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美 《陕西水利》2009,(3):71-73
加强河道管理对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河道管理基础工作薄弱,水土流失严重,水体质量恶化等问题,提出加强河道管理工作的建议措施.可供相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2.
河道治理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消除洪水隐患、保证河道周围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秩序,还会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但一些河道在治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造成河道治理效果得不到有效体现。因此,要重视河道治理的管理,加强河道治理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以保证河道治理效果。文章分析了河道治理的重要意义,针对河道治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河道治理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治淮》2020,(4)
正一、河道堤防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堤防生态建设是河道堤防管理和开展水土资源保护的重要工作。河道堤防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载体,加强生态环境效益的开发及功能的实现,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力措施。在河道堤防两侧种植防护林木和花草,推进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和水景观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河道堤防生态建设既可防止水土流失、淤积河道,又有利于防洪查险。因此,开展淮河河道堤防生态建设是响应习总书记新时期治水新思想的重要举措之一。二、淮北大堤邵卡段概况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水源地水质与生态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爱琴  董杰  陈诗越  张菊  孙卫波 《人民黄河》2012,34(6):71-72,75
在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山东省面临着水质恶化、地下水超采、河道断流、水土流失严重等威胁水源地水质和生态安全的严峻问题。为此提出了以下对策:①制定流域总体规划方案,加强以流域为单位的生态环境整治;②加强水源地管理,严格控制水污染;③建立和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修复与重建;④着力开展水源地生态环境调查,加强水源地生态安全机制研究;⑤加强环保宣传,提高群众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5.
城市河道的建设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城市文明水平的高低。目前城市河道整治带来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弊端,由于整治河道不当造成了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被破坏。文章从国内外生态环境建设发展、传统治理河道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不足以及如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讲述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长江中下游河道采砂业的发展过程及其社会经济背景;综述了河道采砂对社会经济与河流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论述和评价了长江中下游河道采砂管理的成绩与进展。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探索了未来长江中下游河道采砂管理问题及其对策,指出由于三峡水库的蓄水运行,长江中下游河道泥沙收支状况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泥沙汇变成了泥沙源,从淤积向冲刷方向发展,长江中下游河道已无多余的河床沙可供开采。因此,长江中下游河道采砂管理的指导思想必须有根本性的转变,从"河道采砂管理规划"变为"河道砂资源保护规划"。未来有限的采砂也必须结合国家与地方的重大工程。同时,长江口的采砂管理亟待进一步加强,必须与长江口综合整治工程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其改进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基本概念出发,提出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问题,认为尺度转换问题是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计算的基础;总结了目前国内外较为常用的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同时对其进行了综合比较,指出了其优缺点;认为将国外和国内计算方法有机结合并进行合理改进,使之适合国内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是今后国内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8.
河砂既有矿产资源属性,又具有生态环境属性,河道采砂对河流环境及周边环境均存在一定影响,加强生态保护是河道采砂管理在水生态文明建设新时期应当遵循的总原则之一。本文立足江西省河道采砂生态保护创新,从河道采砂采区规划、许可、监管三大环节提出践行落实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对生态保护控制与管理工作的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黄河小北干流河道工程出险原因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河小北干流河道工程多年来出险情况的统计分析,指出工程出险的内因主要在于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外因主要在于水沙条件、洪水、河势变化、暴雨、冰凌、河道形态、河床土质等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据此提出了防护对策:①加强水文监测预报;②加大工程观测巡查力度;③加强河道整治;④加强工程日常维修管理,及时进行根石加固;⑤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⑥加强河道管理,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河道工程的不利影响;⑦改善水沙条件,防止出现不利河势;⑧因险施策,科学抢险。  相似文献   

10.
《人民黄河》2014,(1):57-60
为研究如何在生态环境需水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水资源配置,对宁夏固原城乡安全饮水水源工程受水区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分类和界定,并对河道内每一类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受水区各县(区)的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原州区、彭阳县、海原县、西吉县,基本呈南部山区向中部干旱带递减的趋势;受水区河道内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占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比例较大,均在80%左右;受水区河道处于较好状况时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占径流量的33%~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