CO2环境致集输管线腐蚀速率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热网缓蚀剂油田缓蚀剂缓蚀阻垢剂杀菌灭藻剂运行停运保护剂其他●IMC-30Z碳钢缓蚀剂(工业)●IMC-30Y软化水系统缓蚀剂适用于中等硬度的腐蚀性水质的集中供热系统、工业循环水系统碳钢等金属的防腐、防垢。●IMC-30Q油井集输缓蚀剂●IMC-80BH油井缓蚀剂●IMC-805 IMC-808 IMC-809 JL-106A酸洗酸化缓蚀剂●IMC-80N IMC-80ZS IMC-871W油田缓蚀剂适用于油田产出水和注水系统的高氯离子和重碳酸根离子体系中碳钢的防腐,延长免修期;锅炉、管道等清洗除垢时金属防腐,油井压裂酸化高效缓蚀剂;抑制油田高含H2S、CO2的高矿化度盐水体系中碳钢腐蚀;防止油田、海底管线H2S、CO2的腐蚀。  相似文献   

10.
采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测试,研究了N80钢在50℃的3%NaCl盐水与凝析油混相溶液中,不同CO2、H2S分压比(θ=PCO2/PH2S)条件下的腐蚀规律;采用SEM、XPS等分析了N80钢表面腐蚀产物的形貌和组成。结果表明:在饱和CO2溶液中,随着H2S含量的增加,碳钢电极的腐蚀减弱;当θ<20时,随着θ增大,腐蚀电流密度逐渐减小,腐蚀主要由H2S控制,在N80钢表面生成了均匀致密的针状晶型腐蚀产物,主要是FeS和FeS1-x膜;当20<θ<500时,随着θ的增大,腐蚀电流密度先增大后减小,腐蚀由CO2和H2S共同控制,钢片表面生成了多种晶型腐蚀产物,主要是FeCO3和FeS1-x膜;当θ>500时,随着θ的增大,腐蚀电流密度增大,腐蚀反应由CO...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管道环焊缝缺陷部位的腐蚀沉淀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深入分析天然气管道的“梗阻”现象,采用金相法和能谱仪对靖边某气田典型的有大量沉积物管道进行了焊缝和沉积物结构及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焊缝缺陷处的腐蚀和沉淀机理为管内发生CO2腐蚀、缝隙腐蚀和H2S腐蚀,产生了氧化物、氯化物和硫化物等腐蚀产物.随着腐蚀产物的逐渐堆积,其阻隔了管子材料与腐蚀性介质,使得腐蚀速率减慢,沉积物转为以粉尘为主.沉积物堆积到一定高度时,天然气的流向改变,管道顶部的腐蚀变为冲刷腐蚀,腐蚀速率加快,管道壁厚严重减薄,危害管道的正常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
根据某油田不同井况条件,配制不同井下模拟溶液,用高温高压釜研究了4种不同成分的13Cr马氏体不锈钢在不同温度、Cl-浓度和CO2分压下的腐蚀行为,对腐蚀性能进行了评价,用SEM,EDS,XRD和XPS等方法对腐蚀产物的形貌与成分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及Cl-浓度和CO2分压的增大,13Cr系列不锈钢的腐蚀速率均相应增大,腐蚀速率由高到低的排序为13Cr-0>13Cr-1>M13Cr>S13Cr;其腐蚀产物膜的形貌与结构也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长庆气田某段天然气输送管线在役热电偶运行仅10个月就发生突然失效,无法进行温度测量,停输后卸下,可见热电偶套管外壁出现了严重的点蚀现象。采用宏观分析和剖管检测观察套管内外壁腐蚀情况,采用扫描电镜 (SEM) 分析微观形貌,采用直读火花光谱仪分析套管材质,采用能谱分析 (EDS) 和X射线衍射仪 (XRD) 对腐蚀产物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热电偶套管未按设计要求使用304奥氏体不锈钢,而使用了2Cr13马氏体不锈钢,且材质存在设计要求较低的问题。另外,湿气输送时,天然气中含有一定饱和度的水分,在CO2、H2S、Cl-等多种腐蚀因素的协同作用下,2Cr13热电偶套管很快出现点蚀穿孔,进而导致热电偶腐蚀失效。最后,针对湿气输送工况下热电偶套管的腐蚀机理,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采用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和金相显微技术研究了300M和一种新型超高强度马氏体钢 (简称Cr9钢)在(H2SO4+Na2SO4)溶液中的腐蚀规律,以及pH值和Cl-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300M和Cr9钢的腐蚀电位Ecorr随pH值增大呈升高趋势,电荷转移电阻Rct减小,腐蚀电流密度Icorr增大。溶液pH值的降低能加速300M和Cr9钢的腐蚀。在无Cl-的(H2SO4+Na2SO4)溶液中,300M发生均匀腐蚀,而Cr9钢则表现为点蚀;Cl-能促进点蚀的发生,使Cr9钢的阳极反应由钝化转变为活化溶解。Cr9钢中Cr、Mo和Ni元素含量的增加能提高其在酸性介质中的耐蚀性,腐蚀速率明显低于300M钢。  相似文献   

15.
采用金相显微镜、XRD、SEM和EDS等观察分析手段对脱硫再生塔塔底重沸器管束的腐蚀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沸器管束穿孔部位表面呈现大量蜂窝状腐蚀坑形貌,存在大量S、Cl等腐蚀元素,腐蚀产物主要为FeS2、FeS的混合物。腐蚀失效主要是由于原料中的H2S、CO2以及Cl-等酸性介质构成RNH2-H2S-Cl-热稳定性盐及H2O体系的腐蚀和气泡腐蚀所致。并针对失效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宏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水质分析、腐蚀产物分析和模拟腐蚀试验等方法,分析了某油田生产井J55油管腐蚀穿孔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生产井内存在CO2腐蚀,油管穿孔起源于油管外壁非金属夹杂物诱发的点蚀坑,井下高浓度Cl-环境进一步促进点蚀的生长,最终使油管发生点蚀穿孔。  相似文献   

17.
模拟了西北塔河油田极端苛刻的环境,通过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试验,失重法、显微组织观察,腐蚀产物物相分析等考察了在高Cl-含酸性气体条件下,温度和CO2分压对P110S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110S碳钢的腐蚀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随着CO2分压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腐蚀速率分别在210℃和CO2分压8 MPa时达到最大。当温度为150℃或CO2分压为8 MPa时,FeCO3晶体开始从溶液中析出,在P110S碳钢表面形成了保护性的产物膜,有效抑制了基体的全面腐蚀,降低了腐蚀速率。此外,溶液中高浓度的Cl-极易导致产物膜发生剥落与破裂,造成严重的点蚀。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气管线面临日益严重的CO2腐蚀问题。针对管线内特定的腐蚀环境,总结了当前CO2腐蚀在反应机理、影响因素以及腐蚀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CO2腐蚀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超临界CO2输送管道的腐蚀机理及防护手段,重点论述了耐蚀管材、内涂层技术、加注缓蚀剂技术等管材防腐蚀技术的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指出了目前超临界CO2输送管道研究的局限性,展望了未来超临界CO2方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采用静态挂片、极化曲线和长期点蚀实验,研究了氨法脱硫浆液中F-和Cl-以及 (NH4)2SO4对Q235碳钢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Q235碳钢在含卤硫铵溶液中的均匀腐蚀速率随F-浓度和Cl-浓度增大均呈现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随着 (NH4)2SO4质量分数增加,均匀腐蚀速率降低;随着F-浓度的增大,自腐蚀倾向增加;随着Cl-浓度以及 (NH4)2SO4质量分数的增大,自腐蚀倾向均降低;Q235碳钢在氨法脱硫模拟浆液中点蚀较严重,需采取重防腐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