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金相、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喷射沉积Al-12Zn-2.4Mg-1.1Cu-0.20Zr-0.30Sc-0.30Ni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过喷粉颗粒的大小为3~15μm,是沉积坯等轴晶平均直径的1/6~3/4;挤压坯经460℃/0.5 h+480℃/2 h二级固溶处理后Zn,Mg,Cu等溶质元素回溶到Al基体中,固溶后未见形成W(ScCu6.6~4Al5.4~8)相,合金抗拉强度由挤压态的410 MPa增加到固溶态的750 MPa,增幅为82.9%;再经T6时效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可达855 MPa.凝固过程形成的粗大难溶DO23结构Al3(Sc,Zr)粒子是影响合金抗拉强度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采用喷射沉积方法制备了Mg-7Al-1.5Zn-4.5Ca-1Nd合金,通过对沉积态合金不同温度加热处理后试样的组织观察,分析了此合金的相变及组织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喷射沉积坯晶粒细小,组织分布均匀,组织中含有α-Mg、Mg17Al12、MgZn2、Al2Ca和Ca2Mg6Zn3等相;当加热温度从350℃升到520℃时,喷射沉积坯组织有明显的变化,Mg17Al12相溶解,Ca2Mg6Zn3分解为Mg2Ca和MgZn2相,高温时析出了新相Mg12Nd;且硬度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而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固溶处理对铸态Mg-2Zn-3Y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试验机和维氏硬度计对固溶处理后的合金进行了组织分析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Mg-2Zn-3Y合金中含有LPSO相和W相,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块状LPSO相区域逐渐出现层片状形貌,W相发生球化、粗化和重熔现象,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硬度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经450℃固溶12 h后,合金的强化效果最佳,抗拉强度为187 MPa,屈服强度为107 MPa,伸长率为8.0%,硬度为82.5 HV.  相似文献   

4.
采用快速凝固技术在AL-3.18Ti-0.65C合金(Wt%)合金中获得了是弥散分布的TiC相颗粒.结合常规和快速凝固组织的分析对比,研究和探讨了相的形成过程和机制;快凝技术为研制AL/TiC自生复合材料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频熔炼-铁模铸造-热轧-冷轧-热处理工艺,制备了Cu-Ag和Cu-Ag-Zr 2种合金。应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u-Ag合金经优化工艺处理后,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276MPa和123MPa,延伸率和电导率分别为45.6%和91.1%;将微量Zr添加到Cu-Ag合金中,经优化工艺处理后,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增加了33MPa和71MPa,延伸率和电导率分别为26.8%和85.3%。  相似文献   

6.
以主要元素为Cu80-Al9.8的合金为研究对象,经淬火处理后发现,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合金中白色的α相组织和黑色颗粒状的k相组织逐渐减少,黑色β相组织逐渐增多;淬火温度升至950℃时,合金中的k相组织已基本消失,合金中有较多的β相组织,α相在β相界面及晶体内析出,且逐渐减少。经常温(10~25℃)拉伸后发现,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淬火温度在900℃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分别为743MPa和410MPa。950℃淬火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迅速下降至600MPa、340MPa,可见温度为900℃时兼顾了合金的强度和塑性,为适宜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7.
Al-Cu合金是工业上应用广泛的合金.为了提高Al-10%Cu合金的力学性能,研究了熔体过热处理和高低温熔体混合处理对Al-10%Cu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过热处理和高低温熔体混合处理能细化Al-10%Cu合金的凝固组织、提高其力学性能.熔体在900℃下过热处理后,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最大,分别为171.9MPa和2.87%.高低温熔体混合处理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明显强于熔体过热处理.高低温熔体混合处理后,Al-10%Cu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被提高到231.9MPa和3.62%.  相似文献   

8.
针对镁合金高温力学性能差的问题,通过采用热挤压、时效处理、力学性能测试及组织形貌观察等方法,研究了热挤压处理对AM50-1%Gd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M50-1%Gd合金组织结构由α Mg、Mg17Al12和Mg2Gd相组成.热挤压可明显提高AM50-1%Gd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并随着挤压温度的降低,合金的强度值增大.而经时效处理后,挤压态合金在室温及高温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可再次提高.挤压态AM50-1%Gd合金中的细小晶粒来自于热挤压期间发生的动态再结晶,热挤压能提高合金抗拉强度的主要原因是形变强化和细晶强化,而细晶强化和细小第二相沿晶界弥散析出是时效态合金综合力学性能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利用挤压铸造技术制备Al2O3/Al-Si合金复合材料,研究了这种复合材料的凝固组织,结果表明,氧化铝纤维可作为铝硅合金中硅相非相自发形核的衬底,但是未观察到纤维α相的细化作用,氧经铝维生素与浸渗压力影响了复合材料的凝固过程,复合材料具有不同于普通基全合金的最终凝固组织,棋于实验结果和凝固理论,提出了Al2O3/Al-Si合金复合材料的凝固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超声处理对不同形貌Mg_2Si相形成机制的影响,本文采用超声辅助原位自生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以Mg_2Si为增强相的镁合金材料。利用XRD、OM、SEM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超声处理对Mg_2Si微观形貌、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超声处理后,Mg-9Al-1Si合金中共晶Mg_2Si相由粗大汉字状变成短棒状、条状,团聚现象得到改善,分布更加均匀,使其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显著提高,分别由93 MPa和4.9%提升到172 MPa和12.3%;Mg-9Al-6Si合金中初生Mg_2Si相大量减少,由粗大多角状变成小块状或颗粒状,且内部无空洞、棱角趋于圆化,汉字状Mg_2Si相大量增加,使其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108 MPa和3.2%。这主要由于声空化产生的瞬态高温、高压及声流效应对合金液中元素及温度分布产生影响,使得凝固过程改变所致。  相似文献   

11.
首先以2 - 甲基戊酸、氯化亚砜合成了2 - 甲基戊酰氯;其次, 以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 苯与2 - 甲基戊酰氯反应合成了2 - 甲基- 1 - 苯基- 1 - 戊酮;最后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 以四氯化碳为氯化试剂, 四丁基溴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 2 - 甲基- 1 - 苯基- 1 - 戊酮直接氯代和水解制得2 - 甲基- 2 - 羟基- 1 - 苯基- 1 - 戊酮。结果表明, 当2 - 甲基戊酸与二氯亚砜的物质的量比为1. 0 ∶1. 5、二氯亚砜的滴加温度为40 ℃、滴加时间1. 5 h 、反应时间2. 5 h 、无水三氯化铝的质量18. 5 g 、苯的用量45 m L 和2 - 甲基戊酰氯的滴加时间0. 5 h 时, 2 - 甲基- 1 - 苯基- 1 - 戊酮的收率为92. 7%;当2 - 甲基- 1 - 苯基- 1 - 戊酮与四氯化碳的物质的量比为1. 0 ∶1. 8 、四丁基溴化铵用量为6 g 、质量分数为20 %的NaOH 溶液、反应时间为5 h 时, 2 - 甲基- 2 - 羟基- 1 - 苯基- 1 - 戊酮的收率为91. 2%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质谱分析对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2.
证明了标题所述的不定方程组k=7或k=8时仅有x=0的整数解,从而证明了不存在异于1的正整数N,使1,50,65,N和1,65,82,N的任两数之乘积减去1后均为平方数,所用的方法属于初等的。  相似文献   

13.
以2-溴-2甲基丙酸为原料,通过与二氯亚砜进行氯化反应,合成了2-溴-2-甲基丙酰氯,然后用其作酰化剂,与N-甲基哌嗪进行了N-酰化反应,合成了2-溴-2-甲基-1-(N-甲基-1-哌嗪基)-1-丙酮,优化的合成条件是2-溴-2甲基丙酸与胺类化合物的反应摩尔配比为1∶1,反应温度12℃,反应时间为4 h,反应介质为水和乙酸乙酯混合溶液。在优化条件下,目标化合物的最高产率为79%。用乙醇对合成产品进行了重结晶纯化,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产品结构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14.
以苯胺和邻硝基苯胺为原料,分别与2-萘酚发生重氮偶氮反应制得两个偶氮化合物(1:1-苯基偶氮-2-萘酚和2:1-(2-硝基苯基偶氮)-2-萘酚),用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并通过紫外光谱对化合物的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个化合物均具有较大的摩尔吸光系数(1:ε478nm = 1.49 × 104 L/mol·cm;2:ε329nm = 1.32 × 104 L/mol·cm),在溶液pH小于10时紫外光谱基本不变,在强碱性范围内紫外谱图有变化,表现出一定的酸碱变色性。  相似文献   

15.
(Bi1/2Na1/2)1-xBaxTiO3系无铅压电陶瓷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Bi1/2Na1/2)1-xBaxTiO3系无铅压电陶瓷的最新研究进展。简述了A位非化学计量改性及几种较成功的掺杂改性方法。将A位掺杂(如La^3 )、B位掺杂(如Co^3 、Nb^5 )以及综合掺杂(如Ce^3 、Ce^4 )的优缺点和掺杂机理进行了归类比较。解释了各系统中相应掺杂引起性能变化的原因,为进一步开展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苯甲醛和硝基乙烷为起始原料,经缩合,氧及催化加氢反应合成赤式2-氨基-1-苯基-1-丙醇,并作出了工艺上的改进,在缩合反应中,加入DMF作溶剂,产率提高10%,反应时间缩短5.0h,在催化加氢反应中,产率提高5%,并讨论了反应条件,本工艺的总收率58%。  相似文献   

17.
以戊二酸和草酸二乙酯为主要原料,经酯化、酯缩合、烷基化和水解脱羧4步反应合成香料化合物3-乙基-2-羟基-2-环戊烯-1-酮,产品经熔点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了结构。同时初步考察并确定各步反 应的工艺条件,产物总收率为41.7%。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装配式流水作业排序问题的一个新模型,并对该模型相应的排序问题的计算复杂性进行了探讨,且证明了其在优化指标为作业排序长度的条件下该问题是NP-完全问题,没有多项式时间算法.  相似文献   

19.
Wang  Meng  Wu  Feng  Su  YueFeng  Chen  Shi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英文版)》2009,52(9):2737-2741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 LiCo1/3Ni1/3Mn1/3O2 was coated by a layer of 1.0 wt% CeO2 via sol-gel method. The bared and coated LiMn1/3Co1/3Ni1/3O2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计算矩阵方程A1XB1+A2YB2=E的极小F范数解和极小F范数最小二乘解的一个迭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