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1相关概念和背景介绍船舶岸基供电系统是指在船舶停靠港口时,由岸边电网向船舶供电的电源系统,简称岸基供电系统。具体可以表述为:让靠泊船只关闭船舶自备辅助发电机,转而使用港口方提供的能源(高压/低压市电)向主要船载系统供电。随着近年来航运业的发展,靠港船舶日渐增多,船舶的排放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在节能环保的压力之下,港口船舶岸基供电系统走上了历史舞台。该技术已在国内外的一些港口得到了实际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船舶辅机耗电量大影响续航力的问题,从应用永磁电机以提高船舶辅机电动机效率、电机运行时实施变频调速以及辅机能量需求管理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船舶辅机电气设备节能技术,并对其所能带来的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船舶辅机节能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化石能源的供应日益紧张,环境保护的压力持续增加。不断优化我国以火电为主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以及分布式电源已成为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在这一形势下,随着我国清洁能源发电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我国清洁能源发电技术经历了从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从基础薄弱到技术领先的巨大变化。为了从电力勘测设计企业的视角展现我国清洁能源和分布式电源飞速发展的历程,同时了解当前  相似文献   

4.
结合中国节能减排严峻形势、清洁能源发展的基本状况,分析了当前大规模开发清洁能源方面面临的问题,提出必须在“两个转变”的思路下,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不断推动电力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能源发展结构的调整,破解发展中存在的政策、经济、技术等难题,做到“五个统筹”,推动电网与清洁能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节能优先、通过提升综合能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是能源革命的基本方针,也是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引领绿色低碳转型、强化能源安全保障、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首先,分析了当前能源强度和总量“双控”目标的完成进展、面临的形势及其挑战;其次,提出了节能和提升综合能效在新时代的新使命,包括推动能源转型、建设生态文明和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3个方面;最后,探讨了“十四五”节能和提升综合能效的思路与途径,从系统性优化、多维度协同、“一体化”集成等方面进行论述。总体而言,着眼“十四五”,必须大幅度提高能源系统利用效率,实施能源消费总量特别是化石能源消费的控制管理,强化节能和提升综合能效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节能“第一能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能源事业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中国去年以来我国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能源需求增速放缓。在增加低碳能源比重的同时,仍然需要能源的多元结构,在相当长时间内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我国化石能源的供应日益紧张,环境保护的压力持续增加。不断优化我国以火电为主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以及分布式电源已成为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在这一形势下,随着我国清洁能源发电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我国清洁能源发电技术经历了从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从基础薄弱到技术领先的巨大变化。为了从电力勘测设计企业的视角展现我国清洁能源和分布式电源飞速发展的历程,同时了解当前清洁能源等最新的发电技术,我干0特邀请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规划咨询部部长王葵,对当前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中清洁能源和分布式电源的规划、设计等问题等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王玫 《日用电器》2002,(5):47-49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关于制冷器具能源效率标识及节能认证的相关问题 ,进一步分析国内制冷器具目前能源效率的现状 ,从而在借鉴国外能源效率标识及节能认证制度成功经验的前提下引出家用电器、特别是制冷器具实施能源效率标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张亮 《电器工业》2009,(9):74-76
工业化造成的能源需求急剧上升使节能成为21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可再生能源在气候保护和能源保障安全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将从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国际环境入手,延伸到国际电工委员会中有关可再生能源标准化的工作,通过现状分析对我国参与可再生能源国际标准化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关于制冷器具能源效率标识及节能认证的相关问题,进一步分析国内制冷器具目前能源效率的现状,从而在借鉴国外能源效率标识及节能认证制度成功经验的前提下引出家用电器,特别是制冷器具实施能源效率标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国在能源需求和能源供应平衡、能源效率提高和节能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各国在加强能源供应平衡、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节约能源资源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全方位的能源教育。目前,国外能源教育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鲁鹏 《电源技术应用》2012,(10):129-130
能源紧缺一直是困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当前新时代的形势下,做好电能的节能措施改革,对于促进工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是十分可取的。文章针对当前的国情与工业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改革电能节能措施,同时在新能源发电方向进行了一定探索,旨在促进国民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电世界》2017,(9)
<正>1问题的提出通常,大型船舶在船靠港时使用燃油制品(多为重油、柴油)发电来满足船舶用电需求。燃油制品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硫化物和氮氧化物,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随着近年来航运业的发展,船舶排放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根据交通部"十二五"规划对节能减排的要求,港口船舶岸基供电系统得到了推广应用。该技术已在国内外的一些港口得到了实际应用。如上海吴淞国际邮轮港岸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能源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状况、能源利用经济效率、能源消费结构以及能源资源状况的比较,提出了我国在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和必须应对的能源问题,指出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电力安全技术》2014,(4):70-70
正国际能源署(IEA)近日发布的《电力转型:风能、太阳能和灵活电力系统经济性》报告指出,虽然长期来看,高比例(30%及更高)易变性可再生能源集成到电网中只需要增加很少的额外成本,但该成本取决于目前系统的灵活性,以及在长期内采取何种策略来加强系统灵活性。报告指出,对于任何国家,在满足3种情况的前提下,将5%~10%的易变性可再生能源发电集成到电网将面临较少的技术性或经济性挑战,即必须避免不受控的本地易变性可再生能源部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的GDP单位能耗高出世界平均水平3倍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偏低,能源市场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从长远看,能源资源短缺的矛盾也将凸现。2000年我国消耗能源12.8亿t标煤,如果能源消耗按平均3.3%增长,到2050年我国需要消耗能源64.9亿t标煤,所承受的压力不言而喻。同时,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2%左右,约比先进国家低10个百分点。因此,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任重道远。节能工作必须从这“大处”着眼,以经济、能源、环保的协调发展为己任,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作为世界上主要的能源生产和出口国之一,非常重视能源的节约和有效使用。有资料表明,1980年至2004年,加拿大能源生产总量增加了81%,但其能耗量只增加了40%,加拿大在政策和体制上对于节能问题高度重视。1993年,加拿大出台《加拿大节能法》,赋予联邦政府制订和执行有关节能措施和寻找替代能源的权力。1998年,加拿大自然资源部专门成立了节能办公室,指导公众提高在家庭、工作和交通等方面的能源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有效进行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推动节能减排进程、提高电源结构低碳化程度、促进智能化绿色电力的发展。在介绍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模型框架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应用于能源规划研究的集成结构模型及其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总结了IIASA-WEC能源-经济-环境模型、中国能源环境综合评价模型系统(theintegrated policy assessment model for China,IPAC)、能源系统长期前景规划模型(prospective outlook on long-termenergy systems,POLES)、国家能源模型(the national energymodeling systems,NEMS)以及可再生电力混合优化模型(hybrid optimization model for electric renewables,HOMER)等混合能源模型的结构及应用现状,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压力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的巨大挑战。中国作为世界能源使用量最大的国家,虽然采取一系列节能措施并取得积极成效,但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水平还是比先进水平国家高两倍多,节能增效的道路任重道远。从技术层面来看,在智能电网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蓬勃兴起,市场需求日趋旺盛,这为电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相似文献   

20.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一种配置灵活、清洁高效、可靠稳定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十二五"期间,山东作为经济、工业大省,面临严峻的节能减排压力。针对省内中小型燃煤机组众多的现状,合理、综合利用天然气资源,采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替代部分小容量燃煤机组的方式,将带来良好的环保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